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乙酰肝素酶与妇产科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泛存在于妇产科领域里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如胚胎组织发育 ,孕期及分娩时母体子宫血管变化、肌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 ,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 ,甚至宫颈癌、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等 ,目前认为与体内一种被称为乙酰肝素酶的物质有关〔1〕。乙酰肝素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HSPGs) ,又称硫酸乙酰肝素多聚糖 ,是一种蛋白聚糖类碳水化合物 ,为广泛存在于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组织细胞外基质 (ECM)和细胞表面的牛物大分子 ,是基底膜的主要构成成分 〔2 ,3〕。它能与细胞表面及 ECM中的活性分子结合 ,粘附于细胞表面 ,是 ECM聚集和… 相似文献
3.
4.
乙酰肝素酶(HPA)是人体内唯一能降解硫酸肝素蛋白多糖(HSPG)的一种β-D-葡萄糖醛酸内切酶。HSPG是细胞外基质(ECM)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在正常组织的发育与病理学改变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HPA能识别 HSPG的硫酸肝素链(HS)并将其降解,进而影响 ECM与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基底膜结构,释放与 HSPG结合的各种细胞因子。除通过降解 HS产生间接生理作用外, HPA还以聚集、脱落、分裂素绑定的方式影响多配体聚糖的生物效应。另外,HPA 可以增强信号级联效应,促进蛋白激酶的磷酸化和基因转录。因此,HPA的激活会引起一些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炎性反应、血管形成、肿瘤转移、胚胎植入等。笔者拟就 HPA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总结粘附分子在女性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表达、功能及影响因素,探讨粘附分子与女性生殖、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妇科肿瘤等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粘附分子与妇产科疾患的发生机制、监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乙酰肝素酶是一类裂解硫酸乙酰肝素的糖苷内切酶,通过降解肿瘤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以及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而促进肿瘤扩散和转移。本研究探讨子宫颈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与子宫颈癌转移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子宫颈鳞癌、12例子宫颈腺癌、10例子宫颈正常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子宫颈癌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率(62.9%)明显高于其在子宫颈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大小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子宫颈正常组织、子宫颈癌组织中MVD的平均值分别为(11.33±2.38)、(42.97±9.99)(P=0.00)。子宫颈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阳性表达组MVD显著高于其阴性表达组MVD,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在子宫颈癌的浸润、转移及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与宫颈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宫颈癌、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χ2检验分析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58例子宫颈浸润癌患者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的43例,阳性表达率为74.14%。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CINⅠ~Ⅱ和宫颈原位癌。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宫颈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年龄无明显关系。结论:Hpa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预测宫颈癌浸润转移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和有价值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米非司酮在我国妇产科领域的普遍应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不断深入,相应用药方案也逐渐成熟.并因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而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妇产科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9.
瘦素在妇产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玉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6,25(5):270-273
瘦素(leptin)作为肥胖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主要通过大脑调节体质量和能量平衡,并参与代谢、造血和生殖等功能。瘦素及其受体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中有多处表达,这可能是瘦素参与多种妇产科疾病的基础。研究发现瘦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妇产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作用。综述瘦素的研究概况以及在上述疾病中的异常表现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正常妊娠模型大鼠、自然流产模型大鼠、肝素干预模型大鼠胎盘组织乙酰肝素酶、MMP-9表达特征的差异,探讨两者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建立正常妊娠大鼠模型、自然流产大鼠模型和肝素干预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3组模型孕14天胎盘组织中乙酰肝素酶和MMP-9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妊娠模型组和肝素干预模型组相比,自然流产模型组大鼠胎盘组织中类肝素酶和MMP-9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胎盘组织中乙酰肝素酶和MMP-9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有关,肝素可对自然流产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瘦素(leptin)作为肥胖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主要通过大脑调节体质量和能量平衡,并参与代谢、造血和生殖等功能.瘦素及其受体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中有多处表达,这可能是瘦素参与多种妇产科疾病的基础.研究发现瘦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妇产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作用.综述瘦素的研究概况以及在上述疾病中的异常表现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传统的内分泌机制外,内异症的发生似乎更与异位子宫内膜自分泌机制有关.这表现在异位内膜异常表达芳香化酶,不表达17β-羟甾脱氢酶-2,结果雌激素生成代谢增加,而雌激素分解代谢减少,在局部造成一个高水平的雌激素微环境,是导致内异症病理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参考文献、杂志,尽量全面地把米非司酮近年来的临床应用汇总起来。结果米非司酮在临床上的应用很广泛,效果也不一样,需要我们去谨慎应用。结论通过汇总,我们可以掌握更多的应用,依据实际情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4.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是一种具有抗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活性的合成激素,最初作为终止早孕药物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肯定.随着对其药物机制认识的加深,已用于一些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治疗,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并取得一定的效果[1].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已成为一种在妇产科各亚临床专业广泛应用的重要药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幼保健》2019,(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 (Gal NAc-T3)和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6 (Gal NAc-T6)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十堰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EMS的58例患者,保留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同时保留同时期进行腹腔镜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子宫内膜正常的35例患者正常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异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中Gal NAc-T3、Gal NAc-T6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EMS不同分期患者异位内膜中Gal NAc-T3、Gal NAc-T6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异位内膜组织中Gal NAc-T3和Gal NAc-T6 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在位内膜组织和正常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异位内膜组织中Gal NAc-T3和Gal NAc-T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在位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位内膜组织中Gal NAc-T3和Gal NAc-T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Ⅰ~Ⅱ期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Gal NAc-T3和Gal NAc-T6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Ⅲ~Ⅳ期EMS患者(P0. 05);EMD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Gal NAc-T3和Gal NAc-T6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 662,P=0. 003)。结论 EMS患者异位子宫内膜中Gal NAc-T3和Gal NAc-T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呈显著正相关,可能与病情恶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芳香化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传统的内分泌机制外,内异症的发生似乎更与异位子宫内膜自分泌机制有关。这表现在异位内膜异常表达芳香化酶,不表达17β-羟甾脱氢酶-2,结果雌激素生成代谢增加,而雌激素分解代谢减少,在局部造成一个高水平的雌激素微环境,是导致内异症病理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双瓣法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指标、月经恢复及血清乙酰肝素酶(HP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与研究组(60例,采用腹腔镜下双瓣法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月经恢复能力、痛经疼痛评分、血清HPA水平的变化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92.08±18.72)min、(3.06±0.64)d、(187.69±37.65)ml、(9.06±2.15)d]相比,研究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手术时间[(80.02±16.61)min]、术后腹腔引流时间[(2.15±0.47)d]、术中出血量[(126.55±28.53)ml]及住院时间[(7.86±1.67)d]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月经量、月经经期、痛经程度评分及血清HP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月经量、月经经期、痛经程度评分及血清HP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上述指标研究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复发的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双瓣法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月经恢复能力,抑制血清HPA的表达,并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幼保健》2017,(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细胞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P450arom)联合血清CA125检测在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ctriosis,EM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的45例盆腔EMs患者为研究组,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Ⅰ期)排除EMs且卵巢正常的患者45例为对照组,术前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术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研究组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和对照组患者正常子宫内膜中P450arom的表达结果。结果研究组在位及异位内膜均有P450arom的强表达,对照组子宫内膜弱表达或无表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子宫内膜P450arom诊断EM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8%、93.3%、92.1%;检测血清CA125诊断EM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2.2%、91.1%、87.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EMs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1%、88.8%、89.1%。结论在位子宫内膜P450arom检测有助于盆腔EMs的诊断,联合血清CA125检测可提高盆腔EMs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过表达滋养细胞中乙酰肝素酶(HPSE)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并且初步预测HPSE对滋养细胞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 方法选择早孕期人绒毛膜滋养细胞株HTR8/SVneo为研究对象,并构建HPSE过表达稳定转染HTR8/SVneo滋养细胞株,纳入检验组,以及HPSE正常表达稳定转染HTR8/SVneo滋养细胞株,纳入对照组。采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半定量检测,对检验组和对照组滋养细胞株中343种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应用Image J软件分析和找出差异细胞因子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2组滋养细胞株中表达水平差异最大的细胞因子AXL受体酪氨酸激酶表达水平,以验证细胞因子抗体芯片半定量检测结果。通过STRING蛋白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关系网络,并应用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 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 (DAVID)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 结果①细胞因子抗体芯片半定量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滋养细胞株相比,检验组滋养细胞株过表达HPSE后,其细胞因子表达下降,并且检验组与对照组滋养细胞株中细胞因子蛋白表达水平比值<0.666 7的细胞因子,即差异细胞因子共计15种,分别为AXL、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TEK受体酪氨酸激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PLAUR)、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淋巴细胞激活基因(LAG)3、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TNFRSF)1B、TNFRSF1A、细胞毒性和调节性T细胞分子(CRTAM)、TIMP4、人血小板反应蛋白(THBS)1、白细胞介素17受体B(IL17RB)、连接黏附分子样蛋白(AMICA)及C-C类趋化因子16(CCL16)。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检验组滋养细胞株中AX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滋养细胞株,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1,P=0.020),这与细胞因子抗体芯片半定量检测结果一致。③通过STRING蛋白数据库分析结果发现,HPSE可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肿瘤蛋白p53(TP53)和CD44与MMP9产生关联,而MMP9又可直接或者间接与除LAG3、CCL16和IL17RB之外的其他12种差异细胞因子相关联,从而建立相互作用关系网络图。④细胞因子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发现,差异细胞因子主要涉及细胞凋亡负调控和细胞外基质(ECM)分解等41个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细胞因子主要涉及癌症蛋白多糖信号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6条信号通路。 结论过表达HPSE可调控滋养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通过MMP9参与的癌症蛋白多糖信号通路影响滋养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HPSE对滋养细胞相关疾病影响,提供研究方向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 (SP法)检测68例宫颈鳞癌组织和20例宫颈正常组织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癌组织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9%和72.1%,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70)。结论: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具有正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