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多肽生长素与珊瑚骨诱导鼠额面骨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骨多肽生长素 (boneactivingpolypeptide)对小鼠额面骨缺损再生修复的诱导作用 ,比较骨多肽素与珊瑚骨联用和单独用珊瑚骨的差异。方法 :实验用 42只昆明小白鼠 ,雌雄各半 ,体重 2 5g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制备额面骨 3mm× 2mm× 1mm骨缺损区 ,实验组骨缺损区填入多肽类骨生长素与珊瑚骨 ,对照组只填入珊瑚骨。术后 7、2 8、90d分别取材 ,进行组织学和透射电镜观察。图像软件分析 ,t检验。结果 :实验组 :术后7d ,骨缺损区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可见额面骨变性坏死 ;术后 2 8d ,炎性渗出明显吸收 ,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生长活跃 ,可见骨样组织和大量骨组织 ;术后 90d ,新生骨组织范围扩大 ,钙化程度加强 ,几乎接近正常骨质结构。通过透射电镜观察 ,得到进一步证明。对照组 :术后 90d ,骨缺损边缘有较多新骨沉积。并对间充质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进行数据处理 ,两组间成骨细胞数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骨多肽生长素是一种分子生物活性物质 ,可诱导小鼠额面骨再生 ,用骨多肽生长素与珊瑚骨比单独用珊瑚骨诱导额面骨再生修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骨多肽生长素(BAP)应用于小白鼠额面骨缺损区诱导骨再生修复的效果。方法昆明小白鼠63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骨多肽生长素复合珊瑚骨,对照A组植入珊瑚骨,对照B组植入珊瑚骨复合地榆。观察骨组织形态变化和新生骨结构,计量每视野新生成骨细胞健康数;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再生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术后7 d,骨缺损区周围有破骨细胞、间充质细胞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骨变性坏死。术后28 d,实验组可见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生长活跃,可见骨样组织和大量骨组织;对照A组可见骨缺损区周围有间充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对照B组可见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生长活跃,骨缺损区周围有成骨细胞。术后90 d,实验组可见新生骨组织范围扩大,钙化程度加强,几乎接近正常骨质结构;对照A组、B组皆可见骨缺损边缘有较多新骨沉积。计量3组新生成骨细胞数,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实验组与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骨多肽生长素复合载体材料珊瑚骨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成骨细胞修复先天性腭裂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16只2月龄的日本大耳白兔,在其腭部制作骨组织缺损和采集胫骨MSCs培养,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后复合明胶海绵支架并行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后,植入腭骨缺损区;对照组:进行与实验组相同的手术操作,腭骨缺损区仅植入明胶海绵支架。于4、6、8和12周采集标本行大体观察、X线片观察等。结果:实验组4周时骨缺损部分有骨痂形成,第6周时实验组骨缺损表面有较多骨痴形成,与骨端连接紧密,有骨桥形成;第8、12周时实验组骨缺损完全修复。对照组骨缺损未见骨组织修复。结论:通过MSCs扩增并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后,以明胶海绵支架为载体移植腭骨缺损中,能较好的修复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区应用对种植体骨再结合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4只成年杂种犬,全麻下拔除双侧第一、二、三前磨牙,即刻植入种植体24颗,植入12周确定骨结合后,丝线栓结法建立实验性动物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模型。随机进行分组治疗。(1)空白组(6颗种植体):单纯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骨缺损区不填入任何材料;(2)实验组(9颗种植体):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骨缺损区填入骨粉+生物膜+局部注射辛伐他汀(3.0 mg/kg·d);(3)对照组(9颗种植体):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骨缺损周围填入骨粉+生物膜+局部注射等量空白溶剂。3组术后龈缘内均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2周(1次/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局部注射5 d(1次/d)。术后16周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缺损区重建骨量测量、电镜观测。结果    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实验组骨重建区骨密度较对照组高,实验组骨重建区骨再结合强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可促进骨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在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区应用对种植体骨再结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4只成年杂种犬,全麻下拔除双侧第一、二、三前磨牙,即刻植入种植体24颗,植入12周确定骨结合后,丝线栓结法建立实验性动物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模型。随机进行分组治疗。(1)空白组(6颗种植体):单纯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骨缺损区不填入任何材料;(2)实验组(9颗种植体):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骨缺损区填入骨粉+生物膜+局部注射辛伐他汀(3.0 mg/kg·d);(3)对照组(9颗种植体):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骨缺损周围填入骨粉+生物膜+局部注射等量空白溶剂。3组术后龈缘内均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2周(1次/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局部注射5 d(1次/d)。术后16周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缺损区重建骨量测量、电镜观测。结果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实验组骨重建区骨密度较对照组高,实验组骨重建区骨再结合强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可促进骨生长。  相似文献   

6.
胎盘组织液-多孔骨泰修复牙槽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胎盘组织液-多孔骨泰(磷酸钙人工骨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复合材料修复犬的人工牙槽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动物为健康成年犬两只,在犬牙邻间隙牙槽骨处建立骨缺损模型,分别于缺损处植入胎盘组织液-多孔骨泰复合材料(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多孔骨泰复合材料(阳性对照组),人工骨缺损区为阴性空白对照组.于术后2周和4周分别取材进行病理学观察.对新生骨组织面积、平均灰度和平均光密度数据做组织学分析与评价.结果:实验组可见膜内化骨,有明显的新骨形成,并与周围骨组织连接良好;阳性对照组可见少量新生骨,与周围骨组织连接欠佳;阴性对照组仅见纤维组织生成.经组织学测定,术后2周和4周实验组的成骨量均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对照组(P<0.05).结论:胎盘组织液-多孔骨泰复合材料能够积极地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牛心包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戊二醛(GA)处理的牛心包作为引导骨组织再生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在II只狗的双侧下领骨颊侧骨板各制备一个1.0 cm x1.Ocmx0.5cm大小的骨缺损,随机在一侧骨缺损覆盖GA牛心包,另一侧不覆盖膜作为对照侧。术后2周,4周,8周,16周采用Dental-CT及组织学切片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①10只狗伤口愈合良好,1只狗(16周组)牛心包处理区伤口愈合欠佳;316周内牛心包未见明显吸收,周围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③牛心包覆盖侧骨缺损修复速度快于对照侧。结论①GA牛心包有良好的引导骨组织再生作用,牛心包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引导骨组织再生材料;②GA处理的牛心包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负载纳米羟磷灰石的结冷胶(GG/nHA)修复大鼠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于16只SD大鼠下颌骨制备直径为5 mm的临界骨缺损,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骨缺损区注入GG/nHA,对照组骨缺损区填充可吸收性明胶海绵。术后4周、8周处死大鼠,以Micro-CT定量分析骨组织愈合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定性评估骨组织修复情况。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制备的GG/nHA具有良好的可注射性,可经注射器推出至骨缺损区。术后4周和8周,实验组缺损区的骨生成量及骨体积分数(BV/T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和Masson染色均见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更多新骨形成。结论: GG/nHA可以注射形式注入下颌骨缺损区,促进其愈合,有望成为微创修复口腔颌面部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珊瑚明胶海绵在牙槽窝表面的骨传导作用。方法 将珊瑚明胶海绵植入兔一侧牙槽骨壁,另一侧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4、28、56、84天处死动物,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珊瑚明胶海绵植入牙槽窝内14天时即有新骨长入,84天时珊瑚明胶海绵大部分被吸收,新骨组织替代。结论 珊瑚明胶海绵在牙槽骨表面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是一种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即刻种植中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效果及作用,为可吸收性胶原膜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6只成年杂种犬,双侧下颌第三、四磨牙拔除后行即刻种植,右侧使用可吸收膜覆盖骨缺损区,左侧不覆盖任何膜作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1、2、4、6个月时各处死4只犬,取材观察。采用扫描电镜(SEM)、四环素荧光标记及生物力学测定等方法,检测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缺损区骨组织再生修复的情况。结果:SEM和四环素荧光标记显示,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再生修复较同期空白对照组快,术后6个月实验组缺损区呈完全骨性修复,成骨活动趋于稳定,而对照组近牙槽嵴顶仍可见尚不成熟的新生骨组织。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表明,术后1、2、4个月实验组与对照间最大拔出力值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可吸收胶原膜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可以促进骨缺损的早期修复。  相似文献   

11.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口腔种植骨再生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 探讨与评估富血小板血浆促进口腔种植骨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临床作用和效果。方法 口腔种植骨缺损病例共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9.6岁;上颌窦提升植骨7例,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植骨3例。病例分为2组,对照组6例,单纯植入骨替代品β相磷酸三钙,实验组4例,植入β相磷酸三钙与富血小板血浆混合物。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行X线检查;每组各有3例在术后4-6个月的二期手术中取得植骨标本,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10例均未出现植骨感染,愈合良好。影像学观察显示植骨材料与周围骨组织结合良好。组织学观察可见各组中β相磷酸三钙颗粒为胶原纤维样组织或蓝染的新生骨组织包绕,无炎症细胞浸润表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植骨颗粒周围包绕着较为稠密的蓝染组织,新形成的编织骨排列更为整齐有序,并可见大量蓝染组织侵入β相磷酸三钙颗粒微孔内部,颗粒吸收改建明显。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口腔种植骨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拔牙后应用明胶海绵止血的临床效价我科从1988年起进行了拔牙后在牙槽窝内填入明胶海绵止血临床试验。方法:以1985年~1987年共9093例拔牙数为对照组,1988年~1991年6月共9328例拔牙数为实验组。对照组病人拔牙后常规牙槽骨复位,棉球压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明胶海绵为载体,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组成的成骨诱导剂对拔牙创愈合和牙槽嵴形态改建的影响。方法选用50只家兔,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右侧拔牙创内填入载有成骨诱导剂的明胶海绵,作为实验侧;左侧填入空载明胶海绵,作为对照侧。拔牙后第1、2、4、8、12周各处死10只动物,取双侧牙槽骨标本,拍摄X线片,并测量骨缺损区新骨密度;用组织学方法评价拔牙创愈合情况;并于12周时,测量拔牙区牙槽嵴高度吸收值。结果X线片骨密度测量显示:术后2、4、8、12周,实验侧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侧拔牙创内成骨现象较对照侧早,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更活跃。
12周时实验侧牙槽嵴高度吸收值小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由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组成的成骨诱导剂能促进拔牙创愈合,加速成骨和骨改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基因治疗对种植体周围骨质疏松和骨缺损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 TGF- β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与聚乳酸- 羟基乙酸(PLGA)体外黏附。制备骨质疏松大鼠股骨植入钛种植体模型,将24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为在种植体周骨缺损处植入TGF- β1基因修饰BMSCs复合PLGA;对照组为BMSCs复合PLGA。术后第4和8周取标本行免疫组化和组织学分析,观察种植体周骨组织中TGF- β1的表达和组织学变化。结果术后第4周,实验组骨缺损区的TGF- β1表达较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第8周实验组骨缺损区被新生骨充填,骨质较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TGF- β1基因修饰BMSCs体内回植后,可在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表达TGF- β1,并可以影响种植体周骨缺损的修复和骨质疏松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煅烧牛骨(骼瑞)修复动物骨缺损的有效性。方法:分别建立犬牙槽骨缺损修复模型、SD大鼠和新西兰白兔颅骨极限缺损模型,对照组骨缺损不植入修复材料,实验组骨缺损中植入骼瑞,每个组取材6只动物。术后用HE染色、Micro CT、Masson三色染色等方法观察缺损修复效果。结果:犬牙槽骨缺损修复8周后牙槽骨缺损修复良好。兔的颅骨修复实验中,实验组术后6周,煅烧骨颗粒周围有大量新骨形成。术后12周,骨缺损区新骨部分连接成片,已改建成板层骨,煅烧骨颗粒大多被新生骨包围。术后24周,新生骨成熟度进一步提高。SD大鼠颅骨缺损修复实验,术后8周,实验组骨缺损区域愈合,且填充修复区域的骨密度几乎接近于正常骨的骨密度。3种动物实验中,实验组骨缺损修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骼瑞材料对于骨缺损修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与明胶海绵(GelatinSponge,GS)复合体(NGF/GS)对兔胫骨洞形骨缺损愈合中的作用。方法: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的双侧胫骨分别制备2个5×3mm2深达髓腔的骨缺损,间隔10mm。其中实验组骨缺损区植入NGF/GS复合体(含NGF10μg),对照组植入GS,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2周、4周和8周各处死动物6只并获取标本,行标本大体、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并进行骨计量学分析新生骨的面积百分比。结果:术后各组均未出现免疫反应。术后2、4周,各组新生骨密度低于正常骨,实验组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新生骨形成较快,骨缺损区密度较高,新生骨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加。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实验组2、4周(33.728±6.377)%、(55.854±6.842)%;对照组2、4周(22.139±4.346)%、(46.047±3.998)%;空白组2、4周(19.809±3.105)%、(39.250±6.151)%。术后8周,各组骨缺损基本愈合,骨密度接近。结论:神经生长因子与明胶海绵复合体能够促进兔胫骨洞形骨缺损的愈合,从而缩短骨损伤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b-FGF和异体骨复合移植修复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 FGF)是一种骨生长因子 ,它能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和骨组织损伤的修复。我们应用b FGF与异体骨复合移植 ,探讨其是否能加速异体移植骨的血管化和促进移植骨的融合。1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b FGF为珠海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 )动物模型制备 :2 0只成年家兔 ,制作下颌骨双侧体部方块缺损 ,一侧用b FGF 异体骨修复作为实验组 ,一侧不加b FGF作为对照组。(3)墨汁明胶血管灌注及下颌骨透明标本制作 :兔子在术后 1、3个月分期处死 ,处死前作墨汁明胶血管灌注标本透明和HE切片观察。2 结果 :实验组术后 1个月 ,移植术区可见骨膜表面及骨内广泛毛细血管网分布 ,同时可看到移植区的新生血管网与周围正常组织血管网相连 ;组织学上表现为旺盛的成骨活动 ,可见大片骨母细胞、成骨细胞。而对照组骨膜表面血管网相对少 ;移植骨区可见死骨形成。实验组术后 3个月 ,移植区血管网分布渐趋减少 ,主要是看到新骨组织形成 ;而对照组移植骨大部分被纤维组织所包绕 ,新骨形成少。3 讨论 :体外实验发现 ,b FGF是一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rhBMP-2及不同载体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在beagle犬下颌骨植入种植体,颊侧形成裂开性骨缺损,置入复合了不同浓度rhBMP-2的珊瑚羟基磷灰石人造骨(CHA)或可吸收胶原海绵(ACS)。种植体植入后2、4、8、12周,获取含种植体骨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2周时,rhBMP-2组可见极少量的新生骨组织。4周时,rhBMP-2/ACS组新骨组织由牙槽骨顶端向缺损区中心方向生长;rhBMP-2/CHA组人造骨颗粒内部和周围出现呈岛状生长的新生骨组织。8周时,rhBMP-2/ACS组的新骨形成大片状结构;rhBMP-2/CHA组人造骨颗粒周围较多骨岛形成。12周时,rhBMP-2组的缺损区内骨量和骨高度进一步增加,与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浓度为0.05 mg/ml和0.2 mg/ml,载体为CHA或ACS促进骨再生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CHA或ACS为载体rhBMP-2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内的骨组织再生并与种植体表面较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Micro-CT图像分析骨髓浓缩物(BoneMarrowAspirateConcentrate,BMAC)对牙种植体周骨缺损的成骨结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杂种犬6只,拔除每只犬双侧下颌第三和第四前磨牙(P3和P4)作为实验牙位。3个月后在每只犬拔牙处植入4颗种植体,同期在种植体近中造箱状骨缺损,选2处骨缺损移植骨髓浓缩物(BMAC组),另2处分别移植自体牙槽骨(AB组)和空白明胶海绵(对照组)。术后第4、12周各处死3只实验犬,标本行Micr0-CT扫描重建,分析缺损区内的骨形态学参数。结果:植入后第4周,骨髓浓缩物组(BMAC组)和自体牙槽骨组(AB组)的Tb.Sp值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浓缩物可以缩短骨再生时间,术后第4周成骨质量优于自体牙槽骨;Micro-CT可有效分析种植体周围骨小梁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明胶海绵复合生长因子缓释系统加速颌骨骨折愈合的作用和机制,为临床加速颌骨骨折愈合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按每100 μg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用1 mL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液完全溶解后,取40 μL滴加到明胶海绵(0.5 cm×0.5 cm×1.0 cm)组织块中,冻干后制成bFGF/BMP/明胶海绵缓释系统。在12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下颌制造线样骨折,左侧为对照组,只用钛板固定;右侧为实验组,钛板下放置bFGF/BMP/明胶海绵。术后2、4、12周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后2周,实验组较对照组在骨折断端处可见更多纤维组织长入;术后4周,实验组骨折间隙可见到纤维性骨痂,对照组可见纤维组织和血管长入;12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均已完全愈合。结论 bFGF/BMP/明胶海绵能加速骨折愈合,提高骨折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