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从死亡的野生水鸟标本中分离、鉴定病原菌,评估迁徙鸟类传播人兽共患病原菌的风险。方法 采集的组织标本涂布营养琼脂平板,分别在需氧和厌氧的条件下培养。分离的菌株使用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16s rRNA测序的方法鉴定细菌种属,随后通过PCR的方法检测病原菌携带主要毒力基因的情况。结果 从骨顶鸡、鸬鹚和红嘴鸥等鸟类的组织标本中分离鉴定出霍乱弧菌、沙门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等多种肠道感染相关的病原细菌。霍乱弧菌经PCR鉴定不属于O1和O139血清群,无霍乱毒素和毒素相关菌毛的编码基因,但是有溶血素的编码基因。结论 检测的死亡鸟类个体存在多病原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鸟类作为分布广泛、种群数量庞大和高度多样化的物种之一,在病原体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3种测序策略(16S rDNA测序、宏基因组测序和宏转录组测序)的特点及其在鸟类肠道菌群多样性、抗生素抗性基因和病原微生物发现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一种热带医学病原体,现被美国CDC提升为I类致病菌严加防范.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导致的疾病称为类鼻疽,致死率和复发率都很高,广泛流行于东南亚及我国南海周边地区,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一种兼性胞内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胞内运动能力为其逃逸机体免疫和细胞间的扩散提供了重要基础.胞内动力相关蛋白A(BimA)是一种类鼻疽菌自分泌的,与其胞内运动相关的关键分子,它通过操控肌动蛋白实现干预细菌的胞内运动,在类鼻疽菌的感染和致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深入地了解BimA在类鼻疽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对寻找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原的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综述了BimA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分析,结合研究报道探讨其主导细菌胞内运动,干扰宿主胞内免疫,实现细菌胞间传播的机制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6、1987年于新疆精河县天山山地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对鼠疫主要宿主动物长尾黄鼠(Citellus undulatus)洞穴中营巢的鸟类——穗(即鸟)(Oenanthe oenanthe)在传播和携带病原方面所起的作用及所处地位进行了初步研究。疫源地内发现鸟60余种,与黄鼠同穴鸟类,仅有穗(即鸟)一种。 穗(即鸟)与黄鼠之间寄生蚤交换机率不大,仅在春季有交换现象,指数多在1以下,其它月份几乎无蚤交换。通过观察我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穗(即鸟)与黄鼠不是真正的共栖关系;穗(即鸟)作为鼠疫的媒介携带染疫的寄生物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甚小,如在动物病猛烈流行时,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志贺菌属(Shigella)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对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随着临床治疗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志贺菌耐药问题越来越凸显,其中整合子-基因盒系统在其多重耐药性传播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往单一针对志贺菌属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的传播规律和流行特点的研究较少。本文拟对志贺菌属整合子系统及其耐药调控机制和耐药性的传播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PA)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条件致病菌 ,在医院感染病原中检出率最高。在我国 ,据李家泰等[1] 报道 ,对 1998~ 1999从全国 13家医院中分离的 2 5 2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敏感试验 ,该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 9.5 2 % ,中介耐药率为 6 .75 %。而在ICU病房中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更高[3] 。该菌耐药性强 ,耐药谱广 ,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天然或获得性耐药 ,故其所致感染可供选择的有效抗菌药物甚少。临床上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可以帮助合理使用药物 ,阻止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 ,…  相似文献   

7.
<正> 人兽共患病(Zoonoses)一词用于那些在人和动物间传播的疾病,动物包括鸟、鱼及昆虫。与感染动物接触可直接传播病原,通过昆虫或污染的饲料等中间媒介能间接传播病原。由于意外创伤,一种途径的传播常能将病原导入体内。多年的经验明确指出,感染人兽共患病的可能性直接与职业和(或)地理位置有关,尤其是那些由直接接触或经昆虫媒介而得的感染。一般是与动物接触越频繁的人,感染人兽共患病的危险性越大。各种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常随动物  相似文献   

8.
<正> 嗜皮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以在皮肤表层发生渗出性皮炎并形成结节或疙瘩为特征,病原为刚果嗜皮菌(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 嗜皮菌病首先由Van Saceghem于1915年在扎伊尔发现,并分得病原加以鉴定。此病曾有许多名称,如皮肤接触性感染、真菌性皮炎、皮肤链丝菌病、链丝菌病等。感染的动物有奶牛、水牛、黄牛、绵羊、山羊、马、驴、猪、猫、狗、鹿、长颈鹿、白尾鹿、  相似文献   

9.
沙门菌是人兽共患菌,有2500多个血清型,以鼠伤寒和肠炎沙门菌感染最常见。在我国,沙门菌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也是食物中毒暴发最常见的病原[1]。沙门菌在含盐高达10%~15%的肉类中能生存达数月,故进食受污染的腌制肉类可获得感染。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本研究对2016年11月至12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一起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中34例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临床上严重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仍以各种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等)、金葡菌、表葡菌为最多;真菌(主要为念珠菌)有增多趋势;免疫缺陷者合并的感染尚可由病毒(如水痘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原虫(如卡氏肺孢子虫、弓形体)等多种病原所引起。  相似文献   

11.
全球范围内空肠弯曲菌感染是进行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空肠弯曲菌是儿童因腹泻死亡的重要病原,也是发展中国家旅行者腹泻的最常见原因。大多数典型的空肠弯曲菌感染为急性、自限性胃肠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发热和腹绞痛。临床上不易区分空场弯曲菌感染和其他细菌性(如沙门  相似文献   

12.
肠炎沙门氏菌实验感染鸡和鸡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1×1010CFU的肠炎沙门氏菌培养物经口接种产蛋鸡后,部分鸡发病死亡,但大多数鸡临床表现正常。感染鸡一般呈间歇排菌,而且排菌主要集中在感染的早期阶段。对感染鸡的肝、脾、卵巢、输卵管等脏器组织和鸡蛋进行了细菌分离。结果表明,鸡被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后会导致菌血症、脏器组织和正处于形成过程中的鸡蛋的感染。经蛋传播可能在肠炎沙门氏菌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层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维峰 《山东医药》2003,43(5):58-59
消毒灭菌、隔离是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预防医院感染(下称院感)的基本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为了解基层护理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情况,2002年6月笔者采用问卷方式对本市五家医院112名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肥大细胞除了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外,也是宿主针对病原感染固有免疫中重要的效应细胞。有关肥大细胞在病原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已逐渐被揭示,如肥大细胞在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然而,肥大细胞在真菌感染免疫反应(感染-变态反应)中的作用仍未明了。本文就近年有关肥大细胞在宿主对真菌感染免疫反应中的研究结果做一综述,包括肥大细胞分布与真菌感染、肥大细胞对真菌的识别、信号转导通路及释放炎症因子等方面分别阐释。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依赖于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防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天然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在病原微生物入侵时首先被激活,表达于细菌、病毒、真菌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被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识别.不同微生物感染所表达的PAMPs可激活天然免疫系统,这些被激活的天然免疫应答在体内可控制感染有机物的增殖和传播,随后宿主对病原体特异性表达产生相对应的获得性免疫应答,为机体提供长期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离鉴定了牙鲆 (Flounder ,ParalichthysolivaceusL .)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吲哚阴性变异株 (E .tardain dole negative)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 方法 对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 (Edwardsiellatarda)感染病例进行了自然病例检验 ,病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血清型检定、致病力检验、荧光抗体检验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通过对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等方面的检验及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表明所检病例为迟钝爱德华氏菌吲哚阴性变异株感染。对分离后做纯培养的 2 0株菌进行了主要生物学性状及血清型的测定 ,表明 2 0株分离菌对所测各项特征的结果一致 ,且均为同种血清型。分离代表菌株做对健康牙鲆鱼的人工感染试验表明了相应的原发病原学意义及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对供试 37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唑啉等 2 2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等 7种药物耐药、对氨苄青霉素等 8种药物表现了株间差异。以荧光抗体技术对纯培养物、人工感染病死鱼肝脏中细菌的检验 ,均呈现了特异荧光反应。结论 从牙鲆病例分离鉴定了迟钝爱德华氏菌吲哚阴性变异株 ,研究报告了其主要生物学特性 ,为对由此类病原菌引起的牙鲆感染症的有效检验与防治及进一步研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沙门菌族非伤寒株常被看作胸膜肺感染的少见病原。在分析革兰阴性菌肺炎的病原体时常常未考虑该菌感染。由于痰常规培养不查沙门菌,故其实际发病率一直被低估。作者对西班牙一教学总医院27年间收治的11例沙门菌族非伤寒株引起的胸膜肺感染病例作一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布氏菌病是由布氏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胞内寄生菌。巨噬细胞既是重要的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同时又是布氏菌感染的重要靶细胞,布氏菌进入宿主后在一系列毒力因子的帮助下侵入宿主的巨噬细胞中,并通过多种机制抵抗巨噬细胞的杀菌作用,有利于其在巨噬细胞内生存和繁殖;同时巨噬细胞也可通过一系列机制抵抗布氏菌的感染。通过研究布氏菌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布氏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空肠弯曲菌广泛分布自然界中,其病原菌或正常菌群存在于有蹄动物、鸟类、家禽、灵长类和啮齿类动物体内。该菌可引起人的弯曲菌性肠炎。因该菌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出现,有时又可正常带菌,所以确诊有一定困难。近两年来。国外陆续发表一些应用血清学  相似文献   

20.
空肠弯曲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概述 空肠弯曲菌病是由空肠弯曲菌(C.jejuni)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肠炎是世界性疾病,在经济发达国家,是主要的食源性感染性疾病,空肠弯曲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在细菌性腹泻病中位居榜首。在发展中国家,腹泻病发病率较高,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腹泻仅次于大肠杆菌和志贺菌。空肠弯曲菌的感染多为散发,较少有暴发,是夏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尤其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