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8例冠状动脉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利用多种重建方法进行重建,分析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及其显示率,以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影像特点。结果:图象优良率:优27.8%(5/18),良55.6%(10/18),差16.7%(3/18),优良率为83.3%;冠状动脉分段显示率为:右冠状动脉近段100%(18/18)、中段72.2%(13/18)、远段66.7%(12/18);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中段100%(18/18)、远段72.7%(13/18)左回旋支近段100%(18/18)、远段55.6%(10/18)。发现冠状动脉管壁欠光滑9例、钙化4例、管腔充盈缺损2例,冠状动脉变异2例,冠状动脉心肌桥1例。结论: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来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发现、合理饮食和积极的药物治疗对本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种影像检查手段,如DSA、CT、MRI及冠状动脉内超声(ICUS)都可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检查.插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有一定的死亡率(0.15%)和并发症(1.5%),检查费用高,病人需要住院.  相似文献   

3.
促进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case,CAD)有效治疗方法进展的最初诊断工具是创伤性冠状动脉造影。然而,这种创伤性检查在少数情况下会产生潜在的,可危及患生命安全的并发症。40%以上的创伤性冠状动脉造影只是用来排除冠心病,而不需要进一步的介入或外科治疗。有关无创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研究最初是建立在MRI,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2例(包括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和1例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病人)进行了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进行CT图像重建后处理,重建出各主要血管,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病人重建出桥血管及含支架血管。分析MSCT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并分析是否有管壁钙化和软性斑块,评价管腔狭窄及其程度。对桥血管和支架的显示及通畅性进行评价。结果: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近中段显示清晰,显示率达90%以上;对冠状动脉钙化和软性斑块显示良好,对冠状动脉狭窄显示较佳。7根搭桥血管其中有1根可见约75%-90%的狭窄,其余均通畅,支架显示良好。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患筛选手段,对血管搭桥术和支架放置并进行术后评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MSCTC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影像新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MSCT冠状动脉造影可以作为冠状动脉患者筛选、冠心病诊断及治疗效果随访观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8例冠状动脉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利用多种重建方法进行重建,分析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及其显示率,以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影像特点。结果 图像质量的优良率:优28.9%(11/38),良60.5%(23/38),差10.5%(4/38),优良率为89.5%(34/38);冠状动脉分段显示率为:右冠状动脉近段100%(38/38),中段76.3%(29/38),远段60.5%(23/38);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中段100%(38/38),远段81.6%(31/38),左回旋支近段100%(38/38),远段55.3%(21/38)。发现冠状动脉管壁欠光滑18例,钙化8例,管腔充盈缺损2例,冠状动脉仿真内镜发现冠状动脉夹层1例,管腔狭窄3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应用证明多层螺旋CT(MSCT)在心脏成像方面是切实有效的。综述了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技术和临床应用进展。MSCT冠状动脉造影可以部分取代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并作为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效果随访观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率及重建相位窗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健康体检者行16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每位患者的4条冠状动脉分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别用于图像质量分析。心率≤60次/min者,有82.1%(46/56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61~70次/min者,有63.4%(104/164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71~80次/min者,有41.20h,(28/68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80次/min以上者有31.2%(10/32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在60%~70%的重建相位窗时图像质量最佳,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在50%~60%时最佳,右冠状动脉重建相位窗为50%~70%较满意。结论心率及重建相位窗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多层螺旋CT及心电门控技术的问世,尤其是随着16层螺旋CT的出现,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已成为现实。作为微创性检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院新近引进的西门子十六层螺旋CT,使CT对冠状动脉心脏病的诊断成为可能。本文对冠状动脉扫描病例进行了小结,希望与同道交流,并请指教。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99,自引:4,他引:9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包括40例无明显心脏疾患的志愿者,25例冠心病患者,2例经皮冠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5个月和1例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SCTCA)并行冠状动脉三维重建,其中25例冠心病患者并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此为金标准,比较MSSCTC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率(未作冠状动脉造影的,只是用于评价多层螺旋CT对冠脉各支的显示能力,如显示哪几支、显示长度,示涉及有否冠状动脉疾患的显示)。结果:MSSCTCA对冠状动脉近中段显示清晰,显示率可达90%以上;对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为87.5%。结论:MSSCTCA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患的筛选手段及冠状动脉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MSCTA)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 0例冠心病患者 (35例拟诊冠心病 ,5例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术后患者 )进行了心电门控螺旋CT(MSCT)增强扫描 ,所得数据传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照。结果  4 0例患者中对 16 0支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进行了MSCT三维重建 ,35例拟诊者中 4例MSCTA和DSA排除了冠脉疾病 ;31例 12 4支冠脉中 ,MSCTA对于显示近中段≥ 5 0 %的狭窄有一定的准确性 (敏感性 81 8% ,特异性 90 1% ) ,不能显示轻度狭窄病变、远端或细小分支病变 ;可以发现并判断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 ,显示斑块的形态及引起狭窄的程度。钙化斑块特别是钙化范围广者可引起管腔轻度狭窄 (冠状动脉腔径狭窄 <5 0 % ) ,非钙化斑块则引起较明显的狭窄 (冠状动脉腔径狭窄≥ 5 0 % )。 4例冠状动脉支架和 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均可清晰显示支架和血管桥的位置及远端血流情况。结论MSCTA是有效可靠的冠心病诊断方法 ,对病变血管管腔狭窄、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它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可替代DSA用于易碎软斑块的早期检查。  相似文献   

12.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mary angiography,MSCTCA)的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7例患者行MSCTCA检查,利用多种方法进行重建,分析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MSCTCA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判断,冠状动脉的解剖变异,并了解桥血管和支架的通畅性。结果:容积再现图像最佳的显示相位窗为75%,左主干、左前降支重建的最佳相位为75%,右冠和左回旋支为50%~70%。MSCTCA能显示的管腔最小径1.5mm。对冠状动脉的解剖变异、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斑块的性质及桥血管和内支架显示良好。结论:MSCTCA可作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前的筛选,能能评价斑块的性质,在血运重建后的复查中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并能提供冠状动脉其他病变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7例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选用适合的检查技术,并评价所获得的图像质量;将患者按照年龄分组,分为65~74岁、75~84岁、≥85岁三组,分别统计各组CT冠状动脉成像的成功率并总结成像技术特点。结果 257例老年患者的2150段冠脉血管中,2041段冠状动脉血管(94.93%)图像质量可以满足影像学诊断。经统计学方法处理,表明在不同年龄组的老年患者中,冠状动脉成像显示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64层螺旋CT对老年人冠状动脉成像有很好的显示成功率,可作为老年人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有效筛选方法;在对老年人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时,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适当的运用成像技术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可疑冠状动脉狭窄的23例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SCA)检查,男14例,女9例,年龄35-76岁。以管腔狭窄≥50%为诊断标准,将MSCTA与SCA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评价MS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3例患者中,用于评价的92个血管分支中2种检查方法均为阳性的血管节段为30支,均为阴性者8支,SCA阳性而MSCrA阴性1支,SCA阴性而MSCTA阳性5支,MSCTA敏感度96.8%,特异度61.5%,阳性预测值85.7%,阴性预测值88.9%;MSC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和SCA有很好的一致性(P〉0.005);21例冠状动脉狭窄阳性患者中有17例发现冠状动脉壁存在钙化。结论:M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伪影及其产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伪影表现及其产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分析冠状动脉伪影的表现,评分法判断伪影的程度,产生伪影的原因。结果:以曲面重组为标准重组方式评判。109例见伪影占80.2%,232段冠状动脉发生伪影占23.8%。伪影分为自身因素和技术因素两大类。呼吸运动与心脏运动表现为阶梯状影,冠状动脉错位、中断、模糊;高密度物质表现为局部管腔模糊;邻近结构伪影表现为冠状动脉显影模糊;技术原因表现为冠状动脉不能成像。冠状动脉伪影程度5分3例,4分8例,3分24例,2分33例,1分41例。轻度伪影74例占54.4%(74/136),中度伪影占24例17.6%(24/136),重度伪影11例占8.1%(11/136)。结论:伪影的产生各有其原因,影像学表现各异,通过多种手段的联合应用可降低伪影的发生率及对诊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准确性及局限性。方法:25例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回顾性心电门控、O.42s螺旋扫描),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在25例患者的186节段(血管直径≥2mm)中,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有161节段(86.5%)。对于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MSCT显示中度和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83.8%(26/31)和95.3%(124/130)。若将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25节段包括内,则MSCT显示中度和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为76.4%(26/34)。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用于无创性诊断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局限性伪影的影响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77,自引:13,他引:7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患者行64层MSCT冠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对诊断冠脉不同程度狭窄的16例患者中15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26例行64层MSCT冠脉造影均成功地显示冠脉各主支(左冠脉主支、左冠脉回旋支、左冠脉前降支及右冠脉主支)及其分支(包括右冠脉的后降支、左室后支、圆锥支、窦房结动脉及左冠脉的对角支、钝缘支等),18例患者的56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硬斑块和软斑块,其中16例的38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15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患者显示32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 64层MSCT是1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其对冠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4~16层MSCT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对照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能力。方法 对76例先后进行MSCT和CAG检查者,CT诊断和CAG诊断医师分别判断MB—MCA的有无,载MB—MCA血管形态特征。(1)采用双盲法MSCT和CAG分别独立阅片;(2)相互参照另1种检查结果后再次阅片。应用卡方统计分析方法,判断2种方法发现MB—MCA和判断血管迂曲有无差异。结果 双盲法MSCT发现MB—MCA27例29处,CAG发现2例2处(X^2=24.55,P〈0,05),MSCT发现22处(75.86%)载MB—MCA冠状动脉节段迂曲,CAG发现1处(X^2=28,82,P〈0.05),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互对照后再次评价,MSCT发现MB—MCA数量同前,CAG新发现7例7处,位置与MSCT一致,2种方法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X^2=10.52,P〈0.05)。对22例MSCT诊断局部迂曲者,CAG也可证实,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05)。结论 MSCT较CAG容易发现MB—MCA,CAG发现局部血管迂曲对MB—MCA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重建相位窗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最佳重建相位窗。方法32例健康受检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在6个相位窗(心动周期的R波后40%、50%、60%、70%、80%、90%)上对冠状动脉进行CT图像重组,对这6个时相的薄层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二维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重建。结果每位受检者的4条冠状动脉分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别用于图像质量分析。左主干在6个R—R时相均显示良好,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在70%相位窗的图像质量最佳,右冠状动脉在80%相位窗的图像质量最佳,整体图像在70%相位窗的重组图像质量最佳。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应首先选择70%相位窗。选择最佳相位窗进行图像重建可以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8例受试者均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将冠心病组和无症状组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结果对照分析 ,并对其中 2 5例冠心病患者的钙化积分结果与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对照 ,分析总结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的平均钙化积分为 36 0 .5± 5 1.7,无症状组为 87.2 5± 2 7.2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5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的结果与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结果对照 ,以积分大于 30 0为阳性 ,小于 30 0为阴性 ,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 ,定量分析对预测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无创性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