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利用CT观察脑出血血肿体积,血肿吸收率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根据出血程度分为A组、B组、C组。结果脑出血导致的组织损伤,不仅血肿本身占位效应所引起的机械性损伤,而且血肿周围组织继发性损伤过程在脑出血致残率和死亡率中同样是很重要的;脑水肿是脑出血后发生第2次损伤的最重要原因。结论在临床上,血肿容积为影响脑出血的最关键因素,必须要重视脑水肿体积的改变,对于患者病情的发展及之后的影响。本论文运用CT影像观察脑出血水肿体积、血肿吸收率与出血后时间、首次出血量有关,随着时间的延长,水肿体积逐渐增大(第1~3天明显),血肿吸收速度增快;出血量大的患者其水肿增大快,血肿吸收慢;出血量少的患者,其水肿增大慢,血肿吸收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体积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使用脑出血血肿体积测量软件测算脑出血血肿体积,对血肿体积扩大及吸收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血肿扩大与出血部位、血肿形态、慢性肝病及长期饮酒史有关。血肿吸收组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复查,血肿平均吸收比率分别为9.31%、16.04%、28.05%;首次出血量分别为〈10ml、10~20ml、20~30ml者血肿吸收比率依次减小。结论出血部位、血肿形态、慢性肝病及长期饮酒史是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血肿吸收速度与首次出血量相关:首次出血量小吸收快,反之则越慢;血肿吸收组随时间进展,吸收速度增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用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探讨脑出血水肿体积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与血肿体积变化的关系。方法按出血量不同将患者分为A、B2组,使用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分别在第1、3、7天测量水肿体积,计算水肿体积变化率,比较2组间水肿体积变化与出血量的关系。比较同组间第3天与第1天血肿体积差值及第7天与第3天血肿体积差值。结果第3天与第1天血肿体积差值较第7天与第3天差值大。B组水肿体积变化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水肿体积增大在第1~3天内明显。水肿体积变化与脑出血量相关。  相似文献   

4.
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与多田公式对比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并与多田公式对比,应用该软件对脑出血后血肿体积动态变化进行评价,为临床用药、术式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制作水模型进行CT扫描,分别用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与多田公式对其测量,比较两者的精确性,之后使用该软件对102例脑出血病例血肿体积动态变化进行定量评价。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较多田公式对体积测量更精准。该软件测得脑出血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血肿体积,并计算平均体积缩小(吸收)比率分别为9.31%、16.04%、28.05%;首次出血量分别为〈10ml、10~20ml、21~30ml血肿平均体积缩小(吸收)比率依次减小。结论 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较多田公式对体积测量更精准,有推广价值;血肿体积缩小速率与初始出血量相关,初始出血量小变化快,出血量大则变化慢。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脑出血血肿体积及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分别在发病后12 h、48 h及5 d时给予静脉滴注尼莫地平8 mg,治疗15 d.分别对两组患者记录其入院时,5 d及15 d时的血肿体积及水肿带面积.结果 治疗组患者相对对照组患者脑出血水肿带明显较小,尼莫地平能有效减轻患者脑出血水肿带出现程度.结论 尼莫地平对治疗脑出血血肿体积及脑水肿的临床效果很好,12 h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模式CT在脑出血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满足脑出血标准。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CT诊疗,观察组采用多模式CT诊疗。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及对术后评估的作用。结果:两组脑出血不同部位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符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CT检查可提高不同脑出血部位、不同血肿体积诊断效果,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确保手术更安全有效,同时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2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h内、24h内、一周内、2周内作CT动态观察。结果:本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16.7%,继续出血发生率在24h内为65.0%。不规则血肿(45.7%)及丘脑出血(40%)多出现血肿扩大;24h内应用甘露醇组发生早期血肿扩大15例(23.8%),明显高于未用组5例(8.8%)(P<0.01)。长途搬动血肿扩大者18例(31.0%)明显高于拒搬动组2例,(3.2%)(P<0.01)。结论: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多发生在24h内;早期血肿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血肿部位、形态、早期不适当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及不适当的搬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286-287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影响因素、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6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病例。结果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20.97%,发生时间多数在发病后24h以内92.3%,早期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出血部位、凝血功能障碍相关。结论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病情加重并导致临床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神经导航血肿穿刺与保守治疗对血肿体积较小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对我院2016.2至2019.2收治的7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展开对照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神经导航血肿穿刺治疗)与对照组(保守治疗)各35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在总有效率上进行对比,观察组(97.14%)显著比对照组(7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在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在发作担忧、生活质量、情感健康、精力、认知功能、药物影响、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上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对象在GOS评分、SSS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OS评分、SS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幕上HICH患者采取此神经导航血肿穿刺治疗后,可显著提升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预后康复效果较好,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扫CT检查中混合征和旋涡征及血肿周围水肿对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血肿扩大(H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09~2022-03收治的81例急性S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ICH住院患者两次头颅平扫CT出血体积判断血肿是否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n=20)和血肿稳定组(n=61)。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分析影响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来分析相关征象对血肿进一步扩大的预测价值。结果:影响SICH患者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包括首次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混合征、旋涡征(P<0.05);影响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混合征和旋涡征。ROC分析显示混合征及旋涡征预测HE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93%、71%、85%和45%、88%、56%、83%。结论:首次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混合征、旋涡征均为早期HE的危险因素;CT平扫混合征和旋涡征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液纤溶活性的变化规律和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血液纤溶活性的关系。方法利用发色底物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15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6、12、24h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及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并与5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按血肿有否扩大,将115例脑出血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20例和无血肿扩大组95例,对2组PLG:A及D-D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12、24h血中PLG: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后6、12、24h血中D—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发病后6、12、24h血中PLG:A及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液纤溶活性升高,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血液纤溶活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制CT定位系统脑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采取该治疗手段诊治的1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就诊疗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134例患者存活,占89%;死亡16例,占11%,其中,术后再出血死亡1例。结论螺旋CT定位脑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所示的层析征在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稳定性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2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其中男100例,女121例;平均年龄60岁。动态观察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复查CT所示的亚高密度区的变化,亚高密度区逐渐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比较开展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前后高血压脑出血住院病人病死率的变化 ,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开展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前后将病人分为两组 :1995年 1月~ 1997年 12月为Ⅰ组 ,所有病例常规保守治疗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5月为Ⅱ组 ,病人除常规内科治疗外 ,其中 77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总病死率、危重病人病死率的变化 ,评价微创手术是否对住院病人总病死率及危重病人的病死率有明显改善。结果 Ⅰ组住院总病死率为 2 6 4% ,出血量 3 0ml以上的病死率为 80 % ,其中大于 70ml的病死率为10 0 % ;Ⅱ组住院总病死率为 17 3 % ,出血量 3 0ml以上的病死率为 2 8 2 % ,大于 70ml的病死率为 44 4%。危重病人的病死率Ⅱ组明显低于Ⅰ组 ,有显著差异 (P <0 0 1)。总病死率Ⅱ组虽然低于Ⅰ组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以大大降低高血压脑出血住院危重病人的病死率 ,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靳建华  刘永生  王娜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804-2806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104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血肿未扩大组)和观察组(血肿扩大组),各52例.比较两组病程、平均动脉压、首次出血量、血肿形态以及病死率,分析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两组病程、平均动脉压、血肿形态以及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431、11.4499、6.1847、10.7233,均P<0.05);(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血肿扩大的因素是平均动脉压、病程和血肿形态;(3)观察组病死率为36.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23%(χ2 =3.8731,P<0.05).结论 平均动脉压升高、病程缩短、血肿形态不规则是脑出血患者早期发生血肿扩大的主要危险因素,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发生血肿扩大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部蛛网膜下腔注射血肿液化剂治疗稳定期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脑病科经保守治疗稳定期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66例与对照组298例。治疗组应用蛛网膜下腔注射血肿液化剂(尿激酶10000,30000U+透明质酸酶1500U)治疗,对照组应用10%葡萄糖250ml+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10ml+胞二磷胆碱0.75g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基本痊愈率分别为44_3%和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出血量≤30ml、出血量〉30ml的基本痊愈率分别为49.6%、33.3%,对照组分别为32.6%、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1个月后均经头颅CT扫描,显示治疗组血液全部吸收234例,占63.9%,对照组298例,占3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颈部蛛网膜下腔注射血肿液化剂治疗稳定期脑出血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且对脑内血液的吸收较对照组快而完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60例高血压壳核出血病人连续 CT 扫描234人次,动态观察脑水肿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整个过程具有规律性,能反映脑组织病理生理变化特点,与之相应保护脑细胞、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抑制脑脊液分泌等措施是减轻脑水肿的重要步骤,根据 CT 影像变化,作者将脑水肿发展过程概括为四个时期,其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次性血肿穿刺针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首次血肿清除量及穿刺时机。方法:根据患者发病至穿刺时间,将患者分组,比较各组患者预后、首次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术后14 d GCS评分。结果:发病至穿刺时间〈4 h者20例,4~7 h者64例,7~24 h者78例,〉24 h者38例。四组间术后14 d 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02),发病至穿刺时间〈4 h组与发病至穿刺时间4~7 h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发生率发病至穿刺时间〈4 h组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发病到穿刺时间〈7 h患者的预后良好者明显高于〉7 h患者,重残及死亡率明显低于〉7 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与血肿同时放置一次性血肿穿刺针引流,能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穿刺的最佳时机为脑出血4~7 h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