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病情进展与否将2012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230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40例)与非进展组(190例),记录各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等指标,计算NLR。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等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预测的特异度、敏感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NLR等指标与mRS评分的关系。结果进展组NL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 0. 05);淋巴细胞绝对值显著低于非进展组(P 0. 05)。NLR对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PLI)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 800,最佳临界值3. 25,敏感度85. 06%,特异度70. 68%;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对PLI预测AUC分别为0. 650、0. 745、0. 615。进展组预后良好率显著低于非进展组(P 0. 05)。NLR、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与mRS评分正相关(P 0. 05)。结论 NLR值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可能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颅脑损伤(TBI)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5例TBI的临床资料。伤后6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1~3分为预后不良,4~5分为预后良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对TBI病人6个月预后的预判价值。结果 105例中,预后不良34例,发生率为32.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GCS评分≤8分、颅内压增高、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和NLR均是TBI病人伤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的最佳临界值为4.12,此时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1.6%,当NLR≥4.12时,TBI病人预后不良的发生率高达93.6%。结论 入院时NLR水平可作为预测TBI伤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可早期、迅速、准确判断病人预后,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3.
炎性反应与急性脑梗死的病程进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作为一种新的炎性标记物,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日益增多,多项研究显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此文就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临床预后评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术前加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前和术后NLR低于临界值的记为0,术前和术后NLR高于临界值的记为1.术前NLR加术后NLR记为PP-NLR,则PP-NLR=0或1或2;按患者的PP-NLR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大面积脑梗死(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MCI)患者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因子[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细胞纤连蛋白(cellular fibronectin,cFn)、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的水平,分析其对MCI患者发生脑疝的预测价值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治疗的MCI患者95例,根据MCI发病5 d内是否合并脑疝将患者分为非脑疝组(32例)和脑疝组(63例)。随访期间失访8例。根据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8例,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69例,mRS评分>2分)。分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与NLR、MPO和NE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CI患者发生脑疝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NLR和MPO预测脑疝发生的临床价值。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NLR和MPO水平。结果 脑疝组与非脑疝组相比,去骨瓣减压术患者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MPO、NE、cFn和uPAR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与NLR、MPO和NE均呈正相关(分别r=6.524、6.895、7.236,均P<0.05)。NLR和MPO为影响MCI患者发生脑疝的危险因素(OR=2.361,P=0.007;OR=2.955,P=0.014)。NLR预测MCI患者发生脑疝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95%CI:0.875~0.921),高于MPO预测MCI患者发生脑疝的曲线下面积[0.817(95%CI:0.802~0.856);Z=4.201,P=0.008]。预后良好组的NLR和MPO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01)。结论 MCI患者入院时NLR和MPO的水平为影响脑疝发生的危险因素;NLR预测MCI患者发生脑疝的临床价值高于MPO;NLR和MPO水平与MCI患者预后有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2): 23-28] 相似文献
6.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5)
目的探讨外周免疫细胞亚群计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预测急性脑出血(AICH)后神经功能恶化(ND)的价值。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87例A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ICH后1w内有无ND进展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恶化组(ND组24例,占27.6%)和无神经功能恶化组(非ND组63例,占72.4%),并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时的外周免疫细胞亚群计数、NLR比值的差异性及与N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ND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非ND组患者,分别为10.80±4.44vs8.02±2.24(P0.001)和9.23±4.97vs5.02±1.87(P0.001),而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ND组患者1.45±0.58vs2.43±1.87(P=0.025),故ND组患者的NLR比值明显高于非ND组患者9.45±5.40vs3.28±1.94(P0.001)。通过回归分析发现AICH后外周血细胞计数、NLR比值与ND的发生密切相关(OR:1.87,95%CI:1.45~2.23),P0.001)。根据ROC曲线下面积证实NLR比值(面积为0.872,P0.001)对ND发生的预测价值高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面积分别为0.749,0.823和0.721,均P0.001)。结论 NLR比值的升高对预测AICH后ND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为AICH患者的预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溶栓后出血转化(HAT)模型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比值(NLR)对
急性脑梗死(ACI)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及意义。方法 前瞻性收集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发病 24 h
内入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并在本院完成首次颅脑 CT 及采血的 433 例 ACI 患者,对其进
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非出血转化组(NHT 组)和出血转化组(HT 组)。收集并单
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基本资料(年龄、性别)、血管危险因素(吸烟、饮
酒、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血压(基线收缩压、基线舒张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急性卒中 Org 10172 治疗试验(TOAST)分型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白细胞计数、中性粒
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基线血糖以及 CT 早期梗死面积等。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
法探索影响非溶栓治疗的 ACI 患者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HAT
模型(包括患者既往糖尿病史或基线血糖、CT早期梗死面积、NIHSS评分 3项因素)联合外周血NLR对非溶
栓ACI出血转化的预测作用。结果 4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77例(17.8%,HT组)出现出血转化,NHT组
356例。HT 组入院时基线收缩压、心房颤动病史占比、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基线血糖、
基线 NIHSS 评分均高于 NHT 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 NHT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CT 早期
梗死面积及 TOAST 分型、HAT 模型评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余因素组间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NLR(OR=1.23,95%CI=1.12~1.34)、基线血
糖(OR=1.18,95%CI=1.04~1.33)、基线 NIHSS 评分(OR=1.04,95%CI=1.00~1.08)、基线收缩压(OR=1.02,
95%CI=1.01~1.04)、CT 早期梗死面积(OR=2.41,95%CI=1.38~4.22)增加以及心源性卒中均是出血转化
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AT 模型联合 NLR 的截断值为 1.50 时,预测
ACI 出血转化的敏感度为 83.1%,特异度为 62.4%,ROC 曲线下面积为 0.81(95%CI=0.75~0.86,P< 0.05)。
结论 NLR 及 HAT 模型的组成因素基线血糖、基线 NIHSS 评分及 CT 早期梗死面积越大,出血转化风险
越大,HAT 模型联合 NLR 对未溶栓治疗 ACI 患者出血转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 / 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睡眠结构的改变和短期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 106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将患者分为非 OSAHS组(n=52)、轻度 OSAHS 组(n=24)及中重度 OSAHS 组(n=30)。比较 3 组患者血液中 NLR、PLR 水平及睡眠结构的改变,并于出院 3 个月随访时采用 Barthel 指数和改良 Rankin 评分比较 3 组患者神经功能的差异。结果 3 组患者血清 NLR、PLR 水平比较[1.90(1.60,2.71)比 2.30(1.70,4.12)比 2.35(1.67,6.40)、(161.00±74.10)比(207.10±90.10)比(214.30±9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重度 OSAHS 组患者 NLR、PLR水平高于非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REM期比例、NREM 1期比例、NREM 3期比例、觉醒次数比较[(17.78±6.13)%比(15.21±5.29)%比(13.97±5.03)%、(15.01±8.62)%比(19.26±10.93)%比(20.39±9.14)%、(15.58±9.55)%比(11.43±5.49)%比(9.81±5.86)%、4.00(3.00,6.00)次比5.00(4.00,6.00)次比6.00(5.00,8.0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组患者NREM 1期比例高于非OSAHS组,NREM 3期比例、REM期比例低于非OSAHS组,觉醒次数多于非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组患者出院 3 个月时的 Barthel 指数和改良 Rankin 评分比较[(87.40±9.20)分比(83.54±9.61)分比(82.67±6.07)分、1.00(0,2.00)分比 2.00(0.25,3.00)分比 2.00(1.00,3.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重度OSAHS组患者Barthel指数低于非OSAHS组,改良Rankin评分高于非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重度 OSAHS 升高了患者的 NLR 及 PLR 水平,增加了睡眠觉醒次数,低氧促进的炎性反应及睡眠结构紊乱可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不良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空腹血糖在脑出血患者短期死亡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06-01—2018-05-31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疗的18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89例为参照组,单因素分析2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发病30 d时统计生存与死亡人数,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单因素分析2组临床、影像学及实验室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影响急性脑出血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NLR和FBG对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NLR(5.67±1.53 vs 4.01±1.53)和FBG(7.07±2.47 vs 5.59±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NLR(6.82±1.04 vs 5.52±1.46)和FBG(10.06±2.51 vs 6.69±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FBG、NLR、GCS与急性脑出血发病30 d时的死亡独立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NLR和FBG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7(95%CI0.667~0.877,P<0.01)、0.864(95%CI0.792~0.937,P<0.01)。结论NLR和FBG是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ASPECTS)评估侧枝循环对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压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以及预后。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压梗死患者39例,依据溶栓前ASPECTS评分分为侧枝良好组及侧枝不良组,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及溶栓后90 d的预后差异; 再以预后是否良好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侧枝良好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更低、ONT(onset to needle time)更短,则预后更好。Logistec回归分析显示ASPECTS评分是评估预后是否良好的独立预测因子(OR:39.395,95%CI=1.336~1161.514,P=0.033)。结论 ASPECTS可准确评估侧枝循环,对静脉溶栓有明确的指导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
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 年6 月—2017 年6 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
血性卒中202 例为脑梗死组,根据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亚型分类标准将脑梗死组分
为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及非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选取同期无脑动脉硬化无脑梗死患者109 例
为对照组,并对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中32 例患者进行随访,在发病后1~6 个月内于我院门诊复查
NLR 值,比较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NLR 水平;依据头部MRA 及颈部血管超声分为单纯颅内动脉粥样
硬化狭窄组、单纯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组、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组和非狭窄组;分别比较组间
一般临床特征,将P< 0.05 各变量纳入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根据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及程度将脑梗死
组分为不同亚组,比较组间NLR 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NLR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随访患者
的脑梗死恢复期与急性期NL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进行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在校正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后,NLR 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明显相关(OR=2.393,
95%CI=1.389~4.123,P< 0.05);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部位及程度组间两两NL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05)。结论 NLR 水平与脑梗死相关,与脑梗死急性时相无关;NLR 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相关,可能成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NLR 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及
部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出血转化(HT)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自然发展或因再灌注治疗干预而诱发或加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目前被认为是一种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独立相关的炎症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T的预测作用并确定其最佳预测值.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19年12月至20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aemic stroke, 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 EVT)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182例行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症状性出血(sICH)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评估EVT治疗前后NLR(Pre-EVT NLR、Post-EVT NLR)对AIS患者EVT后发生sICH的预测价值。结果 182例行血管内治疗AIS患者中,46例发生了sICH。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较高的Pre-EVT NLR、Post-EVT NLR是AIS患者EVT后发生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Pre-EVT NLR:OR=1.146,95%CI:1.052-1.250,P=0.002;Post-EVT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动态变化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6例颅脑外伤并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根据患者术后第3天NLR的检测结果,NLR≥3为高NLR组,NLR<3为低NLR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
结果高NLR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NLR值明显升高,与低NLR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4±0.68 vs 4.72±1.21,P<0.05)。高NLR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10例(19%),低NLR组颅内感染发生4例(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NLR:曲线下面积(AUC)=0.894,95%CI:0.795~0.993;PCT:AUC=0.895,95%CI:0.764~1.027;CRP:AUC=0.898,95%CI:0.814~0.981。高NLR组患者ICU入住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长于低NL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4±8.7 vs 13.2±5.4,P=0.000;10.3±4.7 vs 5.3±4.1,P=0.000)。高NLR组患者病死率高于低NL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
结论术后升高的NLR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升高的NLR值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作者医院发病24h内入院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轻、中、重度3组,另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hs-CRP和NLR水平,分析hs-CRP、NLR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急性脑梗死组hs-CRP、N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轻、中、重度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脑梗死组NLR较轻度组升高(P0.05),而重度组与中度组间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3)hs-CRP、NLR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呈正相关(r=0.76,P0.05;r=0.46,P0.05),NLR与hs-CRP间呈正相关(r=0.78,P0.05)。结论 NLR、hs-CRP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监测其水平变化有助于临床对疾病的早期评估和干预,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与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VN)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NMOSD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计算NLR和PLR.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的NLR和PLR做比较.结果 共...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患者短期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AIS静脉溶栓患者121例,根据发病后14 d或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短期预后良好组(mRS≤2分),短期预后不良组(mRS≥3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资料.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脑梗死面积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共119例,根据头颅MR上脑梗死面积分为小面积组59例,中等面积组32例,大面积组28例,收集基线资料及血液检测指标。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大面积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分别高于小面积、中等面积组(P<0.05); Spearman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LR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r=0.276,P=0.002; r=0.351,P=0.000; r=0.366,P=0.000); Logistic回归显示,NLR(OR=1.519,P=0.001)为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ROC曲线分析显示,白细胞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4,P=0.002; 中性粒细胞AUC为0.711,P=0.001; NLR水平AUC为0.727,P=0.000,NLR最佳诊断值为2.43。结论 NLR为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对大面积脑梗死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