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凌琳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5):598-598
我院从1999年1月~2001年12月间应用超声检查136例肝癌病人,其中28例伴有门静脉癌栓。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28例门静脉癌栓均为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病人,其中男26例,女2例,年龄25~77岁,超声仪器为美国LOGTQ400、Aloka SSD-680、MEDISON500,探头频率3.5 MHz。按常规  相似文献   

2.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检出率也在不断提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现将我院2009-2011年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经CT证实的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15例情况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敏 《中国新医药》2004,3(7):84-8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6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 26例中,共发生门静脉主干和/或门静脉左、右支内癌栓56个。26例门静脉主干均有栓塞。完全阻塞管腔28个,部分阻塞管腔28个。癌栓所处部位及近端门静脉管腔增宽。完全阻塞时,管腔内无彩色血流信号显示。不完全阻塞时,癌栓与管腔之间可见斑片状或线条状彩色血流信号,血流速度加快。在阻塞门静脉的远端可见蓝色逆肝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不仅能了解门静脉癌栓的大小、部位、数目、拴塞程度及声学性质,还可以了解癌栓所致的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是目前无创性、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超声在肝癌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理学院附属医院72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超声检查资料,观察在超声检查中肝癌所发生的部位、门静脉内部回声特征及血流特点.结果 肝癌门静脉癌栓发生率为30%,主干及左支是其好发部位,且在超声中回声的特点均为低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声像,充满型癌栓可见不规则线状或星状血流信号,约占20%,其中癌栓所在支血流完全中断占80%.10例孤立型癌栓附着处彩色血流信号充盈缺损,血流束变细,其血流速度明显加快,与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超声检查敏感性较高.结论 超声在肝癌门静脉癌栓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63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17例(A组)行肝癌切除加门静脉癌栓取栓术,术后再加大网膜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其余46例(B组)行非手术治疗,包括射频治疗24例、无水酒精注射14例、介入治疗8例。结果 A组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5.2%、41.2%、23.5%,明显高于B组的45.7%、28.3%和0%(P<0.05)。结论与非手术治疗比较,手术治疗能相对延长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时间,方便术后使用大网膜静脉插管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世界因癌症死亡的第三常见原因,也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原发性肝癌治疗手段的增强,肝癌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经门静脉系统肝内播散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肝癌患者预后仍较差.在晚期肝癌中,门静脉癌栓发生率高达90%,即使在小肝癌中,门静脉癌栓发生率也高达30%[1].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万桃  彭慈军  熊坤 《安徽医药》2017,21(4):605-608
肝癌包括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性肝癌,门静脉癌栓是影响其预后及引起复发的重要因素.笔者就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近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介入门静脉注药治疗中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价值。方法 对38例此症患者施行了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化疗术。结果 门静脉癌栓消失者9例,缩小者17例,有效率达68.4%。肿瘤缩小率为76.3%,AFP转阴率为66.6%,9例获得了Ⅱ期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癌栓的坏死率达100%。19例穿刺活检示14例为变性坏死,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MSCT诊断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4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实施64排螺旋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观察诊断情况,同时与血管造影术(DSA)进行比较。结果患者静脉期图像清晰显示静脉癌栓,MSCT诊断与DSA造影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SCT诊断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具有较高的确诊率,无创伤性,可全方位、多角度观察血管走行,评价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介入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3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肝癌手术切除+癌栓切除或取出+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A组),肝癌手术切除+癌栓切除或取出治疗组(B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C组)。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17个月,术后0.5、1、3年生存率分别为92.1%、64.6%和19.1%。B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术后0.5、1、3年生存率分别为58.3%、41.7%和7.1%。C组中位生存期5个月,术后0.5、1、3年生存率分别为37.0%、15.9%和0。各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切除和门静脉取栓术是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戚菊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35-1636,I0002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8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彩色血流特点及频谱特征.结果 该组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其中左下肢37例,右下肢18例,双下肢3例.按血栓部位分:髂股型(中央型)35例,周围型4例,混合型19例.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就诊患者396例,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形态、部位、回声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应用受试者曲线(ROC)评价其诊断效果.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36例,超声检出率9.09%.急性血栓占58.3%(21/36),亚急性血栓占22.2%(8/36),慢性血栓占19.4%(7/36).急性期声像显示:血栓部位的管径显著增宽,血管内壁规则、清晰,呈现均匀低回声,血栓部位血流充盈缺损;亚急性期:静脉管径粗细不均匀,回声较急性期增强,血栓可呈强回声、等回声等,血管充盈缺损;慢性期:血管管径趋于正常或变细,血栓区呈中等或较高回声,有机化再通者可见彩色血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标准误为0.022,95%CI为0.926~1.000,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99.4%.结论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应结合回声、管腔变化、血流动力学等特征作出判断,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戚菊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9,17(10):1635-1636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8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彩色血流特点及频谱特征.结果 该组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其中左下肢37例,右下肢18例,双下肢3例.按血栓部位分:髂股型(中央型)35例,周围型4例,混合型19例.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戚菊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635-1636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8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彩色血流特点及频谱特征.结果 该组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其中左下肢37例,右下肢18例,双下肢3例.按血栓部位分:髂股型(中央型)35例,周围型4例,混合型19例.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饶平  苑菁  夏楠 《中国医药指南》2007,5(12):666-66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对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常规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结果:左下肢DVT27例,右下肢9例,下肢深静脉各段均可形成血栓。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DVT具有无创、安全、准确及可复性等优点,可作为诊断DVT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价值。方法对70例DVT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DVT发生于左下肢43例,右下肢27例。左下肢DVT混合型发生率为18.6%高于右下肢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DVT无回声率高于亚急性和慢性,急性与慢性DVT血管不能压缩率和无血流信号率均高于亚急性,亚急性与慢性侧支循环率高于急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VT无创、重复性强,能早期、准确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门脉癌栓(PVTT)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76例HCC合并PVTT的患者,根据治疗是否同步索拉非尼分为IMRT+索拉非尼组(30例)和单纯IMRT组(46例)。比较2组临床一般资料、生存结局、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测定2年累积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并行Log-rank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IMRT+索拉非尼组与单纯IMRT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53.3%、43.5%(P>0.05)。IMRT+索拉非尼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单纯IMRT组(12.0个月vs. 9.0个月)。IMRT+索拉非尼组与单纯IMRT组2年OS分别为23.8%和3.5%(Log-rank χ2=6.271,P=0.012),2年PFS分别为7.5%和0(Log-rank χ2=6.205,P=0.013),2年DMFS分别为9.5%和0(Log-rank χ2=4.346,P=0.037)。多因素分析显示,未同步索拉非尼、AST/ALT>1.26、肿瘤无反应均为影响HCC合并PVTT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IMRT相比,IMRT同步索拉非尼改善了HCC合并PVTT患者的远期疗效,而未增加不良反应。AST/ALT<1.26、肿瘤有反应、IMRT同步索拉非尼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间在我院诊疗的下肢DVT患者36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了解其诊断价值.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00%.急性下肢DVT 25例,二维超声显示:栓塞静脉增宽,呈中低回声,管壁无增厚,管腔加压不能被压闭;CDFI可探及条状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亚急性和慢性下肢DVT 11例,二维超声显示:管壁与血栓界线欠清,管壁增厚,呈高回声;CDFI可探及条带状血流,可见丰富的侧支血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DVT的诊断准确性高,操作方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该院在2002年1月-2011年12月的10年间共收治的17例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7例患者均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纳差.其中,单纯门静脉血栓形成4例(23.5%),单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6例(35.3%),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均有血栓形成7例(41.2%).经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治疗5例,经外周静脉溶栓或抗凝治疗11例,肠切除术1例.17例患者治愈7例,好转6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结论 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上少见,但进展快,病情危重,早期溶栓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医务人员要不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诊早治,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