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马齿苋总黄酮(PTF)对缺氧/复氧致H9c2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模型,采用荧光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A/R组比较,PTF组缺氧/复氧损伤后有部分细胞发生凋亡形态变化,但数量较A/R组明显较少;PTF组均可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PTF组可有效减少缺氧/复氧损伤的H9c2心肌细胞内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论 PTF可抑制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介素(intermedin,IMD)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途径的细胞凋亡,发挥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NRK-52E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H/R组;空质粒(H/R+p IRES2)组;IMD(H/R+IMD)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ERS相关经典分子GRP78、CHOP、Caspase 12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ER特异性荧光染料Dapoxyl用于观察ER形态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H/R组NRK-52E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IMD转染后细胞存活率提高;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经H/R处理后出现凋亡,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同时H/R可导致ERS途径经典分子GRP78、CHOP、Caspase 1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MD转染后可显著降低NRK-52E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降低,ERS途径经典分子GRP78、CHOP、Caspase 1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内质网染色结果显示,H/R可以导致内质网结构受损,Dapoxyl染料聚集,荧光强度加强,内质网颗粒感增强,荧光颗粒分布不均、浓集,并有空泡;IMD转染后内质网结构受损减轻。结论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 H/R损伤过程中可能存在ERS凋亡途径的活化,IMD可以通过抑制ERS相关的凋亡信号通路,从而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肾脏IRI。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对ox-LDL孵育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乳鼠的心肌细胞,ox-LDL孵育24小时,再采用95%N2+5%CO2模拟缺氧培养3小时后,更换为正常DMEM培养液培养9小时的方法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 group);ox-LDL组(ox-LDL group);ox-LDL缺氧-复氧组(ox-LDL+A/R group);丹参保护组,加丹参低剂量(SM L/ox-LDL+A/R group)、中剂量(SM M/ox-LDL+A/Rgroup)、高剂量(SM H/ox-LDL+A/R group)组。利用MTT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染色检测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分别观察Cytc、Bax、bcl-2、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加入丹参高剂量组对细胞保护最有效。与Control组比较,ox-LDL组:细胞核有固缩和断裂,Cytc、Bax和caspase-3的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和bcl-2表达降低;与ox-LDL组比较,ox-...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对缺氧/复氧干预下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体外培养的SD乳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4 h)/复氧(1 h)模型,然后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的抑制剂LY294002进行干预。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H/R)、H/R+Cur组和H/R+Cur+LY294002组。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Annexin-V与PI双染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Akt(p-Akt)和总Akt(t-Akt)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与H/R组和H/R+Cur+LY294002组相比,H/R+Cur组能显著抑制缺氧/复氧损伤所诱导的细胞存活率的下降(P均<0.01),并且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率(P均<0.05);同时H/R+Cur组Akt磷酸化明显增强(P均<0.01)。结论Cur可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抗细胞凋亡作用可能与Cur激活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PI3-K/Akt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田蓟苷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9c2细胞,缺氧/复氧处理建立缺氧/复氧细胞损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田蓟苷低、中、高剂量组。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JC-1探针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X受体α(LXR-α)、p-p38MAPK、Akt、p-Akt、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9c2细胞活力下降,ROS释放显著增加,MMP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LXR-α、p-Akt、Bcl-2蛋白表达降低,p-p38MAPK、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田蓟苷中、高剂量组H9c2细胞活力升高,ROS含量减少,MMP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LXR-α、p-Akt、Bcl-2蛋白表达升高,p-p38MAPK、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田蓟苷可能通过抑制ROS产生、升高MMP、调节LXR-α/MAPK通路及激活Akt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杏丁对过氧化氢 (H2O2) 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成:对照组,H2O2(400μmol/L),杏丁+ H2O2组,杏丁组,各组细胞培养至80%~90%汇合时加入相应药物干预,采用H2O2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模型,用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采用 RT-PCR 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结果 杏丁可以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并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Survivin mRNA表达.结论 杏丁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抗细胞凋亡作用可能与其增加Survivin表达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纪超  刘颖 《中药材》2012,(8):1314-1318
目的:建立体外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模型,以模拟在体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附子多糖(FPS)对H/R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以Smac/Diablo为切入点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氧/复氧组(H/R)、附子多糖(0.1、1、10mg/mL)组。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 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胞浆Smac/Diablo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BCL-2 mRNA的表达量减少,胞浆中Smac/Diablo的表达增加。与H/R组比较,经附子多糖处理24 h后,附子多糖可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抑制细胞凋亡率,促进BCL-2 mRNA的表达,降低胞浆中Smac/Diablo的表达,在10 mg/mL浓度时保护效应达到峰值。结论:FPS可抑制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BCL-2 mRNA的表达,保护线粒体,抑制Smac/Diablo的释放,从而阻碍细胞凋亡的线粒体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cutellaria baicalelensis stem leaf total flavonoid SSTF)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时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hypoxia H)2h后,复氧(reoxygenation R)4h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以心肌细胞存活率表示。结果:缺氧2h再复氧4h,心肌细胞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ositive expressionindex PE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ax蛋白PE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STF干预组Bcl-2蛋白PEI明显高于缺氧/复氧组(P<0.05),Bax蛋白PEI显著低于缺氧/复氧组(P<0.05),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缺氧/复氧组(P<0.05)。结论:心肌细胞缺氧再复氧时,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增强;细胞存活率降低。SSTF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Bax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肾衰康灌肠液(大黄、丹参、红花、黄芪)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损伤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肾衰康高剂量组、PBS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肠3 d后取血清。以对照组、PBS组、肾衰康高剂量组、肾衰康中剂量组、肾衰康低剂量组兔血清分别处理缺氧/复氧HK-2细胞。以ROS荧光探针检测H/R损伤发生。CFSE/PI法、流式细胞分析联合Annexin V-FITC/PI法分析细胞的损伤/凋亡情况。荧光定量PCR技术考察药物对Wnt4、β-cateni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造模前相比,造模后细胞内ROS表达的荧光强度明显增高。CFSE/PI双染显示,与对照组和PBS组相比,肾衰康高、中、低剂量组细胞死亡率明显降低,且以肾衰康高剂量组死亡率最低。Annexin V-FITC/PI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对照组[12 h,(45.6±2.2)%]和PBS组[12 h,(41.6±0.7)%]相比,肾衰康低、中、高剂量组均有明显的凋亡/死亡抑制[12 h,低剂量组(14.8±0.3)%,中剂量组(10.3±0.6)%,高剂量组(12.9±0.9)%]。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肾衰康灌肠液含药血清对Wnt4 mRNA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对β-caterin mRNA表达有显著双向调节作用(P0.05)。结论肾衰康灌肠液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损伤HK-2细胞的凋亡/死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其作用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对数期PC12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黄芪甲苷溶剂对照组(DMSO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Model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AST H组,100μmol/L)、黄芪甲苷中剂量组(AST M组,50μmol/L)、黄芪甲苷低剂量组(AST L组,25μmol/L)。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均进行缺氧缺糖复氧复糖造模:缺氧缺糖4 h后复氧复糖24 h;黄芪甲苷各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于造模前0.5 h给药,直至培养结束。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折光性差,细胞肿胀簇状聚集,甚至脱落,细胞之间的突触消失,细胞本身明显肿胀,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溶剂对照组和黄芪甲苷低剂量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存活率和凋亡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黄芪甲苷高、中剂量组细胞肿胀等变化明显减轻,存活率均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黄芪甲苷高剂量组比中、低剂量组细胞存活率高和凋亡率低(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抑制PC12细胞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后的损伤和凋亡,其最佳作用浓度是100μmol/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分为3组,即常氧培养组、低氧培养组及低氧培养+丹参组,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O/EB染色和Annexin V -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并取各组细胞上清液进行总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 丹参能够显著减少低氧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并调节细胞总抗氧化能力.结论 低氧条件下,丹参对HUVEC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荭草花提取物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氯化钴(CoCl_2)建立缺氧复氧损伤H9c2细胞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荭草花提取物不同浓度组。应用MTS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释放量及细胞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测定cleaved 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利用800μmol/L CoCl_2缺氧22 h,复氧2 h可建立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模型。与模型组比较,荭草花提取物能显著升高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LDH、CK释放量及细胞内MDA含量,提高细胞内SOD、CAT活性,并呈浓度依赖性抑制CoCl_2诱导的缺氧复氧损伤。荭草花提取物能下调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的表达,上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结论:荭草花提取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清除自由基能力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川芎嗪预给药对胎鼠缺氧/复氧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胎鼠海马神经细胞培养鉴定后,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C组)、缺氧/复氧损伤组(A/R组)、不同剂量川芎嗪组(L组、M组和H组)。C组不制备缺氧/复氧模型;A/R组制备缺氧/复氧模型;L组、M组和H组加入川芎嗪,终浓度分别为60、200和800μg/mL,孵育1h后制备缺氧/复氧模型。缺氧/复氧模型制备方法:海马神经细胞置入90%N2加10%CO2培养箱中孵育2h诱导缺氧,然后放入37℃、5%CO2培养箱中复氧24h。处理结束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细胞活力。结果:与C组比较,A/R组海马神经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与A/R组比较,L组、M组和H组预给药均可升高神经细胞活力(P<0.05);其中M组效果最明显,与L组、H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C组比较,A/R组后海马神经元凋亡比例明显增加(P<0.01)。与A/R组比较,L组、M组和H组预给药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率(P<0.01)。其中M组效果最为显著,与L组、H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具有剂量相关性,适中浓度的川芎嗪保护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丹参对H2O2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先华  向虎  于龙顺  杨芳炬 《中药材》2004,27(9):659-661
目的:探讨丹参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体外培养的第3~5代大鼠VSMCs,以H2O2作为外源性活性氧(ROS)诱导VSMC凋亡,用丹参进行干预,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同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VSMCs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 mmol/L H2O2诱导VSMCs凋亡,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Bax/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指数(P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丹参干预后,和H2O2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而细胞凋亡率、Bax/Bcl-2蛋白表达的PI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丹参可通过下调Bax/Bcl-2蛋白表达而对抗H2O2诱导的VSMCs凋亡.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从 Nrf2–ARE 信号通路探讨加味丹参饮对 H9C2 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机制。 方法:制备 SD 大鼠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以不同浓度加味丹参饮含药血清干预正常及 H/R 损伤 H9C2 心肌细胞, 用 CCK–8 法筛选加味丹参饮的实验剂量。体外培养 H9C2 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 复氧损伤模型,将 H9C2 心肌细胞随 机分为 6 组:正常组、H/R 组、空白血清组(BS 组)、加味丹参饮含药血清组(JDD 组)、JDD + Nrf2 抑制剂组 (JDD + ML385 组)、活性氧(ROS)清除剂组(NAC 组),比较各组心肌细胞间形态学变化的差别。结果:选择 15 % 浓度的加味丹参饮含药血清为工作浓度血清。对比正常组,H/R 组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增加, JDD + ML385 组、BS 组与 H/R 组在细胞形态的表现上相似,而 JDD 组及 NAC 组干预后,H9C2 心肌细胞的病理状 态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加味丹参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活化 Nrf2–ARE 通路减轻 活性氧(ROS)介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EGB761对过氧化氢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采用500μmol/L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银杏提取物EGB761分为高中低3个浓度组进行干预,应用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Caspase-3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与过氧化氢组比较,高、中浓度组银杏提取物EGB761的凋亡阳性率均明显降低,而低浓度组虽有减少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高、中浓度组银杏提取物EGB761的Caspase-3表达阳性率较过氧化氢组明显降低,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表达逐渐减少(P0.05)。结论银杏提取物EGB761可以拮抗过氧化氢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效应,其机制估计与下调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益气除痰方对缺氧条件下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与脯氨酸4-羟化酶β亚基(P4HB)、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3组培养:常氧对照组(常规培养),缺氧模型组(加入CoCl2培养模拟缺氧微环境诱导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组(在CoCl2培养基础上加入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3组A549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检测3组549细胞P4HB、Vimentin mRNA的表达含量。结果 相差显微镜下常规培养的A549细胞呈不典型上皮细胞形态,经CoCl2刺激后,大部分细胞形态明显拉长,呈现明显的间质细胞形态。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组与常氧对照组比较间质细胞形态的细胞增多,较缺氧模型组间质细胞形态的细胞明显减少。缺氧模型组A549细胞P4HB、Vimentin mRNA的表达量较常氧对照组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组P4HB、Vimentin mRNA的表达量较缺氧模型组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结论 益气除痰方可抑制缺氧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可能与其下调P4HB 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奥心血康对培养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模型,用地奥心血康进行干预。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模型组(H/R组);缺氧/复氧模型+吡那地尔(pinacidil,Pin)阳性对照组(H/R+Pin组);缺氧/复氧模型+地奥心血康(DAXXK)低剂量、中、高剂量(10mg/L、20 mg/L、40mg/L)干预组(H/R+L、M、H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罗丹明123(Rh123)荧光探针标记线粒体,在荧光显微镜下采集被Rh123染色的各组心肌细胞荧光图片;收集培养细胞上清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缺氧/复氧模型组细胞存活率、线粒体膜电位及SOD活性均下降,而LDH活性、MDA含量均升高。地奥心血康用药组可有效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同时降低受损心肌LDH的释放量,并有效提高SOD的活性,减少MDA的生成量。结论:地奥心血康对缺氧/复氧造成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保护细胞线粒体膜、增强细胞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薯蓣皂苷对缺氧/复氧所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对缺氧/复氧所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以不同剂量的薯蓣皂苷进行干预。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缺氧/复氧组、薯蓣皂苷低、中、高剂量(10,20,40μmol/ml)干预组。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Fluo-3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Ca2+]i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心肌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与缺氧/复氧组比较,薯蓣皂苷各剂量干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心肌细胞[Ca2+]i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心肌细胞培养液中NO浓度降低。结论:薯蓣皂苷能有效抑制缺氧/复氧导致的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其可能与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抑制受损心肌细胞NO升高,减轻过量NO的细胞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皂荚皂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皂荚皂苷对缺氧/复氧(H/R)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9组:正常对照组,H/R组,H/R 皂荚皂苷(100,50,25,12.5,6.25,3.12,1.56μg·mL-1)剂量组。观察各组细胞经H/R损伤后,细胞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皂荚皂苷(50,25,12.5,6.25μg·mL-1)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内AST、CK、LDH释放量及MDA的生成,并能提高SOD活性。结论皂荚皂苷具有明显的抗缺氧/复氧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