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嗜铬细胞瘤手术围术期用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组织内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肿瘤细胞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上表现为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异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与儿茶酚胺分泌的量和质有关,病情常十分凶险,手术中因挤压肿瘤导致大量的儿茶酚胺分泌引起血压大幅度波动,因此,术中常出现脑出血、心衰、高血压危象、代谢障碍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将就嗜铬细胞瘤手术的手术前准备、心血管用药原则以及麻醉用药的选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嗜铬细胞瘤可异常分泌儿茶酚胺,引发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应激性心肌病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一系列致命性心血管并发症,对该类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也成为麻醉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1]。处理要点包括术前儿茶酚胺分泌的抑制、肿瘤切除前儿茶酚胺急性释放的处理及肿瘤切除后儿茶酚胺缺乏的干预[2]。新近研究发现,镁离子(Mg2+)、氯维地平和血管加压素有助于麻醉医生在此阶段维护患者的循环功能。其中Mg2+和氯维地平用于治疗肿瘤切除前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血管加压素用于肿瘤切除后急性儿茶酚胺锐减后的循环复苏。本文重点阐述这三种药物在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朱丹 《贵州医药》2013,(10):959-960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指肾上腺髓质嗜铬性组织内生长的能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手术切除瘤体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如果术前准备不充分、围手术期护理不当则手术病死率较高,被医学界认为是高风险和高难度的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嗜铬细胞瘤术具有术中儿茶酚胺释放少、血压波动幅度小、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膀胱嗜铬细胞瘤为一种罕见的异位嗜铬细胞瘤,本文报告了我院收治的7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与排尿有关的高血压发作,及头痛、心悸、血尿、视物模糊或大汗。通过测定血、尿中升高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可确立术前诊断,定位诊断则首推 CT检查。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肿瘤,大多数病人可获痊愈。  相似文献   

5.
正膀胱嗜铬细胞瘤为膀胱非上皮肿瘤,仅占膀胱肿瘤的0.06%,嗜铬细胞瘤的1%,由于其较低的发病率,部分膀胱嗜铬细胞瘤术前常被误诊为膀胱癌,而导致术中意外。为提高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专家回顾性分析了13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论认为:与排尿有关的阵发性高血压发作,头痛头晕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典型表现,可应用B超、CT、MRI、123I-MIBG作定位诊断,尿VMA和儿茶酚胺作定性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应严格随访。  相似文献   

6.
嗜铬细胞瘤是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嗜铬组织的肿瘤,其85%位于肾上腺,位于肾上腺外的约为15%。现将我们诊断为腹腔间质瘤的1例嗜铬细胞瘤成功手术切除的经验总结,给术前未考虑到嗜铬细胞瘤而术中偶然发现的嗜铬细胞瘤的手术处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史东平太原市第二热电厂职工医院郝玉莲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由于肿瘤组织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临床引起高血压、心率失常及代谢异常等一系列症状,...  相似文献   

8.
嗜铬细胞瘤围术期护理的要点包括患者术前儿茶酚胺分泌的抑制措施、术中肿瘤切除前儿茶酚胺急性释放的配合、肿瘤切除后儿茶酚胺缺乏的紧急干预。近年来,已将镁剂和氯维地平用于肿瘤切除前的血流动力学控制,血管加压素用于肿瘤切除后的循环复苏。临床证明,这三种药物的应用是嗜铬细胞瘤围术期管理的更新,将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渡过难关。新的应用方法需要护理人员了解镁剂、氯维地平和血管加压素的药物作用机制、适应证、应用时机及不良反应等,使嗜铬细胞瘤围术期的患者在护理方面取得与医疗同等效应。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这种肿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伴交感神经兴奋,以及多个器官功能和代谢紊乱。内源性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成为目前嗜铬细胞瘤诊断的重要方法。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测定内源性儿茶酚胺类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方法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6.15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嗜铬细胞瘤占高血压病因的0.5%~1%。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者占80%~90%,大多为一侧性。多为良性,恶性者约占10%。嗜铬细胞瘤一旦确诊并定位,应及时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1.
嗜铬细胞瘤由嗜铬细胞形成,主要见于肾上腺髓质,其他含有嗜铬细胞的组织如交感神经节也有可能发生。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是嗜铬细胞瘤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由此可产生一系列与此相关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的急剧不稳定,手术和麻醉处理较为特殊。我院自1990年8月以来共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15例,全部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现将手术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多为良性肿瘤.当肿瘤切除后,由于体内的儿茶酚胺物质骤然消失,血管容积相对增大,回心血量及心输出量减少,可发生难以控制的低血压,这也是导致嗜铬细胞瘤手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术后血压的观察,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并积极补充血容量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我院泌尿外科于2007年8月21日收治1例左肾上腺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经及时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已治愈出院.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2009年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同手术期处理,术式选择与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采用开放手术18例,后腹腔镜手术者有16例,膀胱内异位嗜铬细胞瘤经尿道切除1例,术中血压波动较大的有17例,术后1年随访所有患者血压均恢复正常。结论嗜铬细胞瘤表现为继发性高血压,诊断要结合3次以上尿VMA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定性、定位,且充分的术前准备,是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内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约有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我院于2009—05-10切除1例嗜铬细胞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田素芹 《淮海医药》1999,17(4):33-33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很少见的肿瘤,近年来由于对该肿瘤的临床表现逐渐熟悉。诊断方法大有改进,尤其自Armstrong在该患者的尿中发现肿瘤分泌儿茶酚胺代谢产物VMA以后.此瘤发现率大大提高。国内有文献报道已有350多例以上,国外也有文献估计已有1000余例以上。我院1983—1997年共诊断嗜铬细胞瘤8例,另收集外单位12例。本文就20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福州市第二医院黄水英陈钦云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细胞性组织形成的内分泌肿瘤,约有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偶有发生在膀胱壁、脾脏、卵巢和睾丸者。由于肿瘤组织可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物质,刺激机体引起血压升高和血容量降低。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治疗水平,完善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74例经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典型儿茶酚胺症状者68例,B超、CT、MR1定位检查阳性率分别为85.8%、97.1%和100%.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共77个,经病理检查证实良性66例,恶性8例.该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定性检查及影像学定位检查来明确诊断.术前血压控制、充分扩容、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衰,术中应用升压药物等围手术期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嗜铬细胞瘤由嗜铬细胞形成,主要见于肾上腺髓质,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是嗜铬细胞瘤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嗜铬细胞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1]。临床上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症状,麻醉处理比较复杂。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1-2006年间诊治的10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均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8例,包膜下剜除肿瘤2例。手术切除瘤体直径2~9cm。随访7个月~10年,9例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正常8例、仍有高血压1例。肿瘤复发、转移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3例,死亡1例。结论VMA及血、尿儿茶酚胺是定性诊断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依据,CT诊断定位准确、131碘-间位碘代苄胍(131I-MIBG)定位准确、敏感性高,且可作为治疗措施。术前降压、扩容、纠正心律失常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治疗是本病的首选,术后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病史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经CT检查的异位嗜铬细胞瘤15例。结果 CT查出肿瘤为100%,15例中术前CT诊断为异位嗜铬细胞瘤13例,诊断准确率86.7%;15例中良性13例,恶性2例,恶性比例占13.3%。结论 CT检查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位、定性最有效的影像检查。CT结合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及影像特点,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准确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及减少手术失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