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效果。方法:1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康复方案,对照组应用西医康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康复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康复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痛苦,尽快恢复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按照中医辨证给予中药免煎颗粒(风火上扰证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风痰阻络证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痰热腑实证给予星蒌承气汤加减;阴虚风动证给予镇肝熄风汤加减;气虚血瘀证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每日1剂。治疗组加服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每次3粒,每粒0.4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4天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两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实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3.34%)(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SS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和MR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CSS、M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配合使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明显提高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全忠  汤锐  李坤 《光明中医》2023,(12):2252-2255
目的 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中风急性期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瑞昌市中医医院就诊的中风急性期风痰阻络证患者中筛选64例,使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和化痰通络汤治疗,治疗组于上述基础上给予穴位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头晕目眩、半身不遂和言语謇涩中医症状积分、NIHSS和mRS评分以及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可改善中风急性期风痰阻络证患者中医证候和神经功能,降低Hcy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当归、赤芍、红花、木瓜、川芎、莶草、桑枝等)。结果:治疗前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P<0.05),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能促进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早期介入中医理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中医理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77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理疗组和对照组,理疗组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24h内)加用中医手法;心理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理疗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NIHSS评分,早期中医理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中医理疗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剌、中药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用康复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治疗。治疗前后对Fugl-Meyer指数、改良的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医证候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指数、ADL评分、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风阳上扰)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75例AIS(风阳上扰)患者分成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观察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mRS)、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量表(FMA)、中医证候评分、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评价两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NIHSS、mRS、中医证候评分及PI均低于对照组(P<0.05),MBI、FMA评分及Vm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VEGF、Ang-1、bFGF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天麻钩藤饮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能更好地促进AIS(风阳上扰)患者VEGF、Ang...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龙通脑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及神经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同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每天1次,7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丹龙通脑汤,每天1剂,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评定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93.3%VS 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观察组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改善均明显与对照组(P0.05)。结论:丹龙通脑汤可明显提高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9.
叶维敏  留盈盈  洪显钗 《新中医》2015,47(8):274-276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早期中风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银杏达莫静脉滴注配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心理状态、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DL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NIHSS、ADL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AMA、HAMD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2%,对照组为7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序贯疗法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颅内血肿吸收的情况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做出评价。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肿吸收情况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方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心脑病科220例发病72小时内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1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而对照组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共治疗14天。在治疗第1、7、14天及随访第28、60天为观察时间点,对两组受试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NIHSS、BI、MRS评分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第7天末NIHSS、BI、MRS评分各项指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末及随访第28天末、第60天末治疗组与对照组较治疗前NIHSS、BI、MRS积分均改善明显,且治疗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使用包括中药辨证论治、中药外用、针刺、按摩等多种治疗手段在内的中医药综合方案能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加强扬刺百会穴早期辅治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西汀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加强扬刺百会穴治疗,用药连续治疗60 d,针刺连续治疗2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抑郁病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改良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46/50),高于对照组的78%(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在氟西汀西药抗抑郁治疗基础上,早期辅以加强扬刺百会穴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有助于减轻抑郁病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结合穴位按摩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药熏洗患肢、穴位按摩,对照组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疗程14 d。分别于治疗第14天及随访第28、60天对2组受试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BI指数和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远期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结合中药熏洗、穴位按摩,可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风1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按随机单盲原则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在同等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风1号,14天为1个疗程,测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14 d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明显改善(P0.05);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90 d的生活能力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风1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有效安全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水平,减少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芳  罗珊  都冬梅  赵丹  张蝶  张敏  唐婵 《辽宁中医杂志》2012,(11):2270-2272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康复、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辨证施护。结果:试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能够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王晓玲  唐勇  张展峰  陈亮  张超  王成  李攀攀 《中医杂志》2012,53(10):857-859,863
目的 观察中西结合序贯方案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序贯方案,包括中药针剂与中药汤剂及针刺,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21天的头颅血肿体积,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21、42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中风病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能减少血肿体积,改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中风病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状况评分,其中第7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第21天血肿体积、第42天中风病积分、第7天和第42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序贯方案治疗出血性中风能够促进患者神志转清,有效促进血肿吸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丁苯酞序贯治疗:丁苯酞注射液静脉输注14 d,然后丁苯酞胶囊口服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BI评分)、预后mRS评分、经颅多普勒血管血流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且观察组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33/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2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残疾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3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早期(病情稳定后48 h内)同时接受针灸及康复治疗,而对照组在发病后1周左右仅接受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5天及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1个月时mRS评分的比较,以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残疾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5天及1个月时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个月时,治疗组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的介入可明显促进急性缺血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残障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汤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缺血性中风病内科常规及康复锻炼等基础治疗,对照组(39例)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组(39例)在基础治疗上加服疏肝活血汤。观察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疗效评分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后第2、4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活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明显促进中风后神经功能的康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上市后再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评价苦碟子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影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通过中央随机系统,将7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6例、对照组354例。试验组给予苦碟子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和中医康复技术,对照组给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加用现代康复技术,疗程为10~21 d,在第7,14,21天3个时间点上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FMI评分)。同时观察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应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发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NIHSS评分及FMI评分均呈改善趋势,且治疗第14天和第21天NIHSS和FMI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未发生与苦碟子注射液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苦碟子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