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m RNA结合蛋白3(IMP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6例胰腺癌组织以及1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IMP3表达,分析IMP3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IMP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93.65%vs.0.00%,P0.000)。IMP3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深度、TNM分级有关(均P0.05);IMP3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IMP3低表达患者(9.5个月vs.17.8个月,P=0.000)。结论:IMP3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增高,且其表达水平与胰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MP3高表达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两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6例胃癌组织和92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MMP-2和IGF-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MMP-2和IGF-1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MMP-2和IGF-1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0.4%(307/436)和49.5%(216/436),明显高于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的3.3%(3/92,P<0.05)和5.4%(5/92,P<0.05),两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Lauren分型、TNM分期、浸润深度、脉管侵犯、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值均<0.05);MMP-2和IGF-1两种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按TNM分期的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MMP-2高表达与Ⅰ~Ⅱ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P值均<0.05),IGF-1高表达与Ⅰ~Ⅲ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P值均<0.05);MMP-2和IGF-1的高表达均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MP-2和IGF-1参与了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同时检测MMP-2和IGF-1两种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是机体生理情况下调控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生长因子。IGFs在长骨发育,即软骨内化骨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IGF-I参与调节了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软骨过程并进而参与了软骨组织稳态的保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s,IGFBPs)代表了一个能与IGF-I和IGF-2相结合的进化上保守的蛋白质家族,包括6个独立的家族成员IGFBP1、2、3、4、5、6,它们具有调控和储存转运IGFs的作用以及独立于IGFs的作用,在机体生长和发育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在软骨组织的发育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IGFs和IGFBPs对软骨细胞生长和发育的生理调节功能,从而为IGFs在软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在不同年龄、不同病理分期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婴幼儿血管瘤、27例血管畸形及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I GF-2的表达。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婴幼儿血管瘤组和血管畸形组IGF-2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6,P<0.05);婴幼儿血管瘤组和正常皮肤组I GF-2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1,P<0.05);I GF-2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血管畸形组织中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3,P>0.05)。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年龄与I GF-2蛋白的表达强度的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量和非线性回归分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婴幼儿血管瘤的年龄与肿瘤病理分期有关系(χ2=24.91,P<0.05)。I GF-2蛋白的表达强度和病理分期有关系(χ2=19.03,P<0.05)。结论:婴幼儿血管瘤中I GF-2蛋白的表达强度、肿瘤的病理分期和患儿年龄两两间存在关联。IGF-2可能在婴幼儿血管瘤的发展过程中起促进增殖的作用。IGF-2蛋白的表达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瘤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related protein-1,IGFBP-rP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ronst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中表达的变化及抗IGFBP-rP1抗体对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产生Ⅰ型胶原的影响.方法 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体外培养,分别设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PBS)、不同浓度的TGFβ1.处理组、不同浓度的抗IGFBP-rP1抗体处理组,处理因素作用2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检测IGFBP-rP1在HSC-T6中的表达,ELISA检测Ⅰ型胶原的含量并进行IGFBP-rP1与Ⅰ型胶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TGFβ1各处理组IGFBP-rP1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强.抗IGFBP-rP1抗体可以拮抗TGFβ1诱导的HSC-T6产生的过多Ⅰ型胶原.IGFBP-rP1与Ⅰ型胶原呈正相关(r=0.833,P<0.01).结论 IGFBP-rP1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且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IGF Ⅱ )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32例胆管癌标本及胆总管囊肿组织标本中IGF Ⅱ的表达。结果 :IGF Ⅱ在胆管癌和胆总管囊肿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8.10 %和 4 4 .4 2 % (P <0 .0 5 ) ,其与分化程度、大小有关 (P <0 .0 5 ) ,与转移水平、生存期无关。结论 :IGF Ⅱ在胆管癌中高表达 ,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结合蛋白(IGFBPs)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变化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测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收治和门诊复查的结直肠癌患者615例(术前检测244例,术后371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GF-1和IGFBPS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I/IGFBP-3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术后患者比较,均明显升高,IGFBP-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直肠癌术后未发生转移者与有肝或腹腔远处转移者胰岛素、IGF-1、IGFBP-1、IGFBP-3、IGF-1/IGFBP-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WH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而B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WHR、BMI与胰岛素水平、IGF-1/IGFBP-3比值呈正相关(P〈0.01,P〈0.05),与IGFBP-3呈负相关(P〈0.01,P〈0.05);直肠癌患者WHR与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BMI与血清IGFBP-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无相关性(P〉0.05)。结论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I/IGFBP-3比值升高及IGFBP-3水平降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肿瘤转移与否无关,中心性肥胖是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有研究结果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与肥厚性瘢痕的形成密切相关,但其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鲜见报道。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ELISA两种方法在核酸及蛋白质水平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结合蛋白(IGFBPs)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变化及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收治和门诊复查的结直肠癌患者615例(术前检测244例,术后371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GF-1和IGFBPS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术后患者比较,均明显升高,IGFBP-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直肠癌术后未发生转移者与有肝或腹腔远处转移者胰岛素、IGF-1、IGFBP-1、IGFBP-3、IGF-1/IGFBP-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WH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而B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WHR、BMI与胰岛素水平、IGF-1/IGFBP-3比值呈正相关(P<0.01,P<0.05),与IGFBP-3呈负相关(P<0.01,P<0.05);直肠癌患者WHR与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及BMI与血清IGFBP-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无相关性(P>0.05).结论 胰岛素、IGF-1水平和IGF-Ⅰ/IGFBP-3比值升高及IGFBP-3水平降低,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肿瘤转移与否无关,中心性肥胖是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proto-oncogene dishevelled (Dvl)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th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and its elevated expression in various tumor types is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cy. However, a role for Dvl in glioma has not been explored.

Materials and methods

To determine whether Dvl expression is elevated in human glioma, we examined the protein levels in 67 human glioma samples and 3 normal brain specimens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To investigate a possible association of Dvl with the malignant phenotype in glioma, the correlation of the Dvl immunoreactivity score (IRS) with β-catenin IRS, the tumor proliferation index (PI), and tumor invasion index (II) were determined for each sample.

Results

The Dvl IRS, β-catenin IRS, PI, and II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pathologic grade of glioma (P <0.001) with average scores of 3.46 ± 3.45, 3.92 ± 3.28, 30.93 ± 17.92, and 20.43 ± 11.79,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PI and II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the Dvl-positive group than the Dvl-negative group (P <0.001). Correlat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β-catenin IRS, PI, and II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vl IRS.

Conclusions

Dvl overexpression may contribute to the malignant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gliom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221和miRNA-222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及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120例,病理学分级Ⅰ级19例、Ⅱ级31例、Ⅲ级38例、Ⅳ级32例;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miRNA-221和miRNA-222的表达.对进行标准治疗的胶质瘤患者进行4年随访.结果 肿瘤病理级别随miRNA-221和miRNA-222表达的升高而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3,P<0.01);生存时间随miRNA-221和miRNA-222表达升高而减少,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5.63,P<0.01).结论 miRNA-221和miRNA-222的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学分级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North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葡萄糖转运体mRNA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转运体的蛋白水平。结果 Ⅰ/Ⅱ级、Ⅲ级、Ⅳ级胶质瘤GLUT1 mRNA/肌动蛋白(actin)mRNA分别为0.12、0.17、0.21;4.2kb GLUT3 mRNA/actin mRNA分别为0.178、0.568、0.710;2.7kb GLUT3 mRNA/actin mRNA分别为0.075、0.216、0.406。随着脑胶质瘤分级的增高,GLUT1/actin转录物比率有随之增加的趋势,但无显著相关。4.2kb GLUT3是2种转录物中丰度较高的一种,2种转录物的GLUT3/actin比率与胶质瘤的分级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恶性胶质瘤细胞可能分泌某种因子增强GLUTs mRNA表达,但抑制GLUT1 mRNA翻译而促进GLUT3蛋白表达,使GLUT3成为供应恶性胶质细胞能量代谢底物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kp2、PTEN和p2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胶质瘤和6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Skp2、PTEN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Skp2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不明显,在低级别胶质瘤中表达较少,在高级别胶质瘤中表达较多,两两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和p27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明显,在低级别胶质瘤中表达较少,在高级别胶质瘤中表达不明显,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中Skp2蛋白表达与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809,P〈0.01),PTEN蛋白和p2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65,P〈0.01)。Skp2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814,P〈0.01)。结论在胶质瘤中PTEN的缺失突变导致Skp2在胶质瘤中表达升高,进一步促进p27的泛素化降解,使p27表达降低,失去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从而促进胶质瘤的恶性进展和增殖。  相似文献   

15.
脑胶质瘤细胞P—糖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细胞P -糖蛋白 (P -gp)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法 ,对 6 3例手术后脑胶质瘤标本石蜡切片 ,测定P -gp表达。 结果  6 3例脑胶质瘤P -gp阳性率 39.6 8% (2 5 /6 3) ;8例化疗后复发脑胶质瘤P -gp阳性率 87.5 0 % (7/8) ;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2 5 )。 6 3例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中 ,P -gp阳性率Ⅱ级 2 5 .0 0 % ,Ⅲ级 38.46 % ,Ⅳ级 5 2 .39% ,病理分级与P -gp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0 5 )。结论 P -gp表达可为原发性和获得性的 ,化疗能诱导或增强肿瘤耐药性 ,P -gp表达随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强 ,可作为临床化疗中的重要指导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EphB4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分析与病理级别、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结果EphB4在胶质瘤中呈过表达,表达于肿瘤细胞和血管上,与病理级别正相关,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结论EphB4/ephnnB2信号可能通过直接影响肿瘤细胞和间接影响瘤性血管的双重作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olo样激酶1(PLK1)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EIF5A2)在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15年3月至2021年8月大庆市人民医院11例正常脑组织和66例胶质瘤组织中PLK1和EIF5A2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行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在人脑胶质瘤表达及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及瘤周水肿的关系。方法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42例人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Ang-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正常脑组织中无或弱表达Ang-2。42例胶质瘤组织中均有Ang-2 mRNA表达,不同级别间Ang-2 mRNA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Ang-2 mRNA的表达增高(r=0.894,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胶质瘤细胞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Ang-2蛋白表达。Ang-2 mRNA表达与MVD、脑水肿指数(EI)显著相关(分别为r=0.853,P<0.01;r=0.784,P<0.01)。结论 Ang-2可能参与胶质瘤血管生成,对胶质瘤瘤周脑水肿及恶性进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二甲基甲酰胺对胶质瘤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胶质瘤荷瘤大鼠在二甲基甲酰胺 (DMF)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C myc蛋白表达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实验组Wistar荷瘤大鼠给予每天 2次腹腔注射DMF 5 70mg/kg体重 ,共 2周 ;对照组给予盐水注射。计数荷瘤大鼠生存时间。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大鼠肿瘤组织C myc蛋白表达。 结果 实验组生存时间(3 6.3± 2 .7)d较对照组 (2 8.0± 2 .4)d明显延长 (P <0 .0 1)。大鼠C myc蛋白阳性表达平均百分率 ,对照组为 (77.62± 12 .11) % ;实验组肿瘤周边为 (2 3 .80± 13 .83 ) %、肿瘤中心为 (4 4 .0 2±2 1.5 8) % ;肿瘤周边与中心比较、肿瘤周边及中心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DMF诱导胶质瘤凋亡的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C myc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BT325、U251和正常人脑星形细胞(NHA)中ADAR2mRNA表达水平及苯乙酸(PA)对U251细胞中ADAR2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方法检测胶质瘤细胞中ADAR2mRNA表达水平,检测PA处理前后U251细胞中ADAR2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PA作用24、48和72 h后U251细胞增殖.Western印迹法检测PA作用前后U251细胞中ADAR2蛋白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显示:ADAR2 mRNA在NHA中表达极弱(19.9±2.2),在SHG44和BT325细胞中明显表达(35.6±2.8、78.8±3.2),在U251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101.3±3.5).PA3.0和5.0 mmol/L作用U251细胞24h后,ADAR2mRNA分别为60.3±1.5和50.5±l.2(P<0.01);MTT法检测显示PA对U251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P<0.01);Western印迹法显示PA可降低ADAR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在不同的胶质瘤细胞中,ADAR2mRNA表达水平不同;PA可抑制U251细胞中ADAR2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