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MCP-1和MIP-3α水平。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MCP-1和MIP-3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进行期患者高于静止期(P<0.05)、退行期(P<0.05)及对照组(P<0.05)。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MCP-1和MIP-3α水平升高,可能与其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PV)的疗效以及对PV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阿维A治疗PV的作用机制。方法 38例中、重度PV患者口服阿维A治疗8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疗效;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正常对照组以及PV患者阿维A治疗前后血清MCP-1及MIP-1α的表达水平,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阿维A治疗中、重度PV疗效显著,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下降(P<0.01)。PV患者外周血MCP-1及MIP-1α表达水平分别为(267.95±16.87)pg/mL,(1319.47±165.25)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7.36±9.63)pg/mL,(479.24±35.71)pg/mL(P<0.01);阿维A治疗后血清MCP-1(91.71±11.25)pg/mL,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MIP-1α(956.58±87.39)pg/m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阿维A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明显,可能通过调节外周血MCP-1及MIP-1α表达水平来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7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45例健康人血清CCL27水平。结果 6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7水平为(670.02 ± 262.15) ng/L,健康人对照组为(373.10 ± 92.84) n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18,P < 0.01)。进行期患者血清CCL27水平为(799.94 ± 214.54) ng/L,静止期为(422.57 ± 135.53) n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39,P < 0.01)。经药物治疗8周后,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下降70%以上者36例,其CCL27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9.95,P < 0.01);PASI评分下降不足70%者25例,CCL27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84,P > 0.05)。61例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7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 = 0.58,P < 0.01)。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7水平明显增高,并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lα(MIP-1α);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在皮肌炎患者皮损和肌肉组织的表达,探讨MCP-1、MIP-1α、RANTES与皮肌炎的相关性。方法所有病例均符合1975年Bohan and Peter提出的皮肌炎诊断标准(即B/P标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皮肌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肌肉及皮损组织中MCP-1、MIP-1α、RANTES的表达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皮肌炎肌肉及皮损中MCP-1在炎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65.4%、42.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皮肌炎皮损中MIP-1α、RAN-TES在真皮炎性细胞表达率均为42.3%,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皮肌炎肌肉组织炎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38.5%、15.4%,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在皮肌炎皮损炎性反应中,MCP-1、MIP-1α和RANTES均可能参与反应;②在皮肌炎肌肉损伤炎性反应中,仅MCP-1参与,而MIP-1α和RANTES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阴道念珠菌病小鼠模型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并对其在阴道念珠菌病发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建立阴道念珠菌病小鼠模型,以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小鼠阴道黏膜中MCP-1蛋白的表达,并应用HMIAS-2000型全自动医学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小鼠阴道黏膜MCP-1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及正常小鼠相比,感染组小鼠阴道黏膜MC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14天达到高峰,第21天略有下降。结论MCP-1可能在局部阴道黏膜内对白念珠菌的感染起一定的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建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5):275-275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 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全部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男3 8例,女13例;年龄7~60岁,平均3 4.6岁;病程1~2 0年,平均13 .5年。正常对照组为48例健康体检者,男2 7例,女2 1例;年龄2 0~46岁,平均3 3岁,均无银屑病家族史。1.2 方法 抽取银屑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空腹静脉血4ml,15 0 0r/min离心5min ,吸取血清后置-2 0℃冰箱保存待测,试验前于室温复融后使用。IL 1α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由美国ENE公司提供,测量仪器为芬兰产WellscamMK 3型。IL 1β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盒由北京北免东雅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8.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CP-4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CCL1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4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NB-UVB治疗前后和24例健康人外周血血清MCP-4水平。结果 24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患者血清MCP-4水平为(255.35±79.31)pg/mL,正常人对照组血清MCP-4水平为32.43±10.41p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13.145,P0.05)。经NB-UVB治疗12周后,银屑病患者MCP-4水平明显下降(88.19±23.97)pg/mL,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t=9.229,P0.05)。结论 NB-UVB可以降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MCP-4的表达水平,MCP-4可能参与了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趋化因子是一组复杂的小分子量分泌蛋白超家族。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尚未明了,近年来研究显示在广泛的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已经观察到上调或下调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能够影响疾病的易感性、发展和严重性。本文对趋化因子的概况、MCP-1、MIP-lα、RANTES结构与生物学功能以及三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银屑病患者皮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非皮损及正常人皮肤中VEGF、MCP-1的表达与分布。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VEGF、MCP-1水平。结果 ①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中VEGF表达较正常人皮肤明显增强(P<0.05).皮损中MCP-1表达较非皮损及正常人皮肤明显增强(P<0.05).②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MCP-1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③皮损角质形成细胞中VEGF、MCP-1的表达与PASI评分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 VEGF、MCP-1的表达增强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分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及雌二醇(E2)水平预测高龄先兆流产患者保胎失败的价值。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5例高龄先兆流产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孕检正常的184例高龄孕妇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MCP-1、β-HCG、P、E2水平并对比。另根据观察组的保胎结局将其分为保胎成功组和保胎失败组,对比两组血清MCP-1、β-HCG、P、E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CP-1、β-HCG、P、E2水平与观察组保胎结局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上四者联合对观察组保胎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MCP-1、β-HCG、P、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保胎失败率为10.70%,保胎失败组血清MCP-1、β-HCG、P、E2水平均低于保胎成功组(P<0.05),且均是高龄先兆流产患者保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络化毒益气法对白塞病(BD)瘀毒络损证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人、白塞病瘀毒络损证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变化。结果BD组治疗前MCP-1水平高于正常组的3倍,活络化毒益气法能降低MCP—1水平,和对照组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BD瘀毒络损病机患者MCP-1水平高于正常人,提示该病机与免疫功能失调相关:活络化毒益气法能降低BD患者MCP-1水平,临床有较好疗效,为中药治疗BD瘀毒络损证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阿维A治疗前后血清MCP-4水平的变化。方法:26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口服阿维A治疗8周。采用ELISA法检测正常对照和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CP-4的表达水平。结果: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MCP-4为196.64±35.21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83±9.68 pg/mL),阿维A治疗后血清MCP-4为107.23±21.57 pg/mL,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阿维A可能通过调节外周血MCP-4表达水平发挥治疗银屑病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塞病的证侯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多态性位点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塞病的证侯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关系。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MCP-1基因多态性住点基因类型。结果携带G型等位基因的白塞病证侯患者,伴有眼色素膜炎及胃肠炎较重临床症状的几率明显高于携带AA型等位基因的白塞病患者。GG患者与AA患者眼部损害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5)。结论白塞病的证侯与MCP-1基因多态性位点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银屑病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CR6 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NB-UVB照射治疗前后患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其前后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CR6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光疗15次后PASI分值显著降低(P < 0.01).银屑病患者CCR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 < 0.01),而光疗后CCR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1).结论:降低CCR6水平可能是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及其它炎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白介素8(IL8)是80年代后期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T细胞以及嗜碱粒细胞有强烈的趋化作用,在炎症和免疫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意义。为研究IL8在银屑病及其它炎性皮肤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对银屑病、湿疹及异位性皮炎(AD)患者作了血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在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小鼠阴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雌激素化小鼠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另以雌激素化但未接种白念珠菌组、接种等量白念珠菌但未雌激素化组为对照组,动态观察小鼠阴道灌洗液的真菌生长情况,并在接种后不同时间随机摘取小鼠的阴道组织,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组织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未雌激素化的小鼠比较,雌激素化并接种白念珠菌小鼠阴道灌洗液自第2天开始即可发现念珠菌生长并持续到接种后21d,自第4天起阴道组织内有高水平的MCP-1 mRNA表达,并持续高于另外两组直到观察期末.3组小鼠的MIP-2 mRNA表达水平在接种后第2天明显高于完全阴性对照组,但以后各时间点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CP-1 mRNA高水平表达可能与白念珠菌持续的阴道感染过程有关,而MIP-2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关系.方法:用人MIF和PDGF的ELASA试剂盒分别测定40例银屑病患者和17名正常人血清中MIF和PDGF值.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MI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进展期患者水平高于静止期(P<0.01);进展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PDGF水平高于静止期(P<0.01)及正常对照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MIF和PDGF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成正相关;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MIF与PDGF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MIF和PDGF水平明显改变,二者可能在该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