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验槟榔依赖量表(Betel Nut Dependence Scale, BNDS)在大学生槟榔嚼食者中的信效度。方法:以槟榔依赖量表、人口统计学和槟榔嚼食情况问卷为研究工具,对长沙、株州、湘潭地区六所高校的520名大学生槟榔嚼食者施测,4周后从中随机抽取60名被试重测,并完成涉及槟榔依赖的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问题筛查量表(ASSIST)评估。结果:项目分析显示,总分高分组各条目得分均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同时各条目分与总分相关显著(r=0.525~0.755,P<0.01);信度分析显示,总量表和三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0.81、0.85和0.77,间隔4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8、0.90、0.83和0.84;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三因子模型数据拟合良好(χ~2/df=2.875,RMSEA=0.06,CFI=0.967,NFI=0.951,GFI=0.957),且各条目在对应因子上的负载位于0.57至0.81之间;被试槟榔依赖量表总分以及三个因子得分与ASSIST总分、月平均购买槟榔开销、日平均嚼食颗数均呈显著相关(r=0.435~0.755,P<0.01)。结论:槟榔依赖量表信效度良好,适用于大学生槟榔依赖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安德森模型为基础调查湖南省社区居民口腔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为社区口腔保健的健康宣教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9月湖南省的518例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口腔保健认知、全身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健康刷牙行为和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结果 社区居民对口腔疾病的认知情况一般,自我保健行为缺乏,卫生服务利用率较差。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口腔保健认知得分、全身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健康刷牙行为的口腔就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2~15岁(β=0.834,OR=2.303,95%CI=1.327~3.998)、年龄>30岁(β=0.939,OR=2.558,95%CI=1.573~4.158)、口腔保健认知及格(β=0.522,OR=1.686,95%CI=1.023~2.779)、全身健康状况自我评价较差(β=1.155,OR=3.174,95%CI=1.172~8.600)、健康刷牙方式良好(β=0.923,OR=2.516,95%CI=1.689~3.748)可提高口腔就诊率(P...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张家界人咀嚼槟榔及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患病情况。以此制定措施并对这种现象就行干预。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对湖南省张家界市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并将所得到的问卷调查的人数进行统计,并分析这些调查者的年龄,性别,咀嚼槟榔的时间长短,咀嚼的频率,张口度,以及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主要症状。并对这些参与的调查者进行口腔检查以及观察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发病情况。从而得到一些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收回的问卷调查的人数一共有1000份。因此共有1000个体检者。在这1000个体检者中,820例(82.0%)有咀嚼槟榔习惯,50例(5.0%)患有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其中咀嚼槟榔者OSF患病率为6.1%,而且在咀嚼槟榔者及OSF患者中,主要以男性为主,最为常见28~45岁年龄组,部分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黏膜刺激痛,张口受限等一些特征。结论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是一种可侵犯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的慢性,隐匿性,具有癌变倾向的的疾病。在调查中,部分被调查者有咀嚼槟榔的习惯,咀槟榔者OSF的患病率较高。另外咀槟榔者OSF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制定和实施一些干预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兰州市城区居民口腔健康知信行(KAP)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居民口腔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12月,采用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城区10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995份.其中有效问卷982份,有效回收率为98.2%,并对居民口腔健康知行信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相...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江西省贫困地区居民口腔健康行为及口腔卫生医疗状况,为贫困地区居民口腔健康维护提出指导。方法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现场义诊检查的方式,对甘坊镇198名居民进行调查,了解其口腔健康行为及该地区医疗现状。结果仅45.67%的居民每天至少早晚各刷一次牙,27.33%的居民每次刷牙持续3-5min,不足10%的居民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结论江西省贫困地区居民口腔健康知识了解不足,就诊意识较差,县乡村口腔医疗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妥艳艳  洪兰  严伟民 《上海医药》2015,(7):66-68,71
通过对上海市部分社区居民开展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调查,了解他们对家庭医生制度的看法,为更好地推进家庭医生制度提供参考。采用非随机抽样法,在中心繁华城区、较繁华城区和郊区社区共发放问卷320份,并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上海市部分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度不高,接受过家庭医生服务的比例较低,对其服务满意度一般。需要进一步扩大宣传,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南省部分地区居民用药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居民用药风险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公众用药科普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7月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10个地区居民进行调查,分析受访者的用药知识、用药行为、对接触用药教育活动的态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569份。居民用药知识、态度、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60.74±18.81)、(33.66±7.17)、(53.24±10.93)分,均达到问卷评价标准中的"良好";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行为与态度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0.35和0.3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是居民用药知识的显著影响因素,年龄是影响居民用药行为的显著因素。结论:湖南部分地区居民安全用药意识较高,但存在具有安全隐患的不良用药行为,针对特殊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低文化程度人群,尚需进一步加强用药教育。  相似文献   

8.
倪成励  柴梅  唐旭炎 《安徽医药》2013,34(6):821-824
目的了解医学专科院校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及口腔保健行为,分析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与行为差异,为有针对性地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基准。方法随机抽取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 100名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口腔卫生知识与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总体较好,但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存在不均衡现象,对口腔保健知识存在盲区及误区。结论不同特质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存在差异,需有针对性地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计划,加强对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规范口腔健康行为,促进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周口市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周口市城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城区居民、校内青少年、流动人口3种人群问卷调查。结果调查855人,知晓艾滋病基本知识的746人,知晓率为87.3%。城市居民(90.20%)和校内青少年(94.33%)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流动人口(77.67%)(χ2=40.29,P<0.01);不同性别与年龄人群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途径主要为电视、广播和报刊,分别占77.08%、48.30%和44.56%。结论周口市城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基本达到中期评估所要求达到的指标,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宣传艾滋病知识方面所做的工作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10.
正畸患者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莉 《淮海医药》2010,28(3):255-256
目的调查了解本地区正畸人群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分析影响人群口腔卫生的因素。方法参考"WHO口腔卫生宣传纲要"自拟问卷对本地区正畸人群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只有少数人对口腔健康知识能作出正确的选择,知道龋病的病因和补牙的作用的患者比例不高,知道含氟牙膏有好处的患者占42.7%,有89.7%的患者不知道牙周病的病因,了解定期到医院检查口腔卫生必要性仅31.3?。结论本地区正畸人群的口腔健康知识较薄弱,行为较落后,口腔保健教育有待加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地区国防生生源的口腔健康行为及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分析该群体口腔健康行为特点。方法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013年该地区2012名报考军队(武警部队)国防生体检考生的口腔健康行为及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58.2%认为刷牙是为了预防龋齿,其中城区考生高于农村考生、女生高于男生、非住校考生高于住校考生;98.6%的考生认为牙病是可以预防的;94.2%的考生不知道爱牙日。口腔健康行为情况:每天刷牙2次以上者占72.7%,城区考生高于农村、女生高于男生、非住校考生高于住校考生;选择横刷者占33.4%,农村考生高于城区考生、男生高于女生、住校考生高于非住校考生;67.4%的考生有餐后漱口习惯,55.0%的考生使用含氟牙膏,86.1%的考生做过口腔检查。结论该地区国防生生源口腔健康行为及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呈现不平衡状况,应加强对考生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施以合理的健康教育干预对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共收治360例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180)和观察组(n=18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肺炎认知、健康饮食、规律睡眠以及戒烟戒酒等生活方式上均优于对照组(χ2肺炎认知=17.622,P=0.000;χ2健康饮食=24.615,P=0.000;χ2规律睡眠=30.405,P=0.000;χ2戒烟戒酒=17.622,P=0.000)。观察组在生理功能评分、生理状态评分、社会关系评分、情感职能评分以及总生活质量评分等均高于对照组(t生理功能=15.446,P=0.000;t心理状态=31.565,P=0.000;t社会关系=34.365,P=0.000;t情感职能=32.540,P=0.000;t总生活质量=44.329,P=0.000)。结论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好,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云浮市在校大、中学生对无偿献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无偿献血的认识、行为及影响献血行为的因素等,探索适合本市大、中学生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模式及健康教育方法,发展无偿献血者队伍,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云浮市1所高校及5所高中学校18周岁以上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75份,有效率为95.8%。内容包括受调查者的一般资料、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意愿、影响参加无偿献血的心理因素、对献血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对无偿献血的建议等,将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75名被调查者中,参加过无偿献血的有67名(11.7%),高校学生参加无偿献血29名(29.9%),高校学生多于高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16,P=0.000),有潜在意识献血的413名(71.8%)。结论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本市大、中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情况,有助于建立相应科学、有效的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和心理护理模式,并采取相应措施推进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在大、中学校的开展,发展无偿献血者队伍,确保我市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四川省南充市城乡居民被动吸烟状况及对公共场所实行禁烟规定的认知态度,为南充市禁烟法的普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南充市城乡15岁及其以上常住居民1 434人为调查对象,用统一规格的调查表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中被动吸烟率为85.28%,对控烟法的知晓率为70.99%,城市高于乡镇和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468,P=0.000),仅有6.91%的被调查者认为四川省南充市禁烟令很有效,46.04%的被调查者认为作用微小,四川省南充市控烟宣传不够。结论四川省南充市城乡居民被动吸烟的水平较高,对禁烟法律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应加强四川省南充市城乡禁烟、控烟的健康教育,普及禁烟法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5.
在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的战役中,邹城市积极行动,迅速实施了全方位、多渠道的全民健康教育策略,开展了"非典"预防知识宣传.为评估全民健康教育策略对邹城市城区居民"非典"认知程度的影响,总结经验,为今后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预案提供依据,我们先后对邹城市城区居民进行了两次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背景下居民对抗菌药物的认知与使用现状,为促进居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好、中、差选取5个市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居民抗菌药物的认知与使用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1 700份,回收问卷1 640份,回收率为96.47%,其中有效问卷1 518份,有效率为92.56%。调查结果显示,59.7%的被调查者不了解抗菌药物,57.5%的被调查者不了解抗菌药物滥用所产生的危害;44.5%的被调查者习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冒,36.0%的被调查者家中常备抗菌药物;被调查者对抗菌药物的认知与使用密切相关(P<0.05);被调查者购买抗菌药物的主要途径为医院处方。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背景下居民对抗菌药物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亟需改善。建议加强抗菌药物知识宣传,提高居民抗菌药物认知水平;医务人员应发挥优势,对居民进行及时教育和指导;国家应加强抗菌药物销售的监管,规范抗菌药物的销售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荆门城市居民急救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 自编调查问卷于2011年5~6月对荆门市居民45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荆门市城市居民急救知识得分为0~46(28.93±8.84)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婚姻状况均是影响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的因素(P<0.05).居民认为较好的急救知识获取途径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2.3%)、广播电视(39.7%)、医院专家咨询(37.5%).结论 荆门市居民急救知识认知率较低,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居民急救知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肇庆市城乡幼儿同幼儿口腔健康行为与家长幼儿口腔保健知识,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早期口腔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肇庆市城乡各两所幼儿园698名幼儿及家长进行幼儿口腔健康行为、口腔卫生知识、行为及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城市幼儿园幼儿在家庭年收入(Х^2=49.64,P〈0.01)、父亲学历(Х^2=76.18,P〈0.01)、母亲学历(Х^2=95.16,P〈0.01)高于乡镇幼儿同,幼儿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科基本诊疗情况、幼儿家长幼儿口腔保健知识方面城市也好于乡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肇庆市城市幼儿园幼儿口腔健康行为与家长幼儿口腔保健知识要稍好于乡镇,但城乡幼儿及家长的口腔卫生知识均相对不足,应该针对性加强口腔卫生宣传与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居民牙齿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为今后针对性地开展牙齿保健护理知识宣传教育提供基础。方法对782名城区居民牙齿保健知识进行问卷调查,按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96.1%的被调查者知道正确的刷牙时间为每餐餐后,但只有74.8%的人能坚持每天早、晚餐后刷牙;86.5%的人认识到牙齿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危害,26.2%的人认为应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只有39.0%的被调查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3个年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77.7%的人认识到吃糖对牙齿的危害,28.7%的被调查者认识到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不严格造成医源性感染的潜在危害性。结论今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居民对宫颈病变的认知程度,为宫颈病变健康教育及防护知识的宣传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普查的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5月对丰台区6个社区共600例女性社区居民进行宫颈癌相关知识讲座,并让受访者在讲座前后填写同一调查问卷,通过对比分析讲座前后调查问卷了解其对宫颈癌防治情况认识所发生的变化。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512份。结果 512例被调查者对于宫颈癌高危因素的认知,性生活过早、多产次、多次人流、配偶性行为、吸烟及口服避孕药的危害性明显认识不足,认知率分别为35.9%、30.5%、31.6%、23.6%、37.3%和23.2%。宫颈癌定期筛查率仅为49.4%,且选择正确筛查方法的人群仅占46.9%。接受相关知识讲座后,被调查者对宫颈癌的可防可控性认知率由3.7%上升至96.9%;选择定期筛查宫颈癌和正确筛查方法的人群分别由30.7%、46.9%上升至93.0%、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目前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对宫颈癌的危险因素、HPV与宫颈癌的关系、宫颈癌的可防控性及其预防方法、途径的选择上明显认知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教育途径除了加强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宣传外,应多开展专业医生进社区进行面对面的知识讲座,这能更好地提升社区居民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