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缺血性脑卒中伴2型糖尿病(DM2)患者脑内微出血(CMB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缺血性脑卒中伴 DM2患者106例,均行常规头颅 MR 及 SWI 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CMBs 发生率、数目、发布情况。结果缺血性脑卒中伴 DM2患者106例,其中 CMBs 阳性病例27例,阴性79例,CMBs 阳性组的平均年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病史、口服抗栓药物史比率均明显大于阴性组,WML 分值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而2组间患者的缺血性心肌病史、房颤、高脂血症、烟酒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CMBs 阳性组的 HbA1c 和 FBG 的均值都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SWI 能清晰显示急性缺血性卒中伴 DM2患者的 CMBs,年龄、高血压、脑卒中史、脑白质疏松、抗栓药物服用史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伴 DM2患者发生 CMBs 的危险因素,伴有高血压病、既往卒中史是 CMBs 的高危因素。缺血性卒中伴 DM2患者发生 CMBs 与 HbA1c 和 FBG 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特征与危险因素的区别。方法 选取彭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315例,其中出血性卒中85例,缺血性卒中2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不良嗜好、临床生化指标、颈动脉超声等资料,研究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从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发现:本中心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男性、糖尿病、心房颤动、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比例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数值比较发现:本中心缺血性卒中患者三酰甘油,尿酸数值显著高于出血性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三酰甘油是缺血性卒中相较于出血性卒中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特征与危险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变化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成功施行PCI术的患者202例,术前4h内和术后12h内检测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根据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A组61例(中性粒细胞〈4.71×109/L﹚,B组99例[中性粒细胞:(4.71~7.70)×109/L],C组42例(中性粒细胞〉7.70×109/L﹚。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记录在随访期间近期(30d)和远期(24个月)发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CV)。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患者在近期及远期CV发生的关系,同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PCI术后不同的中性粒细胞水平的患者在近期和远期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1)C组术前后中性粒细胞多于A组,中性粒细胞变化率、30d及24个月CV事件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术后中性粒细胞多于A组,中性粒细胞变化率及24个月CV事件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外,C组其余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升高,患者CV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A组与B组回归分析OR值(远期心血管发生情况)为1.9125,而A组与C组回归分析OR值为3.4680,提示风险上升。(3)A组远期生存率高于B、C组(P〈0.05或P〈0.01),且B组远期生存率亦高于C组(P〈0.05)。提示:随着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的上升,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结论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患者PCI术后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分为A组、B组、C组,比较三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心力衰竭、缺血性卒中、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死亡)。结果 C组患者的心房颤动、室速/室颤、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均高于A组、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血栓再形成、脑卒中及死亡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C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具有简便易行、费用低廉及易于重复的优点,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有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陈妍  唐慧群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065-2066
目的 探讨癫痫与脑卒中的关系、继发性癫痫的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对22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对卒中后继发性癫癇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癇患者多见于脑皮质卒中患者,其中脑皮质卒中组癫癇发生率为16.7%,明显高于皮质下脑卒中组癫痫发生率(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cm的脑卒中病灶组癫痫发生率为17.3%,明显高于<4 cm脑卒中病灶组癫痫发生率(5.4%)(P<0.01).出血性卒中组和缺血性卒中组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与脑卒中类型无关,与脑卒中发生部位和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在入院时检测血小板计数(PLA)、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结果重度卒中组的PLA低于轻度卒中组和对照组,MPV和PDW高于轻度卒中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卒中组的PLA低于对照组,MPV和PDW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可能参与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脑卒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于入院或体检时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其中缺血性卒中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O、T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DL-C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出血性卒中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O、TG、L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缺血性卒中组与出血性卒中组比较,CHO、TG、LDL-C水平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HDL-C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血脂水平高者易发生脑卒中,出血性卒中血清CHO、TG和LDL-C水平相对低于缺血性卒中。结论血脂异常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急症入院时绝大多数需要调脂治疗,而调脂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脑卒中患者106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4例为SIP组,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2例为对照组,两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比较。结果 SIP组伴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热及头颈部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以及吸烟、饮酒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发热以及颅内外血管狭窄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浆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进展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血浆TXB2及6-keto—PGF1a水平,分析其在缺血性卒中组、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与健康对照组水平的差异。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TXB2、血浆血栓素B2/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T/P)比值高于健康对照组,6-keto—PGF1a低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血浆TXB2、T/P高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6-keto—PGF1a低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XB2、6-keto—PGF1a不仅参与缺血性卒中后急性期反应,而且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预警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对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改善情况;并对不同卒中亚型的疗效进行比较,对阿加曲班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12月1日—2021年6月1日新疆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急性非心源性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是否使用阿加曲班治疗作为分组的依据,390例入选患者分为阿加曲班组(285例)和未使用阿加曲班的对照组(105例),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既往卒中史、吸烟史等基线资料,收集治疗前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入院时及治疗7 d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卒中病因分型等数据。卒中分型诊断标准按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以住院第7天时NIHSS评分和mRS评分为疗效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阿加曲班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冠心病患病人数,吸烟史,LDL-C、HDL-C、TC、TG水平,入院时NIHSS评分,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种类等基线资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7 d时NIHSS评分、治疗7 d时NIHSS评分变化、治疗7 d时mRS评分、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例数、穿支动脉病变型例数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亚组中,两组间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7 d时NIHSS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支动脉病变型亚组中,两组间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7 d时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时NIHSS评分改变与使用阿加曲班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高血压与治疗7 d时NIHSS评分,冠心病史、LDL-C水平与治疗7 d时mRS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卒中病史与治疗7 d时NIHSS评分改变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可以改善非心源性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预后,卒中分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史、既往卒中病史等因素对阿加曲班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徐钧  董菊霞 《淮海医药》2013,31(2):110-112
目的研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ssen评分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以期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11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初次入院时的临床资料为患者进行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并记录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部位。根据量表评分,将入组患者分为低危组,高危组;根据Hcy水平分为高Hcy组与正常Hcy组;并根据缺血性脑卒中的部位分为前循环组,后循环组。分析Essen卒中复发量表评分各组患者的Hcy水平以及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Essen评分和血浆hcy水平的比较。结果 (1)Hcy≥15 umol/L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Essen卒中评分〈3分的为20.40%,而≥3分的为58.57%,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根据脑梗死的部位前循环为94例,后循环为25例。前后循环Essen评分分别为(2.89±1.91)、(3.68±1.81),两者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前后循环Hcy浓度分别为(16.94±12.76)、(17.60±+7.29),两者统计学上也无差异(P〉0.05)。结论血浆同型Hcy水平随着Essen评分增高而升高,其有可能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作。血浆Hcy水平和Essen评分的高低与脑卒中的部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辛伐他汀在糖尿病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12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加阿司匹林75mg,每天1次;对照组则服阿司匹林75mg,每天1次。于出院后第6、12、18、24、30个月定期复查,观察两组患者血脂、血糖、血压变化情况和脑卒中(分缺血卒中组和出血卒中组)复发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组各时段卒中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血卒中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愀0.01);治疗组出血卒中发病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期血脂CHO、LDL~C水平明显下降,其余血脂及血糖血压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临床远期疗效确切。且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给予早期预防抑郁治疗,对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积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期间,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A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住院费用较A组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治疗,能有效减少急性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的发生,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8例.入院后即刻抽静脉血查血常规,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对两组MIRI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高NLR组MIRI发生率明显高于低NL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显示NLR是MIRI的独立危险因素(P〈0.叭)。结论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靠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根据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轻度组(30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hs-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测,观察检验结果差异,对hs-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持续跟踪90例患者治疗情况,分析hs-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同初始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三组hs-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组hs-CRP、WBC高于中度组、轻度组(P <0.05);中度组hs-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轻度组(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WBC、hs-CRP同PSI程度正相关(P <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同PSI程度相关性不强(P> 0.05)。轻度组初始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妊娠相关蛋白A( PAPP-A)水平的异常情况。方法将2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轻度梗死组98例,中度梗死组74例及重度梗死组40例。将106例健康观察者作为健康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hs-CRP、PAPP-A水平。结果轻度梗死组、中度梗死者、重度梗死组3组较健康组血清hs-CRP、PAPP-A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hs-CRP、PAPP-A两者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时均显著性地增高,均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辅助诊断及梗死程度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以住院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同期非进展性脑卒中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是否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是否≥10分、是否存在感染(包括呼吸、泌尿道等)、糖尿病史、住院期间是否发热等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病史、NIHSS评分≥10分、是否存在感染和糖尿病史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有高血压、糖尿病、感染和病情较重的的情况下,发生进展性脑卒中的风险较大,应及早采取临床措施,以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资料选自在本院诊治的54例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并同期选取在本院门诊的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人54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经检测后血清hs-CRP水平的差异及病情程度与其变化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梗死面积划分,中度与重度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梗死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划分,中型、重型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梗死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hs-CRP水平升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尿酸(UA)/肌酐(Cr)比值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无呼吸衰竭的轻度AECOPD患者,41例)、B组(伴呼吸衰竭但无意识改变的中度AECOPD患者,30例)、C组(同时伴有呼吸衰竭和意识改变的重度AECOPD患者,19例)三组。采集入院时与病情稳定期三组患者的静脉血样,测定血SAA、UA与Cr,计算UA/Cr比值,观察指标差异。观察入院时不同血SAA水平与UA/Cr比值患者的本次住院时间、ICU收治率、住院期间死亡率、6个月随访复发率与死亡率。结果 三组入院SAA与稳定期SAA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UA/Cr比值与稳定期比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SAA高水平与UA/Cr高比值患者住院时间更长,ICU收治率与住院期间死亡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血SAA水平与UA/Cr比值患者的随访复发率与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细菌性感染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重症脑卒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感染组(1组)44例和非感染组(2组)44例。非感染组按脑卒中常规治疗,感染组均于7 d内诊断,并于诊断时规范应用抗生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感染组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为(95.45%),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病情的诊断准确率(59.0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治疗前后的CRP、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治疗前后的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是早期区分重症脑卒中患者感染与否的有效方法,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PCT的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地判断患者合并细菌性感染的情况,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