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目的 :总结近 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10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剖宫产率逐年升高 ,1992年为 2 1.1% ,2 0 0 1年上升至 5 7%。② 1992~ 1999年 ,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 1位 ,而近 2年 ,社会因素占第 1位。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 ,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1623例指征分析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目的 探讨近年来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分析剖宫产各项指征的合理性,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5年间1623例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5年平均剖宫产率为28.28%,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胎儿窘迫、头位难产、臀位、脐带绕颈、瘢痕子宫、社会因素为前6位主要指征。结论 高剖宫产率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  相似文献   

3.
影响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目的:剖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1989年至2001年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产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②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同期产钳助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下降;③2000年以前居于前四位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是: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臀位、胎膜早破;1999年起珍贵儿指征已出现,2000年及2001年已跃居第二位;④2000年与2001年脐带绕颈作为剖宫产指征居于第五位和第六位;⑤因单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增加,而因多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下降。结论:现今,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来自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近1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近1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5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2年为12.1%,2006年上升至38.6%,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2)1992—2003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而2004年以后,社会因素跃为首位。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术增加所致,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减少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003~2004年末我院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对709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47.3%。脐带绕颈、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头位难产、臀位、羊水少为前六位主要指征。结论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使之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并应提供有效的陪伴分娩和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我院8年来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年间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6~1999年为20.2%,2002~2003年上升至38.30%,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2)1996~1999年,剖宫产指征以胎儿宫内窘迫为第1位,难产为第2位;近2年来,社会精神因素跃为首位,胎儿宫内窘迫次之。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术增加所致,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手术率的关键是要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减少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导致的剖宫产,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7.
21年初产妇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初产妇剖宫产率和适应证的变化中,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 抽样选择1984-2004年21年初产妇剖宫产病例671例,比较及分析其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结果 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产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②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同期产钳助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下降;③2000年以前居于前4位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是: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胎位异常、胎膜早破;1999年起珍贵儿指征已出现,2004年已跃居第2位;④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增加和产妇年龄的增大也是影响初产妇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结论 初产妇增多并不是引起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孕产期保健,鼓励产妇阴道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 1991年 1月 1日至 1997年 12月 31日在芝加哥伊州大学医疗中心剖宫产分娩的 2 945名妇女进行了年龄、产次、种族的分析。同期分娩总数为 146 89例 ,剖宫产率为 2 0 %。其中首次剖宫产 1731例 ,剖宫产率 11.8% ,再次剖宫产 12 14例 ,剖宫产率 8.3%。剖宫产指征在此期间无任何变化 ,其主要指征有 :难产 ,头盆不称 ,引产失败 ,产程停滞 ,持续性枕后位等 ,占 2 5 .5 %。胎儿窘迫占 10 .4%。臀位占 13.7%。其他 :再次剖宫产、双胎、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脱垂、横位等 ,占5 0 .5 %。结果显示 ,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有 :1年龄 :≥ 36岁妇…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率增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控制剖宫产率 ,已成为当前产科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现对剖宫产率增高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以期能控制剖宫产率的上升。1 临床资料1996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总数为 12 6 6例 ,行剖宫产术 5 0 1例 ,剖宫产率为 39.49%。 4年的剖宫产率分别为 33.6 %、37.2 5 %、43.11%、44 .2 3%。 5 0 1例剖宫产术指征见表 1。表 1 前 10位剖宫产术手术指征指征n %胎儿窘迫 5 5 10 .98相对性头盆不称 5 310 .39臀位 40 7.84持续枕后 (横 )位 36 7.0 6羊水过少 36 7.0 6脐带绕颈 35 6 .86高龄初产 336 .47妊高征 30 5 .88…  相似文献   

10.
<正> 胎膜早破(PROM)是孕晚期常见的并发症,有人认为PROM是头位难产的早期信号,并将PROM作为剖宫产术指征,使PROM剖宫产率逐渐上升。本文对我院1985—1988年540例PROM患者的分娩情况进行分析,并以同期2874例非PROM产妇作对照,探讨正确掌握PROM的剖腹产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方法:对30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前五位的因素依次是疤痕子宫、头盆因素、臀位、产前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结论: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有效降低高危孕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但医务人员应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运用剖宫产术,才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剖宫产率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准确剖宫产指征,使之更为合理,从而提高产科质量。我院3年来产科共收患者6483例,其中剖宫产为2244例,占产科总数的34.61%,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其中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社会因素、妊娠高血压疾病、臀位、瘢痕子宫占前6位。  相似文献   

13.
1389例剖宫产术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10年剖宫产术1389例。结果是平均剖宫产率为23%,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几平均死亡率为12.63‰。剖宫产主要指征为相对性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臀位、骨盆狭窄。提示提高剖宫产率并不一定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恰当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对孕期及产程的监测、管理,既可能降低母婴死亡率,又能适当控制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2391例指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分析剖宫产指征构成及医生对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 对密云医院2004-2006年度2 391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剖宫产率为51.92%(2 391/4 605),主要指征依此为:胎儿窘迫21.04%(503/2 391)、要求手术19.41%(444/2 391)、产程停滞9.20%(220/2 391)、臀位8.95%(214/2 391)、巨大儿7.44%(178/2 391)等.其中臀位的剖宫产率为90.68%(214/236),巨大儿的剖宫产率为73.55%(178/242).新生儿窒息率为3.01%(73/2 423).(2)剖宫产率上升并未降低围生儿死亡率.(3)3年来以要求手术、巨大儿、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妊娠期糖尿病为剖宫产指征的比率明显升高,是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4)要求手术的孕妇中,以担心产程疼痛、认为剖宫产安全、担心难产而急诊剖宫产为主要原因.结论 应加强国产期保健,减少妊娠合并症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头位分娩评分法在新产程管理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分娩的3988例孕妇头位分娩评分与最终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剖宫产率与头位分娩评分呈负相关,头位分娩评分越高,剖宫产率越低(P0.001)。其中因头位难产实施剖宫产161例(4.0%),评分8分者试产后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评分10分者试产后超过50%孕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头位分娩评分越低,总产程平均时间越长,主要表现在潜伏期越长(P0.001)。头位分娩评分越低,产后2h出血量越多(P0.001),新生儿结局无显著差异。因难产导致剖宫产首位指征为胎头下降停滞。结论头位分娩评分法可预测阴道分娩概率,头位分娩评分10分为重要临界分数,低于10分者阴道分娩概率较低,在已调节胎方位、产力至合适情况下评分仍≤10分者,警惕难产结局。在鼓励阴道分娩,降低首次剖宫产率及新产程应用下,头位分娩评分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2195例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因为剖宫产术必竟存在着多种并发症和对将来再生育的影响,所以妇产科医师们一直在为如何降低剖宫产率而努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对分娩的观念的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剖宫产指征也在相应的变化。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7.
10年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系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迁对围生儿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10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2-1996年剖宫产率为36.50%,显著低于1997-2001年的47.78%,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剖宫产指征中,妊娠并发(合并)症始终处于第1位,社会因素上升为第2位,难产为第3位,胎儿窘迫为第4位。围生儿死亡率1992-1996年为17.88‰,1997-2001年为22.2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死亡率,但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升高,围生儿死亡率并未随之下降。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降低剖宫产率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年来剖宫产率迅猛上升,如何将其控制在适当水平已经成为产科医生共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宫产的四个主要手术指征:难产;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臀位妊娠;胎儿窘迫。通过各种积极处理,减少具有相对剖宫产指征的剖宫产数,从而降低总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14年变化研究   总被引:142,自引:2,他引:142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和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4年间剖宫产病例820例,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各项相关数据和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②在剖宫产指征变化中,难产因素、胎儿窘迫持续在第1、2位,社会因素占第3位,并显示逐年升高;③围生儿病死率逐年趋于稳定。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病死率,但剖宫产率升高到20以上时,围生儿病死率并不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20.
<正>瘢痕子宫指既往因剖宫产术、妇科手术操作(如较大子宫肌瘤剔除术、各种原因造成的子宫穿孔后修补术等)使子宫留存由浆膜层至内膜层的瘢痕。剖宫产术是产科解决难产、处理严重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改善母胎围产期结局的重要手段。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0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剖宫产率高达46.2%,而其中无指征剖宫产率占11.7%[1]。受"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理念的影响[2],2015年WHO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