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p16基因是一个多种肿瘤抑制基因 ,其编码蛋白为周期依赖性激酶 4(CDK4)的抑制因子 ,能阻止CDK4与细胞周期素D结合 ,从而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1] 。我们为了探讨引入野生型p16基因后口腔鳞癌细胞生物学的变化 ,构建了p1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并于体外转染p16基因产物缺乏的舌鳞癌细胞TSCCa中 ,探索p16基因治疗口腔鳞癌的可行性。1 材料 :pcDNA3真核表达质粒 ;人舌鳞癌细胞系TSCCa ;p16的RT PCR引物顺序 :正义链 :5′ GCGCGGATCCATGGAGCCTTCGGCTGACTGG 3′ ;反义链 :5′ GCGCGAATTCTCAATCGGGGATGTCTGAGGG 3′。2 .方法 :(1)pcDNA p16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常规提取pcDNA3质粒DNA ,BamH1和EcoR1酶切 ;提取人正常口腔粘膜总RNA ;RT PCR扩增p16全长cDNA ;BamH1和EcoR1酶切 ,纯化后和线性pcDNA3进行连接反应 ,筛选阳性克隆 ,BamH1和EcoR1酶切鉴定定向克隆的重组质粒pcDNA3 p16。(2 )pcDNA3和pcDNA3 p16转染TS...  相似文献   

2.
许多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和其天然抑制剂 (tissueinhibitorsofMMPs,TIMPs)的平衡破坏是基底膜降解的主要原因。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口腔鳞癌中MMP2、9及TIMP1、2的表达形式及其活性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 :(1) 30例口腔鳞癌标本来自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 ,口腔鳞癌转移癌细胞系GNM及人舌鳞癌细胞系TSCCa均由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建立。(2 )MMP2、9,TIMP1、2cDNA探针原位杂交 :标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口腔鳞癌中nm23-H1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及其与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8例口腔鳞癌,2例正常口腔粘膜中nm23-H1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2例正常口腔粘膜中nm23-H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高;4例手术时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组织中3例nm23-H1mRNA呈相对高表达,1例表达水平较低;而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4例口腔鳞癌组织中nm23  相似文献   

4.
以往有关CerbB2表达的研究缺乏癌基因表达产物的确切定位。我们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各涎腺肿瘤及正常涎腺CerbB2mRNA的表达。一、材料和方法1探针:跨人类CerbB2癌基因外显子6、7的28个寡核苷酸,序列为5′CCCAAGTCCTCATTCTACCTGGATGACC3′,3′末端地高辛标记。2组织材料和原位杂交:35例涎腺肿瘤和9例正常涎腺均是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新鲜手术标本,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1g/L蛋白酶K37℃消化15min,02mol/L盐酸和含025%醋酸酐的三乙醇胺乙酰化。37℃杂交12h,分…  相似文献   

5.
肿瘤抑制基因nm23—H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韬  赖钦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34(5):292-294,I024
目的 研究nm23-H1蛋白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与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5例口腔鳞癌、19例癌旁粘膜、8例正常口腔粘膜及9例颈淋巴结转移灶中nm23-H1蛋白染色,利用X^2检验及单因素、多因素Cox比较风险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X^2检验发现,nm23-H1蛋白表达水平在生存期小于3年组和大于7年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Cox模型  相似文献   

6.
MHC分子在诱导口腔鳞癌CTL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bility complex,MHC)分子在诱导自体口腔鳞癌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中的作用。方法 对9例口腔鳞癌中的肿瘤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C和HLA-DR抗原进行检测,将其中5例HLA-ABC抗原表达〉5  相似文献   

7.
颊癌是较为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 ,容易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 ,预后较差 ,但目前对癌细胞淋巴转移的原因不完全清楚 ,近期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C ,VEGF C)可特异性促进淋巴管增生 ,我们对VEGF C在颊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联系进行了研究。1 材料和方法 :( 1)标本来源 :取 4 9例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切除的颊癌标本 ,常规包埋切片 ,HE染色 ,光镜检查 ,并随访术后情况 ,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 2 )免疫组化 :抗VEGF C及其受体Flt 4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对36例口腔鳞癌中CD44v6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 ,以探讨口腔鳞癌中CD44v6的表达与转移的关系。1.标本来源 :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存档蜡块中选取口腔鳞癌 36例 ,以石蜡包埋的正常舌组织作为健康对照。2 .方法[1] :制备细胞膜完整的单细胞悬液 ,再加入CD44v6 FITC单抗溶液(奥地利生产 ) ,室温避光反应 2 0min。用FACScan型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每份样品检测细胞 10 0 0 0个 ,采用CellQuestPlot软件程序在Macintosh 6 5 0计算机上分析数据 ,以CD44v6阳性细胞百分率…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口腔鳞癌的活检标本上采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和肿瘤微血管密度 (tumormicrovesseldensity ,TMD)与平阳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 :选择PYM化疗前有活检标本的口腔鳞癌患者 35例 ,年龄 34~ 6 9岁 ,平均 5 0岁。采用HE染色和LSAB免疫组化染色 ,PCNA(PC10 )工作浓度为 1∶10 0 ,CD31为1∶30。PCNA指数 (PI)、有丝分裂指数 (MI)的定量是采用Haapasalo的容积…  相似文献   

10.
一本值得推荐的口腔颌面外科专著——重建修复前口腔颌面外科学RECONSTRUCTIVEPREPROSTHETIC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RaymondJ.Fonseca,W.HowardDavis,SecondEditi...  相似文献   

11.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CD) / 5 氟胞嘧啶 (5 FC)自杀基因系统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强的杀伤作用 ,但在口腔鳞癌方面的研究仍较少 ,我们将CD/ 5 FC系统用于治疗口腔鳞癌移植瘤。1 .材料和方法 :于BALB/c裸小鼠右侧腋下接种Tca81 1 3细胞 (何荣根教授惠赠 ) ,肿瘤形成直径约 5mm时开始治疗 (第 8天 ) ,随机分组如下 :空白对照组 8只 ,5 FC对照组 7只 ,AdCMVCD对照组 7只 ,AdCMVCD/ 5 FC组 8只。瘤内注射AdCMVCD(许德华教授提供 ) :1× 1 0 9PFU/次 (第 8、1 1天接种 ) ;腹腔注射 5 FC(Si…  相似文献   

12.
口腔鳞癌患者免疫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分子学水平和细胞学水平,对30例口腔鳞癌患者,及相应的正常对照者,做血浆cAMP、cGMP含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血浆cAMP、cGMP含量测定发现,口腔鳞癌患者cAM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P<0.01),而coMP和cAMP/cGMP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口腔鳞癌患者cAMP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低下,与全身其他部位癌症基本一致。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发现,口腔鳞癌患者与正常人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口腔鳞癌患者CD3↓(P<0.05),CD8↑(P<0.01),cD4/CD8↓(p<0.01),提示口腔鳞癌患者细胞免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3.
口腔鳞癌中抑癌基因的失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同一口腔鳞标本中3种抑癌基因失活情况。方法:27例口腔鳞癌标本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抗分别为鼠抗人nm23,P53单克隆抗体及P16多克隆抗体。以癌细胞着色30%为判断高低表达煌界值。结果:p16基因失活率最高,为66.7%;2种以上基因同时失活为51.9%,其中p16和nm23占64.2%(9/14)。结论:p16基因失活是口腔鳞癌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分子事件;口腔鳞癌中抑癌基因的失活为非单一基因失活,其意义值得探讨;同时提示,研究口腔鳞癌其基因表达及意义时,应注意抑癌基因的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变形链球菌gtf基因研究近况杜民权综述樊明文审校武汉市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430070)变形链球菌已被公认为主要致龋菌[1].其致龋的机制在于该细菌利用蔗糖产生葡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GTF),合成有粘性的非水溶性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p5 3、C erbB 2癌基因蛋白在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 (OMSCC)及癌旁形态学上正常的上皮、异常增生的上皮中表达的研究来探讨p5 3、C erbB 2在OMSCC发生、发展中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2 9例OMSCC标本均来自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 1995 1997年的档案标本 ,其中 2 1例标本中存在癌旁正常上皮 ,19例存在癌旁异常增生上皮。男性2 2例 ,女性 7例 ;病理分级鳞癌Ⅰ级 17例、Ⅱ级 12例。1 2 方法经 4%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的标本作 5 μm连续切片 ,HE及免疫组化染色 (ABC法 )…  相似文献   

16.
多肽防龋疫苗研究进展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430070)刘建国(综述)樊明文凌均启(审校)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致龋变形链球菌(简称变链菌)表面蛋白抗原(SA)和葡糖基转移酶(GTF)在其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防龋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17.
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5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SACC)患者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及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金属硫因蛋白(metalothionein,MT)、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它们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影响SACC局部复发的因素太多,以上各指标均不能独立判断SACC的局部复发情况;nm23和Cath-D与SACC远处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表明nm23和Cath-D在SACC远处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预测SACC远处转移的两项独立指标;临床分期与SACC患者的生存率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分期可作为一项独立作用的指标来评价SAC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口腔鳞状细胞癌Rb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之一 ,其预后较差。抽烟、饮酒及咀嚼槟榔是重要的致癌因素。目前 ,口腔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了更好地预防及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 ,我们应用地高辛标记的RbcDNA探针对 30例原发性口腔鳞状细胞癌中Rb抑癌基因的存在状态进行了研究。1.材料和方法 :(1)标本 :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取自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 ,男性 19例 ,女性 11例 ;年龄 34~ 6 8岁 ,平均5 6 9岁。高度分化鳞癌 10例 ,中度分化鳞癌 18例 ,低度分化鳞癌 2例。 3例对照组标本取自行正颌外科治疗患…  相似文献   

19.
《口腔医学》2002,22(4)
【口腔组织病理】成骨样细胞受张力作用后PGF2 含量及IGF - 1表达变化 ,邹淑娟 ,胡静 ,高占巍 ( 1) :1- 2C erbB 2蛋白质nm2 3蛋白在口腔粘膜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葛明华 ,张谷 ,王可敬 ( 1) :8~ 9二种镀银法在研究牙本质构造中的特点 ,钟滨 ,钟伟 ( 1) :10~ 11永生化髁突软骨细胞的血清依赖性生长实验 ,段小红 ,吴军正 ,李焰 ,等 ( 1) :15~ 16PCNA及cyclinD1蛋白在羊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检测 ,冯雪 ,陈富林 ,林珠 ,等 ( 2 ) :57~ 59大鼠成釉细胞的原代培养和光、电镜观察 ,高洁 ,田立坤 ,刘冬娟 ,等 ( 2 …  相似文献   

20.
转化生长因子β亚型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TGF-B与口腔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了40例口腔鳞癌术后标本和2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TGF-B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癌和正常口腔粘膜中均表达TGF-B1、TGF-B2、TGF-B3,但程度不同。TGF-B1、TGF-B2在口腔鳞癌中呈过表达。口腔鳞癌临床分期、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与TGF-B1、 TGF-B2过表达有关,与TGF-B3的表达无关。结论:TGF-B1和TGF-B2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颈淋巴结转移过程,是口腔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