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回顾了我国医师多点执业的制度背景,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制约我国公立医院医师多点执业行为选择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促进医师多点执业行为选择的措施,包括先行设计多点执业制度、健全多点执业的医疗质量及安全机制、完善医师多点执业激励机制、实行强制医疗责任险以分担医师多点执业风险,期望对推进我国医师多点执业提供帮助.
Abstract:
A review of the system background for the multi-institution physician practice in China,and an analysis for the specific constraints for physicians of public hospitals to embrace such a practice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robed into the measures to encourage the physicians for doing so. The measures recommended include advanced design,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safety mechanism,incentives mechanism, mandatory enforcement of medical liability insurance to minimize risk exposure of such a practice, aiming at advancement of this practice.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医师多点执业的内涵、该政策实行受阻的原因及对策。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医师是“单位人”,而不是“自由执业者”,医院与医师均缺乏多点执业的动力,需要从立法、制度和政策三个方面来保障医师多点执业。大力发展私立医院、改善医师自由执业的条件是促进医师多点执业的重要前提。该政策的实行需要政府多部门和广大医师的参与,需要通过试点和实践检验做出循证决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认知的调查与分析,认为制度不完善使医师多点执业推行困难;第一执业医院的阻碍使医师多点执业进展缓慢;医师对多点执业的前景不乐观。建议设计合理的制度为医师多点执业提供保障;第一执业医院要提供条件促使医师多点执业得到有效落实;医师要突破传统心理,塑造个人品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江西省公立医院医师多点执业的意愿分析。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江西省5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医师对多点执业持赞同态度,但实施过程受医师身份、风险责任分担、薪酬待遇及执业时间地点等问题限制。结论针对医师对多点执业影响因素的看法,提出改革现行人事制度、明确医师医疗风险法律责任、保障医师薪酬待遇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公立医院角度探讨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公立医院在实施医师多点执业过程中应注意的3对基本矛盾,同时探讨医师多点执业可能给公立医院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理清利益相关集团,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全方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创造人才成长氛围:探索医疗集团化的多点执业,实现多赢局面:完善双向转诊机制,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
医师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通过对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现状进行认知调查后,认为制度不完善与医护人员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是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主要发展困难原因;医师主观意愿不强烈使得医师多点执业推进缓慢;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仍不完善成为制约多点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8.
多点执业是医改指导意见中最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是最涉及医生利益、患者利益的措施,也是对医师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最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5,(7):115-117
让患者更充分获得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是医师多点执业改革举措的重要目的,患者的了解及支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医师多点执业在现阶段的执行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作用于该项政策的执行。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辅以统计学工具开展分析不同特征患者对医师多点执业的了解支持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医师多点执业渐行渐近,探索多点执业背景下医师薪酬制度设计,以适应新的管理体制。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公立医院医师薪酬制度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医师多点执业现状及薪酬分配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多点执业背景下公立医院医师薪酬分配制度,包括协商,谈判及第三方介入,为卫生主管部门制订相关指导政策及多点执业医院制订薪酬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丁珠林 《中国卫生》2014,(12):30-31
<正>推进医师多点执业,一直被视作深化医改的一项重大举措。无论新年伊始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多点执业意见,还是不久前被称作截至目前最为大胆、条款具体的《浙江省医师多点执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还是8月1日已正式执行的《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以及时任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廖新波在其博客上发布的《医师多点  相似文献   

12.
解伟 《中国卫生》2014,(7):72-73
用经济学眼光看医师多点执业,其核心问题是不同经济人为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利益冲突,片面地将“经济人”割裂为“单位人”和“社会人”并没有揪准“牛鼻子”,把“单位人”与“社会人”的对立作为矛盾主要方面,也有可能误导决策。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纠结,很容易被感性地归纳为“院长”和“名医”的个体分歧,即医生所在单位设置有形无形的障碍,使医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13.
医师多点执业意愿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9月,卫生部发布《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医师可以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从事诊疗活动。这一政策出台之初,着实轰动了一阵,媒体炒作,政府鼓励,似乎医生从此成为了自由职业者,但是据笔者了解,事实呈现出"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4.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医院品牌管理需要重视,多点执业也将这一问题展示得更清晰。2010年12月13日,北京市卫生局出台《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2011年3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卫生人才》2011,(1):49-49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院和医生是一对一关系.医生是属于某家医院的“单位人”.实行多点执业以后.医生要走出去.跟着患者走,成为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6.
医师多点执业改革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津 《中国卫生产业》2012,(22):190-191
卫生部出台《卫生部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近3年,由此多点执业改革的试行和管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本文即对执业医师管理工作中的“多点执业”改革的概念和试行背景进行了阐述,分析管理中遇到的利与弊,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医师多点执业是我国2009年新医改中提出的一项新制度,已陆续在全国部分地区试点推行,引起了医药卫生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介绍了医师多点执业的概念,探讨了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的必要性,阐述了相关主体在监管过程中的职责和作用,提出按照“社会管理”的思路构建医师多点执业监管体系,构想了一个“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社会化”的监管模式,旨在为我国构建医师多点执业的监管体系提供一个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医师多点执业是卫生部所作出的医改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实行医师多点执业带来的困惑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思考和对策,包括应尽快出台多点执业的配套法规、要尽快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要充分市场引导作用、要积极推行医疗赔偿第三方支付制度、要全面提升医务人员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在针对亚太地区国家医师多点执业的研究报告中将多点执业定义为“政府雇佣的医师进行私人医疗活动”;而啥佛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报告则定义为“公私多重执业”,即“政府雇佣的医师等医务工作者同时于政府工作之外提供医疗服务”。 基于此定义,不论收入水平及医疗体制如何,医师多点执业见诸于众多国家:在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欧洲国家,公立医院的医师依公共契约一般都可以私人执业;在发展中国家,泰国约69%的公立医师拥有两份工作,印尼和孟加拉则有80%以上的政府医师从事私人医疗活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江苏省医师多点执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建议。方法:选取南京市和泰州市共14所医疗机构作为抽样单位,从中随机选取552名已取得执业资格的医师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20.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医师学历、年龄、职称、科室对医师多点执业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医师性别、所在医疗机构等级、从业年限和月收入对医师多点执业意愿无显著影响。(2)政策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都与医师多点执业意愿呈显著正相关,按照影响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政策因素、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结论:为进一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相关部门需要站在立法高度上完善医师多点执业激励、风险、准入、财政和监管等规定;二、三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也要及时转变观念,积极鼓励、支持医师多点执业,完善人事制度;医师自身也要重新定位角色,以更好的状态积极参与多点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