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卓 《临床医学》2011,31(3):83-84
目的探讨大剂量黄体酮与常规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习惯性早期流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习惯性早期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排卵期的第5天,肌肉注射黄体酮40 mg,每天1次,连用10周;确诊妊娠后肌肉注射HCG 2 000 U,隔天1次,连用10周。对照组肌肉注射黄体酮20 mg,每天1次,连用10周;妊娠后肌肉注射HCG,剂量与用法及疗程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孕周≤10周或〉10周的血清HCG、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35例,成功率97.2%,对照组保胎成功29例,成功率80.6%,两组保胎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保胎成功者均已足月分娩,分娩的新生儿经体格检查和神经生理检测均未见异常。结论大剂量黄体酮与常规剂量HCG治疗习惯性早期流产,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价格低廉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78例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针剂肌注,治疗至妊娠12w。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孕酮和β-HCG水平变化和保胎成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孕酮和β-HCG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孕酮和β-HCG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保胎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发性早期流产的治疗方法。方法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给予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B组给予黄体酮胶囊,C组给予地屈孕酮,分别于妊娠6,8,11周检测3组血清孕酮及人血清HCGβ亚型(β-HCG)水平,评估用药效果。结果相同孕周时,A组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均较B,C组高(P<0.05),B组孕酮水平较C组高(P<0.05),但B,C组β-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6.7%,90.0%,8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黄体酮应用可提高复发性早期流产的保胎成功率,疗效优于单用黄体酮或地屈孕酮,而单纯应用黄体酮较地屈孕酮保胎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2021,41(8)
目的 分析地屈孕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80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地屈孕酮治疗,治疗组应用地屈孕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雌激素及孕酮水平、习惯性流产症状消失时间、妊娠结局、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升高。其中治疗组患者FSH、LH、E2、P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阴道流血、下腹疼痛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 625,P 0. 05)。结论 地屈孕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能明显促进流产症状改善,优化妊娠结局,提升足月分娩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及对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抑制素A的影响。方法选取先兆流产孕妇1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联合HCG治疗,研究组采用地屈孕酮联合HCG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和治疗前后PAPP-A、fFN、抑制素A、孕酮、雌二醇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PAPP-A、抑制素A水平高于对照组,fFN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孕酮、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孕酮、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HCG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显著,可升高孕妇PAPP-A、抑制素A、孕酮、雌二醇水平,降低fFN水平。  相似文献   

6.
输尿管结石一般均来自肾脏,多发于20~40岁之间,男多于女,约为3:1,左右侧的发生率基本相同,双侧者约占10—20%。结石进入输尿管时常停留或嵌顿于生理狭窄处,即。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交又处及输尿管膀胱壁段。由于输尿管内径自上而下由粗变细,结石位于输尿管下1/3处最为多见,约占70%。结石的成分多为草酸钙、磷酸钙、尿酸和尿酸盐结石等;其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可引起泌尿系统直接损伤、梗阻、感染和恶性变。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30-1432
探究地屈孕酮、黄体酮、HCG在治疗先兆流产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门诊及病房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孕妇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黄体酮+HCG+地屈孕酮)和对照组(黄体酮+HCG),每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及临床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为97.87%,对照组为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为7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孕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屈孕酮、黄体酮、HCG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有利于胎儿及孕妇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164例均系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8例,男60例,女68例,年龄52~80岁,平均60岁;对照组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50~78岁,平均58岁。便秘症状持续时间均超过1年,全部病例均经肠镜和或钡剂灌肠检查,无器质性疾病。排除某些直肠和肛门病变、结肠病变、内分泌系统疾病、药品和化学品、肌力减退、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便秘。按排便次数将其分为轻度(2~3天排便一次)和重度(〉5天排便一次)。  相似文献   

9.
选自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FSH、T、LH以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应用克罗米芬复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黄体酮肌注治疗输尿管结石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之—,但是穴位用药尚来见报道。从1993年3月起,作者应用黄体酮针行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3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流产率、早产率、足月分娩率、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早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流血、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4.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地屈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可提高保胎成功率和足月分娩率,降低流产和早产率,缓解症状,纠正性激素水平,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异位妊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1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予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予甲氨喋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标、临床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体酮和地屈孕酮分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黄体酮组和地屈孕酮组各30例。黄体酮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联合HCG治疗,地屈孕酮组患者给予地屈孕酮联合HC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流产率、症状停止时间、孕酮恢复正常时间、血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流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屈孕酮组患者症状停止时间、孕酮恢复正常时间、血HCG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黄体酮组(P<0.05);地屈孕酮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腹部不适、肌肉抽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黄体酮组(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HCG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明显优于黄体酮联合HCG治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习惯性流产患者应用配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保胎治疗的护理.方法从56例患者的配偶静脉血中提取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及护理.结果妊娠晚期成功率为75%.结论"主动免疫"保胎儿法疗效确切,具有操作有效、无副作用等特点,应重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6.
金珍淑 《现代护理》2006,12(13):1229-1230
目的探讨原发性习惯性流产患者应用配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保胎治疗的护理。方法从56例患者的配偶静脉血中提取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及护理。结果妊娠晚期成功率为75%。结论“主动免疫”保胎儿法疗效确切,具有操作有效、无副作用等特点,应重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治疗中采用主动免疫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生殖中心确诊的URSA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免疫治疗组和常规保胎组各53例。免疫治疗组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对丈夫或健康第三者无菌抽取肘静脉血20 ml,分离淋巴细胞,制成淋巴细胞悬液,稀释并保证淋巴细胞数(20~40)×10~6/ml,于患者前臂内侧皮内注射,每3周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总治疗不超过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保胎治疗。超过既往孕周2周以上计为妊娠成功。结果治疗组妊娠在12周以内再次流产5例,妊娠>12周流产2例,妊娠成功46例,妊娠成功率86.79%;对照组21例于妊娠12周以内流产,妊娠成功32例,成功率60.38%。治疗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51,P=0.002)。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治疗URSA安全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单纯性小阴茎患儿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志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小阴茎患儿的远期疗效。方法83例经临床确诊的小阴茎患儿,年龄3-15岁,平均9.3岁,予以肌肉注射HCG治疗,每疗程总量为1000u,一个疗程疗效不佳者3月后再重复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对IL-10、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黄体酮定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黄体酮个体化用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黄体酮用药情况、治疗效果、妊娠结局、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清IL-10、TGF-β1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黄体总用量及注射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孕妇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孕妇孕周明显长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流产、早产及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妇治疗后血清中IL-10、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IL-10、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体酮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采用个体化治疗可提高孕妇保胎成功率,减少黄体酮的用量,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同时对机体免疫耐受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更适合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黄体酮联合检查预测早孕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 将早孕先兆流产120例病例根据保胎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分为两组,即保胎成功组78例、保胎失败组42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中EMAb,β-HCG及黄体酮的含量,以评价早孕先兆流产的预后.结果 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EMAb阳性率,保胎成功组为7.69%,保胎失败组为38.10%,保胎成功组中EMAb阳性率低(P<0.05);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β-HCG及黄体酮水平,在治疗前后保胎成功组均较保胎失败组高(P<0.05);两组患者经保胎治疗后血清β-HCG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黄体酮无明显变化.结论 EMAb、β-HCG、黄体酮联合检查可更准确预测先兆流产结局,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