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2例,均为我院普外科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回顾临床效果。结果:本次选取的普外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完成,达100%成功率,未出现围术期死亡事件,无中转开腹情况。术中出血量为(167.4±21.9)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1.9±8.1)h,平均住院时间(6.5±1.7)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把握操作要点,可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具较高安全性,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慢性胆囊炎与胆囊息肉样变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急、慢性胆囊炎与胆囊息肉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8.23±7.45)min,术中出血量为(72.12±11.66)ml,平均住院时间为(10.45±4.78)d。腹腔镜切除术中14例患者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11.67%(14/120)。手术总有效率为91.67%(110/120)。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14/120)。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慢性胆囊炎以及胆囊息肉样变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低,安全性与有效性兼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龙生元 《现代养生》2014,(8):136-136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A组患者组手术时间为(88.88±18.12)min,术中出血量为(82.79±44.95)mL,所需补液量为(847.23±169.31)mL,均显著低于B组手术时间(108.53±21.78)min、术中出血量(115.66±53.20)mL、所需补液量(964.28±147.58)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共有28例,对研究组患者使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有2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较好,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并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并作分析。方法:选取从2014年5月15日至2016年5月31日期间收治入院的50例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急诊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相关数据做好记录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情况、纠正休克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比急诊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给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8例,全部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回顾性总结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治疗资料情况。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痊愈出院,无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5.32±0.45)天。结论给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但对于手术时机选择及手术医生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在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方式,而实验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少,各项差异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显著,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基层医疗单位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大结石胆囊炎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9年9月~2011年5月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大结石胆囊炎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9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成功率89.39%。7例中转开腹,其中3例因为胆囊三角区出血中转;2例胆囊三角区发现异常管道改开腹,最后证实均为变异的血管;1例粘连紧密无法解剖胆囊三角区遂中转;1例术中考虑Mirrizi综合症中转。手术平均时间(92±9.6)min,手术中失血量平均(144±56)ml,平均住院时间(3.5±5.5)d。所有病例未发现并发症,随诊1~28个月,平均17个月,无黄疸及腹痛。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大结石胆囊炎安全可行,只要正确娴熟地掌握腹腔镜技术,易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且对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与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感染率情况.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少(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手术安全性可得到保障,术后感染率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8,(1):15-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5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率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72 h,两组患者的TNF-α、CRP水平均高于术前,而腹腔镜组的TNF-α、CRP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够明显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妇科外科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妇科疾患合并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方法:观察组44例妇科疾患合并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同期手术,胆囊切除后改变术野,行盆腔粘连分解术,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消融术,卵巢囊肿剥除术、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等。对照组42例行同样类型的腹腔镜妇科手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一次手术解决多种或多部位疾患,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值得开展,但要注意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8月到2018年11月治疗的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服胆囊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9.1±28.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2.1±15.2)ml,平均术后下床时间(10.2±3.4)min,平均术后胃肠恢复时间(2.8±1.5)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5±1.6)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2.3±31.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9.2±23.0)ml,平均术后下床时间(19.2±2.6)min,平均术后胃肠恢复时间(6.6±2.2)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1±2.6)d(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可作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6例患者均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根据其发病至手术治疗的时间不同将其分为早期组(56例),延期组(25例)和择期组(45例),比较三组的手术结果.结果:延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与早期组和择期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组的术中转开腹率和术后的并发证发生率均低于延期组和择期组,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可降低术中的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医院收治的2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OC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LC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OC组减少,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术后3天内最高体温及并发症例数较O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90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分析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作为治疗胆囊炎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妊娠期胆囊炎胆囊切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妊娠期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不佳患者18例,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时间、流产、早产及胎儿畸形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5.0±11.0)min,术中出血(50.0±6.3)ml,平均住院时间(6.0±1.5)天。术后剑突下切口渗血1例,切口感染1例,无肺内感染及尿路感染。无流产、早产及胎儿畸形。结论:妊娠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以妊娠中期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采取经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经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采取经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而且术后并发症也很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69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37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32例。结果:LC组和OC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4.6±15.7)min和(71.8±4.2)min (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85.5±6.20)ml和(134.2±9.6)ml(P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1±2.0)d和(9.2±2.4)d (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8%(4例)和28.1%(9例)(P0.05)。结论:对于肝功能A、B级的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施行LC是相对安全的,掌握手术的技术特点,注重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胆囊与子宫联合切除术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与子宫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7年3月收治48例腹腔镜下胆囊与子宫联合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子宫次全切除术22例,联合筋膜内子宫切除术8例,联合全子宫切除术18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54.1±46.5)min,术中出血量(195.8±87.4)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4±2.1)d.无胆道、输尿管及膀胱等内脏损伤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联合手术指征,腹腔镜联合手术就能安全、有效地同时处理胆囊与子宫并存疾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深入探究腹腔镜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中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以及术后疗效和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均得到了好转,且治疗效果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够使患者的术中情况更为稳定,并且能使术后治疗效果以及康复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