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6例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58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看出,研究组无疲乏以及轻度疲乏患者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多,而中度以及重度疲乏患者发生率比对照组少(P<0.05);且研究组对护理满意度94.83%明显比对照组86.21%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疲乏情况,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同时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灸结合八段锦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按照组间年龄、疾病分期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艾灸结合八段锦,对两组干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结合八段锦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对直肠癌化疗期间症候群及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2021年9月收治的8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分别采用常规和运动—心理—睡眠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评分)和癌因性疲乏情况(PFS-R评分),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症候群情况(QLQ-C30评分)进行比较,评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PFS-R、PSQI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PFS-R、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QLQ-C30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体健康、功能评分明显较高,且症状、特异性评分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23.2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97%)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采用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疲乏改善程度及心理状况等.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BFI、SAS以及SDS评分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FI、SAS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效果较好,有效缓解患者疲劳感,改善心理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舒适护理对于癌因性疲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化疗的结肠癌术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是否累了评分、是否过度劳累评分、是否需要休息评分、癌因性疲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社会功能评分、情感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舒适护理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并改善癌因性疲乏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放疗的宫颈癌术后患者140例,按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两组护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癌因性疲乏评分分别为(19.13±2.48)分、(23.19±3.19)分,都明显低于护理前的(27.40±3.10)分和(27.41±4.12)分,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中能提高其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有利于缓解癌因性疲乏,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林优  蔡妙国 《医疗装备》2023,(11):136-141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授权赋能教育对癌痛患者疼痛缓解、癌因性疲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45例癌痛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授权赋能教育干预;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56例癌痛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授权赋能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疼痛缓解情况、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感、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疼痛控制障碍评估工具(BQ-L)评分、每日疼痛持续时间、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评分、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4周后,两组NRS、BQ-L、PFS、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每日疼痛持续时间较干预前缩短,CPSS评分较干预前提升,且观察组NRS、BQ-L、PF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每日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CP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授权赋能教育能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癌因性疲乏感,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女性腹膜恶性间皮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9例女性腹膜恶性间皮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4)和护理干预组(n=15),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应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及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病例的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病例在干预前、后疲乏的程度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护理干预组病例疲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认知行为干预、运动指导、饮食干预、增加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能消除或有效缓解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某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实施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睡眠干预措施.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对两组患者的疲劳状态进行调查评分,并对两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的疲乏量表(CFS)整体评分为(25.68±15.74)分,对照组为(40.38±11.53)分,护理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评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护理干预使肺癌放疗患者的疲乏程度明显减轻,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孙静 《现代养生》2022,(17):1509-1511
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对妇科疾病患者负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5月-2021年3月收治的86例妇科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及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分成两组,各43例,观察组开展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应对方式、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调查,并在护理结束后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应对方式评分、SF-36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应对方式评分、SF-36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选择积极应对方式,患者满意度高,同时可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结肠癌确诊后出现癌因性疲乏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4周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疲乏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生活感受等方面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且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淋巴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两组的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PFS-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并改善其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肺癌放疗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另外比较两组的癌因性疲乏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癌因性疲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放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可降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对宫颈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和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92例宫颈癌化疗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评价两组患者癌性疲乏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癌性疲乏、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和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98例患者分为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与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各49例患者。运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SAS量表及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同时有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社区中80例早、中期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家庭护理,不实施干预措施。干预组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健康知识宣教;基础生活护理;心理情感支持;康复训练指导。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C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1年,干预组的SF-36量表和CMMSE量表分值明显较对照组及干预前升高(P﹤0.05),ADL量表分值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延缓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病程,减轻症状,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希望水平、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家属协同护理,2组患者均持续护理1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时的希望水平[(HHI)]、癌因性疲乏[癌症疲乏量表(CFS)]及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HHI、FACT-G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HHI、FACT-G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及情感疲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及情感疲乏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改善癌因性疲乏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在肝癌经皮股动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12~2019-12收治的肝癌经皮股动脉化疗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随干预手段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50例)与观察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50例),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癌因疲乏量表(GFS)各维度(认知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3、13.212、11.052、16.142,P均=0.000)。结论: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可提高肝癌经皮股动脉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减轻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肠造口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我科行肠造口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在术后第一天,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使用简易疲乏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及实施舒适护理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疲乏程度的评估。结果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疲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疲乏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对肠造口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20.
朱彩虹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149-6150
目的: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的原因以及护理干预对于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患者,并将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给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活动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化疗例数、放疗例数以及VA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表现为无疲乏组<轻度疲乏组<中度疲乏组<重度疲乏组;护理后,观察组KPS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放化疗、疼痛以及焦虑、抑郁情绪是肿瘤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重要原因,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有助于治疗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