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MMR系统是一组高度保守基因及其产物蛋白构成,其主要功能是纠正DNA复制、重组及基因损伤时出现的碱基配对错误.本研究总结国内外错配修复基因与大肠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Pubmed和万方数据库,以“错配修复基因、微卫星不稳定、大肠癌”等为关键词,检索1997-01-2016-06的相关文献共102篇.纳入标准:(1)错配修复基因与微卫星不稳定的关系.(2)错配修复基因大肠癌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根据纳入标准,最终选取49篇文献纳入分析.结果 错配修复系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细胞内的自我修复机制,对防止基因突变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错配修复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关系密切,错配修复基因发生突变时,使机体肿瘤易感性明显增加.结论 错配修复系统是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的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DNA错配修复基因与肿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对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MMR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近年来,MMR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其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肠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卫星不稳定性(MI)尤其是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I-H)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MI的发生和致瘤机制、临床病理学意义以及MI相关研究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变异与中国人散发性大肠癌发病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 1 0 0例临床初诊的散发性大肠癌患者 ,配对提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同源正常组织的基因组DNA ,检测并分析癌细胞微卫星DNA不稳定性 (MSI)。结果 :46/1 0 0 (46 % )的癌组织MSI阳性 (MSI+ ) ,其中 1 8%为MSI+ H ,2 8%MSI+ L。按年龄分组分析表明 ,发病年龄 <45岁的大肠癌患者中MSI+ 检出率明显高于≥ 65岁的大肠癌患者 (P <0 .0 5) ,且MSI+ 的检出率与患者的发病年龄呈负相关 (r =- 0 .95 ,P <0 .0 5) ,但与癌细胞的分化及患者的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中国人散发性大肠癌中错配修复基因功能的丧失可能出现在癌症发生的早期 ,可能参与构成部分散发性大肠癌发病的遗传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5.
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在维持基因组完整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由MMR蛋白功能缺陷导致。MMR基因的遗传变异或突变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起到关键作用,其相关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目前国内外多个指南建议对晚期实体瘤患者检测MMR/MSI,其结果可以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并可预测肿瘤辅助化疗及免疫治疗疗效,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缺陷的散发性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错配修复缺陷检测手段的应用。方法对71例散发性大肠癌行hMLH1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检测以及hMLH1和hMSH2的免疫组化检测,分析错配修复缺陷的散发性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三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微卫星不稳定和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9%,9.9%和71.0%,三者密切相关。hMLH1启动子甲基化和微卫星不稳定的散发性大肠癌均具有结肠癌多发和低分化腺癌相对多见的特征。错配修复蛋白表达阴性的散发性大肠癌仅具有低分化腺癌相对多见的特征。结论错配修复缺陷的散发性大肠癌具有结肠癌和低分化腺癌多发的倾向,hMLH1启动子甲基化和微卫星不稳定以及错配修复蛋白的失表达三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对筛查结直肠癌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缺失两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的分析,寻找更为经济有效的检测策略。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并行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22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平台检测MLH1、MSH2、PMS2、MSH6的表达缺失情况,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肿瘤微卫星不稳定(microstatellites instability,MSI)状态。结果:在223例结直肠癌中,27例(12.1%)MMR蛋白表达缺失(MMR deficiency,dMMR),196例(87.9%)MMR蛋白表达完整(MMR proficient,pMMR)。MLH1、MSH2、MSH6和PMS2的缺失率分别为9.0%(20/223)、1.8%(4/223)、2.7%(6/223)和9.4%(21/223)。包含PMS2和MSH6的2种抗体试验筛查dMMR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4种抗体试验(MLH1、MSH2、PMS2、MSH6)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相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igh,MSI-H)2...  相似文献   

9.
微卫星不稳定DNA标记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基因作图的遗传标记、遗传疾病致病基因的连锁分析及基因位点缺失或杂合性缺失的研究。因微卫星不稳定高频型结直肠癌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因此微卫星不稳定现象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微卫星不稳定现象可能的原因、微卫星不稳定高频型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及微卫星不稳定现象与抑癌基因的关系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分析与错配修复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探讨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50例肺癌患者的正常肺组织、癌组织中提取DNA;SSCP法检测标本中MSI发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错配修复基因hMLH1及hMSH2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50例肺癌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14例,低度不稳定(MSI-I)21 例,稳定(MSS)15例,正常组织中未出现MSI,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MLH1在MSI肺癌组织中常为缺失表达,表达率为74 %(37/50);hMSH2在MSI肺癌组织中也呈缺失表达,表达率为32 %(16/50);而在MSS肺癌组织中均显示hMLH1、 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结论 肺癌的发生可能存在MSI途径,而hMLH1、hMSH2的表达失活则可能导致MSI的发生,因此,MSI可作为肺癌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分析与错配修复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探讨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50例肺癌患者的正常肺组织、癌组织中提取DNA;SSCP法检测标本中MSI发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错配修复基因hMLH1及hMSH2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50例肺癌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14例,低度不稳定(MSI-I)21例,稳定(MSS)15例,正常组织中未出现MSI,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MLH1在MSI肺癌组织中常为缺失表达,表达率为74%(37/50);hMSH2在MSI肺癌组织中也呈缺失表达,表达率为32%(16/50);而在MSS肺癌组织中均显示hMLH1、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结论 肺癌的发生可能存在MSI途径,而hMLH1、hMSH2的表达失活则可能导致MSI的发生,因此,MSI可作为肺癌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分析与错配修复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探讨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50例肺癌患者的正常肺组织、癌组织中提取DNA;SSCP法检测标本中MSI发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错配修复基因hMLH1及hMSH2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50例肺癌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14例,低度不稳定(MSI-I)21例,稳定(MSS)15例,正常组织中未出现MSI,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MLH1在MSI肺癌组织中常为缺失表达,表达率为74%(37/50);hMSH2在MSI肺癌组织中也呈缺失表达,表达率为32%(16/50);而在MSS肺癌组织中均显示hMLH1、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结论 肺癌的发生可能存在MSI途径,而hMLH1、hMSH2的表达失活则可能导致MSI的发生,因此,MSI可作为肺癌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DNA错配修复蛋白(MMR)缺失与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94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MMR表达情况,统计分析MMR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MMR表达状态与患者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分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4.
肺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mRNA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 G  Liu T  Sun Y  Li S  Yang D 《中国肺癌杂志》2000,3(1):14-16
目的 探讨DNA错配修复(MMR)基因mRNA在肺癌组织中冢其与微卫星6改变关系。方法 用RT-PCR和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检测46原发性肺癌组织中5种MMR基因mRNA表达及6种微卫星改变。结果 5种MMR基因mRNA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降你的发生庇为13.0%~32.6%,至少一种基因mRNA表达降爸的发生率为58.7%(27/46)。39.1%(18/46)病例有至少2种基因  相似文献   

15.
错配修复基因与肿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错配修复基因是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综合征的遗传易感基因,HNPCC肿瘤和部分散发性肿瘤的发生相关,该基因突变使细胞的错配修复功能的缺陷,结果出现遗传不稳定,从而易感肿瘤,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微卫星DNA与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微卫星DNA、血浆DNA的研究进展以及在肺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错配修复基因异常改变与大肠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是1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是机体的内因与环境的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错配修复基因的改变与遗传性和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基因不稳定性有关。本文就错配修复基因异常导致大肠癌的机制及其诊断与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在左半结肠癌(left colon cancer,LCC)和右半结肠癌(right colon cancer,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0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68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肿瘤原发部位分为LCC组与RCC组,分析MMR蛋白在LCC、RCC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探讨LC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MMR蛋白对LCC、RCC预后的指导意义。结果:368例结肠癌组织中dMMR为2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肿瘤部位MMR蛋白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RCC组中dMMR为17.4%,明显高于LCC组的8.4%;另外LCC、RCC在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5 cm(OR=1.762,95%CI:1.144~2.713,P=0.010)、dMMR(OR=2.672,95%CI:1.617~4.417,P=0.000)均为RCC的独立相关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dMMR组患者的OS显著高于pMMR组患者(P=0.035);经肿瘤部位分层分析发现,RCC组中dMMR患者的OS显著高于pMMR患者(P=0.004),但在LCC组中dMMR患者与pMMR患者的OS无显著性差异(P=0.951)。结论:RCC中dMMR发生率明显高于LCC,且仅在RCC中提示着较好的预后作用,而在LCC中无预后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越  韩宇 《肿瘤学杂志》2023,29(8):661-664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结直肠癌对传统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敏感性较低,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变了MSI-H/dMMR结直肠癌的治疗格局。从晚期疾病的后线治疗到一线治疗,甚至在早期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均展现出优异的疗效。全文探讨了结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为MSI-H/d MMR结直肠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抑癌基因及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结直肠癌发病主要发病原因,近年研究发现微卫星不稳定成为结直肠癌发病另一重要机制,尤其是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及部分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微卫星不稳定的结直肠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如低分化、黏液腺癌、多位于右半结肠、淋巴细胞浸润明显等。化疗是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重要治疗手段,氟尿嘧啶类药物为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的基本药物,因此结直肠癌患者对于氟尿嘧啶类药物敏感性成为患者能否从化疗中获益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各位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微卫星不稳定及其他分子标记物可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敏感性,同时也可成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微卫星不稳定将来可成为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及化疗敏感性的判断因素,也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但目前尚需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结直肠癌目前在国内外发病率均逐渐升高,成为危害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且遗传倾向明显,是目前人类恶性肿瘤中遗传变化最明显的肿瘤。对于结直肠癌的发病研究表明,染色体不稳定(chromosome instability)为结直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年的研究发现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ite instability)为结直肠癌发病的另一重要机制,是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 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及部分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原因。目前关于微卫星不稳定的研究不仅于发病机制上,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