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原因,针对性改进,最大限度保留献血者。方法采用电话询问、网上交流等方式,对1 221例流失献血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机采献血者流失主要原因是献血者工作忙、联系失败、心怀疑虑、不良反应、健康问题等。结论血站应做好成分献血知识宣传,加强献血后信息沟通,完善献血者个人信息并适时提醒,努力提高献血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流失献血者的基本情况,及再次献血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血站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随机抽查流失献血者2100人进行电话调查。结果实际调查1525人,忘记再次献血时间、没时间再次献血和献血开放时间不合适是影响再次献血的主要原因。流失献血者再次献血856人,乐意再次献血并定期献血的607人,占再次献血人数的72.61%。结论流失献血者再招募可行,血站在重视新献血者招募的同时,应加强献血者固定和召回,实行到期提醒服务,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3.
自从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目献血法》颁布以来,笔者所在血站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全血采集100%无偿化。由于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复杂,且采集过程时间长,以前对机采血小板的宣传方面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机采献血者的人群分布,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我们宣传招募机采献血者提供依据,同时可以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巩固机采献血者队伍,保证献血者安全。方法收集2013年机采献血者1155人次无偿献血登记表进行分析统计。结论涪陵区机采献血者人群主要由居民、务工、务农、职员构成,学历主要为初中及以下学历,36-45岁是机采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6.
7.
机采血小板以其纯度及浓度高、临床效果好,用量越来越大.但作为机采成分血的重要部分-机采血小板,由于采集的特殊方式,采集需要特殊的设备、环境、时间长和对捐献者体检要求较高,很难被人们接受,给招募无偿自愿捐献血小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如何做好机采献血者招募工作,2006年--2012年我站机采室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本站机采招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及时高效地服务于临床.现就有关招募模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做好机采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工作,为临床提供安全充足的机采血小板.方法 用新闻媒体长期宣传机采血小板知识,提高公民对机采血小板的知晓率;采取献血现场招募、高等院校招募、现身说法招募、电话招募等方法,提高全血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机采过程管理,用心做好献血... 相似文献
9.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学生和社会群体的特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方法。并通过加强员工素质、实施人性化服务以及建立应急机采队伍等措施,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7—2012年济南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为采供血机构开展献血者招募和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2012年无偿献血者466 095名,收集其血液样本466 095份,均经过两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筛查,筛查阳性标本送往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免疫印迹法确认,分析其抗-HIV的检测数据及相关资料。结果 2007—2012年共确认HIV抗体阳性45例,占0.97/万。其中,男43例,女2例;1829岁32例,3029岁32例,3039岁7例,≥40岁6例;2007年1例,2008年4例,2009年7例,2010年10例,2011年12例,2012年11例。结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呈急剧增长趋势,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严重影响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的重要性。方法介绍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要点。结果发生献血反应14例,献血反应率2.23%。其中枸橼酸盐过敏反应3例,较严重的低钙反应1例,轻度献血反应lO例。结论做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可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高血站服务水平,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机采血小板的收集与献血者采前外周血血常规的几项指标和自身生理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对采血前、后血小板(PLT)计数等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血小板机采量与采前PLT计数呈正相关系(r=0.488),并与献血者的年龄和体重有关(r值分别为0.206和0.273)。结论采血前外周血血常规的指标和自身生理状况均对机采血小板的收集量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机采血小板的收集量,保证血小板的质量,机采前必须严格筛查献血者。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指标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对2009~2012年滨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合计检测161401份血样,不合格的5595份,不合格率为3.47o.4。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合格的占2.43%,HBsAg不合格的占0.35%,抗-HCV不合格的占0.28%,抗-HIv不合格的占0.03%,抗-TP不合格的占0.28%,其他不合格的占0.08%。血样的总不合格率,2009年为3.05%,2010年为2.23%,2011年为3.90%,2012年为3.61%(Pd0.01)。结论滨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合格率高的人群为18~25岁和女性45~55岁者,不合格血样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合格。 相似文献
15.
《社区医学杂志》2017,(16)
目的对日照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无偿献血的招募征询以及献血策略。方法选取2012—2016年日照市无偿献血者114 716例,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抗-HCV、抗-TP、抗-HIV。各年度不合格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2016年日照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各项不合格率为2.82%,其中ALT、HBs Ag、抗-HCV、抗-TP、抗-HIV的阳性率分别为1.55%、0.33%、0.33%、0.50%、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段ALT、HBs Ag、抗-HCV、抗-TP、抗-HIV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9、10.24、7.90、34.35、8.53,均P<0.05)。结论 2012—2016年日照市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比较呈下降趋势,其中ALT不合格率最高,其次为抗-TP阳性率,是导致血液报废的主要因素,抗-HCV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8~35岁不合格率较低,36~45岁年龄段不合格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加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济南市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指标检测结果,了解无偿献血者的相关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应用ELISA方法采用不同厂家试剂对2007~2012年山东省血液中心采集的全部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进行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结果 2007~2012年济南市511 166名无偿献血者,检出不合格24 443人,总不合格率为4.78%。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阳性率分别为3.75%、0.49%、0.35%、0.22%、0.40%。不合格项目中以ALT、HBsAg为主,抗-TP、抗-HIV阳性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结论应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进行献血前ALT和HBsAg初筛,建立稳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提高献血者检测策略及检测技术,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原因,提出应从采集前、采集中、发生不良反应、采集后4个环节进行优质护理管理.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优质护理的落实,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稳定了献血者队伍,保证了献血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社区医学杂志》2013,(22)
目的对近3年济南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率、确保血液安全的方法。方法对2010—2012年济南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NAT等项目的检测。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血液筛查总阳性率为2.74%,各年阳性率比较差率有统计学意义(χ2=342.12,P<0.05),其中ALT和HBsAg阳性为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NAT阳性占一定比例。结论应继续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和征询工作,加强采血前对献血员进行ALT和HBsAg初筛,开展采血前抗-TP的初筛工作,减少血液的报废;开展病毒核酸检测,进一步加强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9.
献血者满意度调查在无偿献血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长征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14(1):40-41
保证血液安全的主要条件之一是血液的来源必须是安全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最安全的血液来源于自愿的、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提供的血液。因此对自愿的、固定的无偿献血者的征召是安全输血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6-2007年昆山捐献机采血小板人员的现状,为发展一支稳定的机采血小板队伍作好充分的准备。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18467-2001附录B献血员登记表的内容,对2006-2007年捐献机采血小板人员所登记的信息作分析。结果捐献机采血小板人员呈年轻化,多次捐献的比例较高,3次及以上捐献者的比例达到了40%以上。结论建立一支稳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对于安全供血、安全用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