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血液病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43例应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主要为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并参照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43例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 ml用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或清开灵注射液30 ml用0.9%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痰热清或清开灵为随机选择).均给予适当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5.3%(41/43),抗生素治疗组有效率为79.1%(34/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10,P<0.05).退热天数:中西医结合组为(5.41±0.72)d,抗生素治疗组为(7.35±0.5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提高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治愈率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血液病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43例应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主要为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并参照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43例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 ml用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或清开灵注射液30 ml用0.9%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痰热清或清开灵为随机选择).均给予适当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5.3%(41/43),抗生素治疗组有效率为79.1%(34/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10,P<0.05).退热天数:中西医结合组为(5.41±0.72)d,抗生素治疗组为(7.35±0.5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提高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治愈率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血液病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43例应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主要为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并参照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43例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 ml用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或清开灵注射液30 ml用0.9%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痰热清或清开灵为随机选择).均给予适当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5.3%(41/43),抗生素治疗组有效率为79.1%(34/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10,P<0.05).退热天数:中西医结合组为(5.41±0.72)d,抗生素治疗组为(7.35±0.5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提高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治愈率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血液病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43例应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主要为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并参照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43例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 ml用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或清开灵注射液30 ml用0.9%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痰热清或清开灵为随机选择).均给予适当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5.3%(41/43),抗生素治疗组有效率为79.1%(34/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10,P<0.05).退热天数:中西医结合组为(5.41±0.72)d,抗生素治疗组为(7.35±0.5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提高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治愈率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血液病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43例应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主要为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并参照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43例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 ml用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或清开灵注射液30 ml用0.9%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痰热清或清开灵为随机选择).均给予适当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5.3%(41/43),抗生素治疗组有效率为79.1%(34/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10,P<0.05).退热天数:中西医结合组为(5.41±0.72)d,抗生素治疗组为(7.35±0.5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提高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治愈率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血液病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43例应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主要为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并参照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43例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 ml用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或清开灵注射液30 ml用0.9%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痰热清或清开灵为随机选择).均给予适当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5.3%(41/43),抗生素治疗组有效率为79.1%(34/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10,P<0.05).退热天数:中西医结合组为(5.41±0.72)d,抗生素治疗组为(7.35±0.5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提高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治愈率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血液病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43例应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主要为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并参照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43例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 ml用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或清开灵注射液30 ml用0.9%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痰热清或清开灵为随机选择).均给予适当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5.3%(41/43),抗生素治疗组有效率为79.1%(34/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10,P<0.05).退热天数:中西医结合组为(5.41±0.72)d,抗生素治疗组为(7.35±0.5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提高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治愈率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血液病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43例应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主要为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并参照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43例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 ml用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或清开灵注射液30 ml用0.9%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痰热清或清开灵为随机选择).均给予适当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5.3%(41/43),抗生素治疗组有效率为79.1%(34/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10,P<0.05).退热天数:中西医结合组为(5.41±0.72)d,抗生素治疗组为(7.35±0.5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提高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治愈率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血液病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43例应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主要为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并参照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43例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 ml用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或清开灵注射液30 ml用0.9%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痰热清或清开灵为随机选择).均给予适当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5.3%(41/43),抗生素治疗组有效率为79.1%(34/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10,P<0.05).退热天数:中西医结合组为(5.41±0.72)d,抗生素治疗组为(7.35±0.5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提高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治愈率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血液病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43例应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主要为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并参照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43例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20 ml用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或清开灵注射液30 ml用0.9%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7~10 d(痰热清或清开灵为随机选择).均给予适当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和退热时间.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5.3%(41/43),抗生素治疗组有效率为79.1%(34/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10,P<0.05).退热天数:中西医结合组为(5.41±0.72)d,抗生素治疗组为(7.35±0.5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提高恶性血液病肺感染治愈率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1.
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在恶性血液病中发生情况。方法:对625例次恶性血液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以口咽部及呼吸道为最多,本文资料中该两部位的感染占42.3%和30.9%。结论: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的可能性较大,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为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优势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于恶性血液病100例感染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100例院内感染的病人采用保持病室清洁,保持口腔卫生,加强个人防护,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卫生,营造温馨环境等方面加强护理。结果 100例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经过上述方法护理之后,显效8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0%。结论对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实施针对性整体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粟小莲 《临床医学》2006,26(12):36-36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的特点,分析感染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我院1992年2月-2005年10月住院的82例恶性血液病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发生感染患者70例,感染率85.4%,入院时即合并感染44例,感染率53.7%,医院感染26例,感染率31.7%,院内感染50例次,感染例次率61.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口腔感染亦常见,其次为尿路感染、肠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占56%。结论老年恶性血液病感染发生率高,易感因素为老年疾病本身、生理屏障受损、合并慢性病、脏器功能衰退、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还与化疗有关。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观察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感染时抗菌素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8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分组使用单一抗菌素与联合抗菌素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单一抗菌素组有效率40%.联合抗菌素组有效率77.9%。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联合抗菌素控制感染效果好,可降低感染死亡率,提高缓解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HM)院内感染(NI)的危险因素,临床意义和治疗。方法:回顾153例HM的NI,比较粒缺组与非粒缺组的医院感染率(NIR)、死亡率、院内感染持续时间、感染部位。20例曾用泰能治疗。31例患者化疗后2d~14d外周血WBC<2.0×10~9/L时给用G-CSF,剂量为75~150mg/d。8例严重NI患者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结果:NIR为52.9%,粒缺组与非粒缺组NIR分别为87.2%和41.2%;平均感染时间分别为19.2d和8.8d”死亡为6例和1例;呼吸系统是最常见感染部位;泰能治疗有效率为55%;化疗后严重白细胞减少率:用G-CSF组为45.2%,对照组为87.1%;NIR分别为54.8%和90.3%。结论:粒细胞缺乏是发生NI的高危因素;泰能是有效而副作用小的药物;化疗后用G-CSF可以缩短粒细胞减少时间,帮助病人度过NI危险期,早期用G-CSF比晚期用好;IVIg的使用有待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按照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疗法,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0.0%,两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恶心、食欲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者恶心、食欲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2.5%,两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等。方法:对1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发生医院感染62例,占52.1%,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46.0%),病原学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多(55.1%),其次是真菌(23.0%)。粒细胞缺乏组感染率82.8%,非粒细胞缺乏组感染率42.2%。结论:化疗、粒细胞缺乏、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真菌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BSI)的病原学特点、预后及治疗.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血液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1例恶性血液病合并BS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患者送检血样中,72株非重复致病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敏感度;并以“患者中性粒细胞、住院时间、年龄、初始抗菌药物治疗方案”4个方面为观察指标,考察恶性血液病合并BSI患者的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预后,并对观察指标中,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于血培养结果回报前,对60例患者均采取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血培养结果反馈后,按照血培养结果进行处理,并采用t检验对抗菌药物平均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 6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BSI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G-)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6.25%和36.6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敏感,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度为100%.本组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敏感度均为100%.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患者较>0.5×109/L患者多重感染发生率高(x2.455,P=0.02);住院时间>20 d患者较<20 d患者多重感染发生率高(x2=7.576,P=0.006);年龄>60岁患者较<60岁患者因感染所致病死率高(x2=3.021,P=0.023).60例患者中,35例经验性治疗与血培养药敏试验结果一致,继续原方案治疗,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为(15.03±8.82)d;25例不一致,则采取及时换药处理,抗菌药物平均治疗时间为(25.16±12.86)d,两者抗菌药物平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P=0.022),而且经验性治疗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患者的病死率较低(t=-3.623,P=0.042).结论 恶性血液病合并BSI仍以Gˉ菌为主,对Gˉ菌及G+菌最敏感的药物分别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临床对该类患者及早正确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并可降低BSI导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