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与β2-M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本院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RI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6与β2-MG表达水平,并随访观察。结果:MM组患者血清IL-6、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Ⅲ期患者IL-6、β2-MG水平均高于ISSⅠ期和ISSⅡ期患者(P0.05)。MM患者初治组与复发难治组血清中IL-6、β2-MG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治组相比,MM患者治疗有效组IL-6、β2-MG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复发难治组血清中IL-6、β2-MG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初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β2-MG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IL-6、β2-MG水平的升高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将IL-6、β2-MG作为判断多发性骨髓瘤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MM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6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血清β2-MG及免疫球蛋白。比较两组血清β2-MG、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比较不同分期MM患者的血清β2-MG、IgA、IgG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β2-MG、IgA、IgG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期患者比较,Ⅱ期、Ⅲ期患者血清β2-MG、IgA、IgG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患者的血清β2-MG、IgA、IgG水平明显上升,且监测β2-MG、IgA、IgG水平有利于评估疾病分期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3.
王惠平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9):1068-1069
β2-微球蛋白(β2-MG)是由各种有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产生的,是细胞膜上完整的组织相容抗原HL-A的一部分,以非结合形式存在于血清中,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目前认为β2-MG水平是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作者通过测定不同临床分期MM患者血清β2-MG水平的变化,研究并分析β2-MG与各相关指标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临床预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标本中的β2-MG值。结果MM初发组β2-MG为(6131±2770)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β2-MG(2540±9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治疗有效组β2-MG(3150±1920)μg/L与MM初发组β2-MG(6131±2770)μg/L相比较,β2-M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MG可作为MM患者预后及疗效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17(IL-17)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初治MM患者40例,其中临床Ⅰ期9例,Ⅱ期18例,Ⅲ期13例。在40例中25例采用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15例采用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BD)方案治疗。正常对照组20例。用ELISA方法检测化疗前后血清VEGF和IL-17的水平。结果表明,MM组的VEGF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着临床分期,VEGF水平和IL-17水平呈递增趋势(P<0.05)。VEGF和IL-17水平在Ⅲ期高于Ⅰ期组和Ⅱ期组(P<0.05)。MM患者血清VEGF水平、血肌酐、血轻链λ、尿轻链λ、IL-17水平、C反应蛋白、血钙、β2-微球蛋白水平等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VEGF和IL-17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BD方案化疗效果较VAD方案更为显著(P<0.05)。结论:检测血清VEGF和IL-17水平对于MM患者的临床分期、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IL-6和β2微球蛋白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IL-6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治疗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MM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应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IL-6含量,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血清β2-MG含量,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及治疗前后的IL-6和β2-MG变化。结果:MM组IL-6和β2-M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Ⅱ期和Ⅲ期MM患者IL-6和β2-MG水平高于I期(P〈0.05),Ⅱ期和Ⅲ期间IL-6和β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治疗有效组(CR或PR组)IL-6和β2-MG水平在治疗前后有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无效组(NR组)治疗前后IL-6和β2-M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6和β2-MG对MM临床分期、疗效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β2-微球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与尿液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生、进展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了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与尿液中的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与尿液中均含有高水平β2-微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β2-微球蛋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监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MM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清LDH、β2-MG水平,以及不同临床分期MM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DH、β2-MG水平。随访2年,统计不同血清LDH、β2-MG水平患者预后生存情况。结果⑴观察组患者血清LDH、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不同临床分期MM患者血清LDH、β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显示Ⅲ期组血清LDH、β2-MG水平显著高于Ⅱ期组、Ⅰ期组(P<0.001),Ⅱ期组血清LDH、β2-MG水平显著高于Ⅰ期组(P<0.001)。⑶治疗前血清LDH、β2-MG水平与M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⑷随访2年,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LDH、β2-MG阳性患者、血清LDH、β2-MG阴性患者生存曲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DH、β2-MG水平变化与MM临床分期及预后关系密切,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可为临床评估、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细胞激活因子(BAFF)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31例MM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BAFF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MM患者血清BAFF含量与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的相关性。结果:MM患者血清BAFF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与LDH、β2M浓度呈正相关性。结论:MM患者的血清BAFF蛋白表达水平有异常改变,说明BAFF可能参与MM的发病;BAFF表达水平也许可作为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60例MM患者和40例对照者的血清β2-MG和CRP水平,对比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及治疗前后血清β2-MG和CRP的变化。结果 MM组血清β2-MG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临床分期的增加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MM治疗有效组血清β2-MG和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MG和CRP检测可作为MM患者预后及疗效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70例MM患者中初治组40例,复发组15例,缓解组15例,并设正常健康人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MM患者sIL-2R的表达,复发组(890.1±2228.3)kU/L高于初治组(680.7±101.4)kU/L及缓解组(271.5±87.1)kU/L(F=128.17,P<0.01),缓解组高于对照组(203.1±72.9)kU/L(P<0.05);初治MM患者sIL-2R的表达水平与疗效、临床分期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和C反应蛋白(CRP)等部分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均P<0.01)。结论监测sIL-2R的表达水平有助于MM的疗效及预后评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游离轻链(sFLC)、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MM患者及100例体检健康者,测定受试者血清sFLC、LDH及β2-MG水平,随访记录MM患者总生存时间。结果κ-MM组患者sFLC-κ水平及sFLC-κ/sFLC-λ(sFLC-κ/λ)比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λ-MM组患者sFLC-κ、sFLC-λ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FLC-κ/λ比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MM组患者血清LDH及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入组9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轻链比率、LDH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时间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ISS分期等因素后,轻链高比率(sFLC-κ/λ≥100.00或≤0.01)及LDH≥225 U/L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M患者存在血清sFLC-κ、sFLC-λ表达异常及LDH、β2-MG水平升高。sFLC-κ/λ比率及LDH水平与MM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4项生化指标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早期肾脏伤害中的变化及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诊断为MM的初发病患者(MM组)和54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两组检测血清中的胱抑素C(Cys C)、肌酐(Cr)、β_2-微球蛋白(β_2-MG)、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M组和对照组Cys C、Cr、β_2-MG、LD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Cys C、Cr、β_2-MG、LDH、Cys C+Cr、β_2-MG+LDH及4项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3.0%、42.6%、74.1%、61.1%、66.7%、85.2%和96.3%;Cys C检测阳性率高于C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_2-MG+LDH检测阳性率高于Cys C+Cr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最高。结论 MM患者早期肾脏伤害时,4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敏感度最高,有利于发现其早期肾脏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检测microRNA-21(miR-2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表达水平,分析miR-21表达水平与临床Durie-Salmon(D-S)分期法和常用肿瘤负荷指标血浆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相关性,探讨miR-21在M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收集43例MM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的骨髓标本,用D-S分期法对MM患者进行临床分期,行髂骨穿刺获取BMMN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MMNC中miR-21表达同步抽取外周血,检测β2-MG水平。结果表明:①miR-21在MM患者BMMNC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复发/难治组MM患者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初治组M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M患者化疗后miR-21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明显减低(P<0.05),其中以化疗有效组减低最为明显(P<0.05),无效/进展组miR-21表达水平化疗前后无明显改变;③miR-21表达水平与患者病程D-S分期和血浆β2-MG水平有相关性。结论:miR-21过表达在MM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致癌基因作用,与MM肿瘤细胞的增殖、化疗效果和疾病预后有密切关系;miR-21表达水平与血浆β2-MG水平、临床D-S分期呈正相关,可能成为判断MM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各种纤维增生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以及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的水平,并分析IL-17、IL-18与肝纤维化的以上3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各种肝病患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13例,急性暴发性肝炎19例,慢性病毒性肝炎22例,肝纤维化或肝硬化25例,肝癌18例,胃癌9例.30例健康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7和IL-18水平检测方法为单克隆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A、LN、Ⅳ型胶原蛋白也采用ELISA方法.结果 106例肝病患者及胃癌患者血清中IL-17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P<0.01),IL-18水平除了在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急性暴发性肝炎中有升高外,而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癌和胃癌中较正常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同步检测HA、LN、Ⅳ型胶原蛋白水平,发现此3项指标变化水平与IL-17水平变化呈正相关,而与IL-18水平无明显关系.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IL-18除在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急性暴发性肝炎中有升高外,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癌及胃癌中均有明显的降低,其原因和意义有待于阐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途径.方法 ACS患者50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1例;健康对照者10例.ELISA法检测血清IL-17水平.结果 AMI组和UAP组IL-17水平较SAP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根据不同组别的亚组分析发现,不稳定型斑块组IL-17水平较稳定型斑块组明显增高(P<0.05).冠脉病变支数与IL-17水平无关,各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IL-17水平增高,IL-17有望作为ACS斑块稳定性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循环microRNA-21(miR-21)的表达情况。 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4例MM患者循环miR-21的表达水平,并与血清Ig的总量(IgG+IgA+IgM)、lambda轻链、kappa轻链、Ca2+、乳酸脱氢酶(LDH)、清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血红蛋白(Hb)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MM组循环miR-21的相对表达水平为2.01±0.27,显著高于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组0.76±0.20(t=15.39,P<0.01)和健康人对照(NC)组0.43±0.11(t=27.74,P<0.01)。MM组Ⅰ期的miR-21水平显著低于Ⅱ期和Ⅲ期(t=-4.16,t=-4.32,P均<0.01)。MM组循环miR-21水平与血kappa轻链(r=0.532, P<0.05)、血lambda轻链(r=0.615,P<0.01)、Ig的总量(IgG+IgM+IgA)(r=0.625,P<0.05) 及血清β2-MG(r=0.491, 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清Alb呈负相关(r=-0.585,P<0.01)。而与LDH(r=0.250,P>0.05)、Hb(r=-0.286,P>0.05)及Ca2+(r=-0.227,P>0.05)均无相关性。 结论:MM患者循环miR-21可以反映骨髓瘤细胞的负荷,监测MM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能否作为监测肿瘤负荷的潜在指标。方法选择20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给予以硼替佐米(万珂)为主的化疗4个疗程,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ys-C、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并与收集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 MM患者血清Cys-C和β2-MG较对照组升高(P〈0.05),经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治疗后,血清Cys-C和β2-MG均下降(P〈0.05),复发患者较初发者减少更明显。结论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可明显降低MM患者血清Cys-C、β2-MG水平,Cys-C可以作为肿瘤负荷监测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IL-18在膀胱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2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2例膀胱癌病理分级:G1 37例,G2~G3 45例;临床分期:Tis~T1 35例;T2~T4 47例。选择64例膀胱良性病变患者为疾病对照组。另选择健康者56例为健康对照组。统计受试者血清IL-17、IL-18水平,并对血清IL-17、IL-18水平与年龄、病程、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体质量指数(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膀胱癌组血清IL-17、IL-18水平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IL-17、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的升高,血清IL-17、IL-18水平呈上升趋势。随着膀胱癌临床分期的升高,血清IL-17、IL-18水平也呈上升趋势。血清IL-17、IL-18水平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IL-18水平呈正相关(r=0.328,P=0.022)。结论 IL-17、IL-18在膀胱癌患者血清中呈现高表达,IL-17、IL-18与膀胱癌发病、恶性程度及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