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注射用血栓通溶于不同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微粒检测仪测定注射用血栓通在4种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4种配伍输液中,粒径不低于25,10,5,2μm的微粒均有增加,各配伍液间微粒增加数目有差异。与0.9%氯化纳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粒径不低于25,10μm的微粒超出中国药典规定。结论临床上使用注射用血栓通时,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剂为宜。  相似文献   

2.
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考察配伍前后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莉  戴丹 《华西药学杂志》2004,19(4):325-326
目的考察配伍前、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采用自动微粒分析仪测定输液配伍药物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与结论输液配伍药物后微粒显著增加,配伍药品数越多,微粒污染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卒中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注射用血塞通进行辅助治疗,治疗周期为15 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2.2%,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TG与LDL-C值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血HDL-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脑卒中能有效改善预后,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血脂含量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分别用滤膜-显微镜法和仪器法检测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所得数据,经成对比较,方差分析,统计学处理(P>0.05),仪器法具有快速、简便、结果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应用注射用血塞通 (商品名 :络泰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治疗急性脑梗死4 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入选标准 :(1)符合 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 CT或 MRI检查证实 ;(2 )发病时间 6~ 72小时 ;(3)首次发病或以往发病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者 ,患肢肌力 0~ 4级 ;(4 )无明显意识障碍 ;(5 )无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者 ;(6 )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82例患者…  相似文献   

7.
胡晓波  饶丹 《贵州医药》2001,25(8):756-757
输液过程中和输液完毕后所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广义上统称为输液反应。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很多 ,微粒 (直径 50 μm以下的非代谢性颗粒 )增加而导致输液反应是一个重要原因[1] 。本文对输液中微粒的变化进行了研究。1 仪器与试药仪器为由天津市天河医疗仪器研究中心生产的ZWF— 4 0Ⅱ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刺五加注射液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990 52 2 ;复方丹参注射液 2ml/支 ,由上海新岗制药厂生产 ,批号 990 6 13,双黄连粉针剂由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 ,批号 990 4 0 5;血塞通注射液由昆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9…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血塞通细菌内毒素检测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的注射用血塞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热原检查法。方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注射用血塞通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确立注射用血塞通内毒素检查法。结果:将注射用血塞通稀释到0.25g.L^-1以下可消除干扰作用,结果准确可靠。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热原检查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塞通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上报的32例注射用血塞通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男22例(57.90%)、女16例(42.10%);年龄26~80岁,26-50岁8例(21.05%)、51~70岁12例(31.58%)和71~80岁18例(47.37%)。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者8例(21.05%),无过敏史者12例(31.58%)。20例(52.63%)在使用当天发生,11例(28.95%)在用药第2d发生,7例(18.42%)在用药3d及以后发生。皮肤及附件损害16例、全身性损害14例、胃肠系统损害10例、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9例、呼吸系统损害6例、心血管系统损害6例,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全身性损害为主,主要发生在给药30min内,给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11.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冠脉和脑血流量、降低血液黏度等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中风偏瘫、淤血阻络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属淤血阻滞者^([1])。本文报道注射用血塞通致严重肝功能损害1例,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使用该药品提供必要的参考,以协助临床安全用药。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确诊为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双侧下肢动脉微小粥样硬化斑)、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于2016年2月25日因"反复口干、多饮8+年,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典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做出明确的规定 ,不溶性微粒≥ 10 um不得超过 2 0粒 .ml-1,≥ 2 5um不得超过 2粒 .ml-1。但对输液中加入其它药物引起的微粒变化未做规定。已有文献报道输液中加入西药针剂后的微粒变化。中草药注射液由于制备工艺特殊 ,成分复杂 ,受 p H值、贮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澄明度较易发生变化 ,本文对 5种静脉用中草药注射液加入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数量进行检测 ,现报道如下。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  ZWF- 4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 (天津市天河医疗仪器研制中心 ) ;净化工作台 (苏州净化仪器厂 )。1.2 试药 …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注射用尿激酶与肝素钠注射液在输液中配伍,产生不溶性微粒数量变化的观察。 方法 模拟临床常用的加药浓度及方法,制备注射用尿激酶与肝素钠注射液同三种输液配伍的溶液,并测定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的数量。 结果 注射用尿激酶与肝素钠注射液在5%葡萄糖输液中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无明显变化;在5%葡萄糖生理盐水、生理盐水输液中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明显增加,应引起重视。 结论 建议临床将注射用尿激酶与肝素钠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输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双黄连粉针剂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粒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是影响输液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对双黄连粉针剂与输液配伍前后的微粒测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建忠 《中国药业》2010,19(24):28-28
目的观察注射用尿激酶与3种输液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变化。方法模拟临床常用加药浓度,制备注射用尿激酶与3种输液配伍的溶液,并测定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注射用尿激酶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无明显变化;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应引起重视。结论建议临床将注射用尿激酶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针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总被引:122,自引:3,他引:122  
几种常用中草药针剂与输液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变化的观察。方法::模拟治疗常规的加药方法,制备几种常用中草药针剂与输液配伍的溶液,并测定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明显增多,应引起重视。结论:建议再版的中国药典对供静脉注射的小容量注射液应规定进行不溶性微粒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8.
静脉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定量检测不同厂家、规格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调研静脉药物输液在不同条件下配置所产生的微粒变化情况。方法:按中国药典采用光阻法对输液及在不同环境下配置的复配液进行微粒测定。结果:不同规格输液微粒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洁净环境下复配的药物微粒数较病房配置的明显减少。结论:注射剂及大容量输液的质量、后期复配的环境、操作都是决定输液中微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4种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宝峰  王玉华  付丽佳 《中国药房》2008,19(24):1872-1873
目的:考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适宜配伍的输液品种。方法:利用光阻法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4种配伍输液中均含有不同直径和数量的微粒,除10%葡萄糖注射液以外,均符合《中国药典》的限量范围。结论:0.9%氯化钠注射液最适宜与复方苦参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20.
张峻  刘炜 《海峡药学》2003,15(2):19-20
目的 考察红花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前后24h内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 用ZWF一4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测定5种输液加药前及加药后0、2、4、6、24h的微粒数。结果 与输液自身空白参照,加药后输液微粒数变化不大。结论 红花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及英国药典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