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发病特点、内镜下表现、病理特点,评价全结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9年3月间4049例结肠镜检查中确诊为结直肠癌的22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49例结肠镜检查结直肠癌检出率为5.65%,发病年龄集中在50-70岁之间,便血是结直肠癌的主要症状。229例结直肠癌结肠镜下表现为:肿块隆起型127例(55.45%),溃疡隆起型69例(30.13%),溃疡浸润型33例(14.41%)。本组结直肠癌主要发生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共185例,占80.78%,同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3例,占1.31%。其中结直肠癌并发结直肠息肉81例,占35.37%。结论全结肠镜检查对结肠癌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降低误诊率,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3.
4.
仿真结肠镜在结直肠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仿真结肠镜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电子结肠镜证实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仿真结肠镜检查。并将两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9例患者仿真肠镜检查获得成功,无并发症,结肠癌的发现率仿真结肠镜与结肠镜相同,符合率达100%,结肠息肉:结肠镜发现25枚,仿真结肠镜检出16格,两者符合率分别为:息肉直径<1.0cm为90.0%,-0.5cm为62.5%,<0.5cm为28.65,结论:仿真结肠镜检查迅速方便,无创伤,尤其对结直肠癌和直径>0.5cm息肉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11200例纤维结肠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200例纤维结肠镜检查分析孙鑫香,石秀霞,郑长青(第二临床学院内科)关键词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我院自1973年10月~1993年12月14年间用日产Olympus纤维结肠镜共检查11200例人次,其中男6205例,女4995例,最大年龄84岁。最... 相似文献
6.
通过CT仿真结肠镜对2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诊断、分型和分期,并与电子结肠镜、X线钡剂灌肠、手术所见和病理结果相比,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CT仿真结肠镜可以清晰地显示结直肠内的肿瘤,它不仅可以与电子结肠镜一样显示病灶本身,并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病灶,同时还可显示梗阻性病灶上端肠管和病灶周围远处转移的情况。认为CT仿真结肠镜在显示结直肠内息肉样病灶上的效果与电子结肠的相近似,对浸润性病灶的侵犯深度、梗阻性病灶和远处转移病灶的显示优于电子结肠镜,且其检查时间较短,患者耐受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扫描参数的选择对图像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院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的145例下消化道出血原因进行总结。145例中阳性发现131例,占90.31%,其中溃疡性结肠炎44例(33.59%)慢性结肠炎27例(20.61%),结直肠癌28例(21.37%)结肠息肉11例(8.4%)其它有放射性肠炎,菌痢内痔、血管畸形等。纤维结肠镜检查可提高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在急诊检查中可同时进行止血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针对其进行早防早筛早诊早治是遏制该趋势的有效措施,而结肠镜检查则是其筛查和检测的重要手段。腺瘤检出率是结肠镜检查的关键质控指标,提高腺瘤检出率不仅可以提高结肠镜的检查质量,更重要地是可以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具有重大临床意义。本团队从肠道准备质量、进镜操作技巧、退镜时间和质量、人工智能系统等不同层次寻找提高结肠镜学员腺瘤检出率的方法,力争在内镜医师的肠镜学习阶段为其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切实改善我国结肠镜操作低腺瘤检出率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SCTV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报告4例MSCTVC和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与对照,结果:MSCTVC和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全部相符。结论:在不同作电子结肠镜检查的病例,可以选用用MSCTV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结肠仿真结肠镜(CTVC)与电子结肠镜检查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2例患者均先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再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结肠仿真结肠镜成像与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2例患者中结肠癌(16例)以手术病理确诊为标准,电子结肠镜与仿真结肠镜对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100%,但CTVC检查同时还发现肠道外转移灶4例.电子结肠镜下检出结肠息肉(6例)11个病灶,CT仿真结肠镜检出(5例)8个病灶,诊断符合率83%,病灶检出率为73%.结论 CT结肠仿真结肠镜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靠的技术,对肿瘤的诊断与电子结肠镜有同样高度敏感性,并能发现结肠以外病灶,但对结肠小息肉检查敏感性不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在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缺血性结肠炎30例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72h 内行结肠镜检查,同时在病变部位取黏膜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80%患者病变部位位于左半结肠,内镜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及纵行溃疡,呈节段性分布,与正常黏膜界限清楚。10例患者行腹部 CT 检查,8例提示结肠节段性炎症改变;病理学检查无特异性。结论早期行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CT 适用于缺血性结肠炎的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中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0~2003年180例大肠癌术中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肠镜检查发现同时多源原发性大肠癌5例,大肠癌合并息肉20例。术前漏诊同时多源原发性大肠癌2例,大肠癌合并息肉8例。结论大肠癌术中肠镜检查有助于发现同时多源原发大肠癌和大肠癌合并息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中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0 ~ 2003年180例大肠癌术中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肠镜检查发现同时多源原发性大肠癌5例,大肠癌合并息肉20例.术前漏诊同时多源原发性大肠癌2例,大肠癌合并息肉8例.结论大肠癌术中肠镜检查有助于发现同时多源原发大肠癌和大肠癌合并息肉. 相似文献
15.
空气充盈法CT仿真结肠镜检查前准备及扫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空气充盈法CT仿真结肠镜(CTVC)检查前准备、扫描方法及影响CTVC源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96例患者于模拟结肠镜检查前24h常规准备,于检查当日清晨清洁灌肠2次后行扫描,其中28例在灌肠后30min内扫描,68例在灌肠后1~2h变换体位、反复排便后扫描。扫描时采取深吸气后屏气30例,平静呼吸下尽量屏气而后小幅度缓慢呼吸66例。结果 28例灌肠后30min内扫描者中,8例结肠内见少量残液,2例结肠内残留液和粪渣造成仿真结肠镜重建中断。68例灌肠后1~2h经变换体位、反复排便后检查者中,理想排空66例,结肠有少量粪渣2例;结肠充气不足1例,小肠内有大量气体2例。扫描时采用深吸气后屏气30例中,屏气到扫描结束者20例;平静呼吸下尽量屏气的66例中基本都能按要求完成。结论 检查时患者配合与否、肠道清洁程度、肠腔的充气量及扫描方法的选择是直接影响CTVC效果的因素。灌肠后1~2h经变换体位反复排便后进行检查,可以达到较理想的肠道清洁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4,(8):1060-1061
目的:探讨结肠镜单人操作和双人操作的检查过程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6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结肠镜单人操作组与双人操作组各130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在插镜达回盲部的成功率、入回肠末端的到达率、插镜时间、达回盲部时的镜身长度、结肠小息肉的检出率、回肠末端病变的检出率、肛管及直肠远端病灶的检出率、患者的不适率、肠穿孔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有无差异。结果:单人操作组和双人操作组在插镜达回盲部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外,回肠末端的到达率、插镜时间、达回盲部时的镜身长度、患者的不适率、结肠小息肉的检出率、回肠末端病变的检出率、肛管及直肠远端病灶的检出率、肠穿孔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肠镜的单人操作法比双人操作法更舒适、更安全,可明显提高结肠小息肉、回肠末端和肛管疾病的检出率,减少腹痛和肠穿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18.
19.
溃疡性结肠炎640例结肠镜检查特点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下表现。方法:总结我院近10年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UC的病例共640例,对其临床、内镜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UC占同期结肠镜总例数的7.4%,男女之比为1.5∶1。平均发病年龄为42岁,高峰年龄段为40~4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结肠镜表现以充血水肿(94.1%)、糜烂溃疡(75.0%)最多见,病变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46.6%),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者占(89.8%)。病程小于10年者占78.0%。其中并发结肠癌或重度不典型增生9例(1.4%)。结论:本组结果显示UC有如下特点:①发病率较高,占同期内镜检查数的7.4%。②局限于左半结肠者多见。③多数病变呈连续性分布,少数为区域性分布或节段性分布。④结肠镜诊断准确率高,但仍应结合临床及病理。⑤癌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结肠镜检查大肠息肉漏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中大肠息肉的漏诊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间186例初次结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息肉后半年内进行结肠镜复查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病变相关因素:包括病变大小、部位、形态、数目及病理;非病变因素:包括肠道清洁度、退镜时间、操作者经验、是否麻醉状态等.结果 186例患者中57例发生息肉漏诊,患者息肉漏诊率30.64%(57/186),2次结肠镜检查共检出息肉343枚,漏诊76枚,息肉总漏诊率22.16% (76/343);平坦型小息肉容易漏诊(P<0.01),乙状结肠、盲升结肠和肝曲、脾曲部位的息肉容易漏诊(P<0.05),肠道清洁度差、退镜时间短、未静脉麻醉及初级内镜医师漏诊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 结肠镜检查中存在部分息肉漏诊,息肉漏诊与病变相关因素(包括病变大小、部位、形态、数目及病理)和非病变因素(包括肠道清洁度、退镜时间、操作者经验、是否麻醉状态)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