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清肝益脾胶囊通过抑制肝细胞铁死亡进而缓解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异烟肼(INF)和利福平(RFP)构建ATB-DILI小鼠动物模型。C57BL/6小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NC组)、ATB-DILI组和Protectant组,分别给小鼠灌胃PBS、INH+RFP和INH+RFP+清肝益脾胶囊。实验采用血清酶学检测ALT、AST、ALP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的TMRE、ROS、脂质过氧化水平和Fe2+浓度,RNA-seq测序检测基因表达情况,qPCR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和酯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GPX4和ACSL4蛋白表达,考察并记录小鼠体质量及生存状况,最后取小鼠肝脏作H&E染色行病理分析。结果:与ATB-DILI组小鼠相比,Protectant组小鼠生存期延长,生存率增加(P=0.001 3);Protectant组小鼠血清中ALT、ALP、AST含量较ATB-DILI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20 5,P=0.001 6,P=0.034 5);P...  相似文献   

2.
2004年2月—2007年6月应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62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2例均为男性,年龄15~64岁,为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其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6例,继发型肺结核32例,结核型胸膜炎31例,合并肺外结核34例;初治41例,复治21例;涂阴59例,涂阳3例。抗结核药组合  相似文献   

3.
4.
抗结核药物是造成药物肝损伤(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综述了近期抗结核药物肝毒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B-DILI)发生率较高,加重结核病患者的诊疗负担,其发病机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炎症损伤机制是目前ATB-DILI研究最广泛的,涉及线粒体损伤和炎症因子分泌增加,线粒体损伤可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升高。MMPs是一类可降解或重塑细胞外基质的肽链内切酶,其与ATB-DILI的发生关系密切。目前研究多集中于MMP-2、MMP-9和MMP-14,在肝损伤方面仍有众多MMPs的作用有待阐明。本文就MMPs的结构和分类、活化和调节以及其在肝损伤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MMPs与ATB-DILI的相关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82例的疗效。方法82例经血清生化指标确认的由于使用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给予5%葡萄糖针250 ml+异甘草酸镁针150 mg,1次/d,静脉滴注,疗程3周,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79例患者治愈,血清生化指标均正常,3例无效,总有效率96.34%,除1例患者出现眼睑浮肿,无高血压、低钾血症等发生。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治疗后预后较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停产或药物撤市的主要原因。临床前药物肝毒性评价和临床患者DILI诊断主要依赖于生物标志物的检测。随着组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了一些具有更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新型DILI生物标志物。基于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可为临床前药物潜在肝毒性的评价和临床DILI的预测、早期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综述产生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机制,从而找寻预防或减轻药物造成肝损害的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总结。结果显示,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代谢激活造成肝损伤,线粒体损伤,免疫损伤,遗传易感性,溶酶体损伤,胆汁淤积。通过对从以上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做进一步的了解,有助于预防或减轻药物造成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9.
于文平  关静 《北方药学》2011,8(9):43-44
药物性肝损伤(DILI)可发生在没有肝脏疾病的人群,或以往有肝脏疾病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近年来,由于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新药不断涌现及各类保健药物的应用,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目前,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在两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分析药物性肝损伤9355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姚飞  汪燕燕 《安徽医药》2011,15(10):1312-1314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临床分型和预后。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病"为关键词,检索2001~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记录文献中患者性别、年龄、用药种类、临床分型和预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8篇文献记录了9 355例患者性别,其中男性4 737例(50.6%),女性4 548例(49.4%)。平均年龄(42.3±13.1)岁。88篇文献记录了9 355例用药信息,其中中草药1 979例(21.15%)、抗结核药1 898例(20.29%)、抗微生物用药1 135例(12.13%)、解热镇痛用药740例(7.91%)、抗肿瘤药662例(7.07%)等。83篇文献记录8 552例临床分型,其中肝细胞型5 005例(62.73%),胆汁淤积型2 039例(23.84%),混合型1 508例(17.63%)。83篇文献记录了8 748例预后,其中治愈好转8 144例(95.23%),无效、自动出院、恶化及死亡604例(6.90%)。结论国内文献报道药物性肝损伤男女比例相当,导致肝损伤的前5类药物分别为中草药、抗结核药、抗微生物用药、解热镇痛用药、抗肿瘤药,损伤类型以肝细胞型居多,患者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是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治疗药物退市的主要原因。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以代谢、遗传学机制为主。该文综述了成人常用药物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并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旨在探讨这些研究可能的临床意义,为进一步阐明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ATB-DILI)相关医疗纠纷的规律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从建库到2021年12月31日与ATB-DILI相关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裁判文书,建立数据库,回顾性分析纠纷的分布特点,用药错误原因等相关内容。结果:共检索到判决书2 970篇,纳入ATB-DILI相关有责案件34例。2017—2020年的判决案例数是2013—2016年的1.6倍。男性多于女性,有基础肝病的患者数量约占总患者数量的38.24%。25例(73.53%)患者死亡或进行了肝移植,6例(17.65%)患者发生肝衰竭。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死亡或肝移植的比例为84.61%,稍高于无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的66.67%。从开始使用抗结核药至发现肝损伤的时间(潜伏期)最短为1 d,最长为182 d,中位时间为34 d, 26例(76.47%)潜伏期≤60 d。引发纠纷的前3条错误原因分别为不良反应的识别或处理不当,告知不足及用药前对肝病重视不足。结论:医师应该加强对抗结核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1例13岁儿童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治疗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儿童应用抗结核药物致DILI的治疗过程,根据抗结核药物治疗药物监测(TDM)结果提出用药建议,调整儿童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方案。结果:临床医师部分采纳药师建议,调整用药方案,患儿病情和肝功能明显改善。结论:TDM是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有效技术手段,可保障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371例药物性肝损伤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近年来371例药物性肝损伤(DILD)报告予以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71例DILD患者从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12类57种药品发生DILD,其中前3位均为抗结核药。结论:DILD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83例及对照组283例,抗结核方案相同,观察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葡醛内酯片口服,强化期2个月内每周检查肝功能,巩固期每2周检查肝功能,观察指标变化情况、肝损伤程度及发生异常时间。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完成266例及269例,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6.77%及19.33%(P<0.05);两组肝损害程度及发生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同时给予水飞蓟宾胶囊可有效预防和减轻药物性肝损伤,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程玲  武正菊 《北方药学》2015,(3):173-173
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方法:将121例初治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1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加用当飞利肝宁胶囊,对照组未加用任何保肝药。每月复查肝功能,若出现轻度肝功损伤则加用当飞利肝宁胶囊保肝治疗。结果:肝损伤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肝损害者肝功能治愈率达80%,有效率100%。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药物性肝损伤4076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临床分型和预后。方法检索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药物性肝损伤以中年人居多,〉60岁者占20.4%,病死率约3.1%;引起肝损伤的前三位药物分别为中草药、抗结核药及抗生素,损伤类型以肝细胞损伤型居多,占54.2%;我国南北方未见明显地域差异。结论必须对患者加强引导,要遵照医嘱用药;对医务人员加强培训,注意鉴别诊断,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相似文献   

19.
蔡丽秋 《海峡药学》2014,(7):183-185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预后。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2年万方数据库文献,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用药种类、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预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记录7273例患者性别、年龄,其中男性3714例(51.07%),女性3559例(48.93%),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91岁,平均年龄46.38岁。61篇文献记录了7273例患者用药信息,引起DILI的药物排列前5住的分别是:中(成)药1868例(25.68%)、抗结核药1398例(19.22%)、抗菌药物965例(13.27%)、抗肿瘤药606例(8.33%)、解热镇痛药401例(5.51%)。54篇文献6453例记录了临床表现.其中乏力3184例(49.34%)、黄疸尿黄2974例(46.09%)、纳差2132例(33.04%)、恶心1544例(23.93%)等。52篇文献记录了6471例临床分型,其中肝细胞型损伤4001例(61.83%),胆汁瘀积型1399例(21.62%),混合型922例(14.2S%)。54篇文献记录了6393例预后,其中治愈+好转5916例(92.54%),无效、自动出院、恶化及死亡477例(7.46%)。结论。临床上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很多,中(成)药和抗结核药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临床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痛的认识和诊断意识。  相似文献   

20.
药物性肝损伤机制与脂质过氧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据荷兰药物副作用监测中心Stricker的统计,对肝脏可能有损伤作用的药物约600余种,其中许多由于肝毒作用已不作为体内用药。药物可引起肝实质损伤,如肝细胞坏死和脂肪变性、胆汁郁积;也可引起肝血管病变,如肝门静脉硬化、栓塞等。关于药物对肝毒性的机制,多数还不十分清楚。近年许多研究证明,药物的肝损伤作用与脂质过氧化(LPO)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