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研究证明,与HBV相关的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是HBVDNA前S基因产物,位于乙肝病面抗原S区之前,结构为33/36KD糖蛋白,包括P_(25)序列及NH_2末端,由55氨基酸编码。因此,这种产物和病毒本身的复制及感染直接有关,作者对219例血清进行了乙肝三个抗原抗体系统酶标(EL)检测,共检测乙肝患者血清219份,其中单纯HB_sAg阳性74例,抗HB_sAg阳性9例,HB_sAg+HB_eAg阳性82例,抗HB_e阳性  相似文献   

2.
对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3例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3例(慢迁肝12例,慢活肝21例)与HBsAg阴性急性肝炎10例以及正常成人52例作对照,以美国Beckman公司ICS AnalyzerⅡ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补体C_3、C_4、α_1抗胰蛋白酶(α-AT)、α_2巨球蛋白(α_2-  相似文献   

3.
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继发单株免疫球蛋白(M蛋白)血症并非罕见,但继发 M 蛋白症后对原发病的影响未见报道。我们对1981年5月以来收治的3例 HB_sAg 阳性的 CAH 继发 M 蛋白血症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脂蛋白(α)[Lp(α)]水平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了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p(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血清Lp(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这提示Lp(α)可能是一个敏感的炎症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5.
42例HBsAg阳性门脉性肝硬化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t=5.01,P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病。根据国内的资料,乙型肝炎病毒(简称HBV)是慢性肝炎最重要的病因之一。我们与虹桥医院对220例HB_sAg阳性的急性肝炎病人进行2年随访,结果在73例(33.2%)HB_sAg持续阳性的病人中,有35例(15.9%)转为迁延性肝炎,10例(4.5%)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而348例HB_sAg阴性的急性肝炎患者中,仅16例转为迁延性肝炎(4.7%),无1例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急性肝炎转化为慢性肝炎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现就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放免分析法测定146例恶性血液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明显增高,化疗未缓解组(含部分缓解)虽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完全缓解组β_2M 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对部分病例动态观察,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提示血清β_2M 含量与恶性血液病病情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用电镜观察HB_sAg不同滴度与Dane颗粒出现频率的关系,Dane颗粒检出率为23.07%(15/65)。其中单HB_sAg阳性的和HB_sAg、HB_eAg均阳性的组检出率分别为15.90%(7/44)和80.00%(8/10)。二者有非常显著差异(x~2=13.64,P<0.001)。而HB_sAg、抗-HB_e均阳性的组和单抗-HB_s阳性的组均未检出Dane颗粒。本组资料说明:(1)单HB_sAg阳性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肝硬化30例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含量,结果表明其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肝硬化合并腹水中,随腹水量的增大,血清β_3M浓度渐增高。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组与无并发症组比较,血清β_2M升高明显(P<0.05)。肝功能Child分级A级与B级组间比较β_2M无显著差异(P>0.05),C级组较A、B级组β_2M增高明显(P<0.05)。本文建议动态观察血清β_2M的变化,以监测肝病活动程度、病情进展,并可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0例高血压病患者、40例糖尿病患者及162例正常人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及尿液β_2M、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病人组同时做尿常规检查、肾图检查和血肌酐测定。结果病人组尿β_2M,IgG,Alb及血清β_2M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因此,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β_2M,Alb,IgG及血清β_2M含量是发现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LCA亲和双向免疫电泳法初步观察了57例肝癌、20例肝炎、22例肝硬化及40例健康人血清α_1AT LCA结合型异质体水平。结果发现肝癌组异质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1),对肝癌诊断阳性率(70.18%)和特异性(90.24%)高于α_1AT浓度检测(P<0.05)。α_1AT异质体水平与α_1AT浓度、AFP浓度无相关性(P>0.20),25例α_1AT浓度正常肝癌患者15例异质体阳性(60%),18例AFP正常范围患者中14例α_1AT异质体阳性(77.78%)。α_1AT异质体、α_1AT浓度及AFP三者联合检测可使肝癌诊断阳性率由AFP单项的68.42%提高到94.47%。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未经治疗的慢性丙肝患者进行评估:①为期1个月的α-干扰素(IFN-α)诱导疗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②H CV-RN A阴性者接受(或不接受)4周的初始IFN疗法,在IFN治疗20周后,二期利巴韦林联合疗法的潜在病毒学应答。患者与方法:选取未经治疗的H CV-RN A阳性患者151例,随机按2∶1比例分为2组:IFN-α3M U3次/周,疗程24周(未诱导组);IFN-α每日6M U,2周后改为每日3M U,再2周后改为3M U3次/周,连续20周(诱导组)。患者经活检证实为慢性丙型肝炎,血清ALT水平上升。治疗24周时,将H CV-RN A阴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是否接受利巴韦林(1…  相似文献   

13.
甲_2巨球蛋白(α_2M)制剂,配合手术治疗或单独应用治疗放射性皮肤粘膜损伤已十余年,疗效满意。α_2M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可调节细胞内外蛋白酶水平。Burger等报道,全身照射小鼠给予α_2M治疗,可促进骨髓造血与胸腺再生,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Hoffman等体外实验,观察到α_2M与蛋白酶结合,有抑制粒细胞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释放的作用。α_2M在大鼠为急性相蛋白,结构与人α_2M类似。我等用~(60)钴源致死剂量照射Wistar大鼠。观察照后一周内大鼠体  相似文献   

14.
检测103例血液肿瘤患者血清β—微球蛋白(简称Sβ_2M)。其中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3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慢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9例,慢粒急变7例,多发性骨髓瘤9例,恶性淋巴瘤13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2例,巨球蛋白血症1例,骨髓纤维化2例,淋巴肉瘤性白血病1例。同时也检测15例非恶性血液病及9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并对所有病例Sβ_2M进行修正,求得R值。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在淋巴增殖性疾病中Sβ_2M升高更有意义。此外对2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前后Sβ_2M比较表明Sβ_2M是判断疗效,监测病情变化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王练  汪佑霞 《安徽医学》1990,11(5):12-14
<正>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增高,已为国内、外学者证实。但文献记载,除原发性肝癌外,在某些肿瘤患者血清α_1-AT也可增高。我们在测定30例胃癌患者血清α_1-AT时,发现其增高阳性率达66%,提出血清α_1-AT可以作为消化系癌肿的一个标记物,在临床上可用作消化系癌肿筛选试验的设想。为了对这一设想进行探讨,我们对28名健康人、46例消化系良性疾病患者、109例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非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清α_1-AT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免疫火箭电泳法测定47例小儿肾病血、尿AT-Ⅲ、α_1AT、α_2的含量。显示血浆α_(2M)明显增高,α_1AT与AT-Ⅲ下降。3种血浆抗凝血酶含量与尿蛋白的排出有关。血浆AT-Ⅲ、α_1AT与尿蛋白的排出呈负相关,而α_(2M)的含量与尿蛋白的排出呈正相关。血浆抗凝血酶的变化,可能是由于α_(2M)增加合成的代偿AT-Ⅲ、α_1AT的下降,以达到体内抗凝与纤溶均衡,有文献表明,α_(2M)的增高,可以防止AT-Ⅲ缺乏的儿童发生血栓。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38例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含量,并以65例健康人血清α_1-AT为对照.结果发现,PNH患者血清α_1-AT含量明显降低.其降低的程度与贫血的轻重呈正相关.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升高呈负相关.7例病人经治疗病情缓解后α_1-AT含量恢复正常.上述结果说明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51例临床健康老年人体液免疫功能变化的部分情况。包括血液内 IgG、IgA、IgM、RF、ANF、CH_(50)、C_3含量的平均值。同时观察了与炎症有关的两种蛋白酶抑制剂,α_1AT(抗胰蛋白酶)和α_2M(巨球蛋白)。并与献血员进行对照.发现老年人血液内 IgG、IgA、IgM、CH_(50)、α_2M 含量的平均值均较献血员增高,而 C_3、α_1AT 均较献血员降低.说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变化,不仅是细胞免疫,而且也有体液免疫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尿α_1-微球蛋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4例慢性肾脏疾病伴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与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尿α_1-MG与Scr呈正相关(p<0.01)与Ccr呈负相关(p<0.01)。Ccr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尿α_1-MG已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p<0.05)。伴随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尿α_1-MG值升高越显著。提示尿α_1-MG的测定可以作为反映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和判断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巨结肠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先天性巨结肠 (HSCR)与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的相关性 ,探讨其病因。方法 :对 3 8例病理证实的 HSCR患儿狭窄段及扩张段标本和 2 5例非 HSCR患儿正常结肠标本提取 DNA,PCR扩增 HCMV MIE基因部分片段 ,并对所有患儿抽血 ,行CMV- Ig M、Ig G检查。结果 :HSCR患儿狭窄段标本 2例 CMV- DNA阳性 ,扩张段及正常对照结肠标本均为阴性 ,2例阳性患儿血清 Ig M均为阴性 ,1例血清 Ig G为阳性。 HSCR与对照组 Ig M、Ig G阳性构成比均无差别 (P>0 .0 5 )。结论 :HCMV感染可能是 HSCR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