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外科治疗策略中,淋巴结清扫范围、手术入路选择、肿瘤切除范围及消化道重建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尤其AEG术后消化道重建面临着诸多挑战。其消化道重建方式与切除范围相关。目前,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有Roux-en-Y吻合、空肠间置法及其衍生术式,依据重建方式不同,可分为管型吻合、线型吻合以及...  相似文献   

2.
ȫθ�г�������������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消化道重建和胃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及多模式治疗等一同被认为是胃癌治疗中人们关注的四大问题之一。自Schiatter于1887年为第1例胃癌病人成功实施了全胃切除,之后,外科医师一直在寻找最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随着近端胃癌发病率的增高、原发病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认识的提高,全胃切除率呈上升趋势。虽然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通畅功能通过简单的食道空肠吻合即可满足,  相似文献   

3.
经腹全胃切除治疗胃癌1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的适应证,合理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 复习经腹全胃切除术的1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治性全胃切除132例,姑息性全胃切除38例,联合脏器切除18例,全胃切除后采用食管空肠Roux-Y吻合重建消化道110例,间置空肠法重建消化道60例,食管空肠Roux-Y吻合发生倾倒综合征20例,返流性食管炎6例,间置空肠法重建消化道无一例发生,结论(1)胃癌尤其是胃底贲门癌采用经腹手术效果较好。(2)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全胃切除可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3)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采用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优于食管空肠Roux-Y法。  相似文献   

4.
自1991年日本Kitano等[1]实施了首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以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切除范围从远端胃扩展到全胃,淋巴结清扫范围从D1、D1+发展到标准D2根治,手术指征从早期胃癌发展到局部进展期胃癌[2]。腹腔镜胃癌手术在技术上已日趋成熟。在全胃切除术方面,腹腔镜对食管下段暴露较完全、视野较清晰、游离较便捷。全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是手术中的关键和难点,各种  相似文献   

5.
<正>胃癌是最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胃窦及胃角是胃癌常见的好发部位,远端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是目前可能治愈该病的手术方法[1]。远端胃切除术后需行消化道重建,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重建方式包括:BillrothⅠ式胃十二指肠吻合术,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术,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以及非离断式Roux-en-Y重建。不同重建方式各有利弊,在选择不同重建方式时,一般需多因素综合考虑,如手术操作安全性、肿瘤局部情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腹腔镜胃癌手术在中国发展迅速,手术步骤包含足够范围的胃切除、合理的淋巴清扫和消化道重建3部分.其中消化道重建是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关键。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有胃十二指肠吻合(毕Ⅰ式)、胃空肠吻合(毕Ⅱ式)和胃空肠Roux-en-Y吻合: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首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主要是食管胃吻合.食管-管状胃吻合能有效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小切口辅助下消化道重建费用较低、易于掌握、适合国情、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全腹腔镜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分为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及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这两类重建方式又分成不同的术式,其中部分重建方式的功效仍存争议。全胃切除术目前仍是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近端胃切除术应用较少,但其术后抗反流重建方式的出现有望扩大近端胃切除术的适应证。管形吻合能够获得较高的切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直线形吻合的全过程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主要适用于Siewert 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对于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如何保证食管空肠吻合口的安全,降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是争议的焦点。对于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各种重建方式是否具有抗反流功效仍然需要高级别研究证据来证实。在临床实践中,术者须在遵守消化道重建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病人自身情况,以病人为中心,选择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8.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 长径<4 cm的胃上部癌远端淋巴结转移少见, 行近端胃切除术即可满足根治要求。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食物淤滞、吻合口狭窄、营养吸收差, 都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不断推广, 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已经标准化, 但是消化道重建方式尚未达成标准共识, 而抗反流成为近年临床关注热点。通过间置空肠达到抗反流效果, 保留或重建抗反流结构的食管残胃吻合, 包括各种抗反流的附加手术, 各有优劣。笔者全面详细介绍各种主流抗反流手术方式及其改良方案, 以期为同道提供参考, 让患者最大化获益。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在临床普遍开展,且已被证实具有与开放胃癌根治术相当的疗效[1]。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主要包括原发病灶切除、淋巴结清扫与消化道重建三部分。在腹腔镜下完成消化道重建,操作上仍有诸多困难,尤其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的食管空肠吻合是胃肠外科领域的热点与难点,目前关于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尚未达成普遍共识[2]。π形食管空肠吻合是由Kwon等于2016年率先提出,  相似文献   

10.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研究现状及其功能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胃切除术已经有 10 0多年的历史 ,为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 ,从而创造了60余种消化道重建手术 :严重意义上讲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后 ,食物经由十二指肠通路的称为代胃术 ,否则只能称为储袋重建。代胃或储袋重建后比单纯的食管空肠吻合术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但目前尚无公认的重建方式。重建后消化道功能的各种检测方法 ,从不同角度提示了重建术后的消化道功能 ,对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下胃癌全胃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全胃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45例患者的资料。结果39例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37例,姑息性全胃切除2例;中转开腹全胃切除6例,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3例,姑息性全胃切除3例。手术时间(335±45)min,术中出血量(270±150)ml,平均清扫淋巴结(35.6±12.2)枚,术后患者胃肠恢复平均时间(4.5±1.2)d,术后距下床活动时间(4.0±1.5)d,4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近期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胃癌全胃切除术安全、可行,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范围,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包括肿瘤根治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等重要的技术环节.每一个技术环节同开腹手术相比都有相同的处理原则及不同的处理技巧.而且每一个技术环节处理的是否恰当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预后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往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技术方面.而消化道重建作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难点之一.目前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针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如何更安全、合理地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多种多样,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最佳重建方式.胃癌根治术后的重建方式也是专家们一直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一直受到大家的重视.消化道重建一方面必须控制好并发症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要保证患者有满意的营养状态和良好的生活质量.本文就目前胃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一总结.对于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Roux-en-Y吻合的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最佳,尤其是对于早期胃癌患者,效果很好;而对于进展期胃癌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BillrothⅡ式重建的效果不差于Roux-en-Y吻合的效果.对于全胃切除术后,Roux-en-Y吻合是最简便、有效的重建方式,加做空肠储袋可以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吻合器的使用可以降低治疗费用,并且在行食管空肠吻合时更加方便.对于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采用食管残胃(管状胃)吻合是较为常见的重建方式.幽门重建的作用还存在一定争议,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胃癌的完全腹腔镜手术是指包括胃的切除、胃周淋巴结的清除以及消化道重建等胃癌手术的所有步骤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的一类手术,主要包括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和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otally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TLTG)即全腹腔镜下完成全胃切除、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其中消化道重建直接关系到病人术后进食、营养状况等,也是TLTG的技术要点,而食管空肠吻合是TLTG消化道重建操作的难点~([1-3])。本研究对胃癌病人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空肠系膜离断食管左侧π形吻合,并分析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胃癌根治手术的几个细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胃癌根治术可简要分为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3个步骤.其中肿瘤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在胃癌根治术应遵循“整块切除(enbloc)”的原则。在上述3个主要步骤中又以淋巴结清扫技术要求高.耗时长.相关损伤较多。本文简要介绍几个常见部位的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的几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相似文献   

17.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其在诊断、淋巴结转移规律和消化道重建方式等均有别于胃上部癌。目前,胃癌保功能手术得到广泛关注,近端胃切除(PG)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除需保障充分的肿瘤根治之外,患者术后短期的顺利恢复与长期的生活质量同样重要,近端胃术后消化道重建对此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日本Kobayashi等报告,保留幽门的近全胃切除、重建后消化途径不经过十二指肠、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是胃癌患者胃切除术后胆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Br J Surg 2005,92(11):1399]。  相似文献   

19.
经腹胃癌全胃切除P形空肠代胃10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方法 108例胃癌病人经腹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行P形吻合,空肠.空肠行Roux-Y吻合,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与经胸腹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结论 经腹胃癌全胃切除P形空肠代胃术是一种安全、实用、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有益于病人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20.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研究现状及其功能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胃切除术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为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从而创造了60余种消化道重建手术:严重意义上讲,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后,食物经由十二指肠通路的称为代胃术,否则只能称为储袋重建。代胃或储袋重建后比单纯的食管空肠吻合术有较好的生活质量,但目前尚无公认的重建方式。重建后消化道功能的各种检测方法,从不同角度提示了重建术后的消化道功能,对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