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资料表明。它与长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饮食不合理、生活不规律而造成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表现为常伴有低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失眠和多种精神神经症状。中医认为,疲劳综合征的患者有如此多的症状,正是人体阴阳失调,脏腑气血失调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采用药膳疗法简单易行,无明显的副作用。下面简单介绍几款饮茶、药粥疗法:  相似文献   

2.
阴阳气血配穴法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阴阳气血配穴法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临床确诊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阴阳气血配穴针刺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采用相应方法针刺治疗30天.结果 采用阴阳气血配穴法治疗后,患者疲劳症状积分明显减少,总有效率达93.3%,明显好于常规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疗法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且根据其病机配穴的阴阳气血配穴法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调补脾肾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多种原因导致的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气血精微滋养肢体脏腑。肾为先天之本,肾中水火为人体阴阳之根,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具有多脏腑功能失常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关键是脾肾功能失常,调补脾肾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4.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病理疾病,临床难以彻底治愈。临床实践发现,推拿治疗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具有显著效果。推拿治疗不仅可以放松肌肉,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症状,还可以保健强身,起到抗疲劳,治未病的效果。为了进一步了解推拿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机制,我们查阅了近年来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并以行为学和生化学指标为主,分别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角度,总结了近年来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期望找寻到一种新的思路方法,进而推动推拿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制研究,为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中医五脏和经络的角度论述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针灸可通过调节脏腑的功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来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慢性疲劳综合征 ( CFS)在当今社会发病率逐渐升高 ,病因不明 ,现代医学对其没有可靠疗法。其临床表现以长期疲劳为主要特征 ,合并咽炎、淋巴结肿大 ,头痛 ,肌肉痛和关节痛等复合症状 ,病程长 ,且反复发作 ;并根据病史、体征和化验结果排除其他疾病。中医学在研究和治疗 CFS上具有相当的优势 ,认为疲劳证候虽多 ,但总不外乎五脏 ,而五脏之伤又不外乎气血阴阳 ;其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 ,五脏虚候为目 ;治疗时则重视调整机体内在平衡 ,使脏腑生理机能重新恢复正常。对 CFS这种慢性的治疗周期较长的疾病 ,中医采用无毒副作用的非药物疗法具…  相似文献   

7.
疲劳综合征的中医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疲劳综合征的表现疲劳综合征可分为机体疲劳及精神疲劳两类 :前者表现为身体疲乏 ,休息难恢复 ,并伴有全身酸痛、头晕脑胀、睡眠障碍、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降低等 ;后者表现为失眠、多梦、情绪低落、心情烦闷、抑郁寡欢、焦虑紧张等。2 中医对疲劳综合征的认识疲劳综合征属于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失调 ,其病因病机有内伤七情、劳倦、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睡眠不足、缺乏锻炼等。此外 ,外感六淫、邪毒也是病因之一。3 证候特征及治疗3 1 肝气郁结心情郁闷 ,心烦易怒 ,胸胁苦满 ,…  相似文献   

8.
中医认为亚健康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是饮食失调、情志不遂、劳逸失度、年老体虚等,导致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出现诸多不适表现。临证治疗以调理脾胃为其先,疏肝理气为其要,补益肾气为其本,使气血通畅,邪去正复,脏腑阴阳气血复归健康平衡。  相似文献   

9.
老年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是老年人体虚衰老,脏气虚弱和情志内伤所致.情志过极可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素体脏气虚弱,更易遭受情志内伤,两者互为因果,使病证演变复杂多样.其病机关键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及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226-2229
气血阴阳亏耗、经络不通、经脉失养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基本病机。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文献报道,发现中医外治法干预效果显著。笔者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将中医外治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报道进行归纳整理,发现针灸、推拿、拔罐为干预的主要方法,因此将它们的经穴选择特点、起效机制进行总结,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李应存教授认为失眠是由阴阳失调、神不入舍所致,诱因多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初则气机郁结,日久阴阳俱损;灵活运用敦煌遗书中的理论、方药,治疗临床各类肝系疾病,大泻肝汤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小泻肝汤合敦煌疗风虚瘦弱方治疗自汗失眠,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康静教授基于《黄帝内经》理论认为肿瘤的致病因素与情志、外邪、饮食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与阴阳失衡,积损致热,热极成毒,虚痰瘀毒杂合相关,在此基础上运用"平调阴阳法"治疗肿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试图从现代医学最新的生物学模式:欲望和欲望模式及耗散结构理论的热熵病等观点证实《黄帝内经》中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从"金元四大家"出发诠释了广义的"平调阴阳法"的内涵,结合典型病例,对"平调阴阳法"辨治肿瘤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肿瘤本质上以阴阳失衡为本,痰瘀毒邪相合为标,临床采用平调阴阳法,标本同治,进行细微的中医药调理,使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医免疫的概念和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舒天丽 《世界中医药》2011,6(4):277-279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都是由于人体在与致病因素的正邪斗争中正不敌邪,导致机体的阴阳失调。《内经》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古训就是说正气旺盛时(免疫功能正常)能驱除内外病邪,维护人体的健康状态;当人体的正气不足时(免疫功能有缺陷或低下的情况),则不能胜任保卫身体健康的职责,而发生各种疾病。中医的正气论能归纳为现代免疫医学的三个功能表现:防御疾病,自稳功能,监视功能。由于经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体系是针灸对免疫机制产生作用的重要体系和具体途径,所以针灸治疗学在调节免疫和促进机体康复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益气养阴基础方(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生地等)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三磷酸腺苷(ATP) 维生素C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60.00%,对照组为21.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药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钟新林主任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认识和临床治疗经验。ITP是血液系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该病虽然机制复杂,但其临床表现多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也有少量患者只有血小板降低,而无各种出血的表现。西医治疗上多采用的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长期预后不是特别理想,而中医有着良好的疗效。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血热迫血妄行和气虚无力摄血。钟师强调对于紫斑的医治,概括为治血、治火、治气。对于新发的紫斑,当先止血,控制病情的发展;血止而后,需治火、治气,泻热解毒,养阴以降火,健脾以益气。在医治该病的时候,应当辨证论治,对证用药,不可清热而不扶正,亦不可扶正而不化瘀。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疗法,不可拘于一格,要灵活多变,对证用药,方能做到药到病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36例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按中医辨证分型的气阴亏虚型、脾肾气虚型、脉络瘀阻型三种不同症型分别论治。协同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基本方的生脉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以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并给予西药降血糖、血压。3个月为1疗程。[结果]显效18例占50%,有效12例占33%,无效6例占17%,总有效率8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用针刺治疗65例肝阳上亢和阴(血)虚火旺型的血管性头痛患者。结果:治疗后两型患者疗效相似,Ridit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对肝阳上亢和阴(血)虚火旺两型血管性头痛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秉新 《光明中医》2014,(6):1236-123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滋阴清热类中药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经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入院后所有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疗法进行治疗,选取其中34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加用益气滋阴活血方进行治疗,将其余的34例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种方法均取得了一定疗效,治疗组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药和中药治疗糖尿病均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是中西医结合较单纯西药治疗更有优势,益气滋阴活血方具有益气活血、滋阴清热的功效,可以缓解糖尿病患者症状,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第二届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学术体系以"平脉辨证"为核心。干燥综合征在临床上多以滋阴润燥法治疗,但有时疗效并不显著,李老治疗本病时结合"平脉辨证",首分虚实,实者有热盛伤津、瘀血阻塞等证,虚者有阴津亏虚、阳气不足等证,还有虚实夹杂如阴虚火旺证,在治疗中并不拘泥于证型,以"平脉辨证"进行系统准确的辨证论治,做到"守绳墨而废绳墨",对我们学习、临床实践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方法]将64例干燥综合征以舌质舌苔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阴虚内热清热生津汤治之,气阴两虚生脉散合八珍汤加减,阴虚血瘀应用活血生津汤,脾虚湿阻选择健脾生津汤。每日1剂,治疗3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显效23例,有效3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50%。疗效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血瘀型、阴虚内热型、脾虚湿阻型和气阴两虚型,各证型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生化指标均有改善(P<0.05,P<0.01)。[结论]从舌象辨证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满意,抓住辨证核心,以舌辨证,易于掌握,准确无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