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8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8例上海市青浦县中医医院胡国珍指导:李祥云(201700)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活血化瘀,异位祛瘀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不调、性交痛、不孕、下腹坠胀、肛门坠痛等,属中医“痛经”、“瘕”等范畴。本人自...  相似文献   

3.
祛瘀解毒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挺托  赵娟 《陕西中医》2011,32(7):774-775
目的:观察祛瘀解毒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内服祛瘀解毒汤(桃仁、红花、川芎等)治疗,治疗1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统计疗效,3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3个疗程。结果:在改善痛经症状及消除盆腔病灶方面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祛瘀解毒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改善痛经症状及消除盆腔病灶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琪 《陕西中医》2010,31(7):789-790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被分别采用的方法的疗效。方法:将门诊内异症患者64例随机分成2组,中药治疗组32例采用活血化瘀方(桃仁、莪术、三棱、红花、当归等),单用孕三烯酮组32例。结果:中药组与单用孕三烯酮组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内异症患者根据"血瘀"之因,活血化瘀治疗疗效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5.
黄昕寅  谈勇 《吉林中医药》2011,31(5):409-410
子宫内膜异位症,部分学者认为其病机以"虚"为著,因"虚"致"瘀",以肾虚、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宜标本同治。采用中医内治、外治及内外合法等法治疗,从整体调控出发,辨证论治,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6.
常暖  马平仲 《天津中医》1995,12(5):11-12
用化瘀软坚、消痰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结果显效38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达94.1%。疗效分析表明,本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有效地改善症状,控制或消除体征。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为临床常病,其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明了,中医多认为其属祖国医学中“症瘕”的范畴,对该病的治疗多采取补肾和活血化瘀治疗,临床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本病亦宜从脾论治。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祛瘀解毒消症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峰  董鹂芸  王青 《陕西中医》2009,30(3):260-261
目的:观察祛瘀、清热、化湿、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瘕)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祛瘀解毒消症汤(由红藤、白花蛇舌草、薏苡仁、生黄芪、瓦楞子、荔枝核、山慈菇、藿香、蜈蚣、血竭、土鳖虫、制乳香、制没药、炙甘草等组成),治疗本病45例,并与文献报道的罗氏内异方(对照1组43例)和祛瘀解毒汤(对照2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试验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74.42%、77.5%,P<0.01,有较显著的差异。结论:该方有祛瘀通络、解毒化浊、消症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渐 《陕西中医》2005,26(10):1007-1007
目的总结中药外治疗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妇块消(鹿角霜、破故纸、桂枝、赤芍、三棱、莪术、桃仁、土鳖虫、内金、郁金)灌肠治疗本症50例。结果总有效率96%。提示本方具有温阳散寒,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疑难病之一 ,其发病率年近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渐进性的经行腹痛 ,盆腔疼痛、性交痛、月经异常、不孕等。严重影响患病妇女的身心健康。笔者自 1992年至今 ,采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扶正固本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收到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历诊断与分度是根据 1990年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修订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1] 确诊。本组共 5 0例 ,年龄 2 2~ 4 8岁 ,平均年龄 34岁 ,全部已婚 ,病程在 1~ 2 0年之间 ,平均 5 6年。…  相似文献   

11.
12.
陆启滨从瘀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启滨主任是江苏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妇科病专家,从事中西医妇科临床2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随其学习期间,观察到陆主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经验颇丰,疗效甚佳,现归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简明扼要地指出了瘀血的证候特征及治疗大法:"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所以凡是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外溢,停于体内者,皆称为瘀血.张仲景尊奉经旨,根据瘀血的寒热虚实、兼气兼水及轻重缓急的具体情况,就瘀血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及治疗大法作了详细的阐发.本文拟对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瘀血因证脉治的条文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4.
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关于制订中西医结合标准化项目通知”的要求,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托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成立了专项课题小组,在以往血瘀证及活血化瘀30余年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德尔菲问卷调查,经过相关专家广泛讨论,制订了《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上皮腺体结构改变为特征的炎性病变。CAG与两种癌变有着密切联系,即肠型胃癌和胃型胃癌。积极治疗CAG,对于逆转胃癌前病变、降低胃癌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医学认为血瘀的存在对本病的发病起重要作用,同时从活血化瘀角度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研究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诊治与血瘀相关的研究进展探讨血瘀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1977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发现活血化瘀疗法对本病有一定疗效。1981年除临床治疗外也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对本病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现将60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宋景龄 《河南中医》2012,32(8):956-960
瘀病可因部位差别、量的多少、时间新久而产生诸如疼痛、肿、积聚、出血、发热、口渴、咳喘、心悸怔忡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瘀血致病具有阻滞气机、瘀阻心脉、影响新血形成、生风、生热等特点。单纯瘀血所致病证,治以活血化瘀即可;除血瘀外,兼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理变化,以及虚实夹杂,兼见气血阴阳亏虚者,则需适当配伍其他药物,如活血养血、补气益气之品。  相似文献   

18.
瘀血腹诊的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确定瘀血腹诊的定位及手法,明确实验室检查指标对瘀血腹诊意义,本研究以中医传统理论和解剖学为基础,通过152例瘀血腹证的临床验证,重新设计确定了瘀血腹诊的定位检查手法;采用电子计算机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瘀血腹诊进行屯客观化分析,发现瘀血腹诊的本质特征与血液粘度升高,血小板聚集及粘附性增高,血栓易于形成及肌电图有关;上述指标作为瘀血腹诊的客观指标用于诊断,也能达到80.0%以上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当子宫内膜组织出现于身体其它部位,如子宫的肌层、盆腔或卵巢等部位时,也受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而呈周期性改变。但是,内膜与血液不能外流,或从其它部位流出,而引起所在部位一系列的特有病变,就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经行腹痛,乃妇科常见病之一,好发于青、中年女性。笔者在临床中曾对该病进行长期观察治疗,现将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20.
化瘀通腑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化瘀通腑的内异1号丸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76例,总有效率为80.26%。治疗前后分别作实验室检验,结果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比粘度(低切比)、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 K 值、血浆比粘度均有显著改变(P<0.05),血清IgA,IgG、IgM、C_3均有显著下降(P<0.001),OKT_8升高,OKT_4/OKT_8下降(P<0.001),经期血浆 PGF_(2a)下降(P<0.001)。提示化瘀通腑法和它的代表方内异1号丸具有改变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降低经期血浆前列腺素浓度的作用,从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