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艳  孙家祥 《吉林医学》2014,(8):1573-1575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RA组95例,非RA对照组80例和健康对照组80例血清抗CCP抗体和RF。结果:RA组血清RF和抗CCP抗体浓度分别为(73.52±22.38)U/ml和(155.58±28.85)U/ml,阳性率分别为76.84%和73.68%,均显著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68%、97.50%,RF对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6.84%、86.87%。在RA患者中抗CCP抗体与RF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测方法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抗CCP抗体、RF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预测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72例早期RA者及43例健康对照者抗MCV抗体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抗CCP抗体,免疫散射比浊法测RF,比较抗MCV抗体、抗CCP抗体、RF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一步比较RA组血清和滑膜液抗CCP抗体、抗MCV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抗MCV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07%、100%;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47%、95.35%;RF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52%、83.72%。RA组滑膜液与血清抗CCP抗体和抗MCV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在RA患者中有较高的特异性,临床诊断价值超过了RF;临床取样血液检测抗CCP抗体、抗MCV抗体与取样膝关节滑膜液的阳性率相似,但更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RA组202例、非RA组(其他风湿病患者)103例和正常对照组(正常献血人员)20例的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和类风湿因子(RF)。结果:RA组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82.67%(167/202),非RA组为3.83%(4/103),正常对照组为0%(0/20)。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67%、94.17%,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63%、71.84%,AKA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99.03%。在RA患者中抗CCP抗体与AK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CCP抗体与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间存在相关性。结论: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CCP抗体简便、结果可靠,对RA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法)检测我院1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A组)、28例非RA患者(B组)以及34例健康人群(C组)的血清,比较三组人群血清中RF、抗CCP抗体单独或联合使用对诊断RA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结果 A组人群抗CCP抗体和RF阳性率比B组、C组高(P〈0.01);A组中单独使用RF的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抗CCP抗体的特异性高于RF,联合使用抗CCP抗体和RF,其检测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等高于抗CCP抗体或RF单独使用。结论抗CCP抗体和RF联合使用用于诊断RA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抗体(AN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7例RA患者(RA组)、61例OA患者(OA组)和32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RF、AKA、ANA、CCP抗体检测,其中RF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CC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KA和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法检测。结果RF、AKA、ANA、CCP在RA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7%和84.9%、34.6%和96.8%、11.2%和94.6%、84.1%和96.8%,RF、AKA、CCP阳性率显著高于OA组和对照组。结论四种抗体中,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较高。RF、ANA因特异性较低和AKA因敏感性差,对RA的诊断作用受到影响。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利于RA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抗环瓜氨酸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90例RA和80例非RA风湿病患者血清标本.采用EL ISA方法检测抗CCP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RA组血清抗CCP抗体和RF阳性率分别为62.2%、81.1%;抗CCP抗体和RF对RA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0CP抗体,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结果抗0CP抗体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85.3%,特异性为95.1%。结论血清抗0CP抗体对RA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均高于RF,是类风湿关节炎的较好诊断指标,与RF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收集103例RA患者和91例非RA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另取8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CCP抗体和GPI,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比较RA组、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抗CCP抗体、AKA、RF、GPI阳性率差异;比较RA组抗CCP抗体与AKA、RF阳性率的差异,观察抗CCP抗体与RF、GPI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 抗CCP抗体、AKA、RF、GPI诊断RA的敏感度分别为88.4%、68.0%、90.3%和84.5%,特异度分别为94.7%、96.5%、71.3%和71.0%. RA组抗CC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AKA(P <0.01),抗CCP抗体与RF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诊断RA的4种相关抗体中RF的敏感性最高,AKA的特异性最好,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是诊断RA的一项良好血清学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5例,非类风湿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0例,正常人血清50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用免疫比浊法测类风湿因子,对各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55例RA患者抗-CCP和RF阳性率分别为63.63%、67.27%,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抗-CCP和RF对RA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3.63%、67.27%,特异性分别为98.00%、79.00%,RF诊断RA的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而抗CCP抗体对RA的特异性显著高于RF。二者联合时特异性达到99.58%。结论抗-CCP在RA诊断中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和RF联合检测对诊断RA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丁菊芳 《甘肃医药》2014,33(3):212-214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因子(RF)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联合检测,了解这两种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确诊RA患者138例,无类风湿关节炎的门诊和住院患者58例,健康对照组30例为研究对象,免疫比浊法测类风湿因子(R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比较两项联合检测和单项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78.9%,RF的阳性率为和77.4%;将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提高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率.结论:比浊法检测RF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差,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可提高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准确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抗CCP抗体灵敏度低而造成的漏诊以及RF特异性低而造成的误诊,使其测定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及二者联合检测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炙中的意义。②方法采用ELISA检测抗CCP抗体,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共检测19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3倒非老年RA中的抗CCP抗体及RF的分布。比较二者之间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二者联合检测的结果。③结果抗CCP抗体及RF对RA的敏感度分别为84.57%、78.29%,特异度分别为94.74%、73.68%,抗CCP抗体敏感度特异度与RF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CCP抗体和R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老年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钱明  袁君君  郭兆旺  舒晓春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501-1501,154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抗-ccp采用化学发光(MEIA)法,RF采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取70例RA、130例非RA患者血清检测抗-CCP和RF。结果 70例RA患者中抗-CCP阳性54例,RF阳性52例,两项同时阳性64例,同时阴性6例,故抗-CCP、RF及两者联合检测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7.1%、74.3%和91.4%;130例非RA患者中抗-CCP阳性5例,RF阳性38例,无1例两项同时阳性,故抗-CCP、RF及抗-CCP和RF联合检测在非R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85%、29.23%和0。经过统计学分析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A患者抗-CCP与RF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CCP和RF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RA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150例RA患者和75例非RA患者血清中的RF、抗CCP抗体和AKA水平,并分析三种抗体在R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单一抗体检测中敏感性以RF最高(82.O%),特异性以AKA最高(93.33%),阳性预测值以AKA最高(94.05%),阴性预测值以RF最高(67.47%);联合检测中敏感性以RF+抗CCP抗体最高(43.33%),特异性以RF+抗CCP+AKA最高(100%),阳性预测值以RF+抗CCP+AKA最高(100%),阴性预测值以RF+抗CCP抗体最高(44.81%)。结论:RF诊断RA的灵敏性最高,但特异性以RF+抗CCP+AKA最高,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RA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Ⅰ)、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与传统使用的经典检测方法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分析对不同病期的RA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RA早期诊断、确诊、判断发展及疗效评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健康对照组50例,RA缓解组50例,RA活动组50例.均分离血清,测定血中CCP、RF、CRP、ESR、NTX-Ⅰ、BAP.结果 RA活动组与对照组、缓解组比较,CCP、RF、ESR、CRP、NIX-Ⅰ、B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缓解组与RA对照组比较,CCP、RF、NIX-Ⅰ水平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SR、CRP、BAP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X-Ⅰ在RA患者的诊断以及预测病情进展、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与CCP/RF联合运用于RA的诊断中,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谭维贤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08-109,111
目的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GPI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KA);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共检测65例类风湿关节炎(RA组)、85例其他风湿病患者(非RA组)和60例健康正常成人;(正常对照组)。结果4项血清学指标比较,GPI和抗CCP在诊断RA中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RF的灵敏度虽然最高,但特异性却最差。结论GPI对RA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且与抗CCP、AKA、RF无明确的相关性.GPI与RF联合检测更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体(抗GPI)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80例、非RA患者73例分别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R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抗CCP和抗GPI,采用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预测值等指标评价RF、抗CCP、抗GPI单独及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效能,观察各项血清学指标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RA组RF、抗CCP、抗GPI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组(P〈0.05),RF、抗CCP、抗GPI对诊断RA的敏感性依次为88.8%、71.3%、50.0%(P〈0.05),特异性依次为83.5%、97.2%、94.5%(P〈0.05),阳性预测值依次为87.7%、96.6%、90.9%(P〈0.05),3种抗体联合检测,敏感度达98.4%,特异度99.9%。结论血清RF、抗CCP、抗GPI 3种抗体在诊断RA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抗CCP的诊断价值最大,三者联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杨清萍 《浙江医学》2013,(23):2065-2067,2102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不同亚型的抗环瓜氦酸肽(CCP)抗体,探讨其在RA中的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35例RA患者、53例非RA的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CCP抗体-IgA、IgG和IgM,并用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IgM。结果RA患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IgA、IgG、IgM的检出率分别为57.8%、73.3%、30.4%,均高于CT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患者的RF-IgM阳性者中的抗CCP抗体-IgA、IgG、IgM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RF-IgM阴性者(P〈0.05)。抗CCP抗体一IgA、IgG亚型在≥24个月、7~23个月病程组中的阳性率高于≤6个月组(P〈005),但≥24个月与7~23个月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一IgM在≥24个月的阳性率低于≤6个月组(P〈005),但7~23个月与≥24个月、≤6个月病程组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CCP抗体一IgA、IgM对RA的诊断敏感度均低于抗CCP抗体-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抗CCP抗体-IgA、IgM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与抗CCP抗体-IgG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A患者血清中存在不同亚型的抗CCP抗体,抗CCP抗体-IgA、IgM在RA诊断中与IgG亚型有相似的诊断特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3例RA患者、41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和104例健康人进行抗CCP抗体、抗MCV抗体、RF和抗RA33抗体测定,RF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其余三种抗体均使用相对应的试剂盒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果 RA患者中抗CCP抗体、抗MCV抗体、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分别为74.8%、80.6%、91.3%明显高于非RA组(P〈0.01).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和抗RA33抗体的特异性高达97.2%、97.9%和95.9%.三组(抗CCP抗体、抗MCV抗体、RF联合检测组和抗MCV抗体、抗RA33抗体、RF联合检测组和四种抗体共同检测组)联合检测均出现高特异性99.3%,但敏感度较低.结论 RA相关抗体抗CCP抗体或抗MCV抗体与RF的联合检测具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此结果可用于RA的早期诊断预防不可逆性骨损伤.抗RA33抗体对早期症状不明显的RA患者可作为一个较好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