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评估我国北京、广州 35~ 5 4岁工人、农民人群心电图ST T异常与远期死亡、冠心病和脑血管病事件的关系。方法 分析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合作研究 1983年、1984年至 2 0 0 0年我国北京、广州 35~ 5 4岁工人、农民样本人群 (除外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 )共 92 6 0人的基线调查和随访资料。心电图按标准化方法Minnesota编码 ,终点事件为全病因死亡或首次发生冠心病或脑血管病事件 ,评估ST T异常的影响采用生存分析 (survivalanalysis)和Cox比例风险(proportionalhazards)分析。结果 ST T异常的发现率在广州地区、农村人群、女性人群较高 ,北京地区、城市人群、男性人群较低 ,T波异常明显多于ST段异常。ST T异常组死亡率和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依次为 75 9 18/10万和 134 97/10万 ,均高于无异常组的 5 38 5 3/10万和 5 7 93/10万 (P <0 0 5 )。ST T异常组平均生存期 193 8个月 ,发生冠心病事件平均时间为 16 6 6个月 ,均短于无异常组 (P =0 0 2 3和 0 0 18) ;发生脑血管病事件平均时间亦短于无异常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ST T异常组死亡和冠心病事件的Cox比例危险度分别为无异常组的 1 6 0倍和 5 34倍 (P =0 0 0 9和 0 0 0 0 ) ,脑血管病事件是无异常组的 1 4 9倍 (P =0 14 3)。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60岁)静息心率(RHR)水平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本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06年和2007年进行,参加者为101 010名开滦集团的员工,选择其中年龄≥60岁、无心律失常、无心脑血管病史、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18 924例职工为研究对象。按RHR四分位数值分为以下4组:<67次/min、68~71次/min、72~79次/min、≥80次/min。随访期间收集心脑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事件,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RHR与全因死亡及CVD的风险。结果 (1)中位随访11.18年,4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例数和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36(11.32%)、479(12.38%)、686(12.53%)、618(12.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发生全因死亡例数和累积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 086(22.93%)、940(24.30%)、1 330(24.28%)、1 462(30.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校正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后多因素分析显示,与RHR最低四分位数组相比,最高四分位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HR值分别为1.06(95%CI 0.93~1.20)、1.07(95%CI 0.95~1.20)、1.07(95%CI 0.94~1.21);1.14(95%CI 1.04~1.25)、1.12(95%CI 1.03~1.22)、1.37(95%CI 1.26~1.49)。结论 RHR升高是开滦研究老年人群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使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探索心率变异性(HRV)与脑梗死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因脑梗死在我院住院的1231例患者,搜索首次急性新发脑梗死前及发病后、符合24小时全程HRV分析要求的动态心电图记录。使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脑梗死前、后时域及频域法HRV指标的差异性。按最高和最低四分位数把脑梗死前HRV指标分成3个水平,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发生速度的相关因素,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计检测出不同HRV水平的时间距脑梗死的中位发病时间。结果 检索到32例患者首次脑梗死前符合要求的记录45份,检查时年龄70.0(62.5, 74.5)岁。相应患者脑梗死后的记录22份。脑梗死前、后时域及频域法HRV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及基础病等因素后,低频与高频能量比(LF/HF)水平是唯一与脑梗死发生速度相关的指标(P=0.008),与高水平(LF/HF>3.0)相比,低水平(LF/HF<1.5)的HR为4.31(95%CI1.41~13.17),无脑梗死生存时间显著缩短(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从2006~2020年开滦研究队列中纳入3 645例超高危ASCVD[采用《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的定义]患者,排除602例静息心率数据缺失者后,最终分析纳入3 043例患者,根据确诊ASCVD后首次健康体检时的静息心率四分位水平,将其分为<68次/min组(n=744)、68~74次/min组(n=786)、75~80次/min组(n=760)、≥81次/min组(n=753)。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不同静息心率水平及静息心率每升高10次/min对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探讨静息心率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四组患者中的累积全因死亡率,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中位随访5.81(3.46,9.64)年期间,772例(25.37%)患者死亡。控制主要混杂因素后,分析结果显示:与静息心率<68次/min组患者相比,75~80次/min组、≥81次/min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4%(HR=1.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4 h平均心率(AHR)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的老年CHD患者262例。根据出院前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以24 h AHR 75次/min为切点分为24 h AHR≥75次/min组71例和24 h AHR75次/min组191例。对入选患者进行随访,2010年12月1日开始,每6个月进行一次,至2016年6月31日结束,以全因死亡为主要研究终点。收集并比较患者出院前24 h的基线资料、化验指标,以及随访期间的死亡原因。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组间累计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随访期间CHD患者全因死亡的各种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入选患者中位随访40.7个月,患者资料完整。与24 h AHR75次/min组比较,24 h AHR≥75次/min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微量白蛋白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总死亡率为6.87%(18/262)。与24 h AHR75次/min组比较,24 h AHR≥75次/min组患者全因死亡率[15.49%(11/71)vs 3.66%(7/191),P=0.002]、CHD死亡率[9.86%(7/71)vs 1.57%(3/191),P=0.005]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4 h AHR≥75次/min组患者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24 h AHR75次/min组(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24 h AHR≥75次/min(HR=4.604,95%CI 1.343~15.784;P=0.015)和吸烟(HR=3.943,95%CI 1.009~15.412;P=0.049)是老年C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4 h AHR≥75次/min的老年CHD患者全因死亡率明显升高,通过控制24 h AHR和戒烟可能会降低老年CHD患者全因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旨在评价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人选冠心病患者60例(观察组),同期体检者排除器质性心脏病60例(对照组),两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人选者均接受BETHUNE十八导联24h动态心电图(DCG)记录,进行处理后测量计算窦性心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两项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观察组)HRT明显消失或减弱,TO明显升高,TO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s明显下降,偈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TO、TS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有相关性(P〈0.05);观察组TO、TS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P〉O.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T明显消失或减弱。HRT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预测其危险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7.
心率变异性减低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减低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两院19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资料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HRV分析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比较查体者有和无心血管事件组各时域和频域参数有无差别。结果有1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有心血管事件组),180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无心血管事件组),有心血管事件组与无心血管事件组比较,HRV各参数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一般老年冠心病患者如HRV明显降低,则易于发生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老年男性人群血尿酸水平对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参加2006-2007年开滦集团健康体检年龄≥60岁男性18202例职工为观察对象,以血尿酸三分位数值分为3组:第1三分位组(血尿酸51~266μmol/L,n=6106)、第2三分位组(血尿酸267~336μmol/L,n=6002)、第3三分位组(血尿酸337~983μmol/L,n=6094)。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3组: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正常组)、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狭窄组)、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闭塞组);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HRV的时域指标:SDNN、SDANNind、SDNNind、rMSSD、PNN50。结果①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SDNN、SDANNind、SDNNind逐渐下降,完全阻塞组这些指标下降最显著;②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SDNN、SDANNind、SDNNind、rMSSD、PNN50有进一步下降趋势,但只有3支病变HRV下降才有统计学意义;③左冠状动脉病变SDNN、SDAN-Nind显著下降,而右冠状动脉病变下降不显著。结论冠心病患者HRV显著下降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病变范围广、病变在左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性早搏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61例做过Holter监测的冠心病患,对不同程度室早分级与心率变异关系,有、无室早患间的心率变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Lown Ⅲ级室早患HRV指标SDNN和SDANN index较Lown≤Ⅱ级的明显降低(P<0.05或P<0.01);②有与无室早患间HRV各项指标无差异。结论:多源性室早患存在HRV异常。  相似文献   

11.
冠脉病变与心率震荡现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窦性心率震荡现象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46例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 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24例,对照组22例.每例患者均做24 h Holter检查,取得心率震荡参数: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值,同时获取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比较冠心病患者各组、对照组不同SDNN、TO、TS值.结果 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起始TO值增高、震荡斜率TS值下降、SDNN减小.结论 冠脉病变范围与心率震荡指标异常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和心率减速力(DC)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研究组)和8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监测 DC和 HRV。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DC [(11.99±4.93)ms 比(6.62±1.83)ms]及心率变异性的24h正常 R-R间期标准差[SDNN,(129.94±15.22)ms比(63.66±12.13)ms]、相邻正常 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55.52±9.03)ms比(28.25±8.81)ms]和相邻正常 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24h总 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13.99±5.63)%比(7.29±1.11)%]明显降低,P 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 DC 与 SDNN、rMSSD和 PNN50均呈正相关(r=0.571、0.662、0.763,P 均<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呈正相关,可协同作为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3.
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心率变异性 (HRV)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12 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和 2 4h动态心电图 (AECG)监测的患者 ,按CAG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 ,对AECG所获得的HRV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①HRV中的SDNN、TRI、VLI、RMSSD、PNN5 0指标在CAG阳性与CAG阴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其中总体标准差 (SDNN)、HRV三角指数(TRI)、矢量长度指数 (VLI)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患者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而HRV中的低频与高频功率的比值、VAI在上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多元Logistic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SDNN、TRI、VLI下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程度呈负相关。③PoincarePlot散点图在CAG阳性与CAG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CAG阳性组中彗星状散点图明显减少 ,非彗星状散点图明显增多 ,其中尤以鱼雷状散点图增多明显。④CAG阳性与CAG阴性两组间在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的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①冠心病患者的SDNN、RMSSD、TRI、PNN50 、VLI下降 ,且SDNN、TRI、VLI下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是预测冠心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及其严重程度的敏感  相似文献   

14.
冠脉狭窄及血流改变与窦性心率震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窦性心率震荡(HRT)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的患者,按CAG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并对阳性组进行PCI治疗,对DCG所获得的HRT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CAG阳性组患者的HRT参数震荡斜率[TS,(3.32±1.83)ms/RR]显著低于CAG阴性组的[(10.41±5.38)ms/RR,P〈0.01],震荡起始[TO,(-0.81×10^-2±0.60×10^-2)%]显著高于CAG阴性组的[(-1.51×10^-2±0.75×10^-2)%.P〈0.01]。CAG阳性组接受PCI治疗TIMI血流2级者TS值增加不明显,TO值下降不明显(P均0.05)TIMI血流3级者TS值明显增加[由(13.5±6.5)ms/RR增至(19.3±9.1)ms/RR,P〈0.0001],TO值明显下降[由(0.76×10^-2±0.38×10^-2)%降至(-2.13×10^-2±0.37×10^-2)%,P〈0.0001],对冠脉病变与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TS与冠脉的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62,P〈0.01),与冠脉病变评分呈负相关(r=-0.527,P〈0.05)。将冠脉按照病变程度进行分组发现,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50%的TS值显著变小(P〈0.01),多支病变的TS明显变小(P〈0.05),冠脉病变评分高于10分组TS显著变小(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HRT参数显著降低,并且T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PCI治疗TIMI血流3级者HRT参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振荡(HRT)的变化。方法90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和冠心病非心肌梗死(CHD)组(各组均为30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计算振荡起始(TO)及振荡斜率(TS)。结果AMI组TO和TS皆异常,分别为(0.018±0.013)ms/RR和(1.73±0.54)ms/RR);CHD组[分别为(-0.042±-0.012)ms/RR和(20.30±2.84)ms/RR]与OMI组[分别为(-0.018±-0.008)ms/RR和(8.70±2.16)ms/RR]皆在正常范围;三组TO及TS值比较以及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非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RT趋于异常。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探讨心率变异性在评估冠心病病情方面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所有111例病人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3组;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SDNN、SDANNind、SDNNind、rMSSD、PNN50,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比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①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ind、SDNNind渐下降,完全阻塞组这些指标下降最显著;②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ind、SDNNind、rMSSD、PNN50有进一步下降趋势,但只有三支病变心率变异性下降才有统计学意义;③左冠状动脉病变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ind明显下降,而右冠状动脉病变下降不明显。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下降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病变范围广、病变在左冠状动脉,这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心电图心肌缺血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华  何国祥 《心电学杂志》1998,17(3):137-138,152
为通过了解心肌缺血时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探讨冠心病自主神经失衡的状况,前瞻,顺序地观察静息心电图呈典型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21例,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19例和健康人22例HRV时域,频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成功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对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HRR)的影响,探索冠脉血运重建效果无创性评价途径。方法纳入稳定型心绞痛(SAP)并行PCI术患者34例为试验组,同期冠脉造影正常者34例为对照组,均为男性。试验组患者术前3日及术后1周行平板运动试验,对照组冠脉造影前3日行平板运动试验,均采用次极量标准Bruce方案,评价峰心率及峰心率后心率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前峰心率和HRR均显著降低,PCI术后则显著增加。结论 HRR可作为评价PCI手术疗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