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77年7月中旬,黄陂县陆续出现一批发热、头痛、出血的病人,轻者似流感,重者病情变化急剧,出现胸闷,气急、呕血而迅速死亡。据不完全统计有504例病人,死亡7例。为了查清病情,积极防治,我们在发病较高的一个大队进行了病原学、血清学,流行病学的现场调查,结合病人的症状,证实是一次稻田型钩端螺旋体病的暴发流行。报告如下: 一、一般情况 该大队原属湖沼地区,经围垦后已成水稻、棉产区。为了扩大耕种面积,又在堤外湖沼  相似文献   

3.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证实,1993年以来,河南省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的流行与90年代以前明显不同:①疫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②流行形式以稻田型为主,主要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而90年代以前河南从无稻田型钧体病的流行,菌群以波摩那群和犬群为主;③首次确认鼠为河南钩体病的传染源,并进而表明河南省可能有自然疫源地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1991年汝南县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汝南县发生不明发热病例达数百人。经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证实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流行属雨水型;以黄疸群赖型为主;临床以流感伤寒型和肺出血型为主。其中肺出血型占有如此高的比率,在我省历史上尚属首次;病死率很高;猪和家鼠为本次流行的传染源或宿主;人群主要通过与疫水接触而感染;发病呈灶状分布,与带菌动物的数量、环境污染程度、个人生活习惯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一起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在旌德县自1971年后,历来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1990年发生较大流行,局部地区发生爆发流行,全县平均发病率达17.8/10万。为搞清流行情况,以便采取适宜的防制措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来源 1.来自县医院、各乡卫生院报至县防疫站并经核准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和发病情况登记表。 2.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6.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起病多急骤,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形成肺弥漫性大出血导致死亡。我院1993~1998年共收治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3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7.
1973年5月中旬,我省阳山县江英公社报告疑似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流行,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摸清疫情,及时防治,我们组织了工作组,边调查、边防治,证实了是一次主要由狗引起较广泛的犬热型钩体病的流行。该病在我省尚未发现过,国内类似报导亦少见。现将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患者女,因咯血、咳嗽、高热伴乏力2 d到我院就诊,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呈毛玻璃样改变,可见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的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心影形态大小正常,双膈面光滑,双肋膈角锐利。  相似文献   

10.
季广霞  王孝女 《河北医学》2000,6(5):452-453
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 ,是由一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因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分为单纯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和脑膜炎型。其中肺出血型可致肺肿胀、肺微血管广泛充血及弥漫性点片状出血 ,如病变遍及全肺 ,可发生弥漫性大出血而窒息死亡。我科自 1995年 6月至 1999年 10月 ,共收治钩体病患者 2 5例 ,其中肺出血型 7例 ,占2 8%。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7人 ,均为男性 ,年龄 19~ 42岁 ,5例治愈出院 ,1例好转出院 ,1例死亡 ,死亡原因为大咯血窒息。2 护理要点2 .1 严密观察病情。本…  相似文献   

11.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严重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尤其是肺大出血型钩体病,来势猛,发展快,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死亡。因此,必须大力开展群防群治,做好“三早一就”(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及就地救治),千方百计把病人抢救过来。本文重点谈谈有关早期诊断和救治的问题。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1990年8月6日~10月23日,广西武鸣县陆续发生伴畏寒、发热、头痛和全身乏力等症状的病人,经调查证实,为一起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病)的暴发流行,现将资料报告如下。资料来源与方法1.病例来源:疫区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的个案调查及传染病疫情报告。2.病原检验方法:菌株鉴定采用国内 13群15型钩体诊断血清。结果1.流行强度:1991年全县共发病367例,病死8例,发病率为14.4/10万,病死率为2.18%(1989年全县发病12例,年发病率为0.49/10万,无死亡病例)。2.流行特征:(1)人群分布:本次流行,发病年龄最小的3岁,最大的75岁;发病以青壮年农民和学生居多,分别占调查病例数的55.97%(89/159)和40.25%(64/159)。  相似文献   

13.
14.
巫溪县1993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调查分析刘剑波向承秋巫溪县卫生防疫站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带菌的鼠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尿排出污染环境和水体。我县是钩体病的流行疫区,1987年前有散在病例...  相似文献   

15.
1989年6月18日,克旗土城子镇儿童中出现甲型肝炎病人,至11月15日共发生患者288例,疫情涉及全镇80%的地区,平均罹患率1.93%。经调查,多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典型,黄疸占90.97%。临床检验97份,GPT升高30.92%,采病人和密切接触者9份血清做抗HAV-IgM阳性率为77%,证明是甲肝。此次甲肝流行以镇所在地为多,占全镇病人总数的32.64%。土城子村小学发病105人,占该校学生的29.17%,经分析,家庭聚集率为:30.90%。流行开始于6月中旬,10月份达高峰,11月迅速下降。年龄以5~  相似文献   

16.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多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分为: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肺大出血型、脑膜炎型、肾功衰竭型。其中以肺大出血型的死亡率为最高,因此临床观察、抢救及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竹县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暴发流行特征和病原学、血清学情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钩体病个案调查,采集病人血液;夹夜法测鼠密度,无菌解剖取双肾;无菌采集猪肾、蛙肾、牛中段尿;将采集的标本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分离培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钩体病发病8 356例,发病率为878.71/10万;2 459份病人血液和宿主动物标本中分离培养出钩体菌91株,阳性率为3.70%;病人血液钩体菌检出率明显高于鼠肾、鼠肾高于蛙肾(χ~2=427.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菌群菌型鉴定为5群8型。七日热群占59.46%,主要从病人血液和蛙肾中分离获得;黄疸出血群为25.68%,主要从鼠肾中分离获得。结论钩体病发病数多,流行强度大,其暴发流行的主要宿主是蛙类和鼠类。  相似文献   

18.
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的误诊与教训卢运龙(广西玉林市中心镇卫生院玉林市537000)关键词肺出血;钩端螺旋体;教训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流行颇广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流行几乎波及全球,在东南亚一带流行最为严重。在我国各省市亦有程度不同的流...  相似文献   

19.
我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71~1974年我们对本省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称钩体病)进行疫源地调查,现已了解钩体病在我省的流行特征、传染源及菌群分布。分析报告如下。自然地理概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一、自然地理概况我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之间丘陵地带,江南山地丘陵地带3个区域。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6℃,年平均降雨量在750~1800毫米、6~8三个月的降水总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35~60%。二、流行病学特征 1.淮北平原1962年发现病例,1971~1973年发生三次大流行,最高发病率达267.1/10万。由于暴雨后河水四处外溢,引起疫水扩散,人与之接触而流行。一般发洪后3~4天出现病例,8~14天达高峰,洪  相似文献   

20.
1971年4月,徐闻县某农场第××生产队养猪场的猪暴发一次钩端螺旋体病流行,作者等与该农场兽医联合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下。一、一般情况该养猪场共养猪117头(其猪苗均购自湖南),共发病90头,发病率为76.9%;死亡70头,病死率为77.7%。二、临床表现起病急,体温多升高达41℃左右,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大便秘结。呼吸、心跳均增速。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