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微创治疗组(n=38)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手术组(n=36)应用开颅清除血肿术。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和疗效。结果微创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及疗效均显著优于手术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治疗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107例分别接受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n=5)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n=42)的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入院、病程30d和90 d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在病程30d和90 d时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抑郁状态,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术后对PSD发生率的影响,并分析PSD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 在病程30 d和90 d,微创治疗组NIHSS评分、PSD发生率均低于开颅治疗组(P<0.05).SDS评分与NIHSS评分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而且术后PSD发生率较传统开颅组低.脑出血术后SDS评分与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余丰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790-3791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参考组(保守治疗组),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2周、4周、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血肿体积、巴氏指数(BI)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患者术后血肿体积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脑损伤,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和硬通道穿刺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开颅组(n=45)和微创组(n=45).开颅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穿刺组接受硬道穿刺引流术.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颅组(P<0.05);但微创组术后残余血肿量显著多于开颅组(P<0.05).手术后3周,微创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4,开颅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3;手术后6个月,微创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3,开颅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2.微创组的平均Barthel指数高于开颅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上,一定程度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肖水洋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785-3786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血肿清除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方法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78%)显著高于对照组(50%),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及BI评分为(23.16±1.53)分及(87.88±10.9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38±1.26)分及(78.24±12.4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比单纯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更好,并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重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诊治的80例重型脑出血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重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效果理想,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用脑苷肌肽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脱水、止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等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脑苷肌肽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1,连用28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觉醒时间、GC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觉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脑出血疗效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指标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血肿体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GOS预后分级量表评估两组预后情况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前后血肿体积比较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OS预后分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效果相近,但相较于开颅手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进一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78例大量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80-130ml)患者,分别采用颅内血肿穿刺粉碎清除术(微创组,41例)和小骨窗开颅手术(开颅组,37例)治疗,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病死率。微创组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X^2=5.02,P〈0.05),病死率低于开颅组(P〉0.05)。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ICH)患者急性期肠道功能与疾病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基底节区ICH患者186例,根据出血量大小分为病危组、病重组、轻症组,研究其Glasgow昏迷评分(GCS)变化、肠道排空情况及出院转归。结果:与轻症组和对照组比较,病危组及病重组ICH患者肠道排空显著延迟甚至停止(P〈0.01),病危组比病重组更加明显,病危组及病重组肠道持续无排空患者死亡率高,预示病情严重;首次肠道排空前后72h内GCS评分显著提高(P〈0.01)。结论:ICH患者肠道延迟排空预示病情危重,恢复排空是病情转归的重要临床现象。  相似文献   

12.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周围水肿改善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于入组第1、7、21天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水肿面积,并行 临床神经功能评分(chinese stroke seale,CSS)。治疗组给予5%葡萄糖500ml加马来酸桂哌齐特320 mg/d,连用14 d。结果 治疗组水肿面积、血肿体积和CSS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后第21 天水肿面积由(4.3±O.6)cm2变为(2.8±0.7)cm2,血肿体积由(19±5)ml变为(6±6)ml,CSS由(22±9)变为(9± 7)。对照组第21天水肿面积由(4.5±O.7)cm2变为(3.2±0.6)cm2,血肿体积由(20±5)ml变为(11±7)ml,CSS由 (23±8)变为(1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术后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对于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及以上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CAE组和非CAE组。收集其围术期临床资料、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和入出院时的神经系统相关功能评估,并随访患者术后1年的神经系统功能情况和死亡率。主要结局指标是术后1年的死亡。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1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出院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共有36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CAE组20例(5.5%)、非CAE组341例。2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病史或其他术后不良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E组术后1年死亡率(20.0%;95% CI:0.8%~39.2%)高于非CEA组(5.6%;95% CI:3.1%~8.0%;P=0.010)。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急诊入院、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量、手术时间、动脉瘤部位和术前心血管病史后,术后Clavien-Dindo分级≥Ⅱ的CAEs仍与术后1年死亡率独立相关(OR=3.670;95% CI:1.037~12.992;P=0.044)。CAE组术后1年GOS也更低(P=0.002)。但两组在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出院时GCS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可能是术后1年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熊军 《河北医学》2014,(1):82-84
目的:对引起脑出血( ICH )血肿扩大的原因分析,并探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以来接诊的经头颅CT确诊的脑出血患者248例,依据患者病情和脑部CT检查结果的变化,将所有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56例和稳定组19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其生化指标,得出导致血肿扩大的因素。对两组患者进行适当治疗后6个月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 GOS)来评估患者预后。结果:血肿扩大组的长期饮酒、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异常在组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这些因素异常在稳定组中的比例,提示上述因素是引起血肿扩大的原因。预后发现,血肿扩大组的死亡率和重残率显著高于稳定组。结论:长期饮酒、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肾功能异常是影响血肿扩大的因素,血肿扩大后患者的预后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Notch1在小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对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裂方式影响中的作用以及对小鼠ICH后远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转轮实验和平衡木实验等方法检测小鼠脑出血后海马NSCs的分裂方式情况、Notch1蛋白表达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ICH导致小鼠海马NSCs水平分裂的比例明显降低(P<0.01),同时发现小鼠海马中Notch1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促进ICH小鼠海马中Notch1的表达能够有效地增加小鼠海马NSCs水平分裂的比例(P<0.01),维持NSCs的数量,同时能够有效地增加ICH后小鼠转轮实验掉落的潜伏期以及小鼠海马中DCX阳性细胞数(P<0.01),维持神经发生的持续性,另外还能够减少ICH后小鼠平衡木行走实验腿的滑落次数(P<0.01).结论 Notch1信号可以调控脑出血后小鼠海马NSCs的分裂方式以及促进远期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白蛋白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0%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对自发性脑出血(ICH)的疗效。方法将8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在入院第1天给予20%人血白蛋白10g,2次/d静滴,共10d,在入院第1天、第10天、第20天进行头颅CT,根据CT对血肿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体积进行记录,同时进行NIHSS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血肿周围低密度区及血肿体积在第10天、第20天明显小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5.6%)显著高于对照组(48.8%)。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人血白蛋白治疗,可有效减轻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肽XG-102在大鼠脑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51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XG-102治疗组,脑出血组和XG-102治疗组大鼠采用自体动脉血脑内注射构建脑出血模型,XG-102治疗组大鼠于脑出血后3h静脉注射100 μg/kg XG-102,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NSS)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血肿周围水通道蛋白(AQP4)和p-c-Jun的表达.结果 与脑出血组相比,在大鼠脑出血后1天XG-102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脑出血后2天脑水肿减轻(P<0.01),脑出血后2天p-c-Jun的表达减少、AQP4的表达增加(P<0.01).结论 XG-102在大鼠脑出血后早期即可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成芳  周弟弥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1):1449-1451,1456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周围脑组织血管内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缓慢注射自体血出血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分别予EPO及生理盐水进行干预,术后6h、24 h、72h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分级,取血肿周围脑组织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相似文献   

19.
刁凤宝  朱荣华 《安徽医学》2010,31(10):1181-1183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0例合格纳入的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是否同意手术分为: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A组)36例,内科治疗组(B组)34例,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以治疗后30d血肿绝对平均体积及3个月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疗效判断,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30d血肿绝对平均体积及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清除血肿块,安全、有效,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Recent research based on various animal models has shown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erythropoietin (EPO).However,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such effects of EPO in the clinic.In this study we enrol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