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住院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对方式、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CHB患者5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以应对方式问卷(CSQ)、焦虑、抑郁评分量表(SAS、SDS)比较2组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慢性肝病问卷(CLDQ)、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评估2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同时比较2组护患纠纷、护理投诉、护理风险事件、并发症及再入院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CSQ评分(0.83±0.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23.1±1.9)分、SDS评分(25.5±1.4)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MAS-8、CLDQ评分[(7.54±0.11)分、(45.34±0.23)分]较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总分(84.4±1.5)分及各分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6.9%明显低于对照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CHB患者应对方式、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提高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同时减少不良事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荣荣  刘峰群  韩晋  秦立  刘蕊  魏振满 《医药导报》2013,32(9):1236-1238
摘要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用药依从性,为制定改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使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影响CHB患者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用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用药依从性良好者仅占40.8%;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学历、经济收入和对疾病的认知度(P<0.05)。大部分CHB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是由于漏服所致,占依从性差患者的87.5%,主要是由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原因忘记服药;12.5%患者因经济原因或者对疾病认知度不够等自行停药。结论CHB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总体较差,应进一步加强用药知识的宣传,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惠芬  陶媛媛  蔡冬慧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718-1721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136例资料(作为管理模式前组),另选取2017年1—7月间收治的CHB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136例资料(作为管理模式后组);而管理模式后组患者在出院后建立CHB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个案管理档案;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模式前后对疾病相关知识及抗病毒药物知识的了解率,以及对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异。结果:模式后组患者对CHB相关知识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了解率及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模式前组(P<0.05)。结论:采用个案管理模式对提高CHB患者对CHB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率和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用药的究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文版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在肾病综合征(NS)患儿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探讨本地区NS患儿的用药依从性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中文版MMAS-8对就诊于我院的90例NS患儿开展用药依从性问卷调查。选用Cronbach α系数评价中文版MMAS-8内部一致性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重测信度;选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评价结构效度;选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MMAS-8得分与6个月内复发次数的相关性;对NS患儿的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选用多因素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果:中文版MMAS-8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51;ICC为0.865(P<0.05);主成分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共因子;调查的90例患儿中有78.89%的患儿用药依从性不佳(评分<8分);患儿6个月内复发次数与MMAS-8得分存在中度的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454,P<0.01);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1年较病程>3年患儿的用药依从性好(P<0.05),由父母监督服药较自行服药的患儿用药依从性好(P<0.05),患儿及家属对疾病了解越多用药依从性越好(P<0.05)。年龄、性别、复发次数对服药依从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中文版MMAS-8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估NS患儿的用药依从性。本地区NS患儿用药依从性水平不高,与患儿病程、用药监护人、是否了解疾病基本知识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7,(27):3763-3767
目的:为改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用药依从性,更好地保证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部分在我院住院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和华法林用药知识量表(WRKS)评估患者华法林用药依从性及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应用χ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患者华法林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29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为86.82%。受访患者MMAS-8平均得分为(6.54±1.61)分,用药依从性好者占42.86%。受访患者WRKS平均得分为(7.95±1.65)分,用药依从性好者平均得分为(9.31±0.83)分,用药依从性差者平均得分为(6.92±1.34)分。单因素分析发现,用药依从性好者与用药依从性差者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合并症种数、WRKS得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RKS得分、性别、文化程度、合并症种数与受访患者用药依从性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华法林用药依从性较差,与多种影响因素相关,其中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人文角度评价为老年慢病患者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二级医院就诊的部分老年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由药师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管理。于管理后第2,4,6个月进行随访,统计管理前后患者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包括EQ-5D健康描述系统和视觉模拟标尺评分EQ-VAS)、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得分,评价药物治疗管理的效果。结果 药物治疗管理前,患者EQ-5D健康描述系统、视觉模拟标尺评分(EQ-VAS)、MMAS-8以及PSQI得分分别为(0.81±0.14)分、(76.87±11.71)分、(6.52±0.87)分以及(9.02±3.79)分;药物治疗管理6月后,上述得分分别为(0.83±0.13)分、(81.14±11.19)分、(6.83±0.90)分以及(7.96±4.00)分。药物治疗管理前后,EQ-VAS、MMAS-8以及PSQI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有助于改善老年慢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用药依从性,增进睡眠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临床药师针对性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3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8(MMAS-8)评估患者的依从性,并将用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87)和观察组(n=87),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由临床药师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联合药师针对性干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MMAS-8评分。结果 382例患者中用药依从性良好者208例(54.45%),用药依从性差者174例(45.55%)。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月收入情况、服药种类、服药次数及居住情况有关(P<0.01),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合并症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2 000元、服药种类>1种、服药次数≥3次/d及独居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P<0....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9,(2):268-271
目的:分析中文版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价心血管慢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信效度,并用其评价药物重整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心血管慢病患者为观察组,进行中文版MMAS-8信效度评价并予以药物重整;选取91例心血管慢病患者为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医疗服务。采用该量表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用药依从性。结果:问卷得分排序前后27%的两个极端组的8条目平均分的F检验差异、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8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400,且与总分均显著相关(P<0.00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3;结构效度KMO值为0.742,Bartlett’s球形检验值为266.007,共提取2个公共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58.90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出院1周和出院1个月时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文版MMAS-8评价心血管慢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信效度较好;药物重整可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冠心病(CHD)患者全程化药学监护(PC)模式,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9月出院的未进行PC干预的52例CHD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同时收集2020年10~12月住院的进行全程化PC模式干预的52例CHD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干预组。2组均持续随访12个月,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估]、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再次入院率情况。结果 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与出院时比较,2组出院6个月、出院12个月时MMAS-8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出院时、出院6个月、出院12个月时MMAS-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干预组ADR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5,P=0.713)。结论 全程化PC模式干预可提高CHD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某院肝病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健康管理组(观察组)和一般教育组(对照组),进行6个月的随访管理,采用慢性肝病量表(CLDQ)和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患者的QOL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QOL的差异。结果:观察组CLDQ的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焦虑得分优于对照组(P0.01);SF-36的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得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能改善CLDQ的情感功能、焦虑以及SF-36的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得分,提高患者QOL,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抽动障碍(TD)患儿的用药依从性和影响因素,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 年12 月至2016年12 月就诊于华西第二医院儿童神经科门诊的150 例TD 患儿,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表收集数据,最终有效回收140 例患儿的问卷纳入研究。分别在患儿就诊3 个月和6 个月后,采用Morisky 量表电话随访用药依从性,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140 例TD 患儿中,66 例(47.1%)3 个月依从性高,41 例(29.3%)6 个月依从性高。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用药依从性与居住地、有无共患病、药物类型、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满意度、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对药物用法的了解程度、是否接受患者教育、家庭月总收入有关(P 均<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共患病、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满意度、是否接受患者教育和家庭月总收入对患儿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TD 患儿用药依从性不高,且随着服药时间延长而降低。用药依从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服务水平、增进医患关系和建立用药依从性随访制度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谷丙转氨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及ALT≥2倍ULN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ALT<2倍ULN但肝脏炎症/纤维化≥G2/S2的CHB患者51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符合ALT≥2倍ULN的CHB患者78为例对照组,所有患者随访开始抗病毒治疗后第12周、24周、36周、48周时的肝功能、HBV DNA、乙肝五项,并对观察组的部分患者再次复查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结果 48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与对照组E抗原阳性患者的ALT复常率(88.46% vs 97.44%),HBV DNA阴转率(96.15% vs 92.31%),E抗原阴转率(30.76% vs 41.03%),E抗原血清转换率(19.23% vs 35.89%)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E抗原阴性患者的ALT复常率(96% vs 100%),HBV DNA阴转率(100% vs 97.43%)。对观察组8例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肝穿病理对比显示,5例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炎症或纤维化程度较前好转,其中1例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纤维化程度由S3转为S1。结论 ALT<2ULN但肝穿病理≥G2/S2的CHB患者初始给予ETV治疗同样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和逆转肝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全过程用药指导的延续性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住院的11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55例患者在基于全过程用药指导的延续性指导干预,设为观察组。另55例患者接受常规用药指导,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服药依从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MMAS-8评分、HHS量表评分及服药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MMAS-8、HHS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3、6个月MMAS-8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HS)表现更佳(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对照组患者更佳(P<0.05)。结论:基于全过程用药指导的延续性指导干预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依从率,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对手术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PDCA护理方法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口服抗病毒药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DCA护理措施,即对患者存在的问题通过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4个步骤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以持续改进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采用MMAS-8评价表调查问卷,将问卷制作成问卷星形式给患者进行在线填写,护理干预前后各填1次表,每人只有1次填写提交机会。护理前后各抽血检测1次患者肝功能。以MMAS-8评价表各项评分和总分、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为评价指标,统计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依从性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相比,PDCA护理后患者MMAS-8评价表各项评分和总分均有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CA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治疗的依从性,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咳喘药学服务门诊用药教育工作模式,对咳喘患者进行规范的用药指导,观察药学服务门诊用药教育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该院咳喘药学服务门诊就诊需使用吸入制剂的219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采用用药教育工作模式进行用药指导,并随访3个月,于指导前后均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及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评估患者用药情况。随机抽取5名临床药师在建立用药教育工作模式前后进行业务水平的考核,包括用药指导、用药准则、处方审核等方面。结果 随访3个月后,患者的CAT、ACT、MMAS-8均显著优于随访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用药教育工作模式后,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用药准则、处方审核等业务水平均较建立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咳喘药学服务门诊为患者提供优质药学服务,极大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吸入制剂正确使用率,从而保证药物治疗效果最大化。此外,咳喘药学服务门诊的开设对于提高临床药师素质和规范用药指导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谷丙转氨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及ALT≥2倍ULN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ALT<2倍ULN但肝脏炎症/纤维化≥G2/S2的CHB患者51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符合ALT≥2倍ULN的CHB患者78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随访开始抗病毒治疗后12、24、36、48周时的肝功能、HBV DNA、乙肝五项,并对观察组的部分患者再次复查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结果 48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与对照组E抗原阳性患者的ALT复常率(83.33% vs 97.44%),HBV DNA阴转率(96.15% vs 92.31%),E抗原阴转率(30.76% vs 41.03%),E抗原血清转换率(19.23% vs 35.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E抗原阴性患者的ALT复常率(90.91% vs 100%),HBV DNA阴转率(100% vs 97.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观察组8例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肝穿病理结果,5例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炎症或纤维化程度较前好转,其中1例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纤维化程度由S3转为S1。结论 ALT<2ULN但肝穿病理≥G2/S2的CHB患者初始给予ETV治疗同样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和逆转肝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在阴道炎患者诊治过程中采取个性化教育联合心理疏导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项研究于2020年6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1年12月。选用此时间段到我院接受诊治的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样本数量共有116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个性化教育联合心理疏导。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临床疗效与复发率数据变化差异。结果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发现,研究组SCL-90心理状态量表焦虑、抑郁、恐惧、敌对、偏执因子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量表观察干预前后患者服用依从性发现,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MMAS-8用药依从性量表得分均有提升,且研究组用药依从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分析两组护理干预方案对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的影响,研究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个性化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应用于阴道炎疾病患者诊疗过程中能够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并加深对疾病的认知,有利于提高用药依从性,同时也有助于获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并进行相关因素探讨。方法:对上海市江湾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管理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统计用药依从性自制评估表得分;依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结果进行分组,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知识知晓度得分、用药态度得分及正确用药行为依从度得分均处于中下水平,MMAS-8量表得分亦为中等依从性。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有病程、婚姻状况、自测血糖频次及每日服药频次(P<0.05)。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造成干扰的因素较多,临床可针对相关风险因子进行重点或预先防控,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跟踪护理在提高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诊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抽取94例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护理组(n=47)应用跟踪护理,对照组(n=47)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用药疗效。结果护理组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是95.74%(45/47),其HBV-DNA转阴率是91.49%(43/47);对照组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是76.60%(36/47),其HBV-DNA转阴率是65.96%(31/47);2组指标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跟踪护理在提高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显著提升其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用药疗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药学服务前后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乙肝病毒药物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定期给CHB患者用药宣教和指导,并参与临床医生完善诊疗方案,针对患者给予个体化药学服务;比较药学服务前后CHB的用药认知度、病毒载量的控制、用药依从性的差异,以及患者对药学服务的需求。结果:药学服务后12月,患者对抗乙肝病毒药物的认知度、药学服务的需求和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病毒载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药学服务的参与提高了CHB患者抗乙肝病毒药物用药的认知度和治疗的依从性,对降低了病毒载量(HBV-DNA)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