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普外科自2001年1月-2004年12月引入Sherwood-Davis&Geck制造的Vahrac生物可分解吻合环(BAR),开展了各类胃肠吻合术,其中回盲部切除30例,临床疗效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5h伴恶心、呕吐入院。该患儿于15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2次,呕吐物均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状,无血,无胆汁。在我院门诊对症治疗,腹痛未缓解,急来我科就诊。既往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查体:T  相似文献   

3.
骆倩  骆岚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9):709-709
患儿 ,男 ,6岁 ,以间歇性腹痛一月余 ,发现腹部包块 7d为主诉 ,于 2 0 0 3年 11月 3日入院。体格检查 :体温 37℃ ,脉搏89次 / m in,呼吸 2 2次 / min,血压 16 / 10 .7k Pa。神志清楚 ,痛苦貌 ,被动体位 ,腹肌稍紧张 ,剑突下偏左扪及 5 cm× 6 cm× 6cm大小肿块 ,质韧、实性感 ,压痛不明显。肾及输尿道走行区无压痛。辅助检查 :全消化道钡餐透视 ,横结肠扩张 ,正常肠袋结构消失 ,其内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 ,结肠脾曲痉挛狭窄 ,回盲部位置上移。结论 :横结肠占位伴继发肠套叠 ,B超示腹上区见 5 .3cm× 5 .4 cm低回声包块 ,CT示腹上区右前见一…  相似文献   

4.
5.
以回盲瓣为中心,包括盲肠、阑尾、回肠末端和升结肠起始部各10cm区域称为回盲部。该区肠及周围组织脏器的疾病种类繁多,且往往以急性腹痛、发热为共同主诉,故诊断困难,现就常见的回盲部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浅谈如下。 一、急性阑尾炎:成人急性阑尾炎多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史,疼痛多为持续性,逐渐加重,伴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可出现发热。查体:右下腹固定性疼痛,疼痛点多为McBurney点;血常规: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回盲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选取80例回盲部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化疗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65.9%,且治疗组复发率7.7%低于对照组29.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盲部肿瘤患者给予肿瘤根治术和肿瘤姑息性切除术,配合局部化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26岁,于1998年9月12日入院,主诉:右下腹部疼痛1天,并逐渐加重,恶心,呕吐1次。既往无腹泻及便秘病史。查体T36.8℃、P90次/分、BP13.3/9.3KPa,心肺无著征。腹平软,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一),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辅检:血分析WBC13.6×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培训超声医生识别回盲部来准确区分不同类型肠套叠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诊断为肠套叠的146例患儿。参与首诊的超声医生共19名,其中4名医生参与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为培训组,其余15名为非培训组,培训的内容为超声如何清晰显示小儿回盲部结构。比较两组误诊率的差异,并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肠套叠患儿146例,其中小肠套叠101例,回结型肠套叠45例。培训组无误诊病例,非培训组误诊率为1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培训组共误诊18例,均为小肠套叠,与56例诊断正确的小肠套叠比较,两组同心圆直径、同心圆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当小肠套叠同心圆位于右侧腹且直径偏大时,容易误诊为回结型肠套叠。培训超声医生识别回盲部有助于小儿肠套叠分型。  相似文献   

9.
回盲部癌并发阑尾炎6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盲部癌并发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比较少见。我院1978— 2 0 0 0年间共收治各型阑尾并行手术治疗共计 3 72 3例。其中回盲部癌并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 67例 (占0 .18% )。本组 16例分别于 6~ 8个月前行阑尾切除术 ,后因右下腹部扪及包块 ,其中 9例合并不全性肠梗阻再次手术证实为回盲部癌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2例 ,女 15例。年龄 3 8~ 72岁 ,平均 5 3岁。均以急腹症就医。初步诊断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3 8例 ;急性阑尾炎穿孔 17例 ;阑尾周围脓肿 12例。其中合并不全性肠梗阻或右下腹扪及包块分别为 2 1例和…  相似文献   

10.
回盲部癌38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盲部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 ,其发病在大肠癌中仅次于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资料报道回盲部癌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回盲部癌的治愈率高低与诊断的早晚关系密切。Miller等在 1997年指出 ,目前大肠癌的治愈率仍与 5 0年代水平相当 ,仅 40 %~ 46 %的患者可望治愈 ,原因是诊断太晚 [1 ]。笔者收集近 2 0年来入院时误诊的 38例回盲部癌病例资料 ,结合有关文献 ,试图从胚胎发育与解剖特点的角度探讨其误诊原因。1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 38例回盲部癌病例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10例 ;年龄最大 79岁 ,最小 2 6岁 ,发病高峰期 4…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回盲部疾病的误诊情况,探讨如何提高诊断率。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病案室归档的189例回盲部疾病中43例误诊病例的住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回盲部疾病的误诊率较高,达22.8%,其中以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回盲部癌较为多见。结论误诊病例之间的症状、内镜、影像及组织学变化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使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困难。现有的检查手段对诊断不尽理想,使临床上回盲部疾病相互误诊的情况屡见不鲜。相对而言,腹部CT联合肠镜检查可及早发现病变,明显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18例回盲部癌误诊急性阑尾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盲部是结肠癌的好发部位 ,回盲部癌早期肠道症状不明显并且缺乏特异性 ,有时以急性右下腹痛为首发症状求诊 ,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予急诊手术治疗。我院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遇到 18例回盲部癌误诊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治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中 ,男性 15例 ,女性 3例 ;年龄 38~ 6 2岁 ,平均 48.5岁。均以右下腹持续性闷痛为主诉就诊 ,持续 1~ 2天不等 ,14例伴发热、恶心、呕吐 ,否认有大便习惯明显改变及血便。腹部体检 :右下腹腹肌较紧张 ,压痛反跳痛存在 ,以麦氏点为甚 ,右下腹未扌门及明显肿块。血常规 WBC均 >10 0 …  相似文献   

13.
回盲部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内脏恶性肿瘤之一。而其5年生存率最具影响的因素是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分期及肿瘤致肠梗阻的发生。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癌症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本文对14例回盲部恶性肿瘤的误诊加以分析,以引起对并存其他疾病的回盲部恶性肿瘤的警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回盲部恶性肿瘤病人中男8例,女6例;年龄8—70岁,平均48.7岁。入院至确诊时间最短的5小时,最长的14个月。主诉右下腹痛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7例,脐周及下腹隐痛3例,右上腹痛3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1998—2005年共查出回盲部肿瘤56例,其中19例曾在外院和我院误诊和漏诊,现分析原因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26~73岁,<30岁者3例,病程1~12个月,平均6个月。1.2临床表现:右下腹痛16例,腹部包块6例,贫血、低热、消瘦7例。1.3误诊及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导致回盲部肿瘤被错误诊断为阑尾炎的深层原因,为提高正确的诊断率和做好预防工作做准备。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32例被误诊为阑尾炎的回盲部肿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都被作为阑尾炎患者而行手术治疗,均全部治愈,且恢复良好。结论对出现类似于阑尾炎症状的人要警惕,考虑到是否有回盲部肿瘤的可能,如患者为中老年人的并表现有大便潜血阳性,且右下腹持续性疼痛、并且消瘦、贫血等应及时给予多方面的检查如B超、大便验血、纤维结肠镜检、或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仔细的分析检查。做好有效的辅助性检查对做好确诊和预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物致回盲部穿孔后自发愈合,被临床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方法 1例鱼骨刺致回肠末端穿孔患者以急性阑尾炎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实际情况与术前诊断不符,立即探查腹腔后发现回肠末端穿孔后自行愈合,局部形成包裹异物的脓腔。结果给予阑尾切除术,右髂窝脓肿切开、大量热盐水冲洗腹腔,局部放置引流管,切口Ⅰ期缝合,术后给予大量抗生素及支持治疗,于术后8d切口甲级愈合出院。结论急性阑尾炎虽然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对于典型病例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是非常典型的病例并不多见,因此,在为一个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做阑尾切除术时,当发现阑尾实际情况与临床症状有所不符时,即应想到术前误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正>脉管瘤 (vascular tumour )是发生于软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由血管和淋巴管的混合组成,又称“血管淋巴管瘤”。该肿瘤易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中老年少见,性别差异不明显;通常见于头颈部和四肢皮下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很少见于内脏,发生于肠道者更是罕见[1-4]。目前关于肠道脉管瘤的研究、文献较少,临床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漏诊或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发生于肠道回盲部的脉管瘤,  相似文献   

18.
<正>腹腔镜结肠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单孔腹腔镜技术可使手术更加微创,而腹壁无瘢痕手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微创与美容的完美结合[1]。我科于2009年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以来,至今共完成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回盲部切除术,均获得成功,并总结护理经验及体会,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以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分析1992—2007年22例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临床病例。结果22例均行手术治疗,19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肠造口1例,合并右肾切除1例,回肠一横结肠捷径手术1例。结论因对回盲部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缺乏警觉性是误诊的主要原因。详细询问病史,通过大便隐血试验、B超、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术中仔细探查,可有效的防范误诊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当术中难以确定肿块是否为炎性时,行回盲部切除也是恰当的。一旦确诊为恶性疾病,则行右半结肠切除。总之,回盲部肿瘤易误诊为阑尾炎,详细询问病史、查体、行之有效的辅助检查和手术中仔细探查是防范误诊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回盲部癌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 10 a间收治回盲部癌 16 7例 ,其中术前 16例误诊为阑尾炎、阑尾脓肿 ,术后确诊为回盲部癌和肉瘤的资料。结果 :16例误诊病例主要误诊原因 :对回盲部癌的急诊表现与阑尾炎因果关系认识不足 ;对病史询问和病情进展未作全面分析 ;对各项辅助检查重视不足 ;术中对阑尾周围肠壁检查不仔细。结论 :对术前出现贫血 ,便潜血阳性的阑尾炎患者 ,应高度警惕回盲部肿瘤存在 ,进一步追踪纤维结肠镜检 ,钡灌肠检查 ,甚至 CT、MRI扫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