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LPD)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OPD)治疗远端胆管癌的围术期及预后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80例远端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PD组(112例)和OPD组(68例),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R0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比例、淋巴结转移病人阳性淋巴结数目、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LPD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OPD组[(373.22±80.53) min比(320.86±75.05) min],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OPD组[(325.92±369.33) mL比(510.23±598.30) mL],术后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OPD组[(12.32±4.81) d比(15.30±4.99)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PD组和OPD组的术后主要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标准的49例患者分成LPD组(n=23)和OPD组(n=26),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肿瘤学结果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LPD和OPD两种术式的术中输血率和术后胰瘘、胆瘘、术后出血、胃排空延迟、腹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安全性指标相近(P>0.05);LPD组较OPD组手术时间延长,但术中出血量减少(P<0.05)。两种术式术后入住ICU人数、非计划再次手术人数、标本肿瘤长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阳性患者例数、R0切除率、肿瘤分化程度、术后病理分期、肿瘤来源、出院30 d内再次入院率、术后复发率、术后90 d死亡率及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等手术疗效指标相近(P>0.05)。与OPD相比,LPD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提早,术后住院日缩短,术后疼痛评分降低和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提高(P<0.05)。结论 与OPD相比,LPD安全可靠,可获得同样的肿瘤学根治效果,手术疗效值得肯定,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oduodenectomy,OPD)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从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由同一主刀医师同期完成的29例LPD患者和27例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LPD组和OPD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水平、术前合并疾病、病灶大小、TNM分期和ASA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PD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OPD组[(482±86)min比(349±73) min,P0.01];与OPD组相比,LPD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OPD组[(3.3±0.8)d比(5.3±1.0)d,P0.05];2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人数、二次手术次数、术后患者死亡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的初步结果提示,与OPD相比,LPD可缩短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但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中失血量。该结论仍需更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obot-assisted Pancreaticoduodenectomy,RPD)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治疗壶腹周围癌的临床应用情况,并总结RPD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1年8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行RPD和LPD手术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RPD者52例,设为RPD组;行LPD者41例,设为LPD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RPD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或中转腹腔镜患者。RPD组和LPD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22.7±94.6)min和(351±102.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0.5±178.3)ml和(302.5±108.6)ml,接受术中输血者分别为3例和5例,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4.3±1.6)d和(5.7±2.5)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5±1.8)d和(3.3±2.1)d,...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完成的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LPD 30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结果间的差异。结果 LPD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OPD组[(542.6±58.6)min vs(383.1±64.6)min,P0.001)],但术中出血量更少[(190.3±192.0)ml vs(373.3±363.8)ml,P=0.018)],术中输血率更低(30%vs 66.7%,P=0.004),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更低(6.7%vs 26.7%,P=0.038),入住科室ICU时间[(2.3±0.9)d vs(5.0±0.9)d,P0.001)]及住院时间[(14.7±1.2)d vs(18.5±2.1)d,P0.001)]更短,肿瘤直径更小[(2.6±0.7)cm vs(3.9±2.4)cm,P=0.009)]。两组患者术后胰瘘、胆瘘、出血、腹腔感染/脓肿、切口感染、二次手术率、总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手术切缘(R0切除率)、术中切除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数、血管浸润率及肿瘤分化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PD虽手术复杂、难度大,然对经验丰富的胰腺外科医师而言,该术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周围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估腹腔镜下不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PPD)的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治疗组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周围疾病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LPD组及LPPPD组。结果本组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45例患者中有25例行LPD,有20例行LPPPD。1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为(472.95±33.47)min,术中出血量为(202.84±108.74)mL,术后ICU监护时间为(1.29±3.04)d,术后住院时间为(15.07±5.48)d。LPD组和LPPP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减压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PPPD组的术后ICU监护时间明显长于LPD组(P=0.028)。2术后并发症情况:有25例(55.56%)患者术后发生了并发症,其中胰瘘10例,胆汁漏1例,胃排空障碍6例,感染3例,吻合口出血2例,肠系膜血栓形成1例,术后腹腔积液1例,乳糜瘘1例。LPD组和LPPP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具体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PPPD组术后死亡1例。结论本组研究结果初步提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周围疾病是可行的、安全的;另外LPPPD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幽门切除术后引起的消化液的返流等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OPD)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共8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OPD,39例行LPD,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输血例数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LPD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OPD组(P0.05)。LPD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OPD组(P0.05),但两组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术后30 d死亡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R_0切除率及其他术后病理结果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1、3年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与OPD比较,LPD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患者具有相同的肿瘤根治性,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两者远期疗效也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30例LPD病人资料,同一时期选取我院30例接受OPD的病人进行比较。结果:与OPD相比,LPD组病人手术时间较长[(519.0±86.0)min比(321.0±78.0)min,P0.001],术中出血量较少[225.0 m L(四分位数:187.0~400.0)比490.0 m L(四分位数:345.0~555.0),P0.001],较快恢复进食[(5.9±1.8)d比(9.2±4.1)d,P0.001],较少的病人入重症监护室(ICU)进一步治疗(13例/43.3%比22例/73.3%,P0.05),较少的病人需要术后镇痛治疗(11例/36.7%比21例/70.0%,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和切缘阴性等肿瘤学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PD不仅在技术上安全可行,而且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对ICU和镇痛的需求并较快恢复饮食。两组在淋巴结清扫及R0切除率等方面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2011年4月-2013年6月,将13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采用抽取信封法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8例)和开腹组(65例),2组年龄、性别、穿孔大小、部位和麻醉学评分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第1天及第3天疼痛评分及镇痛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10.2±2.2)ml vs.(23.7±4.6)ml,t=-21.742,P=0.000],术后肠鸣音恢复早[(26.2±6.1)h vs.(39.4±8.5)h,t=-10.324,P=0.000],术后疼痛轻[第1天疼痛评分(4.1±1.1)vs.(7.6±1.7),t=-14.159,P=0.000,第3天疼痛评分(1.7±0.9)vs.(3.6±1.2),t=-10.360,P=0.000],镇痛次数少[中位数1(0-9) vs.3(0-12),Z=-7.208,P=0.000],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0(0%) vs.6(9.2%),P=0.012],术后住院时间短[(6.3±1.3)d vs.(8.2±2.7)d,t=-5.206,P=0.000]。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随访3-6个月,2组均无再次穿孔及死亡。结论腹腔镜手术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安全可靠,具有疼痛轻、切口感染少、康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良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李惠利医院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由同一术者同期施行的LPD 31例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LPD组和OPD组年龄、性别、ASA评分、体重指数(BMI)、住院费用,胰瘘、胆瘘、出血等并发症,手术切缘(R0切除率)、阳性淋巴结数、肿瘤直径、血管浸润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PD患者手术时间和切除淋巴结数要长于或多于OPD组(P0.05),但LPD组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和肿瘤直径方面均要少于或小于OPD组(P0.05)。结论 LPD虽然手术复杂、难度大,但具有一定优势。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而言,该术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4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22例,开腹21例。对比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清扫淋巴结数目。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总的手术时间长(414.0±31.0 min vs.263.8±34.4 min,t=11.634,P0.001),但术中出血量少(176.0±50.4 m L vs.290.8±41.9 m L,t=-6.613,P=0.01),术后肛门排气早(4.9±0.7 d vs.6.7±0.8 d,t=-5.724,P=0.025),术后住院时间短(17.3±2.0 d vs.21.3±3.2 d,t=-3.514,P=0.002),二组术后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同样遵循肿瘤根治原则,而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ISR手术的27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行开腹ISR手术的41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肿瘤相关指标、术后肛门功能及预后。结果腹腔镜组均顺利完成ISR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242.2±42.5)min比(199.1±44.3)min,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150.5±102.2)ml比(258.4±149.2)ml,P=0.00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1.1)d比(3.6±1.5)d,P=-0.032]和恢复正常饮食时间[(6.6±1.2)d比(7.5±1.7)d,P=0.012]及术后住院时间[(7.7±1.4)d比(9.1±2.4)d,P=0.006]均明显缩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淋巴结清扫数量[(14.1±4.1)枚比(16.4±6.8)枚,P=0.113]、远切缘长度[(1.4±0.7)cm比(1.6±0.8)cm,P=0-311]及环周切缘阳性率[7.4%(2/27)比2.4%(1/41),P=0.709]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术后肛门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0.05)。结论腹腔镜ISR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似的肿瘤根治效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完成的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LPD组15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精准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9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对照组),60例进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肝功能、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虽然手术时间较长[(262.2±54.2)min vs (174.8±54.8)min,t=30.727,P〈0.01],但术中出血量少[(438.5±89.6)ml vs (680.6±74.7)ml(t=-86.465,P〈0.01)],术后肝功能恢复快,术后7 d时ALT为(50.1±7.4)U/L vs(320.7±11.8)U/L,(t=-96.470,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11.7%vs 40.6%,χ2=10.227,P〈0.01),结石清除率高(100.0%vs 75.0%,χ2=16.429,P〈0.01)及住院时间短[(15.9±5.4)d vs (23.4±4.3)d,t=-50.103,P〈0.01]。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可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D2根治术在远端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中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共44例远端进展期胃癌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24例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20例,比较2组临床情况、各站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被排除。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312.4±42.8)min vs.(256.2±28.6)min,t=4.942,P=0.000];但术后排气早[(3.2±1.3)d vs.(4.6±1.1)d,t=-3.750,P=0.000],下床活动早[(3.0±1.2)d vs.(4.2±1.3)d,t=-3.110,P=0.004],术后住院时间短[(7.8±3.2)d vs.(14.4±5.6)d,t=-4.750,P=0.000]。术中出血量2组差异无显著性[(304.8±112.4)ml vs.(285.6±86.6)ml,t=0.615,P=0.247]。2组每例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显著性[(19.4±9.2)枚vs.(20.2±12.0)枚,t=-0.241,P=0.652],其中第一站淋巴结2组差异无显著性[(15.4±6.8)枚vs.(16.3±7.3)枚,t=-0.414,P=0.431],第二站淋巴结腹腔镜组少于开腹组[(4.8±3.4)枚vs.(7.4±2.8)枚,t=-2.690,P=0.008]。随访6~35个月,平均17个月。腹腔镜组3例死亡,3例复发转移带瘤生存;开腹组4例死亡,2例复发转移带瘤生存。结论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中,虽然腹腔镜组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及开腹组,但从总体而言,腹腔镜辅助手术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且具有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35例(腹腔镜组),并与同期37例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230.4±40.6) min vs.(160.1±33.5) min,t =8.032,P =0.000],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103.1±77.6)ml vs.(159.4±79.6)ml,t=-3.036,P=0.003],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4.3±0.8)d vs.(5.4±0.9)d, t=5.336,P=0.000]。2组近切缘距肿瘤距离[(5.3±0.8)cm vs.(5.0±0.7)cm,t=1.696,P=0.094],远切缘距肿瘤距离[(5.3±0.7)cm vs.(5.2±0.7)cm,t=0.606,P=0.547],淋巴结清扫数目[(21.1±5.1)枚 vs.(23.1±6.3)枚,t=-1.476, P=0.145],第一站淋巴结转移阳性率[42.9%(15/35) vs.45.9%(17/37),χ2=0.069,P=0.792],第二站淋巴结转移阳性率[34.3%(12/35) vs.37.8%(14/37),χ2=0.098,P=0.754]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8.6%(3/35) vs.18.9%(7/37),χ2=0.861,P=0.353]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安全、可行、有效、创伤小且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2月,施行361例胃癌D2根治术,2组医生分别手术,腹腔镜组166例,开腹组195例。对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及病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41±55)min]、淋巴结清扫数[(29.8±6.5)个]与开腹组[(237±53)min、(30.5±7.0)个]差异无显著性(t=0.702、-0.978,P=0.438、0.329),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115±59)ml vs.(259±121)ml,t=-13.981,P=0.000],术中输血例数少(7例 vs.19例,=4.098,P=0.043),术后排气时间早[(3.6±0.9)dV8.(5.1±1.5)d,t=-11.271,P=0.000],首次进流质时间早[(6.1±1.3)dVS.(8.1±1.4)d,t=-13.977,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11.9±2.5)d VS.(14.3±3.2)d,t=-7.838,P=0.000]。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12.7%(21/166)VS.24.6%(48/195),X^2=8.303,P=0.004],其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3.0%(5/166)vs.8.7%(17/195),X^2=5.101,P=0.024]。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具有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在淋巴结清扫及近期预后方面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创面连续垂直褥式填塞缝合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 2003年1月~ 2013年1月80例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连续垂直褥式填塞缝合法(研究组),132例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传统缝合方法(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术后病率、术后并发症、拔除盆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妊娠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115.7 ±43.7) min,与对照组(121.2±42.0)min无统计学差异,(t=-0.910,P=0.364);研究组出血量中位数112.1 ml(5~550 ml),与对照组中位数124.4 ml(5 ~500 ml)无统计学差异(Z=-1.414,P=0.149);研究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1.9±9.5)g/L,与对照组(14.0±8.7)g/L无统计学差异(t=-1.645,P=0.101);研究组术后病率5.0% (4/80),与对照组12.1%(16/132)无统计学差异(Х^2=2.956,P=0.086);研究组拔引流管时间(1.8±1.0)d,与对照组(1.9±1.1)d无统计学差异(t=-0.664,P=0.508);研究组分娩率73.7%(14/19)与对照组58.8%(20/34)无统计学差异(Х^2 =1.170,P=0.279);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4.1±0.9)d,显著短于对照组(4.6±1.7)d,(t=-2.431,P=0.016).2组无一例妊娠期发生子宫破裂.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创面采用连续垂直褥式填塞缝合法安全、有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时间的长短对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根治术患者的影响及影响手术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接受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3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时间分为长时间组(大于或等于205min,119例)和短时间组(小于205min.213例)。结果与短时间组比较,长时间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81.0±65.7)ml比(65.8±55.0)ml],术后下床时间[(3.1±1.7)d比(2.3±1.2)d]、排气时间[(3.8±1.1)d比(3.2±1.3)d和住院时间[(14.2±6.3)d比(12.5±7.0)d]较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6.0%(19/119)比8.5%(18/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术中输血例数、进食流质时间及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P〈0.01)、淋巴结转移(P〈0.05)和手术经验(P〈0.01)是影响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根治术手术时间长短的独立因素。结论初期开展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D:根治术者应选择BMI较小、淋巴结转移较少的病例,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巨大卵巢囊肿微创、安全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治疗37例直径≥10cm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行腹腔镜手术为腹腔镜组,16例行开腹手术为开腹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囊液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对比术前B超、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及术后病理。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60.0±25.7)mlVS.(115.7±88.4)ml,t=-2.677,P=0.012],术后24h排气率高[95.0%(19/20)VS.57.1%(8/14),P=0.012]、术后住院时间短[(5.0±1.4)d VS.(7.9±2.1)d,t=-4.841,P=0.000];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略短于开腹组[(76.5±21.4)min vs.(89.6±24.4)min],但无统计学差异(t=-1.659,P=0.107)。2组囊液量[(2204.8±1457.9)ml VS.(2537.5±1401.3)ml,t=-0.665,P=0.511]、囊液外漏发生率[10.0%(2/20)vs.14.3%(2/14),P=1.000]、术后病率[5.0%(1/20)vs.35.7%(5/14),P=0.061]无显著性差异。B超诊断准确率89.2%(33/37),冰冻切片漏诊率50.0%(2/4)。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下,对巨大卵巢囊肿进行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安全可行;术中应警惕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