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肢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10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2组,康复护理组术后当天即开始早期康复护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辅以心理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3~5d才开始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康复护理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减少上肢水肿的发生及改善患肢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程序性功能锻炼在乳腺癌手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效果的护理经验.方法:67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遵循程序性患侧上肢功能锻炼过程,统计功能恢复情况,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程序的患肢功能锻炼和护理,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有效率91.04% (61/67例),4例患侧上肢水肿,肩关节运动受限2例,无肌力下降患者,经过规范也达到理想效果,康复出院.结论:乳腺癌术后进行程序性功能锻炼和规范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减少上肢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当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乳腺癌根治术切除组织较多,破坏性大,可造成某种程度的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心理、生活等方面不同程度的负性影响。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是促使患者身心全面康复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体护理的一项内容。我们对71倒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患侧上肢康复锻炼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方法术日至术后3个月指导168例患者进行患侧肢体功能锻炼。结果168例患者肢体功能完全恢复,生活完全自理。结论乳腺癌术后采用早期功能锻炼方法可有效防止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值得临床继续探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晓华  赵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99-99,10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指导对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5月.2007年5月我科收治的11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1例早期给予心理护理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患侧上肢关节活动度(ROM)达正常范围,实验组优于常规组。结论乳腺癌术后早期进行积极康复指导可明显提高患侧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6.
隆自菊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8):492-493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的早期功能锻炼和护理对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采取早期功能锻炼和护理及传统的功能锻炼和护理。结果术后15d内试验组患者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和护理,可防止患肢水肿的发生,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尽快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桂敏 《包头医学》2005,29(1):37-3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1].乳癌根治术后可有不同程度的患侧上肢功能障碍,除与手术切除的程度和操作技巧有关外,术后康复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乳癌病人早期康复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袁静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4):158-158
乳腺癌根治术不仅切除了患侧乳腺,还切除了部分与上肢活动有关的胸大、小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导致患侧上肢活动受限,肩部僵直。因此早期合理有效的康复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非常重要,我院2002年1月 ̄2005年5月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98例,通过阶段性功能锻炼,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8例,年龄32岁 ̄70岁,平均年龄48岁,均行乳腺癌根治术。2护理2.1术前护理①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②向患者讲解阶段性上肢功能锻炼的目的和重要性;③指导患者熟练掌握阶段性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方法;④与患者共同制定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及水肿是乳腺癌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我科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了计划性康复护理。使患者提高了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基本掌握了上肢功能锻炼的康复知识和技巧,减轻了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及上肢水肿。现将有关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40例。女性137例,男性3例,年龄23~77岁。平均47.1岁。均为乳腺癌根治及改良根治术后的住院患者。其中行根治术4例,改良根治术133例,姑息性切除术3例。2 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门诊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方法 从心理、家庭、社会等方面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充分调动患者自我康复锻炼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制定锻炼计划,保证术后6个月内规律的锻炼.结果 对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手段,大大提高了乳腺癌患者参与患肢功能锻炼的积极性,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减轻上肢功能障碍,有助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和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雪英 《吉林医学》2014,(35):7974-7974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与功能锻炼,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为100%,满意度为100%,上肢功能康复率为100%。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并有助于患肢功能康复,满意度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于术后早期开始由康复专业的护士对其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护理宣教和指导,两组均在术前及术后21天评定患肢的恢复功能及水肿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患肢水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患肢恢复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减轻水肿的程度及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3):287-290
目的:探讨参与式可读性护理模式指导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口头指导护理模式指导功能锻炼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参与式可读性护理模式指导功能锻炼的3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5 d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患侧上肢肩关节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患侧上肢肩关节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运用参与式可读性护理模式指导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功能锻炼,充分调动患者功能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其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有利于患侧上肢肩关节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术的老年乳腺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患肢功能锻炼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功能锻炼基本知识掌握优良率、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加强对患肢功能锻炼基本知识的掌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于术后早期开始由康复专业的护士对其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护理宣教和指导,两组均在术前及术后21天评定患肢的恢复功能及水肿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患肢水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患肢恢复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减轻水肿的程度及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56例,在术后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阶段性护理措施与功能锻炼计划,本组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56例采用常规护理的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侧上肢上举、旋转、外展优良率分别为94.64%、96.43%、94.64%;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3.93%、82.14%、82.14%。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给予阶段性护理指导,同时结合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可明显减轻疼痛,消除水肿,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晶波 《吉林医学》2014,(8):1758-1759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的效果。方法:选取采用根治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在其术后进行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的、合理的康复训练,观察其患肢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康复训练后,患侧上肢功能和肿胀情况有明显地改善,与锻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可减少关节障碍,最大限度恢复其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上肢的淋巴及血液回流受障碍而易引起上肢水肿。术后对患肢给予早期护理和功能锻炼可减少上肢水肿的程度甚至不发生患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减少和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及时对6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进行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加强皮瓣护理,指导患肢功能的锻炼.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从2000年-2005年的16.6%降至2006年-2008年的15.4%,平均住院天数从17天缩短为15天.结论 术后严密观察创面皮瓣及指导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对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何宏  朱惠玲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124-1125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对乳腺癌病人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1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改良根治手术后,再对患侧上肢开展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康复训练及功能锻炼。结果 102例病人通过综合性治疗,有效地减轻了患肢水肿,未发生患肢的功能障碍,能够比较轻松地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减轻了患者身心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率达到89.47%。结论综合性的临床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