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C臂机引导下经椎间孔神经根封闭联合石氏伤科强筋健腰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8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骨伤科治疗的52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臂机引导下经椎间孔神经根封闭联合石氏伤科强筋健腰功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C臂机引导下经椎间孔神经根封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52例患者中失访2例,随访50例,随访时间2~4个月,平均(2.17±0.26)个月;未出现感染病例,2例患者后期行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1例患者后期行开放髓核摘除融合固定术。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臂机引导下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封闭联合石氏伤科强筋健腰功法治疗LDH,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C臂机引导下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该科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均采用C臂机引导下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60例患者治疗过程均顺利,治疗中及治疗后未见明显并发症,均获随访6个月。优18例(30.0%),良15例(25.0%),可12例(20.0%),差15例(25.0%),优良率55.0%,有效率75.0%。结论 在C臂机引导下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神经根减压松解(BEIS)术对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影响。方法:将82例单节段单侧LDH患者按手术方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行椎间孔镜下BEIS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ODI评分。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下地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与椎间孔镜下BEIS术均可有效治疗单节段单侧LDH,但椎间孔镜下BEIS术治疗单节段单侧LDH,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12.87±2.10)、临床治疗效果(85.71%)、术后并发症(2.86%)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0.74±0.1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15.32±2.41)、临床治疗效果(79.41%)、术后并发症(11.7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1.32±0.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能有效提高该病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后入路椎间孔切开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66例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后入路椎间孔切开减压术)和对照组33例(前入路减压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14.97±3.58)分, VAS评分(2.32±0.41)分,复发率为6.06%,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入路椎间孔切开减压术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为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吴玉贵  刘伟  钟绍东  刘泉 《江西医药》2022,(11):1813-18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60例,年龄20~55岁,性别不限,BMI 17.5~28.0 kg/m2,ASA分级I级、II级。随机分成两组(n=30),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D组),局麻药均为0.375%罗哌卡因30ml。对包括手术切皮时(T1)、肌肉分离时(T2)、椎间孔成形时(T3)、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时(T4)以及皮肤缝合时(T5)在内的五个时段展开VAS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手术结束后就患者进行满意度以及预后效果等进行随访,包括患者有无术后不良情况等,如恶心呕吐以及头晕等,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与D组比较,E组T2、T3、T4时VAS评分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患者满意度升高,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患在手术之后都没有观察到包括运动阻滞、头晕以及神经损伤等情况,穿刺部位也没有发生血肿。结论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中可提供较满意的镇痛麻醉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86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治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臭氧联合针刀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在C臂X线机引导下,观察组患者采用臭氧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臭氧与神经阻滞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疼痛评估,于治疗后2个月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个月对照组显效率52.3%,总有效率82.5%;观察组显效率84.1%,总有效率95.2%;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651,P〈0.005;χ2=5.143,P〈0.05)。所有病例均无椎旁软组织感染、神经及大血管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结论臭氧联合针刀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方法安全、简单易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2例,分为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20例(微创组)和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3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射线照射时间、肌酸激酶(CK)浓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椎间融合率;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微创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较对照组早(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 VAS评分、ODI均较术前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组术后3 d血清 CK 浓度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均为100%。结论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效果好,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腰大肌间沟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临床检查和CT或MRI确诊为LDH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均行C型臂X线机引导下臭氧消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臭氧消融术后进行腰大肌间沟阻滞治疗,对照组仅做臭氧消融术。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VAS评分和改良MacNab法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的优良率在对照组分别为58.8%、70.6%、88.2%;在观察组分别为79.4%、85.3%、91.2%。两组在治疗后1周,1个月优良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腰大肌间沟阻滞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可以加速腰腿疼痛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LDH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切除术,对照组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JOA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0.24% (37/41),对照组为58.54% (24/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试验组出现术后一过性下肢疼痛过敏1例(2.44%),对照组出现2例(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好,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低,JOA评分较高,血液流变学改善较好,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老年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经皮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3d腰腿痛VAS评分、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老年LDH疗效显著,相比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经皮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更具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椎间关节阻滞对椎间关节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52例椎间关节综合征患者在C型臂X线机定位下行椎间关节阻滞,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活动功能评分法评价治疗前、后的疗效,治疗结束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治疗前、后运动性疼痛评分、压痛点疼痛评分、活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有效率达96%,有2例复发。结论:在C型臂X线机定位下椎间关节阻滞治疗椎间关节综合征具有定位准确、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复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间盘源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影像CT或MRl检查、临床症状、体征及间盘造影均符合腰椎间盘源性疼痛诊断的患者,在西门子Powermobile C型臂X线引导下,对责任间盘行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复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术前及术后2个月内进行VAS评分及改良MacNab标准疗效评价。结果:术后7天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术后随访2个月,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有效率93%(53/57),优良率87.7%(50/57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椎间隙感染、神经根及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等离子髓核成消融复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但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该技术治疗且随访半年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18-58岁,平均39岁,病变节段包括L34 2例,L45 21例,L5S1 8例。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在C形臂X光机透视下靶向穿刺至病变节段的椎间孔外侧,环锯逐级扩大椎间孔,经椎间孔安置工作通道至椎管内,镜下显露并摘除突出到椎管内的髓核、椎间隙内松动的髓核,直至神经根和硬膜囊完全松解,切口缝合一针。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7例顺利摘除突出髓核,并充分显露神经根和硬膜囊。首例患者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摘除髓核后未充分显露神经根,第2例椎间盘突出行椎间盘内摘除未显露神经根,此2例术后症状均缓解。2例中转全麻椎间盘镜手术,1例为向远侧脱出的巨大突出物取出困难,1例为女性患者不能耐受疼痛。术后1-2天下地活动,患者均感神经根性疼痛明显缓解。术后2周复发突出1例,保守治疗好转。末次随访时VAS腿痛由8.1±1.9降至1.1±0.9,ODI评分自31±8降至3.4±3,根据MacNab评分,优25例,良6例。结论 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效果优良,但存在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NRB)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对照组28例仅采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的治疗优良率、VAS评分和直腿抬高试验.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6个月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6个月VAS及直腿抬高试验均明显优于手术治疗前1天,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SNRB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研究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行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术前,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1.15±0.10)分、ODI评分(28.55±18.4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0.36)、(43.40±19.1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康复快,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纯物理疗法与前路手术联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预后.方法 将1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与单纯物理治疗,手术组给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术后再行物理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VAS、NDI评分.并观察复发率.结果 在术后随访的第12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第24个月时,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NDI评分、颈肩部疼痛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手术组下降更显著,但两组间NDI评分、VAS评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考虑手术治疗之前应首先尝试较系统的物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局部封闭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镇痛疗效、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 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2.77±1.33)分和ODI评分(33.37±15.5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84±1.97)、(47.70±2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伤椎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导航引导下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导航下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6例(31个椎体),将参考架固定于病椎或其相邻椎体棘突,注册器械,C臂机透视正、侧位图像,获取透视图像上的虚拟影像,根据导航信息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31个椎体均成功完成PKP手术。无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无肺栓塞及心血管急性反应,4例骨水泥渗漏,1例椎前,1例椎旁,2例椎体间。术后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较术前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导航下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满意,且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降低辐射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