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骶髂关节错缝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推拿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综合疗效。结果:2组VAS和OD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刀治疗骶髂关节错缝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估该康复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产后骶髂关节疼痛的患者91例,随机分为3组:基础组(31例)、观察组A和观察组B各30例。基础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A在基础组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观察组B在基础组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SF-36简明健康调查简表(SF-36)、MRI腰5-骶1椎间盘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结果:治疗前,3组VAS评分、ODI评分、SF-36评分、MRI腰5-骶1椎间盘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3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观察组A、观察组B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基础组(P<0.05),且观察组B较观察组A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3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均P<0.05),观察组A、观察组B的SF-36评分高于基础组(均P<0.05),且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手法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刀联合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膝关节运动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VAS评分显著降低,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运用针刀联合手法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双醋瑞因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和双氯芬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入双醋瑞因组联合双氯芬酸钠组(A组)、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双氯芬酸钠组(B组)、单用双氯芬酸钠组(C组)和双醋瑞因组联合双氯芬酸钠和盐酸氨基葡萄糖组(D组)四组中,用药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综合疗效评分。结果:1.四组治疗方案在VAS评分、关节疼痛度评分方面均有良好改善率;2.D组治疗方案优于A、B、C三组。结论:双醋瑞因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和双氯芬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是可行、安全、优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针刀联合针刺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康复二科的62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刀松解腰骶部痉挛肌群,并于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分别记录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Lequesne指数评分,并作统计分析,以评估疗效.结果 干预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Z=﹣4.923,Lequesne指数评分Z=﹣4.896;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Z=﹣4.949,Lequesne指数评分Z=﹣4.871,P均<0.05);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Z=3.659,Lequesne指数评分Z=3.984,P均<0.05).结论 针刀联合针刺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急性期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心理辅导,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骶管药物注射,观察组则辅以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及骶管注射联合治疗。于入选时及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并分别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腰背屈/伸比值、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JOA、ODI及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腰背伸肌群平均功率频率、积分肌电值、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腰背屈/伸比值、ODI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 结论 腰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骶管注射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背伸肌群生物学特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腰椎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早中期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分别采取CT引导下针刀松解术、射频热凝术、关节腔局部注射治疗方案,通过检测指标并结合MRI的影像学改变客观评估针刀治疗AS的疗效。 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刀松解术组(A组)30例,射频热凝术组(B组)30例,局部注射组(C组)30例。3组患者均配合常规药物,进行为期半年的治疗,通过指标(VAS、BASDAI、BASFI、扩胸度、Schober、血沉、C反应蛋白)观察评估疗效和骶髂关节MRI(SPARCC)等情况。 结果 3组治疗6月后VAS、 BASDAI、BASFI、SPARCC评分语A组与其他两组相比,A组得分明显优于B、C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刀松解术具有操作便捷、效果显著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方法前瞻性选取2011年4月至2017年4月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研究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结合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12周通过日本骨科学会腰痛(JOA)评分、视觉模拟法评分(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和ODI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各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宣痹熏洗汤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实验组采用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宣痹熏洗汤熏洗治疗,持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VAS)、下腰症状体征评分(JOA)和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宣痹熏洗汤熏洗治疗LDH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其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03-2205
目的分析研讨骶管注射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键盘突出症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骶管注射联合中药熏蒸。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ODI、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19%,高于对照组的7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ODI、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缓解其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益胃健骨汤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KOA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益胃健骨汤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疼痛程度评分(VAS)。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两组治疗前Lysholm、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益胃健骨汤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可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程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肾虚督寒型AS患者68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抗风湿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内热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症状体征指标改善情况、脊柱痛VAS评分、BASDAI评分、BASFI评分及CRP、ESR水平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1. 18%,显著高于对照组70.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BASDAI评分、BASFI评分、指地距、枕墙距显著小于对照组,腰椎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CRP、ES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常规抗风湿药物联合内热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肾虚督寒型AS患者全身症状体征,延缓病情进展,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并明显下调CRP、ESR炎症因子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肌肉能量技术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产后女性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索骶髂关节功能障碍对产后女性的特殊发病机理及物理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产后骶髂关节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电疗法及抗阻训练等常规治疗;观察A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和观察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ET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3周及6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竖脊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观察A组和观察B组竖脊肌RMS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臀大肌和股二头肌RMS评分较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均P<0.05)。治疗6周后,观察A组竖脊肌RMS评分较治疗3周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B组竖脊肌、臀大肌、股二头肌RM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髌股关节炎患者采用针刀松解股四头肌筋结点治疗的效果及对股四头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髌股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患者接受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接受者针刀松解股四头肌筋结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股四头肌功能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股四头肌积分肌电值及中位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LKS评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松解股四头肌筋结点治疗髌股关节炎患者,能明显改善股四头肌功能状态,缓解局部疼痛等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MIS-TLIF)联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5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依据病历号单双数分为研究组(n=29)、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MIS-TLIF手术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功能评分(JOA)、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MIS-TLIF手术联合针刺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范小涛  秦宇航 《大医生》2023,(15):80-82
目的 探讨采用小针刀联合改良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骶管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法(M-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JOA、ODI及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针刀联合改良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提高腰椎功能,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治疗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和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0例。双氯芬酸钠组患者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基础上给予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equence指数、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Lequence指数、Lysholm评分和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双氯芬酸钠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Lequence指数均低于同组治疗前,Lysholm评分和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Lequence指数均低于双氯芬酸钠组,Lysholm评分和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双氯芬酸钠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双氯芬酸钠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2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超声波毒性现象。结论 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基础之上给予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青藤碱治疗气阴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以及对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12月收治的88例气阴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雷公藤多苷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青藤碱,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即刻与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min、24h及疗程结束后的疼痛程度;采用痛经症状积分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的减轻程度;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无论VAS评分、痛经症状积分,还是CM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3种评分模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缓释胶囊,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下针刀松解寰枢关节联合关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超声引导寰枢关节后方阻滞治疗,观察组(45例)行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寰枢关节联合关节阻滞治疗,观察住院全程,术后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伴随症状积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疼痛发作频率降低,疼痛持续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周、1个月、2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2个月疼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1个月、2个月,两组患者NDI评分、伴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1个月、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IL-6、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1周、1个月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