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绿茶多酚导致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吸附动力学原理和模型,探索绿茶多酚的典型化合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引起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测量EGCG吸附于全唾液(WS)和腮腺唾液(PS)表面的质量、厚度、弹性和黏度,考察EGCG单层膜的特性;计算Langmuir 和Fruendlich 模型的吸附常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原位、实时和动态测量全唾液、腮腺唾液和颌下腺/舌下腺唾液在Au石英晶体芯片表面形成生物膜的过程.方法:收集刺激性的上述3种唾液,QCM-D监测唾液蛋白吸附于Au石英晶体芯片表面所造成的频率改变和消散因子的变化,及形成生物膜的质量、厚度、剪切弹性模量和剪切粘度.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a=0.05).结果:全唾液、腮腺唾液和颌下腺/舌下腺唾液蛋白质吸附达饱和状态时的频率改变,生物膜厚度和质量为SMSLS>WS>PS(P<0.05).消散因子的变化、生物膜的剪切弹性模量和剪切粘度为PS>SMSLS和WS(P<0.05).结论:3种唾液吸附动力学特性和形成生物膜的差异是由于其成分不同所造成的.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是研究膜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后唾液潜血的转归及其与口腔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phur compounds,VSC)、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以期评价唾液潜血在牙周疾病及口气诊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50例菌斑性龈炎或轻、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口气检测仪(Halimeter)检测口腔VSC水平,用潜血试纸检测唾液潜血,并依次记录全口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及Ramfj(o)rd指数牙的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结果 治疗前唾液潜血与BI(r=0.294)及PU(r=0.308)呈显著正相关(P<0.01);治疗后唾液潜血与口腔VSC水平(r=0.386)、PLI(r=0.456)、BI(r=0.352)、AL(r=0.325)显著正相关(P<0.05);唾液潜血阳性转阴性率达80%(40/50);治疗后PLI(0.4±0.6)、BI(0.4 ±0.7)、AL[(0.1±0.5)mm]、PD[(2.7±0.9)mm]、口腔VSC水平[(100.0(46.3-165.3)×10-9]均较治疗前[分别为(1.3±1.0)、(1.8±1.2)、(1.0±1.1)mm、(3.7±1.5)mm、211.0(111.0~389.5)×10-9]显著降低(P<0.001).随着唾液潜血由强阳性到阴性的变化,口腔VSC水平和各牙周临床指标逐渐降低,该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唾液潜血是判断个体牙龈炎症程度的客观指标,与治疗后的口腔VSC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实时动态监测茶黄素、姜黄素和矢车菊素吸附于人唾液富组蛋白5表面的动力学过程,探讨牙面着色的形成机制.方法 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芯片表面自组装富组蛋白5单分子膜,监测茶黄素、姜黄素和矢车菊素吸附于该膜表面的过程,根据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的相关系数(R2)建立3种色素在富组蛋白5表面的吸附模型,并计算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常数(KL和Kf)、最大吸附量(Mm)、结合和解离速率常数(κa和kd)、结合和解离平衡常数(KA和KD),比较3种色素与富组蛋白5的亲和力差异.使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比较色素与富组蛋白5之间吸附动力学常数的差异,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结果 Freundlich模型较Langmuir更适于描述色素吸附于富组蛋白5表面的过程.吸附动力学常数分析证实,色素对富组蛋白5表面的亲和力大小为茶黄素[KD=(1.664±0.072)×10-4 mol/L]>矢车菊素[KD=(1.932 ±0.034)×10-4 mol/L]>姜黄素[KD=(2.867 ±0.137)×10-4 mol/L] (P <0.05).结论 3种外源性色素中茶黄素对唾液富组蛋白5最具亲和力,可导致较严重的牙着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分子量唾液粘蛋白 (MG1)是否具有抗釉质脱矿作用。方法 :以全唾液、腮腺唾液、颌下 舌下腺唾液和纯化的MG1对实验牙釉质表面进行体外孵育以形成唾液获得性膜 ,观察此膜抗釉质脱矿作用。结果 :全唾液组和腮腺唾液组只有 3 9.7%和 2 1.2 %的最大保护百分度 ,而颌下 舌下腺唾液组和纯化的MG1组能明显抑制脱矿作用 ,其最大保护百分度分别为 96.2 %和 84 .5 %。结论 :唾液获得性膜中的MG1可有效地保护牙釉质抵御有机酸对牙面的短暂脱矿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型猪腮腺萎缩后混合唾液流率的变化以及对口腔主要致病菌的影响.方法 10只小型猪分成两组,每组5只,其中一组双侧腮腺注入甲紫致腺体萎缩,另5只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在萎缩后第12、24个月收集混合唾液并观察唾液流率的变化;同时检测小型猪龈下菌斑和混合唾液中口腔主要致病菌数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腮腺萎缩后第12个月混合唾液流率自(1.36±0.74)ml/min下降到(1.32±0.65)ml/min,第24个月唾液流率自(0.72±0.34)ml/min上升到(0.86±0.57)ml/min;龈下菌斑中的核梭杆菌、后牙龈下菌斑中厌氧菌总数、产黑菌数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第12个月前牙和第24个月后牙的龈下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有短暂升高,而需氧菌总数、乳酸菌和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变化.唾液中除变形链球菌和产黑菌在腮腺萎缩早期有轻度上升外,其余细菌数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双侧腮腺萎缩后明显降低口腔中唾液总量,导致牙菌斑中的致龋菌和牙周致病菌数量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高龋和无龋儿童唾液乳铁蛋白和溶菌酶的含量,初步探讨唾液乳铁蛋白和溶菌酶含量与乳牙患龋的关系,为乳牙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高龋(龋、失、补牙数≥5,高龋组)和无龋(龋、失、补牙数=0,无龋组)儿童各40名为研究对象,双金鸡纳酸法测定唾液总蛋白含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分析唾液蛋白条带,免疫印迹法检测唾液乳铁蛋白和溶菌酶含量.结果高龋组总蛋白含量[(852.02±206.14)mg/L]低于无龋组[(1032.44±221.9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对分子质量为77 000蛋白的百分含量[(12.50±7.73)IA/μg]显著高于无龋组[(8.71±4.28)IA/μg,P=0.009],相对分子质量为14 500蛋白的百分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高龋组乳铁蛋白百分含量[(229.04±197.14)IA/μg]显著高于无龋组[(144.07±99.91)IA/μg,P=0.018],溶菌酶含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结论唾液蛋白与乳牙患龋密切相关,乳铁蛋白可能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唾液污染对运用自酸蚀粘接系统托槽 /牙面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 :根据牙面不同污染情况分为 4组 :A组 :牙面清洁干燥 ;B组 :牙面在涂布酸性封闭剂之前受唾液污染 ;C组 :牙面在涂布封闭剂之后受唾液污染 ;D组 :牙面在封闭剂涂布前后均受唾液污染。所有样本均用光固化粘接剂 (TransbondXT 3M )粘接托槽。粘接 0 .5h后比较 4组的剪切强度及粘接剂残留指数 (ARI)。结果 :4组剪切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F =11.89,P <0 .0 5 )。D组剪切强度 (4 .62 86± 1.6883MPa)明显低于A组 (8.75 48± 1.915 3MPa) ,B组 (7.895 1± 1.9692MPa)和C组 (6.90 10± 1.5 162MPa)。B组和C组虽有所下降 ,但仍在临床可接受范围之内。 4组粘接剂残留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即使在轻微污染的环境中 (牙面在封闭剂涂布之前或之后受唾液污染 ) ,自酸蚀封闭剂也能进行有效的粘接。  相似文献   

9.
唾液获得性膜是唾液蛋白对牙釉质表面的选择性吸附 ,是一层非发育性的无细胞结构的薄膜 ,具有屏障保护作用。人高分子量唾液粘蛋白 (MG1)对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HA)有高度亲和力而成为获得性膜的主要成分之一。我们采用全唾液和纯化MG1分别在离体牙釉质表面形成获得性膜 ,观察此膜是否能减少有机酸对牙釉质表面的脱矿作用。1.材料和方法 :实验分 3组。第 1组为MG1组 ,将纯化MG1按 0 16g/L溶于 10 7mmol/LNaCl溶液中 ;第 2组为全唾液组 ,将收集的全唾液 4℃离心 (4 0 0 0r/mim ,15min)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和非MS的健康对照者唾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了解牙周炎与MS患者体内低度炎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MS患者57例(MS组),非MS的全身健康者26人(健康组).留取受检者静息全唾液,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TNF-α的质量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β的质量浓度.比较MS组和健康组唾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分析细胞因子与牙周临床指标和MS组分数的相关关系.结果 MS组唾液中TNF-α水平[(69.30±21.01)ng/L]显著高于健康组[(57.85±15.69)ng/L],P<0.05;唾液中IL-1β的水平[(616.42±360.05)ng/L]高于健康组[(506.06±245.76)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中的TNF-α水平与探诊后出血呈正相关(r=0.220,P<0.05).唾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在MS组中随发生MS的组分数增加而增高、随牙周炎程度加重而增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牙周感染可能是MS患者体内低度炎症的来源之一,唾液TNF-α、IL-1β水平可能不同程度地受全身状况和口腔感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通过建立下颌后缩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并分析Forsus矫治器在不同作用力值和不同作用方向对上、下颌骨位移及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选取1例13岁骨性Ⅱ类下颌后缩女性患者,采用Mimics和Ansys软件结合CT技术建立该患者颌面部骨骼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Forsus矫治器的作用方式在模型上进行两种加载,分别为大小不同的3组力值和方向不同的3组力值,观察颌骨和牙齿上标志点的三向位移及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两种加载方式的3个不同加力组之间的位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长发育高峰期过后的患者可适当增加Forsus矫治器力值;高角、长面型患者应尽量减小Forsus矫治器作用角度。  相似文献   

14.
15.
抗生素糊剂诱导根尖形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利用抗生素糊剂充填牙根尚未发育完成的患牙,诱导根尖继续发育形成。方法:实验组用抗生素糊剂,对照组用氢氧化钙糊剂充填根管,并于0.5—2年后复查,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理想,有效率达97%。根据统计学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抗生素糊剂有效地控制了根尖周组织的炎症,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在根尖诱导形成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17.
18.
The aetiology and the therapy of periodontal diseases are main points of stomatological research. As to th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aetiological studies, the use of materialistic dialectic proves profitable. For example, conclusions as to therapy result from the exact analysis of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auses of a disease and the pathogenic factors. In this way the exact 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known pathogenic factors becomes possible. The concept of multicausality proves to be unfavourable for the orientation to priority problems in aetiolog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