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表现,以提高CT诊断FNH的准确性。方法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均进行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结果11个病灶平扫低密度者9个,等密度者2个,其中8个病灶中央有条状、裂隙状以及放射状低密度影。增强动脉期扫描所有病灶除中心瘢痕外,均呈明显且均匀一致的强化,其中3例还可见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扫描7个病灶为略高密度,4个为等密度。延迟期扫描呈等密度或略低于肝实质,而中心瘢痕者6例有延迟强化,2例无强化。结论抓住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特征性表现,可以提高诊断FNH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洪强  陈宏山  杨奕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210-3211,I0002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诊断特点. 方法 对16例经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FNH的病例,进行影像学分析. 结果 16例20个病灶13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CT平扫病灶表现为低密度为17个,等密度为3个,CT强化特点:病灶动脉期快速显著强化而门脉期及延迟扫描为等密度,1例检出疤痕. 结论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显示FNH的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在多排螺旋CT( MDCT)中的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37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FN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共45个病灶,直径平均为4.2 cm。相对于正常肝脏,FNH平扫多表现为等或低密度影,动脉期实质成分多表现为明显均质性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多表现等密度影。21个病灶边界清晰;36个病灶位于肝脏包膜下;24个病灶有中央疤痕,5个呈典型的“轮辐状”改变。假包膜及钙化在FNH中均少见。结论 MDCT增强扫描的特征性改变有助于FNH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后处理技术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病理特征显示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病理和临床证实为FNH的患者24例共27个病灶,经MSCT检查,进行扫描资料和后处理分析。结果24例中22例为单发病灶,2例为多发病灶。平扫16个病灶呈低密度,7个为等密度,4个为高密度(患者为脂肪肝,其中1例为多发);注射对比剂后,动脉期明显均匀增强17个;实质期表现略高密度13个,等密度10个,稍低密度4个;延迟扫描只有5个呈稍高密度,9个均呈等密度,13个呈低密度。27个病灶中12个病灶检出中央星状瘢痕。有23个可见增粗肿瘤供血动脉,供血动脉完整走行柔和,并见其均匀深入病灶实质组织中。结论综合MSCT扫描后处理中的特征性表现,能够对FNH作出可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或穿刺经病理证实的9例10个病灶,均作螺旋CT平扫与动态三期扫描。结果10个病灶平扫低密度者8个,等密度者2个;增强动脉期均明显强化,5个均匀,5个不均匀,其中不均匀者4个可见中央瘢痕,一个可见血管湖;门脉期和平衡期病灶密度接近肝密度而中心瘢痕有延迟强化。结论螺旋CT动态三期扫描可以反映FNH的血供和病理特点,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东港市中医院放射科103例行肝脏CT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03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原发性肝癌4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58例,其中病灶≤1 cm有28例,1~3 cm有48例,3~5 cm有16例,≥5 cm有11例。CT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正确率为91.1%(41/45),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正确率为94.8%(55/58),其中对≤1 cm的病灶的正确率为89.3%(25/28),对1~3 cm病灶的正确率为95.8%(46/48),对3~5 cm病灶的正确率为87.5%(14/16),对≥5 cm病灶的正确率为100.0%(11/11)。结论 CT能够比较准确地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且对微小病灶的诊断能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平扫和动态增强的CT、MRI表现,提高FNH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我院影像中心发现的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FNH病例影像学资料。1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查,12例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 15例病灶均为单发,肝右叶9例,肝左叶4例,肝尾状叶2例,大小1.58.0 cm,平均3.0 cm,均呈圆形或类圆形,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及略低密度8例,等密度5例,高密度及略高密度2例。增强动脉期扫描除6例中心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强化,其中7例可见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血管。门脉期扫描8例呈略高密度,5例呈等密度,2例呈低密度。延迟期呈等密度9例,略高密度2例,低密度4例,6例伴有中心瘢痕者均有延迟强化。MRI检查12例,病灶均呈不均匀略长或T1及T2信号,增强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或略高强化,5例病灶延迟强化。结论 CT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查是诊断FNH的有效方法,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和其他肝脏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8.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CT征象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FNH,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结果9例FNH病灶均成孤立结节或分叶状团块,CT平扫多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影,多发生在近肝缘处,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为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6例仍略高于肝实质,3例略低于或等于肝实质。6例病灶内显示瘢痕,5例瘢痕延迟强化。病理示9例FNH均无包膜,增生的肝细胞形成肝板被纤维间隔分隔成结节状,瘢痕区域有纤维结缔组织及厚壁畸形血管组成。结论FNH是肝细胞及局部血管异常的反应性增生。典型的FNH经CT检查可聪确诊断,不典型的FNH应与肝细胞癌、肝细胞腺瘤、肝血管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FNH,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结果 9例FNH病灶均成孤立结节或分叶状团块,CT平扫多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影,多发生在近肝缘处,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为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6例仍略高于肝实质,3例略低于或等于肝实质.6例病灶内显示瘢痕,5例瘢痕延迟强化.病理示9例FNH均无包膜,增生的肝细胞形成肝板被纤维间隔分隔成结节状,瘢痕区域有纤维结缔组织及厚壁畸形血管组成.结论 FNH是肝细胞及局部血管异常的反应性增生.典型的FNH经CT检查可明确诊断,不典型的FNH应与肝细胞癌、肝细胞腺瘤、肝血管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9例(11个病灶)MRI影像资料。结果 7例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11个病灶均呈稍长或等T1及T2信号;增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增强,门脉期及延时期呈稍高或等信号,5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延时增强。结论绝大多数FNH在MRI上有特征性的征象,MRI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13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FNH的CT和MR表现,研究其影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13例FNH的CT和MR中7例表现较为典型,CT平扫等密度,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部分病灶可见中央区低密度瘢痕,增强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常见明显强化,延时期多为等密度,瘢痕可稍有强化;术前作出正确诊断。6例FNH表现不典型,CT低密度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无瘢痕和轻度强化;术前3例诊断为恶性肿瘤,3例诊断为血管瘤。结论 FNH的CT和MR表现在术前进行综合分析,多数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症(FNH)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FN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FNH的临床表现多无症状或偶有上腹部隐痛;肝脏影像学表现多为结节性病灶,CT平扫多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动脉期明显强化。15例FNH患者,经穿刺活检病理学证实者5例,手术后病理诊断10例;手术切除10例(7例采用不规则性部分肝切除术,1例行肝S7段切除,2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行经皮肝穿刺病灶化学消融术2例,观察3例;随访未见复发或进展、恶变等。结论FNH是一种肝脏良性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部分未行手术切除者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1~2011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7例FN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7例患者,男2例,女5例,该病多见于中青年,40岁以下者5例,占71.4%,多无明显临床症状。HBsAg阳性者1例,占14.3%,肝功能和甲胎蛋白检查均正常。病灶多为单发,直径平均为(3.8±2.1)cm。7例均行手术切除。所有患者随访1~5年全部存活。结论 FNH是一种肝脏良性增生性病变,术前不易确诊,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的螺旋CT表现特点。方法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2例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2例FNH病灶均呈单发结节或分叶状肿块,肿瘤直径2.1~7.5cm,平均4.7cm。平扫呈等或略低密度,其中8例病灶中央有星芒状更低密度区,4例病灶直径平均大于5.2cm。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10例病灶明显强化,密度高于肝实质,2例轻度强化,病灶中央更低密度区均无强化;静脉期期病灶密度稍有下降,9例等于或略高于肝实质,3例低于肝实质;延迟期病灶密度进一步下降,7例等于或略高于肝实质,5例低于肝实质,7例显示中央斑痕,6例延迟强化。结论典型FNHCT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描以"快进慢出"为主要特点,其中央星状斑痕为其主要影像学特点,螺旋CT增强显示中央斑痕征是诊断FNH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应用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价值。方法34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患者,分别进行CT、MRI影像学检查,以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MRI检查及CT检查、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结果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3.53%,误诊率为11.76%,漏诊率为14.71%。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4.12%,误诊率为0,漏诊率为5.88%。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4.12%高于CT检查的7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100.00%高于CT检查的7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且CT联合MRI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因此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时,可采用MRI诊断或联合诊断,诊断价值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本院2002年至2008年诊治的7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确诊2例,疑是原发性肝癌3例,疑是肝细胞腺瘤1例,疑是肝血管瘤1例。无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全部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结论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术前确诊目前困难,积极稳妥的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FNH患者12例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结果 MRI对FNH病灶的定性率及中央瘢痕、假包膜的显像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和CT对FNH病灶供血动脉的显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对FNH的诊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和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