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末端回肠外置术(不切开)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高危吻合口瘘病例,对行低位直肠癌保肛加末端回肠外置术的观察组与同期行普通保肛手术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治疗费用明显降低。末端回肠外置术在高危吻合口瘘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一旦发生吻合口瘘,可以立即在体外切开外置末端回肠,使肠内容物改道,促进瘘口愈合,避免二次手术打击,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行预防性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在预防及治疗吻合口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深圳市人民医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因直肠癌在胃肠外科住院治疗期间的患者中,选取易发生吻合口瘘高风险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行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研究组)和末端回肠造瘘术(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资料及术后康复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瘘以及发生吻合口瘘后的治疗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P=0.618)、性别(P=1.000)、肿瘤距齿状线距离(P=0.914)、TNM分期(P=0.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P=0.345)、术后发生吻合口瘘例数(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后的病情程度、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P=0.283)、术后进食流质时间(P=0.636)、术后排气时间(P=0.492)、术后拔除盆腔引流管时间(P=0.942)、术后住院天数(P=0.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施行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与末端回肠造瘘术相比,同样可以预防或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②末端回肠置管造瘘术可避免二次手术,免除了肠造瘘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对22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预防性应用末端回肠造瘘,并与同期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56例患者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10例(17.86%)。2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预防性回肠造瘘的应用价值,评价其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行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9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简单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行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预防性回肠造瘘。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加用预防性回肠造瘘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患者吻合V1漏发生率为16%,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P〈0.05)。结论老年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预防性回肠造瘘在一定的适应症下有助于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对患者的恢复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防性回肠造口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输液总天数、住院总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输液总天数、住院总时长分别为(1.96±0.21)、(2.16±0.24)、(4.05±0.46)、(8.37±0.91)d,均短于对照组的(3.72±0.43)、(4.38±0.51)、(6.63±0.57)、(11.96±2.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如实施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能有效的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低位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患者采用日常护理加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日常护理,出院前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经过预见性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结肠造瘘口无狭窄、出血及坏死等并发症,仅1例出现造瘘口周围皮炎,经治疗恢复,且术后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可规律排便;对照组患者术后可见7例并发症的发生,经治疗好转。结论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及规律排便,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根治术中,预防性横结肠造瘘可行性应用前景分析。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150例。随机分为造口组85例,未造口组65例。结果造口组无吻合口瘘,无死亡病例,2例伤口感染,门诊换药,术后造1218d还纳1例,14d还纳23例,3月还纳40例,6月还纳21例,均未出现吻合口瘘,未造口组吻合口瘘5例。结论预防性横结肠造瘘术可明显提高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根治质量及切除率,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预见性护理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对 2009年 3月 ~2013年 3月本科收治的 58例低位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8例患者中,无造瘘口周围皮炎、造瘘口狭窄、造口肠管坏死及造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半年随访,均可规律性排便.结论 预见性的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瘘口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吻合器的应用,加之患者对直肠癌术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的越来越多,但术后吻合口瘘仍是最主要并发症之一。有报道称: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达24%~27%[1],许多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195-19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55例,根据有无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对照组无预防性回肠造口,观察并统计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结局。结果两组均无一例在围手术期中死亡;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粪性腹膜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能降低吻合口瘘以及控制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低位直肠癌采取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低位直肠癌的患者一共有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对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以后的IEF-5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采取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可以使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瑜  王蒙 《安徽医药》2013,34(8):1176-1177
目的为探讨腹膜外乙状结肠造瘘预防造瘘口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98例肛管或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腹膜外造瘘(A组,51例)和腹膜内造瘘(B组,47例),随访时间6~36个月,比较两种乙状结肠造瘘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190 min,平均住院11 d,出现造瘘口周接触性皮炎1例,切口感染1例,无造瘘口坏死、造瘘口回缩及狭窄,无机械性肠梗阻,无造瘘口旁疝;B组平均手术时间186 min,平均住院16 d,出现造瘘口周接触性皮炎1例,切口感染2例,造瘘口回缩2例,造瘘口狭窄1例,造瘘口旁疝2例,机械性肠梗阻1例。结论腹膜外乙状结肠造瘘较腹膜内乙状结肠造瘘明显减少并发症,在行结肠永久性造口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段回肠造瘘在部分结直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72例具有吻合口瘘高危因素存在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右半结肠癌伴肠梗阻13例,左半结肠癌30例、其中伴肠梗阻者17例,直肠癌29例,其中低位直肠癌26例。结果 72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Ⅰ期吻合同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其中10例为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2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盆腔感染1例,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对存在发生吻合口瘘高危因素的结直肠癌患者Ⅰ期切除吻合同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造瘘是一较稳妥、理想的手术方式,可降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直肠癌手术理念的不断改进及吻合器广泛应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率明显提高,但吻合口瘘,是结直肠外科,尤其是低位直肠癌中的主要问题[1].预防性的回肠造口作为一种易处理的造口,且能在低位吻合术中达到粪便转流,以降低吻合口瘘相关并发症的技术,而被广泛推崇[1].现笔者将直肠癌前切除术加预防性回肠造瘘术13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为探讨回肠造口预防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的作用,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行Dixon术式(TME标准)的15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探讨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术在预防和治疗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55例患者中,男性102例,女性53例,年龄31~79岁,中位年龄57岁;癌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cm,经术中测量。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4 cm,按是否行造  相似文献   

17.
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经典术式为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并在腹部建立人工肛门(肠造瘘术),不能自主控制排便和排气,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加强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指导及家庭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收治的54例低位直肠癌肠造瘘口患者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回肠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48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其中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者和未造口者各24例。造口组组行低位癌切除术同时预防性回肠造口,非造口组组仅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①造口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4.2%)显著低于非造口组4例(16.0%)(P〈0.05)。②造口组发生肠梗阻2例(8.3%)非造口组发生肠梗阻2例(8.3%)无明显区别(P〉0.05)。③造口组切口感染1例(4.2%)低于对照组3例(12.5%)(P〈0.05)。④再次开腹手术率方面,治疗组0例(0%)显著低于对照组2例(8.3%)(P〈0.05)。两组均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对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患者实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能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伤口感染率及再次开腹手率。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I期吻合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年余应用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行I期吻合手术的20例临床资料。术中梗阻近端肠管充分减压后按要求切除肿瘤及结直肠,于回肠末端戳孔向回盲部方向置入引流管,缝合固定,灌洗近端结肠,肠管吻合后,回肠引流管于右下腹戳孔引出,与腹壁固定。结果:全组病例无吻合瘘发生,粪便从回肠引流管处转流通畅,拔管后无粪瘘及腹膜炎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应用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预防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I期吻合手术吻合口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美宝疮疡贴预防回肠造瘘术后造瘘口周围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行回肠造瘘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美宝疮疡贴外敷造瘘口周围皮肤,对照组仅采用氧化锌软膏涂抹覆盖造瘘口周围皮肤。观察比较2组术后造瘘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治疗组周围皮炎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7%(P <0.05),治疗组周围皮炎发生严重程度Ⅰ、Ⅱ、Ⅲ度分别为13.3%、3.3%、0%低于对照组的30.0%、16.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美宝疮疡贴外敷造瘘口的办法有助于减少造瘘口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