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系统分析影响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3年8月至2013年8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数据采用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 CI)表示,采用x2检验和I2对异质性进行分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结果 共纳入文献8篇,包括3 289例直肠癌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6.050%(199/3 289).男性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高于女性(OR =2.17,95% CI:1.54 ~ 3.06,P<0.05);新辅助化疗亦可能增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OR=1.53,95% CI:1.00~2.32,P<0.05);围手术期输血可能增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OR=4.80,95% CI:2.98 ~7.73,P<0.05);低位直肠癌较高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高(OR=1.60,95%CI:1.14~2.23,P<0.05);切割闭合器钉匣数目≥3个增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OR =0.46,95%CI:0.27 ~0.78,P<0.05).而ASA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预防性肠造口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无关(OR=0.66,0.91,1.25,0.78,95%CI:0.36~1.20,0.55~1.51,0.75 ~2.09,0.50 ~1.23,P>0.05).结论 男性、新辅助化疗、围手术期输血、低位直肠癌、切割闭合器钉匣数目≥3个是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常见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8年至少接受过一次颅脑手术病例的资料.纳入年龄≥18岁,且术后至少存活7d的病例,排除仅行脑脊髓液引流术、颅骨钻孔或颅骨整形术、与血管相关的介入手术、经鼻蝶手术及脊柱手术的患者.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开颅术后并发细菌性脑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691例患者,其中60例并发细菌性脑膜炎,感染率达8.68%.44份送检样本中,仅5份培养阳性,其中2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其余分别为粪肠球菌、中间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糖尿病(OR =5.79,95% CI:1.40 ~ 23.93,P=0.0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2分(OR=6.56,95% CI:1.17~36.80,P =0.03)、脑室外引流(OR =4.31,95% CI:1.57~11.82,P=0.01)和腰池持续引流(OR=22.82,95% CI:10.31~50.52,P =0.00)是开颅术后脑膜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室外引流超过7d,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风险增加11.82倍,而腰池持续引流超过10 d,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风险增加25.50倍.结论 细菌性脑膜炎是开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糖尿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腰池持续引流及脑室外引流会增加术后细菌性脑膜炎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南京第八一医院普通外科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41例合并肝硬化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27例(65.9%)患者出现并发症,按发病频数依次为腹水(15例)、肺部感染(8例)、出血(5例)、切口感染(4例)、术后肝肾功能障碍(4例)、胃排空延迟(3例)、膈下感染(2例)和胰瘘(1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分级(OR=27.96,95% CI:1.16~672.23)、血清白蛋白(OR=17.98,95% CI:1.28~253.36)和术中出血量(OR=10.60,95% CI:1.21~92.82)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合并肝硬化的胃癌患者,应积极进行围手术期处置,调整术前Child分级,并于术中遵循损伤控制原则,减少出血量,从而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微血管侵犯(MVI)对肝内胆管癌(ICC)根治性切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搜集自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国内13家医疗中心(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初诊为ICC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202例,女性299例;中位年龄为57(49~64)岁,年龄范围为23~88岁。根据术后病理学诊断是否合并MVI分为MVI组和Non-MVI组,其中MVI组61例、Non-MVI组440例。观察指标:(1)PSM前后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2)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总体生存(OS)及无瘤生存(DFS)分析,COX回归分析影响I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MVI影响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共纳入501例ICC根治性切除术后病人,MVI发生率为12.2%。经1∶1 PSM后,MVI组和Non-MVI组分别获得61例,两组之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2)PSM前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最大径、MVI、术后辅助治疗为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0.74,95%CI 0.58~0.94,P=0.013;HR=1.43,95%CI 1.11~1.83,P=0.006;HR=1.87,95%CI 1.35~2.58,P<0.01;HR=0.69,95%CI 0.50~0.97,P=0.031)。性别、切缘距离、病理学分型、肿瘤最大径、卫星灶、微血管侵犯为D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0.80,95%CI 0.64~1.01,P=0.061;HR=1.40,95%CI 1.10~1.77,P=0.005;HR=1.51,95%CI 1.08~2.12,P=0.017;HR=1.35,95%CI 1.07~1.71,P=0.013;HR=1.74,95%CI 1.21~2.52,P=0.003;HR=2.36,95%CI 1.73~3.21,P<0.01)。经1∶1 PSM,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MVI为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5,95%CI 1.03~2.99,P=0.039;HR=1.84,95%CI 1.17~2.90,P=0.008)。病理学分型、MVI为D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3,95%CI 1.08~3.44,P=0.027;HR=2.64,95%CI 1.64~4.24,P<0.01)。(3)Kaplan-Meier分析显示,PSM前后MVI组总存活率和无瘤存活率显著低于Non-MVI组(所有P<0.05)。(4)PSM前,MVI组与Non-MVI组病人的复发率分别为88.5%、62.5%(P<0.01)。PSM后,MVI组与Non-MVI组病人的复发率分别为88.5%和50.8%(P<0.01)。(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2分(OR=0.49,95%CI 0.27~0.87,P=0.014),Child-Pugh 分级(OR=0.49,95%CI 0.25~0.97,P=0.041),肿瘤分化程度(OR=1.85,95%CI 1.01~3.39,P=0.046),肿瘤最大径(OR=2.19,95%CI 1.18~4.08,P=0.014)及神经侵犯(OR=2.18,95%CI 1.03~4.59,P=0.41)是MV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VI与ICC侵袭性特征及肿瘤复发相关,MVI是ICC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70例,男375例,女295例,年龄≥65岁,BMI 16~35 kg/m2,ASA Ⅰ—Ⅲ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术前NLR、术前GNRI及联合检测对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预测价值。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DCA)确定术前NLR、术前GNRI及联合检测时预测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临床实用性。
结果 有89例(13.3%)患者发生术后AKI。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年龄≥75岁、合并糖尿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术前NLR、手术时间≥3 h、术中低血压及术中输红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BMI≥28 kg/m2比例及术前GNRI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2.140,95%CI 1.125~4.070,P=0.020)、术前NLR值升高(OR=1.608,95%CI 1.414~1.830,P<0.001)和术中低血压(OR=2.326,95%CI 1.106~4.892,P=0.026)为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GNRI值升高(OR=0.868,95%CI 0.838~0.899,P<0.001)为保护因素。术前NLR、术前GNRI及联合检测预测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AUC分别为0.713(95%CI 0.677~0.747)、0.774(95%CI 0.741~0.805)和0.850(95%CI 0.820~0.876)。DCA曲线分析显示,当阈值为0.10~0.95时,术前GNRI联合术前NLR预测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净获益率优于术前NLR或GNRI的单独预测。
结论 术前NLR和术前GNRI可用于预测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发生风险,且二者联合预测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风险的效能和净获益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症血管重建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解剖位和非解剖位术式对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的手术疗效、围手术期死亡和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症行主髂动脉重建术的382例患者的30d围手术期疗效、死亡和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共126名患者纳入分析。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手术有效率的影响因素有溃疡坏死(OR0.13,95%CI0.33~0.36,P=0.005)、是否同期远端血管重建(OR11.29,95%CI1.25~102.53,P=0.012);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为13.5%,危险因素有年龄(OR37.13,95%CI3.29~48.53,P=0.003)、肾功能异常(OR5.71,95%CI1.25~25.02,P=0.024)、Goldman心脏风险(OR26.83,95%CI4.85~49.54,P=0.001)、术式选择(OR0.03,95%CI0.002~0.34,P=0.005);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65.56,95%CI4.88~87.64,P=0.002)、Goldman心脏风险(OR23.86,95%CI3.90~45.99,P=0.032)、术式选择(OR0.02,95%CI0.001—0.262,P:0.005)。结论年龄70岁以上、中度以上Goldman心脏风险、肾功能异常是围手术期死亡和主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于这些高危患者需考虑采用解剖外术式以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30d内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由同一组医师实施的136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可能与术后肠梗阻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全组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肠梗阻发生率为5.1%(70/1366)。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N:期(OR=I.893,95%CI:1.083。3.306)、结直肠肿瘤切除史(OR=4.899,95%C/:1.490~16.110)、术前合并肠梗阻(OR=2.616,95%C/:1.297—5.280)、右半结肠切除术(OR=2.024,95%CI:1.052~3.894)和左半结肠切除术(OR=3.030,95%CI:1.401~6.550)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OR=0.520,95%CI:0.319~0.849)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plication,BC)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CBM、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截止日期至2012年2月.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肝移植术后BC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累计病例524例,对照3967例.Meta分析提示:供者年龄以及受者年龄、原发病、热缺血时间、温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有无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对术后BC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男性患者术后BC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OR:1.40;95% CI:1.09~1.79;P=0.008);术前肝功能C级患者术后BC发生率显著增高(OR:1.95;95% CI:1.02~3.76;P=0.04);留置T管较不留置T管患者术后BC发生率要高(OR:2.00;95% CI:1.30~3.08;P=0.002);发生排斥反应显著增加术后BC发生率(OR:1.80;95%CI:1.11~2.93;P=0.02);合并肝动脉并发症患者术后BC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动脉并发症患者(OR:3.15;95% CI:1.37~7.23;P=0.007);冷缺血时间及手术时间BC组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受者为男性、肝功能C级、留置T管、发生排斥反应、合并肝动脉并发症、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等7项是肝移植术后BC的危险因素.肝移植术后BC的发生与供者年龄以及受者年龄、原发病、热缺血时间、温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有无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的死亡率,并探讨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杭州地区6家医院经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85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705例,女1149例;年龄65 ~98岁,平均79.4岁.统计患者术后1年内的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术后1年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术后1年内共有29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6.0% (297/1854).主要死亡原因包括感染93例,心脏疾患38例,神经系统疾患53例,肿瘤63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OR=5.053,95%CI(1.517,16.829),P=0.000]、性别[OR=0.376,95% CI (0.122,1.161),P=0.002]、术前内科合并症[OR =3.236,95%CI (1.553,6.746),P=0.001]、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OR=6.057,95%CI (1.968,18.641),P=0.000]、受伤至手术时间[OR=1.928,95%CI(0.979,3.796),P=0.009]和住院时间[OR=3.875,95%CI(0.368,6.542),P=0.001]是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性别、术前内科合并症、ASA分级、受伤至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小肠梗阻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减少术后感染.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4例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54例小肠梗阻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感染率27.9%.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5岁)(OR 6.71,95% CI3.15 ~ 16.33)、术中肠管破裂(OR2.71,95%CI1.19~7.25)、延迟(≥72 h)手术(OR 11.33,95% CI 4.62 ~ 20.20)及手术时间(≥180 min)(OR 2.90,95%CI 1.26 ~9.83)是影响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后感染是小肠梗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早期手术、术中轻柔操作防止肠管破裂可能是减少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微创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方法 以laparoscopic、laparoscopy、robotic、da Vinci、minimally invasive、pancreaticoduodenectomy、微创、腹腔镜、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关键词检索1989年至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以及EMBASE等数据库中关于微创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非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将纳入文献的患者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并将微创手术组进一步分为腹腔镜组和机器人组.提取数据后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微创与开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95% CI表示.采用I2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漏斗图分析可能潜在的发表偏倚,采用敏感性分析检测研究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10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共计690例患者,其中微创手术组235例(腹腔镜组128例,机器人组107例),开腹手术组4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围手术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胰瘘发生率、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胆瘘发生率、再次手术率、病死率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5,1.01,0.98,1.50,0.94,0.56,1.06,WMD=2.29,95% CI:0.40 ~ 1.41,0.67 ~ 1.53,0.55 ~ 1.77,0.76~2.94,0.37 ~2.38,0.26~ 1.20,0.48 ~2.32,-0.55~5.13,P>0.05).虽然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手术组,但是微创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R0切除率显著提高(WMD=99.57,-355.70,-3.30,OR=0.49,95% CI:36.99~162.15,-608.38 ~-103.01,-6.58~0.03,0.26~0.92,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手术组(WMD =93.17,95% C1:55.98 ~ 130.37,P<0.05).机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的分析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手术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549例行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的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102例(18.6%)患者发生AKI,27例(4.9%)行透析治疗.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OR=1.072,95% CI:1.006 ~1.141,P=0.031)、术前血清肌酐(OR=1.011,95% CI:1.006 ~1.017,P=0.000)、体外循环(CPB)时间(OR=1.006,95% CI:1.002 ~1.009,P=0.005)和术中血糖峰值(OR=1.007,95%CI:1.002 ~ 1.011,P=0.003)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术前BMI、血清肌酐高预示术后较高的AKI发生率,术中减少CPB时间和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可降低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卒中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住院治疗的545例急性卒中患者进行肺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先做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急性卒中后肺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及相关专业知识,拟合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相关的混杂因子,找出影响急性卒中后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急性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为11.0%(60/545)。年龄≥80岁(OR=6.024,95%CI:1.923~18.868,P=0.002)、出血性卒中(OR=3.546,95%CI:1.266~9.901,P=0.016)、卧床(OR=4.295,95%C1:1.642~11.233,P=0.003)、基线Glasgow昏迷量表48分(OR=5.127,95%CI:1.377~19.090,P=0.015)、基线Ba~hel指数〈50分(OR=8.403,95%CI:1.468~47.619,P=0.017)、营养不良(OR=10.625,95%CI:3.260~34.631,P=0.000)和基线空腹血糖≥7.0mmol/L(OR=10.000,95%CI:3.115~32.258,P=0.000)为急性卒中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早期康复治疗是急性卒中后肺炎的保护因素(OR=0.159,95%CI:0.055~0.466,P=0.001)。结论急性卒中后肺炎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有助于早期识别及防治惫件卒中后肺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榆林市星元医院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568例,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造成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 结果术后共发现发热患者60例(10.56%)。导致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发热的危险性因素依次为:女性(OR=1.266,95%CI=1.106~1.865,P=0.02)、术前尿白细胞计数增高(OR=2.296,95%CI=1.856~5.156,P<0.01)、术前尿培养细菌阳性(OR=1.115,95%CI=1.005~1.568,P<0.01)、灌注时间过长(OR=1.226,95%CI=1.098~1.704,P=0.03)、手术时间过长(OR=1.328,95%CI=1.167~1.969,P=0.03)。 结论对于女性、术前尿白细胞计数过多、术前尿培养细菌阳性、灌注时间过长、手术时间过长者,应积极防治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发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状况与预后的关系,分析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94例食管癌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营养风险评分进行分组,总评分<3分为无营养风险组,总评分≥3分为营养风险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术前营养风险状况对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营养风险组491例,无营养风险组403例.营养风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组(33.60%对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术后严重并发症比较(23.01%对8.68%)、平均住院日比较[(37.20±13.89)天对(31.69±13.49)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OR=1.58,95% CI:1.101 ~2.268)、入院症状条目数(OR=7.97,95% CI:6.071 ~10.463)、入院症状严重程度(OR=0.26,95% CI:0.186~0.385)、入院饮食状况(OR=0.62,95% CI:0.482~0.813)是发生术前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0岁、入院症状多、入院症状严重、入院饮食情况差的食管癌患者容易发生营养风险.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易发生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肛肠手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择期行肛肠手术746例患者资料,并记录人口学特征、合并症、术前疼痛情况、围术期情况等。通过电话随访术后1、3个月时的疼痛情况,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PSP将患者分为两组:CPSP组和非CPSP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PSP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有37例(4.96%)患者发生CPSP。与非CPSP组比较,CPSP组术前合并疼痛、高血压、贫血、术后7 d VAS疼痛评分>3分、术后发生出血、睡眠障碍和便秘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疼痛(OR=3.022,P=0.013)、术前贫血(OR=2.235,P=0.017)、术后出血(OR=3.511,P=0.034)、术后睡眠障碍(OR=2.345,P=0.003)以及术后7 d VAS疼痛评分>3分(OR=4.323,P=0.006)是发生肛肠手术后CPSP的危险因素。
结论 肛肠手术CPSP发生率较低,术前疼痛、术前贫血、术后出血、术后睡眠障碍以及术后7 d VAS疼痛评分>3分是发生肛肠手术CPS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透析液培养结果分成腹膜炎组与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16例(8.3%)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50.0%(8/16).治愈12例(75.0%),死亡1例.高龄(OR=1.35,95% CI 1.16~7.68,P=0.026)、糖尿病(OR =3.34,95% CI 1.90~6.54,P<0.001)、低血红蛋白(OR=1.68,95% CI 1.21~6.48,P=0.022)及低白蛋白血症(OR=1.04,95% CI1.02~1.07,P=0.036)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发生率较高;高龄、低血红蛋白、糖尿病及低白蛋白血症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3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其中8项横断面研究、2项队列研究,共2 93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卒中史[OR=1.30,95%CI(1.07~1.60)]、高血压[OR=2.20,95%CI(1.80~2.68)]、糖尿病[OR=1.55,95%CI(1.32~1.83)]、冠心病[OR=1.34,95%CI(1.09~1.65)]、高脂血症[OR=1.36,95%CI(1.14~1.62)]、吸烟史[OR=1.36,95%CI(1.07~1.73)]是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降低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建库至2023年4月公开发表的有关颈椎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的回顾性或前瞻性研究,2名评价者分别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获文献进行文献筛选,采用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提纳取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及与颈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相关研究因素(如手术节段、是否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手术时间、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等),通过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纳入文献的NOS质量评分均在6~8分,其中11篇为高质量研究,1篇为中质量研究。Meta分析显示:男性[比值比(odds ratio,OR)=2.8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73,4.67),P<0.0001]、BMI>24kg/m2[OR=8.50,95%CI(2.56,25.24),P=0.0005]、多手术节段(手术节段≥2)[OR=2.26,95%CI(1.42,3.59),P=0.0005]、手术时长>2h[OR=1.46,95%CI(1.08,1.97),P=0.01]、术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OR=3.60,95%CI(1.00,12.99),P=0.05]是颈椎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采用漏斗图对纳入文献最多的影响因素手术节段及术中出血量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手术节段不存在发表偏倚,而术后出血量存在部分发表偏倚。结论:男性、BMI过大、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长、术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类药物等是颈椎术后SEH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检索2012年2月以前公开发表的对比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LATG组)和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OTG组)的文献.按纳入标准筛选后进行质量评分,提取临床效应指标,采用RevMan 5.1软件对所纳入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个对照试验,样本总量942例,其中LATG组422例,OTG组520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OTG组相比,LATG组手术时间长(WMD=41.12 min,95%CI:20.62 ~ 61.63,P<0.01),术中失血量少(WMD=-198.36 ml,95% CI:-300.94~-95.78,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WMD=-0.80d,95% CI:-1.17 ~-0.42,P<0.01),总体并发症少(RR =0.55,95% CI:0.40~0.76,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WMD=-4.02 d,95% CI:-6.03 ~-2.01,P<0.01).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切缘距离及死亡率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