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PAP的X线与CT征象,并寻求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的CT及HRCT征象。结果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X线平片呈非特异性弥漫分布的肺泡实变影或磨玻璃阴影,CT扫描病变呈地图样分布或碎石路征、肺实变表现(支气管充气征)以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结论CT尤其是HRCT可清楚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特点,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加强对PAP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提高PAP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和纤支镜下肺活检(TBLB)确诊的8例PAP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AP患者胸部X线表现呈非特异性改变;CT表现多样,为磨玻璃样、碎石路样、地图样、小叶间隔增厚样、肺实变样、肺水肿样及肺间质纤维化等表现,临床表现为咳嗽,活动后气促、胸痛、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结论:肺部影像可充分显示PAP的特点,结合临床可提示本病可能,但其特点只具相对特异性,应尽早行TBLB和BALF以确诊。临床上需与卡氏肺囊虫性肺炎、肺水肿、肺出血、支气管肺泡癌、感染、特发性纤维化等肺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PAP的X线和CT图象特征。结果X线平片均呈非特异性弥漫分布的肺泡实变影或雾状阴影;CT呈"碎石路"样表现6例,伴有不规则实变1例,边缘部分清晰者2例。结论CT对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范围、程度的显示较X线平片准确,根据CT和HRCT表现的典型特征,可以作出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PAP的X线与CT征象。结果:X线平片呈非特异性弥漫分布的肺泡实变影或磨玻璃阴影,CT扫描病变呈地图样分布或碎石路征。结论:CT尤其是HRCT可清楚显示PAP病变的范围及典型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比较全肺灌洗治疗前、后胸部影像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 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可归纳为:地图样表现、碎石路样表现、肺实变表现、肺水肿样表现以及肺间质纤维化表现等。胸部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常不吻合。结论 肺部影像可以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特点,也是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的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影像学的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X线和CT表现的特点。结果胸片主要为肺泡实变,显示两肺弥漫性斑片状影;CT既能显示肺泡实变又能显示间质异常,表现的特征是病变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楚,病灶呈地图样分布。结论根据CT和HRCT的典型特征,结合病史,可以对肺泡蛋白沉着症作出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对经肺穿刺病理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影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为碎石路样、地图样、磨玻璃样、小叶间隔增厚样、肺实变样、肺水肿样等表现;临床表现为咳嗽、活动后气促、胸闷、呼吸困难。结论:胸部影像可以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影像特点,结合临床能够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苗乐杰  刘本波  张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23-3324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对经肺穿刺病理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影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为碎石路样、地图样、磨玻璃样、小叶间隔增厚样、肺实变样、肺水肿样等表现;临床表现为咳嗽、活动后气促、胸闷、呼吸困难。结论:胸部影像可以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影像特点,结合临床能够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CT表现及其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PAP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PAP患者CT表现多样,其主要的CT表现为地图样、碎石路样、肺实变样改变,肺水肿及肺间质纤维化常表现较为明显。结论 PAP的CT表现多样但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不难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X线和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及肺泡灌洗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X线和CT影像学特点.结果X线片和CT表现为双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磨玻璃样阴影,CT能更清楚地显示磨玻璃中的网格状影(铺路石征)和充气支气管征.结论 CT可以更清晰显示PAP的病变范围和程度,并且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CT可作为PAP首选的诊断方法,X线片对判断病情也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胸片及CT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诊断率。方法 收集6例经胸片、CT检查、病理活检及肺泡灌洗术证实的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影像分析。结果 胸片和胸部CT均显示两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影,两肺散在分布的斑片状或大片状磨玻璃影及实变影。CT还可显示磨玻璃影中的网格状影(碎石路征)和充气支气管征。结论 胸片可发现病变,但不能确诊。CT尤其是高分辨率扫描可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及特征性改变:既边界清楚的地图样分布的磨玻璃影、斑片影及分布其中的网格状影,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胸片及CT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诊断率。方法 收集6例经胸片,CT检查,病理活检及肺泡灌洗术证实的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影像分析。结果 胸片和胸部CT均显示两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影,两肺散在分布的斑片状或大片状磨玻璃影及实变影。CT还可显示磨玻璃影中的网络状影(碎石路征)和充气支气管征,结论 胸片可发现病变,但不能确诊,CT尤其是高分辨率扫描可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及特征性改变;既边界清楚的地图样分布的磨玻璃影,斑片影及分布其中的网格状影,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或开胸病理证实8例PAP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PAP X线表现为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磨玻璃样影和实变影,自肺门向外放射,可呈"蝶翼征"。胸部CT变化多样:铺路石征;地图样分布;磨玻璃影;气腔实变影,支气管充气征。结论 PAP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胸部平片、CT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4例经病理证实的PAP患者的胸部影像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29~61岁;4例患者均行螺旋CT、高分辨率CT(HRCT)检查,1例行胸部平片;其中3例肺泡灌洗,1例肺穿刺证实.结果 ①原发型3例,胸部平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两侧肋膈角锐利,心影未见增大.1例胸部CT示病变弥漫呈片状分布,边缘锐利,与周围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晰,并在其衬托下呈“地图样”分布,同时可显示磨玻璃影中的网格状影(铺路石征).2例胸部CT示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影,肺尖及肺基底部均累及,部分胸膜下区未累及,边界不清,部分肺组织实变,见空气支气管征.②继发型l例,CT显现左下肺散在片状磨玻璃样高密度影,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右下肺大片状高密度影,内见支气管走形,周围见晕征.③1例原发型PAP纵隔内见肿大淋巴结影,短径未超过1.5 cm.4例均未见胸腔积液和心影增大.结论 弥漫、区域性磨玻璃样阴影,地图或铺路石样改变,胸膜下区未累及,临床与影像表现不符等征象是PAP具有特征性的表现;若有基础疾病合并上述影像表现,应考虑合并PAP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胸片及CT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肺泡灌洗证实的11例PAP的临床和X线胸片、CT表现。结果PAP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咳嗽。胸片表现为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斑点状、务索状、小片或大片状实变影。CT上表现多样化,可见毛玻璃征、碎石路征、地图征、支气管充气征、蜂房征、局限性肺气肿等。结论PAP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实质病变,胸片表现缺乏特征;毛玻璃征、碎石路征、地图征等支气管充气征为CT特征表现,能对正确诊断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Liu ZJ  Huang DJ  Wang ZQ  Wang ZG  Chang SH  Wu ZC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9):2740-2744
目的 探讨急性氯气中毒患者胸部X线和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8例氯气中毒患者发病后一系列胸部X线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X线表现:9例胸片正常;2例首诊胸片正常,1~2 d后见异常.17例首诊X线表现异常:急性气管-支气管周围炎3例,急性化学性支气管肺炎6例,弥漫性间质性肺水肿和中央性肺水肿为8例.CT表现:发病1~3 d,轻者两肺散在斑点状致密影;中重度者为多发斑片状或弥漫性渗出,部分融合实变,见空气支气管征及胸腔积液.发病4~10 d,轻者基本吸收,中重度者斑片状渗出影吸收变淡,两肺实变面积缩小.发病10 d后,4例完全恢复正常,6例30~40 d时表现为肺内少许纤维条索影,1例42 d时表现为两肺内细小点状模糊影,呈较淡毛玻璃样改变.结论 急性氯气中毒因病变程度不同可表现为急性支气管-肺炎和急性肺水肿的影像改变,一系列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CT检查能较准确地评价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