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对大鼠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基因表达及干扰后的T细胞的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目标基因的siRNA,转染大鼠T淋巴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_7PCR)方法检测CD28 mRNA水平,MLR检测转染后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siRNA转染大鼠T淋巴细胞后,抑制CD28分子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T淋巴细胞CD28的mRNA均有明显的下降,siRNA转染48 h后,siRNA-1、siRNA-2、siRNA-3、siRNA-4组CD28基因表达均受到抑制,其抑制率最高为(88.56±4.70)%,T细胞增殖能力、IL-2,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siRNA可以特异性抑制大鼠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基因的转录和表达,降低大鼠T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了IL-2,IFN-γ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RNAi技术干扰T细胞CD28、CD134基因表达后,诱导获得抑制性T细胞(Ts);探讨Ts免疫学特性.方法 设计针对目标基因的siRNA,转染大鼠T淋巴细胞,FCM检测CD28、CD134水平,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转染后的T淋巴细胞对异体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siRNA转染大鼠T淋巴细胞后,抑制CD28、CD134分子的表达,siRNA转染24 h后,siRNA组CD28、CD134表达受到抑制[转染后及转染前表达分别为(22.35±4.37)%及(34.76±3.51)%(P<0.05)],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0水平增高,转染组及未转染组表达分别为(77.15±12.60)ng/L及(37.56±5.93)ng/L(P<0.01).而转染组及未转染组的IL-2表达分别为(2.79±0.51)及(4.35±1.11)ng/L(P<0.05);干扰素(IFN)-γ表达分别为(277.15±14.8)、(682.7±53.5)ng/L(P<0.05).结论 siRNA可以特异性抑制大鼠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CD134基因表达,抑制了IL-2、IFN-γ的表达,提高了IL-10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从而产生了免疫耐受效应.Ts细胞具有抗原特异性,而且在外源性rrIL-2存在时,不能逆转Ts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Liu W  Bi ZG  Lu XF  Zhang ZY  Zhang SQ  Xin WG  Bo CG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4):301-304
目的 RNAi抑制大鼠T淋巴细胞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基因表达,观察其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个干扰位点,插入pSilencer 4.1-CMV neo载体,转染大鼠淋巴细胞.RT-PCR检测ICOS基因的抑制程度,流式检测ICOS表达变化.MLR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和IL-4分泌水平.结果 转染后,T淋巴细胞ICOS的mRNA和ICOS分子表达水平下降(P<0.05),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同时IFN-γ和IL-4的水平也减低.结论 大鼠淋巴细胞ICOS基因的表达抑制,降低了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iRNA沉默Rel-A基因表达对大鼠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法体外扩增大鼠骨髓DC,经免疫磁珠纯化获得高纯度DC后, 针对Rel-A基因,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Rel-A的表达情况,筛选一对高效RNA干扰(RNAi)行慢病毒载体包装并转染DC(RNA干扰组), 以未转染RNAi的DC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1mg/L的脂多糖(LPS)刺激,透射电镜观察RNAi对LPS促DC成熟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C表面CD80,CD86及MHC Ⅱ分子的变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法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D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 IFN-γ)和白介素12( IL-12)的浓度.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序列2组降低最明显,抑制率达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下可见RNAi Rel-A DC内多吞噬泡样结构;RNA干扰组CD80,CD86,MHC Ⅱ分子的表达、T细胞增殖能力及TNF-α,IFN-γ,IL-12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 结论 RNA干扰技术能显著下调大鼠Rel-A基因的表达, Rel-A基因沉默DC的生物学效应表现为未成熟DC的特点.这种RNAi Rel-A DC可望作为一种新型的致耐受DC,而应用于免疫耐受的诱导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对大鼠树突状细胞(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的小干扰RNA(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骨髓来源大鼠DCs后,CD86分子mRNA水平变化及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 将针对大鼠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的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骨髓来源大鼠DCs,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检测CD86分子mRNA水平,MLR检测转染后的树突状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组CD86分子mRNA水平较未转染组及阴性对照组有明显下降.MLR中各实验组DC与细胞1:1、1:10、1:50混合72 h后492 nm吸光度值分别为,未转染组:0.876±0.117、0.582±0.085、0.472±0.034;阴性对照组:0.870±0.140、0.541±0.066、0.438±0.067;转染组:0.394±0.143、0.294±0.032、0.218±0.015.表明转染后的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较未转染组及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实验所用针对CD86分子的siRNA慢病毒载体,可以特异性的抑制大鼠树突状细胞CD86基因的表达,降低树突状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技术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对小鼠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经体外转录合成针对CD80 mRNA和CD86 mRNA序列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转染供者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DC转染CD80siRNA、CD86siRNA前后CD80 mRNA和CD86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表面CD80及CD86的表达情况。在小鼠异位心脏移植前7d,经静脉给受者输注经siRNA干扰后的DC(干扰DC组),同时设立同种异体对照组、环孢素A(CsA)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CsA 5mg/d)、同系移植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移植前输注未转染DC),观察各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进行病理分级,并测定移植物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及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siRNA转染DC后,其CD80 mRNA及CD86 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CD80、CD86的阳性率分别由84%和67%下降至35%和30%。与同种异体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比较,干扰DC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组织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显著降低(P〈0.01),移植心脏组织中IL-2 mRNA和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利用RNAi敲减供者骨髓来源的DC表面B7分子的表达,以阻断BT/CD28共刺激通路,具有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并使T辅助细胞分化向Tn2型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过RNA干扰技术诱导产生的CD8+ CD28-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细胞)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取SD大鼠骨髓,培养分离树突状细胞(DC),设计、合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类小片段干扰RNA(siRNA),以MHC Ⅰ siRNA转染DC.先以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液刺激转染MHCI siRNA的DC,然后将DC与从SD大鼠脾脏分离得到的CD8+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通过磁珠法分离出Ts细胞.分别在由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反应细胞)和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胞(刺激细胞)组成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数量不等的Ts细胞,检测反应细胞增殖情况;分别以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胞和卵白蛋白(OVA)刺激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然后再按不同比例加入Ts细胞,检测各组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在由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液和Ts细胞组成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可溶性重组白细胞介素2(rrIL-2),观察IL-2对Ts细胞功能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Ts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γ干扰素(IFN-γ)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和实时PCR检测Ts细胞上CD25分子的表达.结果 Ts细胞对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和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细胞之问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于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和OVA之间的MLR则无抑制作用.在SD大鼠脾脏淋巴细胞、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组织液和Ts细胞组成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rrIL-2后,SD大鼠脾脏细胞的增殖并无明显增加(P>0.05).与CD8+CD28+T淋巴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比较,Ts细胞的TGF-β和IFN-γ 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P<0.05),而CD25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经MHC I siRNA干扰的DC能够诱导CD8+T淋巴细胞产生CD8+ CD28-Ts细胞;Ts细胞在体外具有免疫抑制特性,其免疫抑制作用不被外源性IL-2所逆转,且其免疫调节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技术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对小鼠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经体外转录合成针对CD80 mRNA和CD86 mRNA序列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转染供者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DC转染CD80siRNA、CD86siRNA前后CD80 mRNA和CD86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表面CD80及CD86的表达情况。在小鼠异位心脏移植前7d.经静脉给受者输注经siRNA干扰后的DC(干扰DC组),同时设立同种异体对照组、环孢素A(CsA)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CsA 5 mg/d)、同系移植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移植前输注未转染DC),观察各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进行病理分级,并测定移植物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及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siRNA转染DC后,其CD80 mRNA及CD86 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CD80、CD86的阳性率分别由84%和67%下降至35%和30%。与同种异体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比较,干扰DC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组织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显著降低(P <0.01),移植心脏组织中IL-2 mRNA和IFN-γ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利用RNAi敲减供者骨髓来源的DC表面B7分子的表达,以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具有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并使T辅助细胞分化向T_H2型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KK2dn基因转染并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延长同种异体肾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及其机制.方法 获取和培养Lewis大鼠骨髓源性DC,转染IKK2dn并负载BN大鼠可溶性抗原进行体外实验,检测CD86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的表达及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肾移植受者为Lewis大鼠,用随即数字表法分DC组、空转染组、转染组、对照组,术前7d分别输注1×10~7个D、Adv-0-DC、负载BN抗原的Adv-IKK2dn-DC和等量生理盐水,供者均为BN大鼠.另设第三方供者组,术前处理同转染组,供者为Wistar大鼠.移植后检测各组受者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时间和发生排斥反应情况.结果 DC的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转染IKK2dn前相比,转染后DC仍能低水平表达CD86和MHC Ⅱ,负载供者抗原后CD86和MHCⅡ表达均增加,而转染IKK2dn后再负载供者抗原,CD86和MHC Ⅱ的表达未发生明显变化;DC负载供者抗原后,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增强(P<0.05),而转染IKK2dn并负载供者抗原后不能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肾移植术后的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5或P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12基因修饰对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IL-12基因修饰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Dc;ELISA法检测各组DCs和各组T细胞上清中IL-12、IL-10、IFN-γ因子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各组DC表面CD83、CD86的表达;MTT法检测DC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IL-12基因修饰使得DC高表达CD83和CD86分子,分泌高水平IL-12及IFN-γ,但对IL-10因子的分泌无明显影响,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诱导激活的T细胞上清中IFN-γ水平显著增高、IL-10分泌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经IL-12基因修饰后的DC表型成熟,分泌IL-12及IFN-γ的能力增强,对IL-10因子的分泌无影响,能抑制T细胞分泌IL-10因子,优化抗原提呈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Th1、Th17型细胞因子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动态变化,深入探讨机体抵抗肺部感染的免疫机制,为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临床肺部感染患者血清、外周血淋巴细胞样本,分别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及Th17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用FACS检测外周血中CD4+IFN-γ+Th1及CD4+IL-17+Th17细胞的比例变化,同时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Th17型细胞因子IL-17在基因水平的表达变化。以上指标的检测均以临床公认的CRP水平的变化作为参考。结果:ELISA结果显示,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FN-γ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动态检测结果显示IFN-γ变化水平与反映临床疾病状态的CRP出现显著的相关性。而IL-17的表达在不同的疾病过程未出现显著的变化。FACS及Real-time-PCR结果均显示CD4+IFN-γ+Th1的活性变化与疾病状态相关,而CD4+IL-17+Th17细胞在肺部感染不同阶段未出现显著的变化。结论:相对于Th17细胞而言,Th1细胞在机体防御肺部感染的过程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Th17细胞在该类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冷冻消融治疗前列腺癌诱导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皮冷冻消融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前后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1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皮冷冻消融治疗。分别于冷冻治疗前1d、治疗后2周采取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穿刺活检制备前列腺自身肿瘤和非肿瘤组织溶解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FN-γ、IL-4、IL-10水平,以IFN-γ/IL-4计算Th1/Th2比值。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试验检测不同组织溶解物刺激下分泌IFN-γ的T细胞数。以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和肾癌GRC-1细胞为靶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特异性杀伤活性。结果:与术前比较,冷冻治疗后TNF-α、IFN-γ明显升高,IL-4、IL-10轻度下降,Th1/Th2比值明显升高(P<0.01)。肿瘤组织溶解物刺激后IFN-γ+T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非肿瘤组织溶解物刺激后,IFN-γ+T细胞数无明显变化。冷冻治疗后细胞毒CTL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特异杀伤活性明显增强,而对人肾癌细胞株GRC-1无明显杀伤活性。随访3~6个月,仅1例患者肿瘤复发。结论:经皮冷冻治疗前列腺癌可诱导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前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肾毒性药物所致AKI更加常见,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干预AKI,本实验拟研究顺铂诱发的小鼠AKI的潜在发病机制.方法 在小鼠成功构建顺铂诱发的AKI模型基础上,将10只雄性C57BL/6(25-30)克小鼠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只(n=6),分为对照组和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顺铂2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g/kg),顺铂或生理盐水注射72 h后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血清和肾脏标本.测定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PAS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免疫蛋白印迹分析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检测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Cr和BUN均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肾脏内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坏死、蛋白管型形成明显,还可观察到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加.Western blotting免疫蛋白印迹结果显示pAkt表达明显上调,Akt表达不变,RT-PCR检测显示IL-6,IFN γ和TNFα明显上调.结论 在顺铂导致的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中,Akt的激活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参与了顺铂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的LIGHT和IFN—γ配比转染HepG2细胞后对其凋亡及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LIGHT单独转染组、LIGHT和IFN—γ联合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以脂质体为中介转染HepG2细胞;分别于转染后12、24和48h收集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HepG2细胞的凋亡率及Fas和FasL的表达。结果:LIGHT基因转染HepG2细胞能明显促进其凋亡,随时间延长凋亡率增加;Fas和FasL在HepG2细胞高表达,以Fas升高程度显著。结论:LIGHT和IFN—γ联合转染HepG2,其凋亡效果优于LIGHT单独转染,主要是通过上调Fas的表达来促进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CD4+CD29+辅助性T细胞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Ⅰ~Ⅳ期胃癌患者共64例、慢性胃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6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9+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4(IL-4)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癌胚抗原(CEA)的含量;分析以上六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CD4+CD29+T细胞及IL-4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胃炎及健康对照组(P<0.05),而IFN-γ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5),但慢性胃炎与健康对照组上述三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Ⅰ~Ⅳ期胃癌患者CD4+CD29+T细胞及IL-4呈递增趋势,而IFN-γ呈递减趋势,均表现为Ⅲ与Ⅰ期之间、Ⅳ与Ⅲ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胃癌患者ICAM-1、TGF-β1及CEA显著高于慢性胃炎及健康对照组(P<0.05),但慢性胃炎与健康对照组上述三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CD4+CD29+T细胞及IL-4两者与ICAM-1、TGF-β1及CEA三者当中任意一者均呈正相关性,而IFN-γ与ICAM-1、TGF-β1及CEA三者当中任意一者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CD4+CD29+T细胞及IL-4表达增加、IFN-γ表达减少是胃癌患者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在早晚期胃癌呈显著差异性表达,且三者与胃癌的血管表达相关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抑制大鼠基因Ppif的表达,探讨其对大鼠肾细胞(NRK)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化学合成针对Ppif基因的siRNA序列,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NRK细胞,RT—PCR检测Ppif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Ppif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状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PpifsiRNA转染NRK细胞24h后,所设计的3对针对不同靶点的siRNA与对照组相比,起始于405、556位点的sIRNA在基因水平对Ppif无明显抑制效应(P〉0.05);起始于198位点的siRNA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基因水平下降75.25%(P〈0.05);蛋白水平下降72.13%(P〈0.05)。MTT结果显示NRK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加,转染24h后,siRNA1~siRNA4细胞抑制率分别为(68.6±3.6)%、(5.3±4.3)%、(7.6±6.3)%和(4.1±4.5)%,凋亡率明显下降。结论:体外化学合成的PpifsiRNA(起始于198位点)可以有效地抑制NRK细胞Ppif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