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常遇到的心理冲突,为精神病患者制定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调查问卷,对住院时间1年以上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下发调查表,统计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的心理冲突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出院要求、医院管理、被尊重、家人关心、饮食等多方面的冲突,所占比例大小不一.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存在较多心理冲突,提醒精神科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有针对性实施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精神病患者因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出现障碍,导致精神活动和行为与环境不协调,难以融入社会生活。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关注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据有关文献报道,综合性心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患者生理、心理的全面康复[1-2]。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对收治的68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精神病合并各种内科疾病患者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200例符合CCMO-3有关诊断标准,合并各种内科疾病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其特殊性及复杂性制定相应在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加强护理评估,提高依从性,加强心理护理及安全护理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地促进疾病的康复.结论 此类病人由于自知力缺失或丧失,对自身疾病认识不够,不愿意配合治疗.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缩短住院时间,得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精神病病人外走的原因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应对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外走的69例外走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导致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医院、患者本身和护理人员.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出走行为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高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走的发生率,对于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30例。实验1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实验2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评分。结果:实验2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实验1组,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措施,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5,(12):147-149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康复医学科常见急重症的发生情况和原因,并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4~2015年度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中发生急重症事件及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临床应对措施进行总结探讨。结果所调查的794名患者中,住院过程中并发急重症患者共25例,急重症总发生率为3.15%。发生原因为: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复杂、长期卧床、相应专科未对并发症进行早期规范化治疗、康复治疗管理不到位、康复护理与宣教不足等。主要应对措施包括:重视住院患者并发症的防治、早期筛查与识别危险因素、完善急救流程及治疗区域急救设备的配置、建立良好的科间合作。结论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急重症救治涉及多学科。重视并发症的防治、提高康复医学科医护技人员急重症诊疗水平与救治能力、完善急救流程及康复治疗场所急救设备配置、建立良好的科间合作关系,是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急重症提高救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性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诊治的172例老年性精神病患者,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措施,患者康复效果显著,72例患者达到近期治愈效果,96例患者达到元气治愈效果,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7%。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5例处于康复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过3~6个月的康复期心理干预后,总康复效率为100%。结论心理护理能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在脑卒中病人康复期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0月脑卒中患者136例,在康复期治疗过程中给予其心理护理干预,将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进行对比。结果:136例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量表与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发生饮食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式,以自编的饮食情况调查表对发生饮食障碍精神病患者68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病疾病患者饮食障碍主要是精神活动减退、情绪低落致食欲减退,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结论:精神病患者发生饮食障碍的表现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多数发生饮食障碍的患者可得以纠正。  相似文献   

11.
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的问题以心理问题为主,年龄在19~40岁的病人心理问题较多。据报道,86.8%的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性情绪[1];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有消极情绪者占15.3%,有焦虑感者占12.6%[2]。这种现象提示康复期精神病人心理状态失去平衡,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需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主要种类、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做进一步的探讨分析.方法 对住院3年以上的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躯体疾病病种和例数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所患躯体疾病多种多样,合并躯体疾患的发生率是62.50%.以感染、营养代谢疾病及管理不善所致疾病为多,心血管疾病是主要致死原因.排列前几位的是:各类感染、高脂血症、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等.结论 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患病率高,应定期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不良后果.护理涉及饮食、心理、治疗、医院的环境设施及家属等多方面,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主动性对保证伴发躯体疾病的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傅碧绿  廖珊 《现代医院》2011,11(11):153-154
目的了解社区康复期癌症患者抑郁状况,为制定可改善出院后康复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随机对生存期≥1年的120名已出院的我院肿瘤康复俱乐部会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种类癌症患者抑郁状况的差异性。结果调查的120例康复期癌症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37.5%;SDS总粗分高于常模组,两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1);不同性别癌症患者其抑郁状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79);但不同种类癌症患者其抑郁状况不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出院后回到社区的康复期癌症患者仍然存在抑郁等心理障碍,其心理状况仍较差,不同种类癌症患者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广大研究工作者应根据康复期不同种类癌症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社区康复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马玉凤 《药物与人》2014,(12):256-256
目的:对重症脑出血康复期康复护理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重症脑出血患者中选取48例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康复护理措施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患者护理前后丧失行为能力、行为能力严重缺失、中度行为功能缺陷、轻度行为功能缺陷和完全自理能力,P〈0.05.结论:在对重症脑出血康复期患者进行护理中康复护理措施具有良好作用,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在康复期的心理特征,为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特征,实施综合护理,评估患者的满意程度和不良心理状态。结果: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3%,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在康复期间心理波动大,实施综合护理能够减轻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内科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9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有效地促进了病人疾病康复。结论:对内科住院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精神科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笔者单位2012年7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83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患者康复治疗患者中的科学运用,可以有效地消除或降低患者消极、担心、害怕、焦虑、狂躁等心理问题;且患者满意度也高达98.8%(82/83)。结论科学地将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到精神科康复期患者护理当中,既可以有效地消除患者消极、担心、害怕、焦虑狂躁等心理问题,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对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积极进作。  相似文献   

18.
严芳  成杰  魏蕤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423-2424
目的探讨预防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精神科患者住院护理安全性。方法对73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跌倒的患者年龄、跌倒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60岁以上的老年精神病患者是跌倒的高危人群;4:00至8:00、12:00至16:00是跌倒发生的高峰时段;跌倒的地点主要在卫生间、床旁、浴室;跌倒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有关。结论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护理流程,提高精神科患者的住院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产生便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方法对156例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排便情况的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为64.36%。结论对于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便秘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林敏 《现代养生》2014,(8):229-229
精神病患者的防治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应注重患者在康复期的心理变化,以及其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训练,实行对症施护,这是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稳定病情,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使他们尽快的回归社会,开始正常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强精神疾病康复护理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