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本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出现骨折的患者中随机选择30例进行研究,再次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记录患者再次术前、术后自理生活能力评估(ADL)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再次PKP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再次术后24 h、3个月的ADL和VAS评分较之再次术前差异均显著,(均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出现骨折的患者再次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8年5月我院及作者进修医院应用PKP治疗的2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8年5月我院及作者进修医院应用PKP治疗的2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180-183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61个椎体,其中20例31个椎体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另有20例30个椎体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治疗,观察比较PVP组和PKP组术前术后VAS评分情况及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伤椎椎体高度变化、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 PVP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KP,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和PKP组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增加与术后1年随访伤椎椎体高度丢失情况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48.4%,明显高于PK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和PKP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分别为25%、20%,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PKP复位效果良好,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PVP,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与PKP无明显差异,但其术后伤椎高度丢失明显,临床上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后凸成形术(PKP)的护理体会。方法 33例入院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分别给予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并进行康复指导和临床观察。结果该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皮后凸成形术,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缓解,其中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9例,术后6~7 d康复出院。结论 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 ,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减轻术后疼痛,大大提高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后椎体内骨水泥分布形态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3年12月行 PVP 和 PKP 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40例591节椎体,根据术后 X 线片骨水泥椎体内分布形态分为致密型组370例,弥散型组7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住院天数、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 Oswse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s 角、椎体前后缘高度比、骨折部位和手术方法、骨水泥漏及新发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平均随访36个月,弥散型组手术时间长于致密型组,骨水泥渗漏率高于致密型组(P <0.01),其他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各发生手术椎体再骨折1例,均给予相应治疗。结论椎体内骨水泥呈弥散型分布易发生骨水泥漏,术中透视应多加注意,以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殷建华  张胜林  徐信龙 《江苏医药》2012,38(18):2192-219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技术操作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1年11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1例,男4例,女17例,年龄61-83岁,采用PKP治疗。术前及术后进行VAS评分,记录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患者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21例均穿刺成功,随访3-16个月,疼痛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5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导航引导下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导航下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6例(31个椎体),将参考架固定于病椎或其相邻椎体棘突,注册器械,C臂机透视正、侧位图像,获取透视图像上的虚拟影像,根据导航信息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31个椎体均成功完成PKP手术。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无肺栓塞及心血管急性反应,4例骨水泥渗漏,1例椎前,1例椎旁,2例椎体间。术后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较术前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导航下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满意,且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降低辐射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并采用PK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单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5例,其中术后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组28例( A组)与未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组37例( B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3个月、1年、2年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及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再发生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PK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PKP及唑来膦酸均可缓解缓解患者OVCFs引起的疼痛;在OVCFs发生后, PKP对于疼痛的缓解迅速而有效,而唑来膦酸对于患者疼痛的减轻特别是长时间维持及减轻有显著的效果。术后1年时A组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再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2年时A组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再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再骨折与患者体重指数、骨密度、骨水泥注入量、是否应用唑来膦酸有关,而与年龄、性别、骨水泥渗漏情况、病椎部位及病椎前缘恢复度无关。结论 PKP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又是减少椎体再发骨折的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3例,其中男4例11个椎体,女9例24个椎体;所有患者均有2个或以上椎体骨折,并且其中至少有1个椎体是爆裂性骨折,通过术前、术后1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前VAS评分为(8.9±1.4)分,术后评分为(2.1±0.8)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骨水泥渗漏2例3个椎体。结论椎弓根钉结合PKP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良好,可迅速缓解腰背部疼痛,减少出血和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脊柱骨质疏松和转移瘤致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证实的骨质疏松性骨折34例及病理证实的转移性骨折26例,所有病例均行低场MRI(0.35T)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扫描,部分行Gd-DTPA增强扫描.数据统计采用χ2检验.结果:压缩椎体后缘成角、内见残留正常骨髓信号多见于骨质疏松性骨折(P<0.01);压缩椎体后缘膨隆、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附件受累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多见于转移性骨折(P<0.01).结论:MRI对鉴别骨质疏松性和转移性压缩性骨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脊柱骨质疏松和转移瘤致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证实的骨质疏松性骨折34例及病理证实的转移性骨折26例,所有病例均行低场MRI(0.35T)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扫描,部分行Gd—DTPA增强扫描。数据统计采用)c2检验。结果:压缩椎体后缘成角、内见残留正常骨髓信号多见于骨质疏松性骨折(P〈0.01);压缩椎体后缘膨隆、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附件受累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多见于转移性骨折(P〈0.01)。结论:MRI对鉴别骨质疏松性和转移性压缩性骨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9年2月椎体成形术后568例相邻椎体发生再次骨折24例,询问病史并查体,重视首次治疗资料的保管,认真与原有资料对比,常规应用MRI和CT检查进行诊断,并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实施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为4.23%,全部发生在手术后1年内。发生原因主要与骨质疏松的程度、穿刺注射方法和不规范手术后管理有关。常规做MRI和CT检查,可以提高相邻椎体骨折的诊断率。再次椎体成形术疼痛缓解满意,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5例。结论椎体成形术后可以发生相邻椎体的骨折,改进穿刺注射方法,加强手术后管理,正规康复训练和规范的全身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术治疗OVCF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2月~2012年5月采用微创介入治疗OVCF患者132例,其中68例89个椎体行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64例81个椎体行PKP,所有患者随访3年以上。手术前后采用VAS评分、ODI指数、病椎前缘、中部高度的变化及后凸畸形Cobb's角等指标来评估疗效,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及住院费用、天数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及ODI指数有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术后同一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在矫形效果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8个椎体(9.0%)、PKP组7个椎体(8.6%)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症状。结论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术治疗OVCF能达到与PKP相同的中期临床效果,并能有效恢复病椎高度,矫正脊椎后凸畸形,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局麻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31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1.2min,所有患者中,有22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病情完全缓解,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病情部分缓解,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结论在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PVP微创以及治疗效果明显的特点,可以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探讨采用可注射性含BMP生物骨替代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与随访。方法将13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采用普通骨水泥,B组采用可注射性含BMP生物骨替代物,注入量为3~7mL,平均5mL。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有明显胸背部疼痛,其中32例失去活动功能。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VP手术,术后患者随访3~6年,平均(5.20±0.24)年。结果两组病例随访结果,A组59例疼痛改善,疼痛缓解时间为术后1~5d,平均(2.90±0.45)d,受伤节段椎体压缩修复率为(44.25±7.52)%;1例椎体注射人工骨材料溢入椎间盘,1例椎体注射人工骨材料溢入椎旁软组织,无溢入椎间孔和椎管内。B组38例疼痛改善,疼痛缓解时间为术后3~7d,平均(5.20±1.36)d,受伤节段椎体压缩修复率为(39.89±5.36)%;2例椎体注射人工骨材料溢入椎间盘,3例椎体注射人工骨材料溢入椎旁软组织,无溢入椎间孔和椎管内。结论椎体成形术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study, based on a rat model of human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cadmium (Cd), it has been examined whether low-level lifetime Cd exposure increases the risk of vertebral osteoporosis and vertebrae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For this purpose, the lumbar vertebral bodies (L4 or L3) of control and Cd-exposed (1 mg Cd/l in drinking water for 24 months) female Wistar rats were assigned to densitometric, radiographic, biomechanical (compression test), and biochemical studies, as well as to assess their dimension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 exposure to Cd affected the mineral status of the L4. The decreased mineral content, density (BMD) and bone mineral area of the vertebral body together with the unchanged ratio of no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nents indicate osteoporotic nature of the Cd-induced changes. The activity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in the L3 decreased. Cd also influenc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L4. The yield load and ultimate load decreased indicating a weakness in the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strength. Stiffness of the L4 decreased and the displacement at ultimate increased suggesting its enhanced susceptibility to deformities. Indeed, in the Cd group vertebral deformities (in 30% of females) or even fractures (in 40% of females), including those with disruption of bone continuity were evident. Z-score values for the L4 BMD revealed vertebral osteopenia in 30% and osteoporosis in 70% of the Cd-exposed females. The results allow for the conclusion that low lifetime exposure to Cd may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creasing the risk of lumbar spine osteoporosis with vertebral deformities and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相似文献   

18.
詹孔才  邹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2,(24):108-110,113
目的提高对椎体转移瘤骨折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MRI鉴别要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4月本院所发现的25例椎体转移瘤骨折和33例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MRI影像表现。比较此两类病理性质不同的椎体骨折的MRI影像差异。结果椎体转移瘤骨折常为单发,病椎呈多发或跳跃式分布,骨折的椎体以压缩变形多见,常累及椎体的附件,伴有椎旁软组织肿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以连续性多椎体骨折多见,椎体骨折以双凹状和楔状变形为主,较少累及附件,较少出现椎旁肿胀,邻近诸椎体通常伴有骨质疏松的信号异常;两种骨折均较少累及椎间盘。T1WI发现早期肿瘤侵犯是首选序列,T2WI及STIR对于骨折线走行显示较好;骨折的椎体信号早期改变均不具有特征性,到慢性期骨质疏松性骨折T1WI信号增高,有一定特征性。结论常规MRI征象有助于鉴别诊断椎体转移瘤与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22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PKP治疗,统计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部疼痛完全或明显缓解,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术后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后凸畸形Cobb角较术前改善明显。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PKP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官建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793-1794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患者(平均年龄68岁)应用Kyphon球囊扩张器进行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后凸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椎体高度恢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为(7.4±1.2)分,术后1d为(2.4±1.8)分,术后6个月为(1.4±0.8)分,有2例患者邻近节段椎体出现新鲜骨折,3例术椎出现进展性的高度下降,1例患者出现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疼痛缓解,7个椎体高度显著恢复.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微创的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安全、近期疗效好,但会出现少量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