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振  宋双临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820-82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易善复)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是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埋线可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0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一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一组进行口服当飞利肝宁治疗。两组治疗2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穴位埋线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口服当飞利肝宁组的总有效率是79%。结论穴位埋线治疗作为一种中医治疗的方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的服药及一般针灸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利湿行水方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及对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依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进行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47例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利湿行水方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脾CT比值及肝脏B超病变程度分级,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ALT、AST、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HDL-C、肝/脾CT比值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肝脏B超病变严重程度分级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38/47)和95.7%(45/47),观察组客观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利湿行水方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有效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减轻肝功能损伤,调节血脂指标,并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穴位埋线法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在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患者60例,然后随机将这60例肝病患者分为穴位埋线组(A)和西医组(B),分别30例。西医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患者的治疗方法;穴位埋线组的患者在肝俞、太冲、丰隆、中脘、气海、足三里及阳陵泉等穴位进行埋线。上述治疗方法连续治疗2个月,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主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BMI、肥胖度及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值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各自的治疗方法治疗后,穴位埋线组的患者在BMI、肥胖度、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值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西医组的患者。结论: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采用中医穴位埋线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并且,比一般的西医治疗临床效果更佳。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前后超声的变化。方法将120例由超声检查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各参数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脂肪肝超声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脂肪肝超声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药物是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痰湿内盛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15例痰湿内盛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73例)、B组(72例)和C组(70例)。A组采用2-0号羊肠线肌肉层穴位埋线联合自拟四生降脂汤治疗,B组采用2-0号羊肠线脂肪层穴位埋线联合自拟四生降脂汤治疗,C组采用自拟四生降脂汤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及血清学指标水平。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B超评分及CT值。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0.4%,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腹胀、乏力、胁痛、肥胖及神疲评分均下降(P<0.05),A组上述指标低于B组及C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下降(P<0.05),其中A组患者上述指标低于B组及C组(P<0.05)。3组患者B超评分明显降低,肝CT值明显升高(P<0.05),其中A组患者B超评分低于B组及C组,肝CT值高于B组及C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在肌肉层联合自拟四生降脂汤治疗痰湿内盛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指标,恢复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将1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西药组,每组90例。在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取穴肝俞、太冲、丰隆、足三里、三阴交,7天埋线1次;西药组给予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易善复,228mg/粒),2粒/次,每天3次。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肝脏酶学及血脂水平、腹部B超的变化。结果:1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埋线组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2肝脏酶学及血脂水平方面,埋线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均比西药组显著下降(均P0.05);3腹部B超检查方面,埋线组脂肪肝程度的改善较西药组显著(P0.05);4临床疗效方面,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9.8%(79/88),显著高于西药组的76.7%(69/90,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且优于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扶肝健脾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肝功能及血脂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脂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肝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护肝化浊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TC、TG、LDL-C、ALT、AST、GGT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HDL-C均有所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肝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柴芩平胃散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非酒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予自拟方柴芩平胃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双环醇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脂、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3%,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及生化指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柴芩平胃散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扶肝健脾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7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及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扶肝健脾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2.31%(P0.05);两组治疗后肝脏CT数值、血脂、肝功能数值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肝健脾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肝灵软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治疗组予益肝灵软胶囊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及血脂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试验组血清ALT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B超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B超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肝灵软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代谢,减轻脂肪肝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埋线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埋线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复制NAFLD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埋线组以温脾化湿法为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6例,两组均用肝病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两组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以及体征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显著改善肝功能、血脂、体质相关指标,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中药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多烯磷脂酞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药祛湿化瘀方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谷丙转氨(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脂改善情况(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总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AST、ALT、TC以及TG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为62.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药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时,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具有护肝降酶、改善血脂代谢功能,不失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医院收治的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选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按照双盲法等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常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常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0.00%;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0%,对照组为67.50%。表明不论是常规临床疗效还是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脂方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消脂方(泽兰10 g,荷叶30 g,赤芍15 g,白术20 g,郁金15 g,竹叶15 g,茯苓18 g)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79.3%(P0.05);两组治疗后TC、TG水平均有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幅更为显著(P0.05)。结论:消脂方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改善患者血脂状况,临床疗效满意且具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理,探讨辛伐他汀对该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剂量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4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根据应用辛伐他汀的剂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行ALT复常率、血脂、B超等检查后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1%和77.4%,比较无明显差异;副作用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例与2例,也无明显差异;在降血脂方面观察组效果更佳。结论: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副作用小,且疗效显著,在降血脂方面,使用高剂量后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肝脂平颗粒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肝脂平颗粒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照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疗程24周。结果 2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脂平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针对其肝郁脾虚、湿痰瘀互结之病机,健脾利湿化瘀,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